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书记/校长信箱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成果
2025/01/08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大量富含磷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水生环境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此外,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养分,有效的磷酸盐回收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所必需的。目前用于磷酸盐污染水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沉淀法。其中,吸附法操作简单、药剂用量小、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具有高效磷酸盐选择性的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吴珂及其团队依托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以金属有机框架MOF-5为模板,合成了具有分层孔的HUiO-66-NH2(X)。结果表明,HUiO-66-NH2(X)既保留了UiO-66-NH2微孔结构的完整性,还富含中孔。高模板含量添加的HUiO-66-NH2(X)(HUiO-66-NH2-HTC)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达到226.7mg/g,超过了大多数报道的吸附剂。经过五次吸附-解吸循环后,HUiO-66-NH2-HTC仍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磷酸盐的吸附机制涉及Zr球内络合物的形成、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对于开发具有分层孔的MOF吸附剂具有重
环境生态学院在水体磷酸盐去除方面取得进展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大量富含磷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水生环境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此外,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养分,有效的磷酸盐回收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所必需的。目前用于磷酸盐污染水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沉淀法。其中,吸附法操作简单、药剂用量小、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具有高效磷酸盐选择性的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吴珂及其团队依托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以金属有机框架MOF-5为模板,合成了具有分层孔的HUiO-66-NH2(X)。结果表明,HUiO-66-NH2(X)既保留了UiO-66-NH2微孔结构的完整性,还富含中孔。高模板含量添加的HUiO-66-NH2(X)(HUiO-66-NH2-HTC)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达到226.7mg/g,超过了大多数报道的吸附剂。经过五次吸附-解吸循环后,HUiO-66-NH2-HTC仍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磷酸盐的吸附机制涉及Zr球内络合物的形成、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对于开发具有分层孔的MOF吸附剂具有重
2024/12/30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文公布2024年大豆油料大面积高产攻关活动结果,由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指导的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大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菜丰产方入选全国高产典型案例,以亩产311.3公斤的佳绩荣膺全国冬油菜稻油轮作模式高产第三名。据悉,该单产水平为南京地区油菜种植的历史新高。全国油菜高产典型案例名单受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委托,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承担了2023年六合区部级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项目技术支撑全程服务工作,负责在该区打造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百亩田”20个、“千亩方”5个,示范面积7100亩,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实现油菜单产达200公斤/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学院团队开展田间调研该项目以单产提升为主要目标,通过田间调查、土壤检测、主推品种确定、方案制定、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培训、技术规程编制应用等措施,示范应用优质高产新品种、稻油接茬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抗逆调控技术、农机装备等,集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丘陵地区稻茬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带动效果,有效推进
全国第三: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指导南京油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文公布2024年大豆油料大面积高产攻关活动结果,由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指导的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大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菜丰产方入选全国高产典型案例,以亩产311.3公斤的佳绩荣膺全国冬油菜稻油轮作模式高产第三名。据悉,该单产水平为南京地区油菜种植的历史新高。全国油菜高产典型案例名单受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委托,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承担了2023年六合区部级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项目技术支撑全程服务工作,负责在该区打造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百亩田”20个、“千亩方”5个,示范面积7100亩,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实现油菜单产达200公斤/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学院团队开展田间调研该项目以单产提升为主要目标,通过田间调查、土壤检测、主推品种确定、方案制定、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培训、技术规程编制应用等措施,示范应用优质高产新品种、稻油接茬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抗逆调控技术、农机装备等,集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丘陵地区稻茬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带动效果,有效推进
2024/12/12
12月10日,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在安徽省芜湖市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发明协会、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及芜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和深入的交流。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我校环境生态学院的参赛项目《智能化退役锂电池低碳绿色回收系统》荣获三等奖。该项目由环境生态学院的姜龙杰老师及其学院学生季楚杭、陈康共同研发。项目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需求,基于环境科学原理,通过与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跨学科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退役锂电池绿色回收的新路径。此次大赛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实力,提高了我校的行业知名度,也为环境生态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会上学生们认真聆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理事长郑炜等业界专家的精彩演讲,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投身科研和
喜报:环境生态学院在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
12月10日,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在安徽省芜湖市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发明协会、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及芜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和深入的交流。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我校环境生态学院的参赛项目《智能化退役锂电池低碳绿色回收系统》荣获三等奖。该项目由环境生态学院的姜龙杰老师及其学院学生季楚杭、陈康共同研发。项目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需求,基于环境科学原理,通过与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跨学科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退役锂电池绿色回收的新路径。此次大赛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实力,提高了我校的行业知名度,也为环境生态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会上学生们认真聆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理事长郑炜等业界专家的精彩演讲,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投身科研和
2024/12/02
近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刁煜及合作者采用第一性原理和一维薛定谔传输矩阵方法,建立了五种常见杂质气体(H2O、CO、CO2、H2、CH4)吸附在铯(Cs)激活AlGaN(100)表面上的结构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吸附模型的吸附能、电荷转移、能带结构、态密度、功函数、光学吸收系数和反射率等光电性质。进一步通过对稳定性、电学特性和表面电子逸出几率的分析,建立了电学特性变化与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性能之间的直接联系,揭示了残余气体暴露下AlGaN光阴极性能衰退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AlGaN或其他基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真空器件性能。相关研究进展以《Gas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AlGaN photocathode: A first-principle study on charge redistribution, work function variation and emission performance attenuation》为题发表在《Surfaces and Interfaces》(中科院SCI期刊材料科学二区,IF:5.7)。论文链接:https
喜报: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近期取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
近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刁煜及合作者采用第一性原理和一维薛定谔传输矩阵方法,建立了五种常见杂质气体(H2O、CO、CO2、H2、CH4)吸附在铯(Cs)激活AlGaN(100)表面上的结构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吸附模型的吸附能、电荷转移、能带结构、态密度、功函数、光学吸收系数和反射率等光电性质。进一步通过对稳定性、电学特性和表面电子逸出几率的分析,建立了电学特性变化与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性能之间的直接联系,揭示了残余气体暴露下AlGaN光阴极性能衰退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AlGaN或其他基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真空器件性能。相关研究进展以《Gas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AlGaN photocathode: A first-principle study on charge redistribution, work function variation and emission performance attenuation》为题发表在《Surfaces and Interfaces》(中科院SCI期刊材料科学二区,IF:5.7)。论文链接:https
2024/11/18
一、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一项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拟认定“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卓越成果”20项,“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40项。其中,由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院长丁荣余、常务副院长卜安洵撰写的《关于南京打造国家级“算法名城的建议》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二、承担的两项江苏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顺利结项近日,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承担的两项重大课题:《江苏省“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研究》和《“十五五”时期江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举措研究》顺利结项。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组织了跨领域、跨机构、跨学科的专家团队,经过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和专家论证,研究院团队成功完成了这两项课题的研究任务。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为江苏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推动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加速经济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的持续创新和卓越成果,彰显了其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方面的独特作用。两项课题的顺利结题以及荣获科技智库精品成果奖,既是对研究院工作
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喜报频传
一、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一项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拟认定“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卓越成果”20项,“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40项。其中,由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院长丁荣余、常务副院长卜安洵撰写的《关于南京打造国家级“算法名城的建议》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二、承担的两项江苏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顺利结项近日,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承担的两项重大课题:《江苏省“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研究》和《“十五五”时期江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举措研究》顺利结项。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组织了跨领域、跨机构、跨学科的专家团队,经过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和专家论证,研究院团队成功完成了这两项课题的研究任务。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为江苏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推动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加速经济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的持续创新和卓越成果,彰显了其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方面的独特作用。两项课题的顺利结题以及荣获科技智库精品成果奖,既是对研究院工作
2024/10/28
10月25日下午,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在南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新修订的章程、理事会负责人选举办法、会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祖华当选第六届理事会会长,我校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当选副会长。大会现场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成立于1987年4月,是由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者、教学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等组成的全省性学术团体,致力于供销合作经济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发展支持等。近年来,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多样性学术活动,彰显业务决策支持功能,探索了合作经济发展规律,发挥了合作经济特色作用,研究成果有突破,决策咨询有价值,服务会员有成效。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担当新使命,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价值,在凝聚激发会员研究积极性中提供新支持,在交流互促中实现新发展。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傅涛,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鱼雪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冯志明等出席会议;省供销合作经济研究会会员参加会议。会后,学会会员参观了南通滨江生态保护片区。
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当选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
10月25日下午,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在南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新修订的章程、理事会负责人选举办法、会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祖华当选第六届理事会会长,我校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当选副会长。大会现场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成立于1987年4月,是由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者、教学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等组成的全省性学术团体,致力于供销合作经济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发展支持等。近年来,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多样性学术活动,彰显业务决策支持功能,探索了合作经济发展规律,发挥了合作经济特色作用,研究成果有突破,决策咨询有价值,服务会员有成效。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担当新使命,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价值,在凝聚激发会员研究积极性中提供新支持,在交流互促中实现新发展。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傅涛,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鱼雪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冯志明等出席会议;省供销合作经济研究会会员参加会议。会后,学会会员参观了南通滨江生态保护片区。
2024/10/16
日前,省新闻出版局印发通知,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团队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江苏实践与路径创新》入选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该书基于江苏“团体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工作成效与机制创新,凝练出党建引领组织创新、平台建设赋能基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集聚产业服务地方、综合服务生产全程、农技推广助农增收、农民培训振兴人才、科学普及促进民生、品牌打造帮农销售、数智助推业态更新等关键路径,综合文献研讨,分别从实践探索与成效、经验总结与启示、当前的研究进展、解决的关键问题、路径创新的主要方面、未来的研究展望等视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文风,阐述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功能要素、运行机制、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理论支撑与实践工作指导。省“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是江苏出版业最高级别的出版专项规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出版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乡村振兴学院专著入选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日前,省新闻出版局印发通知,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团队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江苏实践与路径创新》入选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该书基于江苏“团体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工作成效与机制创新,凝练出党建引领组织创新、平台建设赋能基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集聚产业服务地方、综合服务生产全程、农技推广助农增收、农民培训振兴人才、科学普及促进民生、品牌打造帮农销售、数智助推业态更新等关键路径,综合文献研讨,分别从实践探索与成效、经验总结与启示、当前的研究进展、解决的关键问题、路径创新的主要方面、未来的研究展望等视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文风,阐述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功能要素、运行机制、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理论支撑与实践工作指导。省“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是江苏出版业最高级别的出版专项规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出版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2024/10/08
近日,各类高级别自然科学类项目立项评审结果陆续公布,我院环境工程系青年教师万翔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毒素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的响应和调控机制》和李宇聪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植物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支持。《气候变暖背景下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毒素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的响应和调控机制》项目聚焦于气候变暖背景下,湖泊MCs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不确定性增加的复杂问题,旨在加深气候变暖趋势下湖泊蓝藻水华次生危害风险的认识,为湖泊水质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植物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植物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有望为优化植物根系结构及微生物制剂开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2024年度,学院前瞻布局,周密组织,将高级别项目申报作为年度核心任务,广泛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工作,并紧密跟踪申报进展,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项目都能得
喜报:环境生态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支持
近日,各类高级别自然科学类项目立项评审结果陆续公布,我院环境工程系青年教师万翔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毒素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的响应和调控机制》和李宇聪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植物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支持。《气候变暖背景下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毒素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的响应和调控机制》项目聚焦于气候变暖背景下,湖泊MCs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不确定性增加的复杂问题,旨在加深气候变暖趋势下湖泊蓝藻水华次生危害风险的认识,为湖泊水质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植物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植物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有望为优化植物根系结构及微生物制剂开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2024年度,学院前瞻布局,周密组织,将高级别项目申报作为年度核心任务,广泛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工作,并紧密跟踪申报进展,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项目都能得
2024/10/08
为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满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环境生态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过精心备赛和反复打磨,最终我院环境工程系关莹老师的作品《沉淀池有理想—如何提高沉淀效率?》在本次比赛中荣获江苏省一等奖。作品针对高职环境专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中沉淀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由于其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繁杂的计算推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微课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生动的生活现象相结合,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理想沉淀池模型和提高沉淀效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而且极具启发性,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的知识点。高校微课比赛由江苏省教育部门主办,旨在推动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我院积极组织教师参赛,以期不断挖掘和创造更多优秀获奖作品,从而促进课程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并希能以教学比赛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环境专业人才而努力。(文:关莹;初审:魏翠兰;终审:唐
喜报:环境生态学院在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为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满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环境生态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过精心备赛和反复打磨,最终我院环境工程系关莹老师的作品《沉淀池有理想—如何提高沉淀效率?》在本次比赛中荣获江苏省一等奖。作品针对高职环境专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中沉淀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由于其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繁杂的计算推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微课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生动的生活现象相结合,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理想沉淀池模型和提高沉淀效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而且极具启发性,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的知识点。高校微课比赛由江苏省教育部门主办,旨在推动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我院积极组织教师参赛,以期不断挖掘和创造更多优秀获奖作品,从而促进课程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并希能以教学比赛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环境专业人才而努力。(文:关莹;初审:魏翠兰;终审:唐
环境生态学院在水体磷酸盐去除方面取得进展
2025-01-08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大量富含磷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水生环境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此外,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养分,有效的磷酸盐回收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所必需的。目前用于磷酸盐污染水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沉淀法。其中,吸附法操作简单、药剂用量小、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具有高效磷酸盐选择性的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吴珂及其团队依托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以金属有机框架MOF-5为模板,合成了具有分层孔的HUiO-66-NH2(X)。结果表明,HUiO-66-NH2(X)既保留了UiO-66-NH2微孔结构的完整性,还富含中孔。高模板含量添加的HUiO-66-NH2(X)(HUiO-66-NH2-HTC)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达到226.7mg/g,超过了大多数报道的吸附剂。经过五次吸附-解吸循环后,HUiO-66-NH2-HTC仍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磷酸盐的吸附机制涉及Zr球内络合物的形成、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这项研究对于开发具有分层孔的MOF吸附剂具有重
查看详情
全国第三: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指导南京油菜单产创历史新高
2024-12-30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文公布2024年大豆油料大面积高产攻关活动结果,由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指导的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大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菜丰产方入选全国高产典型案例,以亩产311.3公斤的佳绩荣膺全国冬油菜稻油轮作模式高产第三名。据悉,该单产水平为南京地区油菜种植的历史新高。全国油菜高产典型案例名单受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委托,乡村振兴学院团队承担了2023年六合区部级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项目技术支撑全程服务工作,负责在该区打造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百亩田”20个、“千亩方”5个,示范面积7100亩,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实现油菜单产达200公斤/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学院团队开展田间调研该项目以单产提升为主要目标,通过田间调查、土壤检测、主推品种确定、方案制定、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培训、技术规程编制应用等措施,示范应用优质高产新品种、稻油接茬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抗逆调控技术、农机装备等,集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丘陵地区稻茬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带动效果,有效推进
查看详情
喜报:环境生态学院在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三等奖
2024-12-12
12月10日,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在安徽省芜湖市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发明协会、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及芜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和深入的交流。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我校环境生态学院的参赛项目《智能化退役锂电池低碳绿色回收系统》荣获三等奖。该项目由环境生态学院的姜龙杰老师及其学院学生季楚杭、陈康共同研发。项目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需求,基于环境科学原理,通过与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跨学科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退役锂电池绿色回收的新路径。此次大赛不仅彰显了学校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实力,提高了我校的行业知名度,也为环境生态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会上学生们认真聆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理事长郑炜等业界专家的精彩演讲,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投身科研和
查看详情
喜报: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近期取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
2024-12-02
近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刁煜及合作者采用第一性原理和一维薛定谔传输矩阵方法,建立了五种常见杂质气体(H2O、CO、CO2、H2、CH4)吸附在铯(Cs)激活AlGaN(100)表面上的结构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吸附模型的吸附能、电荷转移、能带结构、态密度、功函数、光学吸收系数和反射率等光电性质。进一步通过对稳定性、电学特性和表面电子逸出几率的分析,建立了电学特性变化与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性能之间的直接联系,揭示了残余气体暴露下AlGaN光阴极性能衰退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AlGaN或其他基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真空器件性能。相关研究进展以《Gas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AlGaN photocathode: A first-principle study on charge redistribution, work function variation and emission performance attenuation》为题发表在《Surfaces and Interfaces》(中科院SCI期刊材料科学二区,IF:5.7)。论文链接:https
查看详情
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喜报频传
2024-11-18
一、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一项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拟认定“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卓越成果”20项,“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40项。其中,由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院长丁荣余、常务副院长卜安洵撰写的《关于南京打造国家级“算法名城的建议》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精品成果”。二、承担的两项江苏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顺利结项近日,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承担的两项重大课题:《江苏省“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研究》和《“十五五”时期江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举措研究》顺利结项。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组织了跨领域、跨机构、跨学科的专家团队,经过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和专家论证,研究院团队成功完成了这两项课题的研究任务。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为江苏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推动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加速经济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的持续创新和卓越成果,彰显了其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方面的独特作用。两项课题的顺利结题以及荣获科技智库精品成果奖,既是对研究院工作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当选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
2024-10-28
10月25日下午,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在南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新修订的章程、理事会负责人选举办法、会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祖华当选第六届理事会会长,我校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当选副会长。大会现场江苏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成立于1987年4月,是由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者、教学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等组成的全省性学术团体,致力于供销合作经济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发展支持等。近年来,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多样性学术活动,彰显业务决策支持功能,探索了合作经济发展规律,发挥了合作经济特色作用,研究成果有突破,决策咨询有价值,服务会员有成效。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担当新使命,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价值,在凝聚激发会员研究积极性中提供新支持,在交流互促中实现新发展。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傅涛,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鱼雪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冯志明等出席会议;省供销合作经济研究会会员参加会议。会后,学会会员参观了南通滨江生态保护片区。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专著入选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024-10-16
日前,省新闻出版局印发通知,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团队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江苏实践与路径创新》入选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该书基于江苏“团体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工作成效与机制创新,凝练出党建引领组织创新、平台建设赋能基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集聚产业服务地方、综合服务生产全程、农技推广助农增收、农民培训振兴人才、科学普及促进民生、品牌打造帮农销售、数智助推业态更新等关键路径,综合文献研讨,分别从实践探索与成效、经验总结与启示、当前的研究进展、解决的关键问题、路径创新的主要方面、未来的研究展望等视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文风,阐述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功能要素、运行机制、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理论支撑与实践工作指导。省“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是江苏出版业最高级别的出版专项规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出版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查看详情
喜报:环境生态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支持
2024-10-08
近日,各类高级别自然科学类项目立项评审结果陆续公布,我院环境工程系青年教师万翔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毒素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的响应和调控机制》和李宇聪博士主持的科研项目《植物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立项支持。《气候变暖背景下富营养化湖泊微囊藻毒素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的响应和调控机制》项目聚焦于气候变暖背景下,湖泊MCs物候特征及其异构体组成不确定性增加的复杂问题,旨在加深气候变暖趋势下湖泊蓝藻水华次生危害风险的认识,为湖泊水质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植物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调控植物根系发育的信号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有望为优化植物根系结构及微生物制剂开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2024年度,学院前瞻布局,周密组织,将高级别项目申报作为年度核心任务,广泛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工作,并紧密跟踪申报进展,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项目都能得
查看详情
喜报:环境生态学院在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4-10-08
为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满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环境生态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2024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过精心备赛和反复打磨,最终我院环境工程系关莹老师的作品《沉淀池有理想—如何提高沉淀效率?》在本次比赛中荣获江苏省一等奖。作品针对高职环境专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中沉淀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由于其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繁杂的计算推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微课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生动的生活现象相结合,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理想沉淀池模型和提高沉淀效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而且极具启发性,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的知识点。高校微课比赛由江苏省教育部门主办,旨在推动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我院积极组织教师参赛,以期不断挖掘和创造更多优秀获奖作品,从而促进课程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并希能以教学比赛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环境专业人才而努力。(文:关莹;初审:魏翠兰;终审:唐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2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3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