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

商学院教师在数字经济赋能粮食市场一体化建设领域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时间:2025-03-10浏览次数:176作者:
打印PDF

近期,商学院副教授左秀平在数字经济赋能粮食市场一体化建设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论文《“中国碗装中国粮”的理论逻辑、科学内蕴及实践路径》在CSSCI期刊《南开经济研究》发表;论文《数字经济赋能粮食统一大市场: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全文转载。两篇学术论文分别聚焦粮食经济、数字经济和粮食市场一体化建设,为我国粮食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研究一:“中国碗装中国粮”的理论逻辑、科学内蕴及实践路径

主要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践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文章全面梳理了“中国碗装中国粮”的理论内容,深入剖析“中国碗装中国粮”的形成逻辑及其科学内蕴,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碗装中国粮”的实践路径。步入新发展阶段,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一是要多措并举,全方位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二是要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三是要构筑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四是要加强国际粮食合作,增强国际粮源控制能力,全方位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

研究二:数字经济赋能粮食统一大市场: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

主要观点:构建统一的粮食大市场对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粮食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数字经济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成本效应和精准匹配效应提升粮食市场整合水平。因此,建议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需要提升中西部地区、产销平衡区的数字经济水平,缩小数字鸿沟,以数字化赋能粮食流通产业智慧化转型,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推动粮食统一大市场的建成。

左秀平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字经济、粮食安全、市场一体化等领域的研究,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模式与路径,为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左秀平,审核:朱长春)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