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2025/07/25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正是水稻幼穗发育、奠定产量的关键生育期。7月22日下午,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暨秋粮生产管理现场观摩培训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启动。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农情实际和科教资源优势,决定从2025年起在全市涉农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引领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的作物育种与栽培团队成功获聘,作为六合区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团队。会议伊始,规模种植户代表深入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现场讲解小麦茬口水稻搁田技术,以及油菜茬口水稻拔节孕穗期肥水管理技术等,种植户感慨道“过去种田靠经验,现在种田得靠科学”。骏圣农业公司种植水稻近3000亩,油菜茬口水稻正在利用无人机撒施拔节孕穗肥,小麦茬口水稻正在实施搁田,种植户代表现场耳闻目睹当前稻田管关键措施。在集中会议阶段,六合区政府分管领导在致辞中为项目定下明确目标。他指出,六合是南京的
乡村振兴学共同承办2025年六合区整建制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启动会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正是水稻幼穗发育、奠定产量的关键生育期。7月22日下午,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暨秋粮生产管理现场观摩培训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启动。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农情实际和科教资源优势,决定从2025年起在全市涉农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引领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的作物育种与栽培团队成功获聘,作为六合区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团队。会议伊始,规模种植户代表深入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现场讲解小麦茬口水稻搁田技术,以及油菜茬口水稻拔节孕穗期肥水管理技术等,种植户感慨道“过去种田靠经验,现在种田得靠科学”。骏圣农业公司种植水稻近3000亩,油菜茬口水稻正在利用无人机撒施拔节孕穗肥,小麦茬口水稻正在实施搁田,种植户代表现场耳闻目睹当前稻田管关键措施。在集中会议阶段,六合区政府分管领导在致辞中为项目定下明确目标。他指出,六合是南京的
2025/07/24
7月23日下午,由民建江苏省委会主办,民建泰州市委会、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江苏民建会员企业投融资对接会”在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顺利举行。我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乳鸽规模化哺育”项目在此次对接会上精彩亮相,项目汇报人郝岑博士作为唯一高校项目代表上台发言,赢得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乳鸽规模化哺育”项目是一个集现代化良鸽育种、研发及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由江苏开放大学师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组建的团队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推动鸽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项目计划利用独创的乳鸽规模化、自动化哺喂技术,实现乳鸽饲养技术的革命性升级,显著提高养殖效率;借助自研的全国第一种鸽育种芯片,加速培育适宜规模化养殖的优质肉鸽和蛋鸽品种;同时,研发物联网智能鸽舍,建立高产蛋鸽、优质肉鸽配套良繁技术体系,整合种、养、病、销等全产业链技术,未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在路演现场,郝岑博士围绕项目背景、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社会价值和融资需求进行了详细展示。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项目在鸽业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项目团队凭借扎实的技
我校科技创新项目亮相江苏民建会员企业投融资对接会
7月23日下午,由民建江苏省委会主办,民建泰州市委会、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江苏民建会员企业投融资对接会”在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顺利举行。我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乳鸽规模化哺育”项目在此次对接会上精彩亮相,项目汇报人郝岑博士作为唯一高校项目代表上台发言,赢得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乳鸽规模化哺育”项目是一个集现代化良鸽育种、研发及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由江苏开放大学师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组建的团队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推动鸽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项目计划利用独创的乳鸽规模化、自动化哺喂技术,实现乳鸽饲养技术的革命性升级,显著提高养殖效率;借助自研的全国第一种鸽育种芯片,加速培育适宜规模化养殖的优质肉鸽和蛋鸽品种;同时,研发物联网智能鸽舍,建立高产蛋鸽、优质肉鸽配套良繁技术体系,整合种、养、病、销等全产业链技术,未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在路演现场,郝岑博士围绕项目背景、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社会价值和融资需求进行了详细展示。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项目在鸽业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项目团队凭借扎实的技
2025/07/16
近日,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研团队在狭窄通道机器人路径规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mplementation of two-roller scheduling path planning under road construction scenarios》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SCI二区)上发表。该论文作者除许曈、周志轩两位指导教师外,开拓者社团成员刘俊豪同学也作为共同作者署名,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科研育人才、以实践促创新”的培养理念。本研究聚焦道路施工场景下两机器人的高效调度问题,从全局路径设计、避障策略优化等维度提出创新性算法框架。在许曈、周志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来自开拓者社团的刘俊豪同学全程参与了搭建仿真实验平台和优化方案测试等环节。作为信息工程学院重点扶持的学生科技社团,近年来开拓者协会在学院科研团队的指导下屡创佳绩。该社团已形成“导师引领、项目驱动、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模式,多位社团成员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未来,信息工程学院持续深化科研育人改革,通过“科研团队+学生社团”的联动机制,为像开拓者社团这样的学生科技组织提供
师生协作结硕果!信息工程学院开拓者社团学生成为SCI论文共同作者
近日,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研团队在狭窄通道机器人路径规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mplementation of two-roller scheduling path planning under road construction scenarios》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SCI二区)上发表。该论文作者除许曈、周志轩两位指导教师外,开拓者社团成员刘俊豪同学也作为共同作者署名,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科研育人才、以实践促创新”的培养理念。本研究聚焦道路施工场景下两机器人的高效调度问题,从全局路径设计、避障策略优化等维度提出创新性算法框架。在许曈、周志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来自开拓者社团的刘俊豪同学全程参与了搭建仿真实验平台和优化方案测试等环节。作为信息工程学院重点扶持的学生科技社团,近年来开拓者协会在学院科研团队的指导下屡创佳绩。该社团已形成“导师引领、项目驱动、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模式,多位社团成员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未来,信息工程学院持续深化科研育人改革,通过“科研团队+学生社团”的联动机制,为像开拓者社团这样的学生科技组织提供
2025/07/09
6月25日中午,设计学院在东校区实验楼文科基础实训中心成功举办“眼动追踪设备专题培训系列”第二场讲座。活动特邀上海大学副教授何盛博士,为设计学生师生及南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学生带来题为《从眼动追踪到用户体验:人机交互视角下的跨领域研究探索》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主持。何盛拥有顶尖的国际化与跨学科教育背景,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QS全球设计排名第11)、纽约普瑞特设计学院(QS全球设计排名第6)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QS全球Top 50)。其学术研究横跨设计学与计算机科学两大前沿领域,在情感化产品设计、具身认知等方面有深入研究。讲座中,何盛首先阐释了用户体验(UX)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并系统介绍了UX设计的研究方法。随后,他以眼动追踪这一精准定量研究方法为切入点,通过详实生动的“汽车尾灯设计用户体验”研究案例,生动演示了如何运用眼动数据洞察用户行为以指导设计实践。何博士进一步拓展至用户体验的情绪维度,分享了多种情绪洞察的定量研究方法、实验工具及前沿案例。最后,他从宏观人机交互视角,深入分析解读了多个艺术设计领域的跨界研究案例。与会教师纷纷表示
设计学院举办“眼动追踪与用户体验”跨领域研究专题讲座第二讲
6月25日中午,设计学院在东校区实验楼文科基础实训中心成功举办“眼动追踪设备专题培训系列”第二场讲座。活动特邀上海大学副教授何盛博士,为设计学生师生及南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学生带来题为《从眼动追踪到用户体验:人机交互视角下的跨领域研究探索》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主持。何盛拥有顶尖的国际化与跨学科教育背景,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QS全球设计排名第11)、纽约普瑞特设计学院(QS全球设计排名第6)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QS全球Top 50)。其学术研究横跨设计学与计算机科学两大前沿领域,在情感化产品设计、具身认知等方面有深入研究。讲座中,何盛首先阐释了用户体验(UX)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并系统介绍了UX设计的研究方法。随后,他以眼动追踪这一精准定量研究方法为切入点,通过详实生动的“汽车尾灯设计用户体验”研究案例,生动演示了如何运用眼动数据洞察用户行为以指导设计实践。何博士进一步拓展至用户体验的情绪维度,分享了多种情绪洞察的定量研究方法、实验工具及前沿案例。最后,他从宏观人机交互视角,深入分析解读了多个艺术设计领域的跨界研究案例。与会教师纷纷表示
2025/07/09
7月4日上午,教育学院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于学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书稿写作推进研讨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李春燕主持,学院院长吴杰、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顾春花以及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本次推进会旨在加速书稿撰写进程,深化研究共识。研讨会共包含选题介绍、工作进展汇报和问题交流研讨三个环节。会议伊始,李春燕简介了书稿的选题立意、团队分工及推进情况。随后,辛甜甜、魏博芳、顾春花、韩斐、冯攀静等依次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度,陈述了章节框架设计思路,提出了当前研究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在书稿定位、遗迹遴选标准、整体逻辑架构以及文化精神传承等问题上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研讨会上,吴杰与团队成员一同探讨了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和部分章节框架。团队将于8月下旬完成7篇代表性样稿,届时将邀请出版编辑进行审阅,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并筹备更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该研究团队依托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学科特色,充分整合成员研究专长,积极有序地
教育学院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召开第二次书稿写作推进研讨会
7月4日上午,教育学院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于学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书稿写作推进研讨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李春燕主持,学院院长吴杰、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顾春花以及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本次推进会旨在加速书稿撰写进程,深化研究共识。研讨会共包含选题介绍、工作进展汇报和问题交流研讨三个环节。会议伊始,李春燕简介了书稿的选题立意、团队分工及推进情况。随后,辛甜甜、魏博芳、顾春花、韩斐、冯攀静等依次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度,陈述了章节框架设计思路,提出了当前研究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在书稿定位、遗迹遴选标准、整体逻辑架构以及文化精神传承等问题上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研讨会上,吴杰与团队成员一同探讨了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和部分章节框架。团队将于8月下旬完成7篇代表性样稿,届时将邀请出版编辑进行审阅,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并筹备更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该研究团队依托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学科特色,充分整合成员研究专长,积极有序地
2025/07/0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加速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大地落地开花,充分发挥政府、乡村、产业、人才等多元要素的桥梁纽带作用,6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乡村科技振兴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研讨活动在杭州召开。协会由浙江省科协牵头发起,联合了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筹备组建。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中国农技协秘书长王诚,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陆锦,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陈百生等领导以及300多名乡村科技振兴领域的专家学者、乡村振兴行业工作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参加活动。我校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大会作了题为“农技协发展历程现状及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任务新作为”的专题辅导报告。袁灿生从农技协发展历程、农技协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乡村振兴问题与农技协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与党中央政策要求、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新时期农技协的新作为等方面展开,报告内容既有政策高度,又有理论深度,还有实践广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主动和袁灿生加微信,表示通过此次报告,对农技协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有了
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应邀为浙江省乡村科技振兴协会成立大会作专题辅导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加速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大地落地开花,充分发挥政府、乡村、产业、人才等多元要素的桥梁纽带作用,6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乡村科技振兴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研讨活动在杭州召开。协会由浙江省科协牵头发起,联合了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筹备组建。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中国农技协秘书长王诚,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陆锦,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陈百生等领导以及300多名乡村科技振兴领域的专家学者、乡村振兴行业工作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参加活动。我校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大会作了题为“农技协发展历程现状及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任务新作为”的专题辅导报告。袁灿生从农技协发展历程、农技协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乡村振兴问题与农技协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与党中央政策要求、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新时期农技协的新作为等方面展开,报告内容既有政策高度,又有理论深度,还有实践广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主动和袁灿生加微信,表示通过此次报告,对农技协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有了
2025/07/04
为推动跨学科研究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外国语学院于7月3日上午9点,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2楼第三会议室召开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特邀江苏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部长冯建、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唐宝莲、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作为专家指导。本次沙龙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沙龙围绕如何面向需求加强语言类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产教融合与科技结合;剖析高校外院、翻译机构、企业翻译的现状与改革方向,同时结合实际需求介绍翻译案例;如何通过加强基本的语言能力、情报素养增强竞争力,培养适于实用的应用能力;如何选择适合的外语+方向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和研究思路。在学院教师交流提问环节,老师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就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专家们请教。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老师们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频繁。此次沙龙的举办,为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跨
外国语学院召开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
为推动跨学科研究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外国语学院于7月3日上午9点,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2楼第三会议室召开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特邀江苏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部长冯建、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唐宝莲、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作为专家指导。本次沙龙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沙龙围绕如何面向需求加强语言类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产教融合与科技结合;剖析高校外院、翻译机构、企业翻译的现状与改革方向,同时结合实际需求介绍翻译案例;如何通过加强基本的语言能力、情报素养增强竞争力,培养适于实用的应用能力;如何选择适合的外语+方向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和研究思路。在学院教师交流提问环节,老师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就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专家们请教。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老师们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频繁。此次沙龙的举办,为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跨
2025/07/04
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探索大学英语教材创新路径,外国语学院于7月3日下午2点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组织了主题为“大学英语数智教材建设框架探索”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为南京大学教授王海啸。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王海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教学、语言测试、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主持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等。讲座中,王海啸基于现有数字教材建设相关文献以及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生成式AI时代大学英语新形态数智教材的建设框架,提出可以从教材结构、教材形态、学习体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跨界整合、评估反馈与质量规范等八个围度建设新形态数智教材。此次讲座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对大学新形态教材建设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也为学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外国语学院组织“大学英语数智教材建设框架探索”主题讲座
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探索大学英语教材创新路径,外国语学院于7月3日下午2点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组织了主题为“大学英语数智教材建设框架探索”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为南京大学教授王海啸。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王海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教学、语言测试、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主持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等。讲座中,王海啸基于现有数字教材建设相关文献以及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生成式AI时代大学英语新形态数智教材的建设框架,提出可以从教材结构、教材形态、学习体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跨界整合、评估反馈与质量规范等八个围度建设新形态数智教材。此次讲座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对大学新形态教材建设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也为学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2025/07/04
6月25日,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举办“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活动,我校环境生态学院吉栋梁教授受邀为盐城市滨海县作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培训,滨海生态环境局分管安全领导、安全科、港区分局相关人员、年产危废100吨以上企业、危废经营单位分管环保安全的负责人(约40家)现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吉栋梁教授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评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评估、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和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等内容,结合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环节,指导企业做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引导企业做好五类环保设施、危险废物贮库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建立排查清单,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本次培训为提升盐城市滨海县产危单位、经营单位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与综合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环境生态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强化专任教师与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开展相关产学研项目。(图: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文:固废管理与资源化科研团队;审核:唐荣)
环境生态学院吉栋梁教授受邀参加盐城市滨海县“百团进百万企业 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活动
6月25日,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举办“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活动,我校环境生态学院吉栋梁教授受邀为盐城市滨海县作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培训,滨海生态环境局分管安全领导、安全科、港区分局相关人员、年产危废100吨以上企业、危废经营单位分管环保安全的负责人(约40家)现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吉栋梁教授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评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评估、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和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等内容,结合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环节,指导企业做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引导企业做好五类环保设施、危险废物贮库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建立排查清单,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本次培训为提升盐城市滨海县产危单位、经营单位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与综合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环境生态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强化专任教师与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开展相关产学研项目。(图: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文:固废管理与资源化科研团队;审核:唐荣)
乡村振兴学共同承办2025年六合区整建制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启动会
2025-07-25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正是水稻幼穗发育、奠定产量的关键生育期。7月22日下午,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暨秋粮生产管理现场观摩培训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启动。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农情实际和科教资源优势,决定从2025年起在全市涉农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引领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的作物育种与栽培团队成功获聘,作为六合区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团队。会议伊始,规模种植户代表深入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现场讲解小麦茬口水稻搁田技术,以及油菜茬口水稻拔节孕穗期肥水管理技术等,种植户感慨道“过去种田靠经验,现在种田得靠科学”。骏圣农业公司种植水稻近3000亩,油菜茬口水稻正在利用无人机撒施拔节孕穗肥,小麦茬口水稻正在实施搁田,种植户代表现场耳闻目睹当前稻田管关键措施。在集中会议阶段,六合区政府分管领导在致辞中为项目定下明确目标。他指出,六合是南京的
查看详情
我校科技创新项目亮相江苏民建会员企业投融资对接会
2025-07-24
7月23日下午,由民建江苏省委会主办,民建泰州市委会、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高港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江苏民建会员企业投融资对接会”在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顺利举行。我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乳鸽规模化哺育”项目在此次对接会上精彩亮相,项目汇报人郝岑博士作为唯一高校项目代表上台发言,赢得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乳鸽规模化哺育”项目是一个集现代化良鸽育种、研发及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由江苏开放大学师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组建的团队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推动鸽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项目计划利用独创的乳鸽规模化、自动化哺喂技术,实现乳鸽饲养技术的革命性升级,显著提高养殖效率;借助自研的全国第一种鸽育种芯片,加速培育适宜规模化养殖的优质肉鸽和蛋鸽品种;同时,研发物联网智能鸽舍,建立高产蛋鸽、优质肉鸽配套良繁技术体系,整合种、养、病、销等全产业链技术,未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在路演现场,郝岑博士围绕项目背景、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社会价值和融资需求进行了详细展示。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项目在鸽业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项目团队凭借扎实的技
查看详情
师生协作结硕果!信息工程学院开拓者社团学生成为SCI论文共同作者
2025-07-16
近日,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研团队在狭窄通道机器人路径规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mplementation of two-roller scheduling path planning under road construction scenarios》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SCI二区)上发表。该论文作者除许曈、周志轩两位指导教师外,开拓者社团成员刘俊豪同学也作为共同作者署名,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科研育人才、以实践促创新”的培养理念。本研究聚焦道路施工场景下两机器人的高效调度问题,从全局路径设计、避障策略优化等维度提出创新性算法框架。在许曈、周志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来自开拓者社团的刘俊豪同学全程参与了搭建仿真实验平台和优化方案测试等环节。作为信息工程学院重点扶持的学生科技社团,近年来开拓者协会在学院科研团队的指导下屡创佳绩。该社团已形成“导师引领、项目驱动、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模式,多位社团成员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斩获佳绩。未来,信息工程学院持续深化科研育人改革,通过“科研团队+学生社团”的联动机制,为像开拓者社团这样的学生科技组织提供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举办“眼动追踪与用户体验”跨领域研究专题讲座第二讲
2025-07-09
6月25日中午,设计学院在东校区实验楼文科基础实训中心成功举办“眼动追踪设备专题培训系列”第二场讲座。活动特邀上海大学副教授何盛博士,为设计学生师生及南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学生带来题为《从眼动追踪到用户体验:人机交互视角下的跨领域研究探索》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主持。何盛拥有顶尖的国际化与跨学科教育背景,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QS全球设计排名第11)、纽约普瑞特设计学院(QS全球设计排名第6)及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QS全球Top 50)。其学术研究横跨设计学与计算机科学两大前沿领域,在情感化产品设计、具身认知等方面有深入研究。讲座中,何盛首先阐释了用户体验(UX)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并系统介绍了UX设计的研究方法。随后,他以眼动追踪这一精准定量研究方法为切入点,通过详实生动的“汽车尾灯设计用户体验”研究案例,生动演示了如何运用眼动数据洞察用户行为以指导设计实践。何博士进一步拓展至用户体验的情绪维度,分享了多种情绪洞察的定量研究方法、实验工具及前沿案例。最后,他从宏观人机交互视角,深入分析解读了多个艺术设计领域的跨界研究案例。与会教师纷纷表示
查看详情
教育学院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召开第二次书稿写作推进研讨会
2025-07-09
7月4日上午,教育学院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于学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第二次《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书稿写作推进研讨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李春燕主持,学院院长吴杰、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顾春花以及研究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本次推进会旨在加速书稿撰写进程,深化研究共识。研讨会共包含选题介绍、工作进展汇报和问题交流研讨三个环节。会议伊始,李春燕简介了书稿的选题立意、团队分工及推进情况。随后,辛甜甜、魏博芳、顾春花、韩斐、冯攀静等依次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度,陈述了章节框架设计思路,提出了当前研究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在书稿定位、遗迹遴选标准、整体逻辑架构以及文化精神传承等问题上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研讨会上,吴杰与团队成员一同探讨了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和部分章节框架。团队将于8月下旬完成7篇代表性样稿,届时将邀请出版编辑进行审阅,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并筹备更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该研究团队依托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紧密围绕学科特色,充分整合成员研究专长,积极有序地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应邀为浙江省乡村科技振兴协会成立大会作专题辅导
2025-07-0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加速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大地落地开花,充分发挥政府、乡村、产业、人才等多元要素的桥梁纽带作用,6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乡村科技振兴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研讨活动在杭州召开。协会由浙江省科协牵头发起,联合了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专业协会等共同筹备组建。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中国农技协秘书长王诚,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陆锦,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陈百生等领导以及300多名乡村科技振兴领域的专家学者、乡村振兴行业工作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参加活动。我校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大会作了题为“农技协发展历程现状及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任务新作为”的专题辅导报告。袁灿生从农技协发展历程、农技协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乡村振兴问题与农技协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与党中央政策要求、国内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新时期农技协的新作为等方面展开,报告内容既有政策高度,又有理论深度,还有实践广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主动和袁灿生加微信,表示通过此次报告,对农技协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有了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召开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
2025-07-04
为推动跨学科研究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外国语学院于7月3日上午9点,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2楼第三会议室召开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特邀江苏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部长冯建、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唐宝莲、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作为专家指导。本次沙龙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沙龙围绕如何面向需求加强语言类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产教融合与科技结合;剖析高校外院、翻译机构、企业翻译的现状与改革方向,同时结合实际需求介绍翻译案例;如何通过加强基本的语言能力、情报素养增强竞争力,培养适于实用的应用能力;如何选择适合的外语+方向等多个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和研究思路。在学院教师交流提问环节,老师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就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专家们请教。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老师们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频繁。此次沙龙的举办,为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跨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组织“大学英语数智教材建设框架探索”主题讲座
2025-07-04
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探索大学英语教材创新路径,外国语学院于7月3日下午2点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组织了主题为“大学英语数智教材建设框架探索”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为南京大学教授王海啸。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王海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教学、语言测试、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主持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等。讲座中,王海啸基于现有数字教材建设相关文献以及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生成式AI时代大学英语新形态数智教材的建设框架,提出可以从教材结构、教材形态、学习体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跨界整合、评估反馈与质量规范等八个围度建设新形态数智教材。此次讲座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对大学新形态教材建设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也为学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创新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吉栋梁教授受邀参加盐城市滨海县“百团进百万企业 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活动
2025-07-04
6月25日,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举办“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活动,我校环境生态学院吉栋梁教授受邀为盐城市滨海县作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培训,滨海生态环境局分管安全领导、安全科、港区分局相关人员、年产危废100吨以上企业、危废经营单位分管环保安全的负责人(约40家)现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吉栋梁教授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评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评估、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和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等内容,结合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环节,指导企业做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引导企业做好五类环保设施、危险废物贮库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建立排查清单,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本次培训为提升盐城市滨海县产危单位、经营单位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与综合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环境生态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强化专任教师与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开展相关产学研项目。(图: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文:固废管理与资源化科研团队;审核:唐荣)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6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86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