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正是水稻幼穗发育、奠定产量的关键生育期。7月22日下午,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暨秋粮生产管理现场观摩培训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启动。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农情实际和科教资源优势,决定从2025年起在全市涉农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引领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的作物育种与栽培团队成功获聘,作为六合区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团队。
会议伊始,规模种植户代表深入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现场讲解小麦茬口水稻搁田技术,以及油菜茬口水稻拔节孕穗期肥水管理技术等,种植户感慨道“过去种田靠经验,现在种田得靠科学”。骏圣农业公司种植水稻近3000亩,油菜茬口水稻正在利用无人机撒施拔节孕穗肥,小麦茬口水稻正在实施搁田,种植户代表现场耳闻目睹当前稻田管关键措施。
在集中会议阶段,六合区政府分管领导在致辞中为项目定下明确目标。他指出,六合是南京的“米袋子”,此次整建制开展稻麦(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区必须以“四良”深度融合为路径,强化良田护航、良种筑基、良法增效、良机赋能,全力以赴打好整建制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这场硬仗。会议举行了专家技术团队签约、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聘请了由江苏开放大学首席专家龙卫华教授领衔的专家技术团队,围绕品种筛选、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绿色投入品推广应用等关键环节开展服务指导。“南京市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单产提升项目片区江苏开放大学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六合扎根,将源源不断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科技动能。
项目首席专家龙卫华针对六合区实际种植模式,提出了系统、精准、高效的单产提升技术集成方案,这为我区科学、规范、高效地推进片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技术支撑。针对全区当前水稻苗情,我校特聘教授管永祥推广研究员分别从当前水稻搁田、穗肥施用、硅肥施用、除草剂药害及其补救措施、直播稻风险与当前田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
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团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持续与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农村局组建校地专家服务团队,探索各种机制,力争打通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此次会议通过项目形式将六合区整建制单产提升的技术任务再次委托给本团队,是对团队技术服务能力的强烈认可。会后团队成员将继续全力以赴聚焦六合区作物生产技术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精神和爱农情怀。
(图文:龙卫华、丁超 审核: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