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3/10/27
2023年10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江西师范大学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20届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就“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发展与文论建设的三大体系构建”“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商洛学院、石家庄学 院等100多所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我院博士教师万雯雯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就“中医生命观参照下古代文论重要范畴的体系梳理与创新解读”这一议题作小组发言。评议专家认为,万雯雯老师的研究以中医生命观为参照来梳理并创新解读中国古代文论重要范畴,视野开阔,颇有新意。本次会议的主题要旨是建立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学术研究能够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我院教师参加此次会议,有助于推动
教育学院教师参加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20届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3年10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江西师范大学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20届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就“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发展与文论建设的三大体系构建”“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商洛学院、石家庄学 院等100多所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我院博士教师万雯雯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就“中医生命观参照下古代文论重要范畴的体系梳理与创新解读”这一议题作小组发言。评议专家认为,万雯雯老师的研究以中医生命观为参照来梳理并创新解读中国古代文论重要范畴,视野开阔,颇有新意。本次会议的主题要旨是建立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学术研究能够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我院教师参加此次会议,有助于推动
2023/10/26
10月25日上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邀请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徐熙,做题为“剧场空间构建与运营”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文化休闲系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中,徐熙首先对包含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江苏大剧院在内的国内主要剧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国内剧院的运营情况。徐熙从自主经营、灵活管理、资金渠道、发展稳定、公益属性五个角度分析了自营类剧院的运营情况,并从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多样化服务、品牌效应、合作共赢五个层面阐述了院线类剧院的运营情况。随后,徐熙从演、创、会、育、管五个面向介绍了江苏大剧院的剧场运营管理,并简要探讨了参与运营托管地剧院的组织管理经验。最后,学院教师就文化艺术空间的组织运营管理与徐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讲座结束后,黄一斓院长为徐熙副总经理颁发了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聘书,希望他未来能够继续在艺术学院传授专业知识、交流管理经验。徐熙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向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经
艺术学院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第四讲
10月25日上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邀请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徐熙,做题为“剧场空间构建与运营”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文化休闲系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中,徐熙首先对包含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江苏大剧院在内的国内主要剧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国内剧院的运营情况。徐熙从自主经营、灵活管理、资金渠道、发展稳定、公益属性五个角度分析了自营类剧院的运营情况,并从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多样化服务、品牌效应、合作共赢五个层面阐述了院线类剧院的运营情况。随后,徐熙从演、创、会、育、管五个面向介绍了江苏大剧院的剧场运营管理,并简要探讨了参与运营托管地剧院的组织管理经验。最后,学院教师就文化艺术空间的组织运营管理与徐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讲座结束后,黄一斓院长为徐熙副总经理颁发了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聘书,希望他未来能够继续在艺术学院传授专业知识、交流管理经验。徐熙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向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经
2023/10/26
2023年10月18日,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组成员王琳、杜迎春等教师前往项目基地江宁区横溪小张草莓采摘园进行草莓病害调查,同时还邀请了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陈月红研究员、魏启舜研究员等专家进行田间指导。在对草莓连作障碍土壤进行了不同技术处理基础上,“三能”融合土壤消毒技术在降低草莓土传病害发病率、克服连作障碍、促进生长改良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为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组对每个处理的草莓发病率进行详细统计,考察了农户其他未开展试验大棚的草莓生长情况,发现部分大棚病死率超过70%。两位特邀专家观察了未经处理的发病草莓植株地上部形态、根系颜色以及根茎连接处切面,判断其多数感染了炭疽病,建议农户尽快铲除病死植株,防止进一步蔓延感染,并给出防治建议。(文:杜迎春;图:沈敏、王琳;审核:袁灿生)
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草莓连作障碍多功能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顺利开展
2023年10月18日,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组成员王琳、杜迎春等教师前往项目基地江宁区横溪小张草莓采摘园进行草莓病害调查,同时还邀请了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陈月红研究员、魏启舜研究员等专家进行田间指导。在对草莓连作障碍土壤进行了不同技术处理基础上,“三能”融合土壤消毒技术在降低草莓土传病害发病率、克服连作障碍、促进生长改良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为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组对每个处理的草莓发病率进行详细统计,考察了农户其他未开展试验大棚的草莓生长情况,发现部分大棚病死率超过70%。两位特邀专家观察了未经处理的发病草莓植株地上部形态、根系颜色以及根茎连接处切面,判断其多数感染了炭疽病,建议农户尽快铲除病死植株,防止进一步蔓延感染,并给出防治建议。(文:杜迎春;图:沈敏、王琳;审核:袁灿生)
2023/10/25
10月24日上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四会议室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晓旭做题为“剧与城的诗——越剧主演漫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以李晓旭领衔主演的《乌衣巷》入手,从舞美、剧本、唱腔、表演等方面讲述《乌衣巷》的创作,带领大家进入“诗韵越剧·南京故事”。以毕派、竺派两种不同韵味的流派唱腔,塑造和刻画了千百年前秦淮河畔乌衣巷内以王徽之、王献之为代表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与魏晋名士风骨,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乌衣巷》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化用《世说新语》的典故,如同诗词中的“用典”手法,丰富了剧本故事的层次,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内涵。讲座现场,李晓旭还进行了精彩片段展示,以毕派的唱做、身段表演来表现王徽之自命风流、性情外露的读书人气质。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院教师与李晓旭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交流互动。最后,黄一斓院长对李晓旭带来此次精彩生动的讲座表达了诚挚感谢。此次学术讲座是艺术学院“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不仅进一步帮助全体教师提升了文化艺术素养,营
艺术学院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第三讲
10月24日上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四会议室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晓旭做题为“剧与城的诗——越剧主演漫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以李晓旭领衔主演的《乌衣巷》入手,从舞美、剧本、唱腔、表演等方面讲述《乌衣巷》的创作,带领大家进入“诗韵越剧·南京故事”。以毕派、竺派两种不同韵味的流派唱腔,塑造和刻画了千百年前秦淮河畔乌衣巷内以王徽之、王献之为代表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与魏晋名士风骨,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乌衣巷》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化用《世说新语》的典故,如同诗词中的“用典”手法,丰富了剧本故事的层次,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内涵。讲座现场,李晓旭还进行了精彩片段展示,以毕派的唱做、身段表演来表现王徽之自命风流、性情外露的读书人气质。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院教师与李晓旭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交流互动。最后,黄一斓院长对李晓旭带来此次精彩生动的讲座表达了诚挚感谢。此次学术讲座是艺术学院“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不仅进一步帮助全体教师提升了文化艺术素养,营
2023/10/25
2023年10月20-22日,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第二届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现实主义的历史研究、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中外现实主义文学比较研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现实主义与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特色现实主义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克罗地亚、丹麦、葡萄牙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顾宇玥老师受邀参会。本次会议设有大会发言和专题研讨论坛两项主要议程。大会发言中,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Svend Erik Larsen、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波茨坦大学教授Ottmar Ette、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守仁、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蒋承勇等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就现实主义研究的未来、面向、经典、历史和理论基础等多项议题发表重要演讲。在21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分论坛中,顾宇玥老师就“太阳社对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的引介与运用”这一议题进行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届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2023年10月20-22日,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第二届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现实主义的历史研究、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中外现实主义文学比较研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现实主义与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特色现实主义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克罗地亚、丹麦、葡萄牙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顾宇玥老师受邀参会。本次会议设有大会发言和专题研讨论坛两项主要议程。大会发言中,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Svend Erik Larsen、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波茨坦大学教授Ottmar Ette、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守仁、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蒋承勇等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就现实主义研究的未来、面向、经典、历史和理论基础等多项议题发表重要演讲。在21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分论坛中,顾宇玥老师就“太阳社对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的引介与运用”这一议题进行
2023/10/24
10月13日至15日,第13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由该校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下属的二级学会,并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召开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主旨发言嘉宾,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典、土耳其、日本和俄罗斯等地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共同促进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孙雪羽老师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在“认知与文化”分论坛汇报了她的最近理论研究成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认知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文。随后在10月19日至22日,孙老师继续受邀参加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3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新文科、新范式:学科交叉与创新引领”,旨在研讨新文科背景下,新的学科范式为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与新挑战,探察在数字化、技术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现实语境中,如何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
外国语学院教师受邀参加外语类高端学术会议
10月13日至15日,第13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由该校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下属的二级学会,并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召开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主旨发言嘉宾,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典、土耳其、日本和俄罗斯等地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共同促进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孙雪羽老师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在“认知与文化”分论坛汇报了她的最近理论研究成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认知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文。随后在10月19日至22日,孙老师继续受邀参加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3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新文科、新范式:学科交叉与创新引领”,旨在研讨新文科背景下,新的学科范式为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与新挑战,探察在数字化、技术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现实语境中,如何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
2023/10/23
10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提升高级别项目申报命中率,艺术学院邀请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少卿教授开展题为《选题与问题意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相关问题》的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此次指导会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副院长王铮以及全体教师参会。指导会上,吕少卿教授深入浅出地从选题策略、问题意识的培养、申报书写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功申报案例,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申报高级别项目的诸多宝贵建议。吕教授提出,当前在艺术学研究领域,如何申报并获得国家级项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关注焦点。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准确地定位研究方向,如何突出自身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更高效地完成申报,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教师们的提问,吕教授耐心解答,受到了参会教师的热烈反响。指导会最后,黄一斓院长对吕教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鼓励所有教师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积极申报高级别项目,为艺术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此次专家指导会不仅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提高了艺术学院教师申报高级别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初次申报高级别项目或期望提高
艺术学院开展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
10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提升高级别项目申报命中率,艺术学院邀请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少卿教授开展题为《选题与问题意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相关问题》的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此次指导会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副院长王铮以及全体教师参会。指导会上,吕少卿教授深入浅出地从选题策略、问题意识的培养、申报书写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功申报案例,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申报高级别项目的诸多宝贵建议。吕教授提出,当前在艺术学研究领域,如何申报并获得国家级项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关注焦点。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准确地定位研究方向,如何突出自身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更高效地完成申报,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教师们的提问,吕教授耐心解答,受到了参会教师的热烈反响。指导会最后,黄一斓院长对吕教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鼓励所有教师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积极申报高级别项目,为艺术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此次专家指导会不仅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提高了艺术学院教师申报高级别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初次申报高级别项目或期望提高
2023/10/23
10月21日,教育学院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6-12会议室举办第一期博士沙龙。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纪河、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旭、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会议由院长孙旭主持。孙旭简要介绍了博士沙龙的设计初衷,表示这是学院推进科研工作、提高学术交流的重要尝试。此外,介绍了第一期博士沙龙中专家讲座、科研进展交流和读书分享三个环节的大致设想。在专家讲座环节,纪河院长以《课题申报规范与技巧》为主题,围绕前期准备、申报要点和注意事项三个主题展开讲述。他指出,项目申请前的准备工作应以积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确定选题为核心。在课题申报中,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正确认识课题定位、反复斟酌课题名称。在课题设计论证中,应明确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明确研究可能性和未来进展。他表示,认真研读已公示的中标课题、多次打磨申报书、注重论证的严密性、论述的精炼性和准确性,在文字排版时注重字体、字号和行间距等格式的准确性,是课题申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在科研进展交流环节,李春燕博士以《笃定创新 盈科后进——博士沙龙之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题,从项目申报经历与收获、国社科基金
教育学院召开第一期博士沙龙
10月21日,教育学院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6-12会议室举办第一期博士沙龙。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纪河、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旭、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会议由院长孙旭主持。孙旭简要介绍了博士沙龙的设计初衷,表示这是学院推进科研工作、提高学术交流的重要尝试。此外,介绍了第一期博士沙龙中专家讲座、科研进展交流和读书分享三个环节的大致设想。在专家讲座环节,纪河院长以《课题申报规范与技巧》为主题,围绕前期准备、申报要点和注意事项三个主题展开讲述。他指出,项目申请前的准备工作应以积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确定选题为核心。在课题申报中,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正确认识课题定位、反复斟酌课题名称。在课题设计论证中,应明确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明确研究可能性和未来进展。他表示,认真研读已公示的中标课题、多次打磨申报书、注重论证的严密性、论述的精炼性和准确性,在文字排版时注重字体、字号和行间距等格式的准确性,是课题申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在科研进展交流环节,李春燕博士以《笃定创新 盈科后进——博士沙龙之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题,从项目申报经历与收获、国社科基金
2023/10/19
2023年10月13日-15日,由国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沈阳农业大学及浙江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6届全国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主题是“炭化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学院教师侯琼、孟晓青参加了此次会议,与知名学者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蒋剑春作“生物质碳材料应用技术发展”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作“根深才能叶茂——木霉菌及其生物肥”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卫作“耕地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作“生物炭的前世今生”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广东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林启美研究员、浙江科技学院单胜道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张小川教授、广东省科学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等众多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同时,会议也设立了丰富多彩的专题报告,包括生物炭制备技术与新材料、生物炭固碳与地力提升、生物炭与氮素迁移转化、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第6届全国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研讨会
2023年10月13日-15日,由国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沈阳农业大学及浙江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6届全国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主题是“炭化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学院教师侯琼、孟晓青参加了此次会议,与知名学者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蒋剑春作“生物质碳材料应用技术发展”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作“根深才能叶茂——木霉菌及其生物肥”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卫作“耕地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作“生物炭的前世今生”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广东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林启美研究员、浙江科技学院单胜道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张小川教授、广东省科学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等众多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同时,会议也设立了丰富多彩的专题报告,包括生物炭制备技术与新材料、生物炭固碳与地力提升、生物炭与氮素迁移转化、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
教育学院教师参加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20届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3-10-27
2023年10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江西师范大学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20届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本次会议就“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发展与文论建设的三大体系构建”“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商洛学院、石家庄学 院等100多所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20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我院博士教师万雯雯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就“中医生命观参照下古代文论重要范畴的体系梳理与创新解读”这一议题作小组发言。评议专家认为,万雯雯老师的研究以中医生命观为参照来梳理并创新解读中国古代文论重要范畴,视野开阔,颇有新意。本次会议的主题要旨是建立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文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学术研究能够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我院教师参加此次会议,有助于推动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第四讲
2023-10-26
10月25日上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邀请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徐熙,做题为“剧场空间构建与运营”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文化休闲系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中,徐熙首先对包含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江苏大剧院在内的国内主要剧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国内剧院的运营情况。徐熙从自主经营、灵活管理、资金渠道、发展稳定、公益属性五个角度分析了自营类剧院的运营情况,并从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多样化服务、品牌效应、合作共赢五个层面阐述了院线类剧院的运营情况。随后,徐熙从演、创、会、育、管五个面向介绍了江苏大剧院的剧场运营管理,并简要探讨了参与运营托管地剧院的组织管理经验。最后,学院教师就文化艺术空间的组织运营管理与徐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讲座结束后,黄一斓院长为徐熙副总经理颁发了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聘书,希望他未来能够继续在艺术学院传授专业知识、交流管理经验。徐熙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向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经
查看详情
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草莓连作障碍多功能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顺利开展
2023-10-26
2023年10月18日,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组成员王琳、杜迎春等教师前往项目基地江宁区横溪小张草莓采摘园进行草莓病害调查,同时还邀请了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陈月红研究员、魏启舜研究员等专家进行田间指导。在对草莓连作障碍土壤进行了不同技术处理基础上,“三能”融合土壤消毒技术在降低草莓土传病害发病率、克服连作障碍、促进生长改良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为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组对每个处理的草莓发病率进行详细统计,考察了农户其他未开展试验大棚的草莓生长情况,发现部分大棚病死率超过70%。两位特邀专家观察了未经处理的发病草莓植株地上部形态、根系颜色以及根茎连接处切面,判断其多数感染了炭疽病,建议农户尽快铲除病死植株,防止进一步蔓延感染,并给出防治建议。(文:杜迎春;图:沈敏、王琳;审核:袁灿生)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第三讲
2023-10-25
10月24日上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四会议室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晓旭做题为“剧与城的诗——越剧主演漫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以李晓旭领衔主演的《乌衣巷》入手,从舞美、剧本、唱腔、表演等方面讲述《乌衣巷》的创作,带领大家进入“诗韵越剧·南京故事”。以毕派、竺派两种不同韵味的流派唱腔,塑造和刻画了千百年前秦淮河畔乌衣巷内以王徽之、王献之为代表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与魏晋名士风骨,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乌衣巷》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化用《世说新语》的典故,如同诗词中的“用典”手法,丰富了剧本故事的层次,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内涵。讲座现场,李晓旭还进行了精彩片段展示,以毕派的唱做、身段表演来表现王徽之自命风流、性情外露的读书人气质。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院教师与李晓旭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交流互动。最后,黄一斓院长对李晓旭带来此次精彩生动的讲座表达了诚挚感谢。此次学术讲座是艺术学院“承艺弘文,育善向美”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不仅进一步帮助全体教师提升了文化艺术素养,营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届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2023-10-25
2023年10月20-22日,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第二届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围绕现实主义的历史研究、当代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中外现实主义文学比较研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现实主义与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特色现实主义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克罗地亚、丹麦、葡萄牙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顾宇玥老师受邀参会。本次会议设有大会发言和专题研讨论坛两项主要议程。大会发言中,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Svend Erik Larsen、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波茨坦大学教授Ottmar Ette、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守仁、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蒋承勇等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就现实主义研究的未来、面向、经典、历史和理论基础等多项议题发表重要演讲。在21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分论坛中,顾宇玥老师就“太阳社对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的引介与运用”这一议题进行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受邀参加外语类高端学术会议
2023-10-24
10月13日至15日,第13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由该校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下属的二级学会,并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召开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主旨发言嘉宾,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典、土耳其、日本和俄罗斯等地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共同促进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孙雪羽老师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在“认知与文化”分论坛汇报了她的最近理论研究成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认知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文。随后在10月19日至22日,孙老师继续受邀参加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3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新文科、新范式:学科交叉与创新引领”,旨在研讨新文科背景下,新的学科范式为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与新挑战,探察在数字化、技术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现实语境中,如何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开展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
2023-10-23
10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提升高级别项目申报命中率,艺术学院邀请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少卿教授开展题为《选题与问题意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相关问题》的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此次指导会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副院长王铮以及全体教师参会。指导会上,吕少卿教授深入浅出地从选题策略、问题意识的培养、申报书写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功申报案例,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申报高级别项目的诸多宝贵建议。吕教授提出,当前在艺术学研究领域,如何申报并获得国家级项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关注焦点。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准确地定位研究方向,如何突出自身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更高效地完成申报,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教师们的提问,吕教授耐心解答,受到了参会教师的热烈反响。指导会最后,黄一斓院长对吕教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鼓励所有教师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积极申报高级别项目,为艺术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此次专家指导会不仅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提高了艺术学院教师申报高级别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初次申报高级别项目或期望提高
查看详情
教育学院召开第一期博士沙龙
2023-10-23
10月21日,教育学院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6-12会议室举办第一期博士沙龙。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纪河、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旭、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会议由院长孙旭主持。孙旭简要介绍了博士沙龙的设计初衷,表示这是学院推进科研工作、提高学术交流的重要尝试。此外,介绍了第一期博士沙龙中专家讲座、科研进展交流和读书分享三个环节的大致设想。在专家讲座环节,纪河院长以《课题申报规范与技巧》为主题,围绕前期准备、申报要点和注意事项三个主题展开讲述。他指出,项目申请前的准备工作应以积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确定选题为核心。在课题申报中,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正确认识课题定位、反复斟酌课题名称。在课题设计论证中,应明确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明确研究可能性和未来进展。他表示,认真研读已公示的中标课题、多次打磨申报书、注重论证的严密性、论述的精炼性和准确性,在文字排版时注重字体、字号和行间距等格式的准确性,是课题申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在科研进展交流环节,李春燕博士以《笃定创新 盈科后进——博士沙龙之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题,从项目申报经历与收获、国社科基金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第6届全国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研讨会
2023-10-19
2023年10月13日-15日,由国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沈阳农业大学及浙江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6届全国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会议主题是“炭化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学院教师侯琼、孟晓青参加了此次会议,与知名学者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蒋剑春作“生物质碳材料应用技术发展”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作“根深才能叶茂——木霉菌及其生物肥”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卫作“耕地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作“生物炭的前世今生”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广东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林启美研究员、浙江科技学院单胜道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张小川教授、广东省科学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等众多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同时,会议也设立了丰富多彩的专题报告,包括生物炭制备技术与新材料、生物炭固碳与地力提升、生物炭与氮素迁移转化、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6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