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计处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教务处
科研处
社会教育处
数智化建设处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3/11/17
2023年11月1日,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在综合楼411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商学院一支部书记左秀平主持,邀请系部戚小斌、付天博、刘文婕、汪礼斌4位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的心得分享交流。戚小斌结合其参加的高校金融科技专业金融大数据专题教学研讨工作坊,探讨了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和大数据金融等课程的设计思路,围绕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风控等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提出未来要着力推进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建设进程,提升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付天博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探讨了项目选题的思路,提出研究方法和工具要与时俱进,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引入新背景、新条件、新角度,撰写高质量论文。刘文婕和汪礼斌分别从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研究、课程思政融入方面,对培训内容做了总结,详细再现了培训的精华内容。本次学术沙龙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参会教师们受益匪浅,也为今后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图/文:刘文婕;审核:朱长春)
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2023年11月1日,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在综合楼411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商学院一支部书记左秀平主持,邀请系部戚小斌、付天博、刘文婕、汪礼斌4位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的心得分享交流。戚小斌结合其参加的高校金融科技专业金融大数据专题教学研讨工作坊,探讨了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和大数据金融等课程的设计思路,围绕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风控等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提出未来要着力推进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建设进程,提升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付天博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探讨了项目选题的思路,提出研究方法和工具要与时俱进,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引入新背景、新条件、新角度,撰写高质量论文。刘文婕和汪礼斌分别从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研究、课程思政融入方面,对培训内容做了总结,详细再现了培训的精华内容。本次学术沙龙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参会教师们受益匪浅,也为今后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图/文:刘文婕;审核:朱长春)
2023/11/17
11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二楼第四会议室举办了科技活动月线上讲座。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宏刚主讲,主题是“开放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研路径与方法,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远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刘宏刚教授是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SSCI一区刊物SYSTEM,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国际编委。现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研/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省硕士专业学位示范论文指导教师奖(连续五年)、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示范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多个奖项。2014年至今发表SSCI、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刘宏刚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历史背景及在外语教育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阐述了“开放大学”的
外国语学院举办“科技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
11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二楼第四会议室举办了科技活动月线上讲座。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宏刚主讲,主题是“开放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研路径与方法,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远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刘宏刚教授是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SSCI一区刊物SYSTEM,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国际编委。现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研/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省硕士专业学位示范论文指导教师奖(连续五年)、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示范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多个奖项。2014年至今发表SSCI、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刘宏刚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历史背景及在外语教育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阐述了“开放大学”的
2023/11/16
为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11月10日-12日,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赴上海参加“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学术论坛”。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中心主办,以董乃斌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丛书出版为契机,就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相关问题展开学术探讨,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议日程包括新书发布及座谈、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学术讨论三个环节。11日下午,在分组学术讨论环节,团队成员李春燕、韩斐、魏博芳分别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贵妃醉酒”的故事生成及叙事演变》《从“仙人博”到“仙人弈”——仙弈母题的形成与流传》《博物观念下的清代〈诗经〉学研究》进行了小组报告发言,并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团参加学术活动,对于开阔理论视野、了解学术动态,加强与学界联系、激发科研积极性,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研究中心将继续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更多学术活动。(文/图:魏博芳、李春燕;审核:孙旭)
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参加“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学术论坛”
为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11月10日-12日,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赴上海参加“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学术论坛”。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中心主办,以董乃斌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丛书出版为契机,就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相关问题展开学术探讨,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议日程包括新书发布及座谈、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学术讨论三个环节。11日下午,在分组学术讨论环节,团队成员李春燕、韩斐、魏博芳分别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贵妃醉酒”的故事生成及叙事演变》《从“仙人博”到“仙人弈”——仙弈母题的形成与流传》《博物观念下的清代〈诗经〉学研究》进行了小组报告发言,并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团参加学术活动,对于开阔理论视野、了解学术动态,加强与学界联系、激发科研积极性,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研究中心将继续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更多学术活动。(文/图:魏博芳、李春燕;审核:孙旭)
2023/11/15
近日,环境生态学院赵淑颖、张雯琦、李宇聪三位博士应邀赴连云港参加“第四届全国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术研究会”。大会由中国植物学会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主办,江苏海洋大学承办,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水生植物资源与水环境修复工程中心协办。大会参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等近50家企事业单位、130余位水生植物与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师生代表,共有52场报告。大会围绕“功能水生植物服务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营建和碳汇功能提升”的主题,从水生植物的进化、分子生物学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与机制到典型的场景应用,比较全面展示了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交叉学科的前沿进展和优秀成果。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研究员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姚东瑞研究员做了特邀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本次大会为广大从事水生植物与水环境保护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三位教师深入了解了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术研究会
近日,环境生态学院赵淑颖、张雯琦、李宇聪三位博士应邀赴连云港参加“第四届全国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术研究会”。大会由中国植物学会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主办,江苏海洋大学承办,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水生植物资源与水环境修复工程中心协办。大会参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等近50家企事业单位、130余位水生植物与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师生代表,共有52场报告。大会围绕“功能水生植物服务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营建和碳汇功能提升”的主题,从水生植物的进化、分子生物学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与机制到典型的场景应用,比较全面展示了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交叉学科的前沿进展和优秀成果。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研究员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姚东瑞研究员做了特邀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本次大会为广大从事水生植物与水环境保护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三位教师深入了解了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
2023/11/09
10月26日,我校设计学院教师叶子戎和李天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此会议是由教育部支持、国务院审批的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助力全国办学系统获取政策解读、研判发展趋势、扩展人脉资源、构建合作网络、分享实践经验、探寻创新举措、凝聚行业共识,并破解教育难题。在此期间,叶子戎和李天老师受邀参观了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幸与徐结根大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将汝窑美学与课程思政链接,以及探寻与汝窑产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可能性。翌日,两位教师与清华大学博士后杜易轩老师进行了专业学术交流。杜老师作为SCI审稿人经验丰富,分享了最新的社科类科研趋势,并带领他们参观了清华校园,深入介绍了其道法自然的办学理念和建筑特点。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叶子戎和李天老师与北京大学博士后彭庆辉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彭老师详细解读了北大和清华的合作模式,并分享了在人口生源下降背景下,教育行业应如何稳健发展的策略。针对江苏开放大学的特点,彭老师认为终生教育的理念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文/图:叶子戎/会务组)
设计学院教师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10月26日,我校设计学院教师叶子戎和李天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此会议是由教育部支持、国务院审批的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助力全国办学系统获取政策解读、研判发展趋势、扩展人脉资源、构建合作网络、分享实践经验、探寻创新举措、凝聚行业共识,并破解教育难题。在此期间,叶子戎和李天老师受邀参观了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幸与徐结根大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将汝窑美学与课程思政链接,以及探寻与汝窑产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可能性。翌日,两位教师与清华大学博士后杜易轩老师进行了专业学术交流。杜老师作为SCI审稿人经验丰富,分享了最新的社科类科研趋势,并带领他们参观了清华校园,深入介绍了其道法自然的办学理念和建筑特点。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叶子戎和李天老师与北京大学博士后彭庆辉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彭老师详细解读了北大和清华的合作模式,并分享了在人口生源下降背景下,教育行业应如何稳健发展的策略。针对江苏开放大学的特点,彭老师认为终生教育的理念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文/图:叶子戎/会务组)
2023/11/09
袁灿生当选省创新创业研究会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3/11/09
2023年11月1日-4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为加强与同行交流,拓宽科学视野,乡村振兴学院研究员龙卫华,教师丁超、王石超、靳婷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作物学会作为我国作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团体,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聚焦“作物科学与种业创新”主题,齐聚全国各地线上线下2万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作物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作物种质资源与种业创新、绿色丰产高效栽培与乡村振兴、信息与智慧农业等专题开展学术探讨与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陈温福、张洪程、张新友、邹学校、胡培松、刘仲华、许为钢等出席。翟虎渠荣誉理事长作“中国作物学会发展历程回顾”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作“不忘初心六十载,携手奋进新征程”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作“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李立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马峙英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爱民研究员等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2023年11月1日-4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为加强与同行交流,拓宽科学视野,乡村振兴学院研究员龙卫华,教师丁超、王石超、靳婷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作物学会作为我国作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团体,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聚焦“作物科学与种业创新”主题,齐聚全国各地线上线下2万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作物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作物种质资源与种业创新、绿色丰产高效栽培与乡村振兴、信息与智慧农业等专题开展学术探讨与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陈温福、张洪程、张新友、邹学校、胡培松、刘仲华、许为钢等出席。翟虎渠荣誉理事长作“中国作物学会发展历程回顾”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作“不忘初心六十载,携手奋进新征程”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作“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李立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马峙英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爱民研究员等
2023/11/07
11月3日至5日,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天津召开,我院教师白新蕾参加了此次会议。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综合性体育学术会议,是全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体育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和交流科技信息的盛会。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 体育强国”为主题,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举办,主会场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体育局、天津体育学院承办,分会场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承办。本届大会我院教师白新蕾、孙志的科研论文《体教融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价值意蕴、问题审视与机制构建》入选学校体育分会专题报告,《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及路径探讨》入选学校体育分会墙报交流。此次参会拓宽了我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激发我院教师科研积极性。 (文/图:白新蕾;审核:孙旭)
科技赋能 体育强国——教育学院教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11月3日至5日,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天津召开,我院教师白新蕾参加了此次会议。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综合性体育学术会议,是全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体育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和交流科技信息的盛会。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 体育强国”为主题,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举办,主会场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体育局、天津体育学院承办,分会场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承办。本届大会我院教师白新蕾、孙志的科研论文《体教融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价值意蕴、问题审视与机制构建》入选学校体育分会专题报告,《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及路径探讨》入选学校体育分会墙报交流。此次参会拓宽了我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激发我院教师科研积极性。 (文/图:白新蕾;审核:孙旭)
2023/11/06
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向前推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1月4日至5日召开,我校外国语学院蒋霞老师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数智时代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主要包括主旨发言、特色发言、专题研讨和分组发言四个议程。参会教师在主旨报告中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ry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夏惠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等专家学者们关于凝练英语课程内容育人价值,提升外语教师专业素养、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胜任力研究、面向未来的循证教师教育等主题的前沿观点。这些观点有深度有内涵,启发参会教师们深入思考未来的外语教师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本次研讨会为全国外语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不仅可以聆听学术大咖们的前沿研究成果,也可以与一线外语教师们分享交流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有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课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向前推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1月4日至5日召开,我校外国语学院蒋霞老师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数智时代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主要包括主旨发言、特色发言、专题研讨和分组发言四个议程。参会教师在主旨报告中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ry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夏惠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等专家学者们关于凝练英语课程内容育人价值,提升外语教师专业素养、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胜任力研究、面向未来的循证教师教育等主题的前沿观点。这些观点有深度有内涵,启发参会教师们深入思考未来的外语教师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本次研讨会为全国外语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不仅可以聆听学术大咖们的前沿研究成果,也可以与一线外语教师们分享交流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有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课
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2023-11-17
2023年11月1日,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在综合楼411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商学院一支部书记左秀平主持,邀请系部戚小斌、付天博、刘文婕、汪礼斌4位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的心得分享交流。戚小斌结合其参加的高校金融科技专业金融大数据专题教学研讨工作坊,探讨了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和大数据金融等课程的设计思路,围绕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风控等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提出未来要着力推进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建设进程,提升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付天博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探讨了项目选题的思路,提出研究方法和工具要与时俱进,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引入新背景、新条件、新角度,撰写高质量论文。刘文婕和汪礼斌分别从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研究、课程思政融入方面,对培训内容做了总结,详细再现了培训的精华内容。本次学术沙龙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参会教师们受益匪浅,也为今后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图/文:刘文婕;审核:朱长春)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举办“科技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
2023-11-17
11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二楼第四会议室举办了科技活动月线上讲座。此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宏刚主讲,主题是“开放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研路径与方法,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远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刘宏刚教授是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SSCI一区刊物SYSTEM,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国际编委。现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研/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省硕士专业学位示范论文指导教师奖(连续五年)、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示范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多个奖项。2014年至今发表SSCI、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刘宏刚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历史背景及在外语教育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阐述了“开放大学”的
查看详情
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参加“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学术论坛”
2023-11-16
为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11月10日-12日,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赴上海参加“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学术论坛”。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中心主办,以董乃斌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丛书出版为契机,就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相关问题展开学术探讨,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议日程包括新书发布及座谈、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学术讨论三个环节。11日下午,在分组学术讨论环节,团队成员李春燕、韩斐、魏博芳分别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贵妃醉酒”的故事生成及叙事演变》《从“仙人博”到“仙人弈”——仙弈母题的形成与流传》《博物观念下的清代〈诗经〉学研究》进行了小组报告发言,并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团参加学术活动,对于开阔理论视野、了解学术动态,加强与学界联系、激发科研积极性,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研究中心将继续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更多学术活动。(文/图:魏博芳、李春燕;审核:孙旭)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术研究会
2023-11-15
近日,环境生态学院赵淑颖、张雯琦、李宇聪三位博士应邀赴连云港参加“第四届全国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术研究会”。大会由中国植物学会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主办,江苏海洋大学承办,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水生植物资源与水环境修复工程中心协办。大会参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等近50家企事业单位、130余位水生植物与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师生代表,共有52场报告。大会围绕“功能水生植物服务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营建和碳汇功能提升”的主题,从水生植物的进化、分子生物学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与机制到典型的场景应用,比较全面展示了水生植物资源与环境交叉学科的前沿进展和优秀成果。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研究员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姚东瑞研究员做了特邀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本次大会为广大从事水生植物与水环境保护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三位教师深入了解了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教师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2023-11-09
10月26日,我校设计学院教师叶子戎和李天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此会议是由教育部支持、国务院审批的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助力全国办学系统获取政策解读、研判发展趋势、扩展人脉资源、构建合作网络、分享实践经验、探寻创新举措、凝聚行业共识,并破解教育难题。在此期间,叶子戎和李天老师受邀参观了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幸与徐结根大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将汝窑美学与课程思政链接,以及探寻与汝窑产业对接,开展产教融合的可能性。翌日,两位教师与清华大学博士后杜易轩老师进行了专业学术交流。杜老师作为SCI审稿人经验丰富,分享了最新的社科类科研趋势,并带领他们参观了清华校园,深入介绍了其道法自然的办学理念和建筑特点。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叶子戎和李天老师与北京大学博士后彭庆辉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彭老师详细解读了北大和清华的合作模式,并分享了在人口生源下降背景下,教育行业应如何稳健发展的策略。针对江苏开放大学的特点,彭老师认为终生教育的理念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文/图:叶子戎/会务组)
查看详情
袁灿生当选省创新创业研究会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3-11-09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2023-11-09
2023年11月1日-4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为加强与同行交流,拓宽科学视野,乡村振兴学院研究员龙卫华,教师丁超、王石超、靳婷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作物学会作为我国作物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团体,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聚焦“作物科学与种业创新”主题,齐聚全国各地线上线下2万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作物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作物种质资源与种业创新、绿色丰产高效栽培与乡村振兴、信息与智慧农业等专题开展学术探讨与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陈温福、张洪程、张新友、邹学校、胡培松、刘仲华、许为钢等出席。翟虎渠荣誉理事长作“中国作物学会发展历程回顾”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作“不忘初心六十载,携手奋进新征程”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作“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特邀报告。此外,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李立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马峙英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爱民研究员等
查看详情
科技赋能 体育强国——教育学院教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23-11-07
11月3日至5日,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天津召开,我院教师白新蕾参加了此次会议。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综合性体育学术会议,是全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展示最新体育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和交流科技信息的盛会。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 体育强国”为主题,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举办,主会场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体育局、天津体育学院承办,分会场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承办。本届大会我院教师白新蕾、孙志的科研论文《体教融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价值意蕴、问题审视与机制构建》入选学校体育分会专题报告,《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及路径探讨》入选学校体育分会墙报交流。此次参会拓宽了我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激发我院教师科研积极性。 (文/图:白新蕾;审核:孙旭)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3-11-06
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向前推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1月4日至5日召开,我校外国语学院蒋霞老师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数智时代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主要包括主旨发言、特色发言、专题研讨和分组发言四个议程。参会教师在主旨报告中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ry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夏惠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等专家学者们关于凝练英语课程内容育人价值,提升外语教师专业素养、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胜任力研究、面向未来的循证教师教育等主题的前沿观点。这些观点有深度有内涵,启发参会教师们深入思考未来的外语教师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本次研讨会为全国外语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不仅可以聆听学术大咖们的前沿研究成果,也可以与一线外语教师们分享交流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有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课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4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5
/
83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