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4/01/02
12月2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组织召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新时代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创意方法研究》线下会议。会议由子课题负责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六艺学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何晓佑主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首席专家董占军,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焱参会,我院教师孟刚教授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承担《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工艺美术创新设计方法研究》相关工作。会议伊始,张焱详细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和重要性。接下来,何晓佑教授对课题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启发了课题组成员对未来研究的深入思考。董占军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当前的研究工作,感谢何晓佑教授对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指导和付出,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子课题研究成果的期望。随后,各个子课题组的成员们依次汇报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各自在研究与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坦诚地讨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现了子课题组成员们的积极探索与团队协作精神。最后,由何晓佑教授总结了课题组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提出了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对参与者的付出表
设计学院教师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推进会
12月2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组织召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新时代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创意方法研究》线下会议。会议由子课题负责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六艺学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何晓佑主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首席专家董占军,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焱参会,我院教师孟刚教授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承担《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工艺美术创新设计方法研究》相关工作。会议伊始,张焱详细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和重要性。接下来,何晓佑教授对课题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启发了课题组成员对未来研究的深入思考。董占军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当前的研究工作,感谢何晓佑教授对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指导和付出,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子课题研究成果的期望。随后,各个子课题组的成员们依次汇报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各自在研究与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坦诚地讨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现了子课题组成员们的积极探索与团队协作精神。最后,由何晓佑教授总结了课题组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提出了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对参与者的付出表
2023/12/30
为进一步推动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高质量开展,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论证会后,学校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于12月15日、22日及28日召开了3场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开题报告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并讲话。会议邀请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16位专家来校指导。社科处负责人、高级别项目主持人、2024年拟申报高级别项目博士、青年教师等百余人参加了开题系列会议。杭祝洪对参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获得2023年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的负责人表示祝贺,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现状,接着,强调三点要求,一是科研工作要与地方服务密切结合,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将学术成果贡献于新江苏的强富美高建设。二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科研的主力军,要将自由探索科研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把开放大学特色有机融入自身科研规划。三是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确保科研人员拥有良好平台、环境和全方位的支持,以追求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开题系列会上,获立2023年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的10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分享汇报,与
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我校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开题系列会议
为进一步推动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高质量开展,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论证会后,学校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于12月15日、22日及28日召开了3场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开题报告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并讲话。会议邀请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16位专家来校指导。社科处负责人、高级别项目主持人、2024年拟申报高级别项目博士、青年教师等百余人参加了开题系列会议。杭祝洪对参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获得2023年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的负责人表示祝贺,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现状,接着,强调三点要求,一是科研工作要与地方服务密切结合,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将学术成果贡献于新江苏的强富美高建设。二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科研的主力军,要将自由探索科研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把开放大学特色有机融入自身科研规划。三是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确保科研人员拥有良好平台、环境和全方位的支持,以追求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开题系列会上,获立2023年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的10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分享汇报,与
2023/12/29
12月28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第二期“菁农”学术沙龙,柔性引进人才、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学昆作线上指导,院长袁灿生、现代农业系全体教师、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部分教师线下参加,社会化服务系等有关教师线上参加。本次活动由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主持,靳婷、王石超等两位青年博士教师分别就大豆耐盐碱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资源创制、水稻磷元素高效利用分子机制研究作主旨演讲,与会人员就相关领域进行热烈讨论和交流。张学昆对两位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中肯建议。他表示,应进一步发挥差异化优势,进一步明确科研靶标,重视物化形式的科研产品形成,立足长远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乡村振兴学院定期举办“菁农”学术沙龙,在学院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教师们持续凝练方向、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提供菁菁之力。(图文:杨莹;审核:袁灿生)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第二期“菁农”学术沙龙
12月28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第二期“菁农”学术沙龙,柔性引进人才、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学昆作线上指导,院长袁灿生、现代农业系全体教师、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部分教师线下参加,社会化服务系等有关教师线上参加。本次活动由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主持,靳婷、王石超等两位青年博士教师分别就大豆耐盐碱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资源创制、水稻磷元素高效利用分子机制研究作主旨演讲,与会人员就相关领域进行热烈讨论和交流。张学昆对两位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中肯建议。他表示,应进一步发挥差异化优势,进一步明确科研靶标,重视物化形式的科研产品形成,立足长远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乡村振兴学院定期举办“菁农”学术沙龙,在学院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教师们持续凝练方向、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提供菁菁之力。(图文:杨莹;审核:袁灿生)
2023/12/29
堆肥是我国农林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教师宋宇琦赴山西运城参加了“第17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进行探讨交流。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堆肥与循环经济”,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深入交流了堆肥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和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教授作“有机肥提升耕地质量的长期效应与施用技术”主旨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教授作“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对策”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有机肥新技术与新工艺、堆肥促腐调控与提质增效、堆肥过程管理与污染控制、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装备与应用、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低碳减排等多个专题作研讨。通过此次活动参与,两位教师更加深入了解了堆肥行业的学术研究方向与行业应用趋势,对于启发思路、开阔视野、激发动力以及加强与相关单位交流合作具有现实意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第17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
堆肥是我国农林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教师宋宇琦赴山西运城参加了“第17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进行探讨交流。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堆肥与循环经济”,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深入交流了堆肥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和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教授作“有机肥提升耕地质量的长期效应与施用技术”主旨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教授作“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对策”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有机肥新技术与新工艺、堆肥促腐调控与提质增效、堆肥过程管理与污染控制、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装备与应用、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低碳减排等多个专题作研讨。通过此次活动参与,两位教师更加深入了解了堆肥行业的学术研究方向与行业应用趋势,对于启发思路、开阔视野、激发动力以及加强与相关单位交流合作具有现实意
2023/12/26
为全面展示江苏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和科技成就,促进省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JSAI2023)”在南京召开。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黎及计算机工程系三名青年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以“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产业界顶级科学家和业界精英,举办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产业发展大会,及十余场专业分论坛等,目前已经成为我省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会议之一。黄黎副院长受邀参加了JSAI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并与学院教师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以及多模态学习与智能教育等多场分论坛学习,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受益匪浅。本次会议为青年博士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素养和能力,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走出“校门”,加快与行业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学院科研工作落地见效。文:邱雨楠,图:朱颖雯,审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参加江苏人工智能大会
为全面展示江苏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和科技成就,促进省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JSAI2023)”在南京召开。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黎及计算机工程系三名青年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以“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产业界顶级科学家和业界精英,举办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产业发展大会,及十余场专业分论坛等,目前已经成为我省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会议之一。黄黎副院长受邀参加了JSAI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并与学院教师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以及多模态学习与智能教育等多场分论坛学习,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受益匪浅。本次会议为青年博士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素养和能力,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走出“校门”,加快与行业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学院科研工作落地见效。文:邱雨楠,图:朱颖雯,审
2023/12/22
12月19日,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带队赴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乾图公司”)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双方项目合作,促进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建设。随行人员包括科技处、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虞晓骏以及设计学院办公室相关人员。本次调研受到印象乾图公司董事长谈迎光先生的热情接待。双方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座谈交流。会上,谢冬冰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从个人的任职历程以及学术研究领域说起,强调了文学研究与艺术设计不分家的观念。依托双方前期已经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他提出,印象乾图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模式正好可以有效弥补高职教育产学研中的短板问题。他重点提出拓宽合作领域的三大方面:一是开拓师资培训项目。学院定期派遣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发挥行业市场运行与教学课程迭代之间的桥梁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积累课题研究素材。二是打造实验实训基地。通过公司在学院设立教学基地,既可以盘活现有的实训室,方便学生开展项目化实践操作,也有利于公司地域化项目管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三是联合指导大赛。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原则,鼓励师生参与大赛等
设计学院赴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12月19日,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带队赴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乾图公司”)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双方项目合作,促进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建设。随行人员包括科技处、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虞晓骏以及设计学院办公室相关人员。本次调研受到印象乾图公司董事长谈迎光先生的热情接待。双方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座谈交流。会上,谢冬冰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从个人的任职历程以及学术研究领域说起,强调了文学研究与艺术设计不分家的观念。依托双方前期已经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他提出,印象乾图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模式正好可以有效弥补高职教育产学研中的短板问题。他重点提出拓宽合作领域的三大方面:一是开拓师资培训项目。学院定期派遣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发挥行业市场运行与教学课程迭代之间的桥梁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积累课题研究素材。二是打造实验实训基地。通过公司在学院设立教学基地,既可以盘活现有的实训室,方便学生开展项目化实践操作,也有利于公司地域化项目管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三是联合指导大赛。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原则,鼓励师生参与大赛等
2023/12/21
12月20日下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汇智论坛(第八期),主题为“管理会计变迁:特征、规律与展望”,特邀南京大学商学院冯巧根教授主讲。本次论坛由商学院院长周晓珺主持,商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加。首先,周晓珺院长对冯巧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冯巧根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会上,冯巧根教授从管理会计变迁及其理论架构、管理会计变迁的特征、管理会计变迁的规律、管理会计变迁的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冯巧根教授指出,要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变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对于丰富和扩展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实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冯巧根教师强调,今后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及发展需要继续发挥政府部门在制度制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使管理会计规范发展,同时国家应注重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及创新,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建设有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最后,学院老师针对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冯巧根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副院长朱长春对冯巧根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八期):管理会计变迁
12月20日下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汇智论坛(第八期),主题为“管理会计变迁:特征、规律与展望”,特邀南京大学商学院冯巧根教授主讲。本次论坛由商学院院长周晓珺主持,商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加。首先,周晓珺院长对冯巧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冯巧根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会上,冯巧根教授从管理会计变迁及其理论架构、管理会计变迁的特征、管理会计变迁的规律、管理会计变迁的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冯巧根教授指出,要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变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对于丰富和扩展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实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冯巧根教师强调,今后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及发展需要继续发挥政府部门在制度制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使管理会计规范发展,同时国家应注重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及创新,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建设有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最后,学院老师针对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冯巧根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副院长朱长春对冯巧根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
2023/12/21
2023年12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志明研究员,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院领导、教职工及学校辅导员代表参加,学术报告会由院长季海菊教授主持。刘志明首先围绕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诸多重要论述,阐释“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刘志明以丰富的案例解读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点,他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和“怎么干”三个维度出发,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三个方面,引导大家理解其内涵。他特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并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兴邦的根本价值取向,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力源泉。与此同时,刘志明重点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是紧密联系,互为逻辑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更加
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志明 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2023年12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志明研究员,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院领导、教职工及学校辅导员代表参加,学术报告会由院长季海菊教授主持。刘志明首先围绕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诸多重要论述,阐释“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刘志明以丰富的案例解读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点,他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和“怎么干”三个维度出发,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三个方面,引导大家理解其内涵。他特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并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兴邦的根本价值取向,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力源泉。与此同时,刘志明重点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是紧密联系,互为逻辑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更加
2023/12/21
12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专题学术报告会,特邀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校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沛霖做报告。会议由季海菊院长主持,学院全体院领导、教职工及部分辅导员老师参加会议。李沛霖以“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的要点与方法研究”为题做报告。他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入手,详细解读了课题申报公告,从查阅资料、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结合自己申报体会进行逐一讲解。他还从第一性资料收集、选题确定及逻辑性框架等方面,分享了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等。他鼓励老师们要勇于尝试科研工作,在持续的论文修改和项目申报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报告会上,与会人员就项目鉴定及成果出版事宜等进行了探讨。季海菊对李沛霖教授表示感谢。她再次强调了科研工作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术前沿,培养学术敏感,拓展学术视野,创新学术思路,不断探索向前。未来学院将继续在机制构建和学术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凝练学术科研团队,搭建交流平台,有组织地为学院教职工高质量科研保驾护航。(文:李欢欢/图:宋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科研项目申报与学术论文写作”专题报告会
12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专题学术报告会,特邀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校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沛霖做报告。会议由季海菊院长主持,学院全体院领导、教职工及部分辅导员老师参加会议。李沛霖以“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的要点与方法研究”为题做报告。他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入手,详细解读了课题申报公告,从查阅资料、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结合自己申报体会进行逐一讲解。他还从第一性资料收集、选题确定及逻辑性框架等方面,分享了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等。他鼓励老师们要勇于尝试科研工作,在持续的论文修改和项目申报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报告会上,与会人员就项目鉴定及成果出版事宜等进行了探讨。季海菊对李沛霖教授表示感谢。她再次强调了科研工作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术前沿,培养学术敏感,拓展学术视野,创新学术思路,不断探索向前。未来学院将继续在机制构建和学术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凝练学术科研团队,搭建交流平台,有组织地为学院教职工高质量科研保驾护航。(文:李欢欢/图:宋点)
设计学院教师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推进会
2024-01-02
12月2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组织召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新时代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创意方法研究》线下会议。会议由子课题负责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六艺学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何晓佑主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首席专家董占军,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焱参会,我院教师孟刚教授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承担《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工艺美术创新设计方法研究》相关工作。会议伊始,张焱详细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和重要性。接下来,何晓佑教授对课题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启发了课题组成员对未来研究的深入思考。董占军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当前的研究工作,感谢何晓佑教授对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指导和付出,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子课题研究成果的期望。随后,各个子课题组的成员们依次汇报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各自在研究与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坦诚地讨论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现了子课题组成员们的积极探索与团队协作精神。最后,由何晓佑教授总结了课题组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提出了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对参与者的付出表
查看详情
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我校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开题系列会议
2023-12-30
为进一步推动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高质量开展,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论证会后,学校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于12月15日、22日及28日召开了3场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开题报告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并讲话。会议邀请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16位专家来校指导。社科处负责人、高级别项目主持人、2024年拟申报高级别项目博士、青年教师等百余人参加了开题系列会议。杭祝洪对参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获得2023年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的负责人表示祝贺,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现状,接着,强调三点要求,一是科研工作要与地方服务密切结合,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将学术成果贡献于新江苏的强富美高建设。二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科研的主力军,要将自由探索科研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把开放大学特色有机融入自身科研规划。三是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确保科研人员拥有良好平台、环境和全方位的支持,以追求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开题系列会上,获立2023年人文社科高级别项目的10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分享汇报,与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第二期“菁农”学术沙龙
2023-12-29
12月28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第二期“菁农”学术沙龙,柔性引进人才、长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学昆作线上指导,院长袁灿生、现代农业系全体教师、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部分教师线下参加,社会化服务系等有关教师线上参加。本次活动由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主持,靳婷、王石超等两位青年博士教师分别就大豆耐盐碱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资源创制、水稻磷元素高效利用分子机制研究作主旨演讲,与会人员就相关领域进行热烈讨论和交流。张学昆对两位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中肯建议。他表示,应进一步发挥差异化优势,进一步明确科研靶标,重视物化形式的科研产品形成,立足长远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乡村振兴学院定期举办“菁农”学术沙龙,在学院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教师们持续凝练方向、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提供菁菁之力。(图文:杨莹;审核:袁灿生)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第17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
2023-12-29
堆肥是我国农林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教师宋宇琦赴山西运城参加了“第17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进行探讨交流。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堆肥与循环经济”,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深入交流了堆肥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和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教授作“有机肥提升耕地质量的长期效应与施用技术”主旨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教授作“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对策”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有机肥新技术与新工艺、堆肥促腐调控与提质增效、堆肥过程管理与污染控制、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装备与应用、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低碳减排等多个专题作研讨。通过此次活动参与,两位教师更加深入了解了堆肥行业的学术研究方向与行业应用趋势,对于启发思路、开阔视野、激发动力以及加强与相关单位交流合作具有现实意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参加江苏人工智能大会
2023-12-26
为全面展示江苏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和科技成就,促进省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JSAI2023)”在南京召开。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黎及计算机工程系三名青年博士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以“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产业界顶级科学家和业界精英,举办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产业发展大会,及十余场专业分论坛等,目前已经成为我省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会议之一。黄黎副院长受邀参加了JSAI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并与学院教师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以及多模态学习与智能教育等多场分论坛学习,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受益匪浅。本次会议为青年博士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素养和能力,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走出“校门”,加快与行业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学院科研工作落地见效。文:邱雨楠,图:朱颖雯,审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赴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2023-12-22
12月19日,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带队赴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乾图公司”)开展调研。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双方项目合作,促进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建设。随行人员包括科技处、社会科学处副处长虞晓骏以及设计学院办公室相关人员。本次调研受到印象乾图公司董事长谈迎光先生的热情接待。双方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座谈交流。会上,谢冬冰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从个人的任职历程以及学术研究领域说起,强调了文学研究与艺术设计不分家的观念。依托双方前期已经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他提出,印象乾图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模式正好可以有效弥补高职教育产学研中的短板问题。他重点提出拓宽合作领域的三大方面:一是开拓师资培训项目。学院定期派遣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发挥行业市场运行与教学课程迭代之间的桥梁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积累课题研究素材。二是打造实验实训基地。通过公司在学院设立教学基地,既可以盘活现有的实训室,方便学生开展项目化实践操作,也有利于公司地域化项目管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三是联合指导大赛。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原则,鼓励师生参与大赛等
查看详情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八期):管理会计变迁
2023-12-21
12月20日下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汇智论坛(第八期),主题为“管理会计变迁:特征、规律与展望”,特邀南京大学商学院冯巧根教授主讲。本次论坛由商学院院长周晓珺主持,商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加。首先,周晓珺院长对冯巧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冯巧根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会上,冯巧根教授从管理会计变迁及其理论架构、管理会计变迁的特征、管理会计变迁的规律、管理会计变迁的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冯巧根教授指出,要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变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对于丰富和扩展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实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冯巧根教师强调,今后管理会计制度的创新及发展需要继续发挥政府部门在制度制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使管理会计规范发展,同时国家应注重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及创新,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建设有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最后,学院老师针对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冯巧根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副院长朱长春对冯巧根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
查看详情
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志明 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2023-12-21
2023年12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刘志明研究员,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院领导、教职工及学校辅导员代表参加,学术报告会由院长季海菊教授主持。刘志明首先围绕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诸多重要论述,阐释“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刘志明以丰富的案例解读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点,他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和“怎么干”三个维度出发,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三个方面,引导大家理解其内涵。他特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并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兴邦的根本价值取向,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力源泉。与此同时,刘志明重点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是紧密联系,互为逻辑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更加
查看详情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科研项目申报与学术论文写作”专题报告会
2023-12-21
12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专题学术报告会,特邀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校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沛霖做报告。会议由季海菊院长主持,学院全体院领导、教职工及部分辅导员老师参加会议。李沛霖以“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的要点与方法研究”为题做报告。他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入手,详细解读了课题申报公告,从查阅资料、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方面,结合自己申报体会进行逐一讲解。他还从第一性资料收集、选题确定及逻辑性框架等方面,分享了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等。他鼓励老师们要勇于尝试科研工作,在持续的论文修改和项目申报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报告会上,与会人员就项目鉴定及成果出版事宜等进行了探讨。季海菊对李沛霖教授表示感谢。她再次强调了科研工作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术前沿,培养学术敏感,拓展学术视野,创新学术思路,不断探索向前。未来学院将继续在机制构建和学术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凝练学术科研团队,搭建交流平台,有组织地为学院教职工高质量科研保驾护航。(文:李欢欢/图:宋点)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1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