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3/12/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的文坛领袖、史学大家,是明代文学、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地标性人物。为进一步推动王世贞研究,2023年12月16日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于太仓图博中心519会议室举办了“第一届王世贞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以“王世贞研究”为主要议题,围绕王世贞与明代书牍总集、王世贞文艺观、王世贞著作成书考及其文献价值、王世贞与园林文学、王世贞在明清之际文坛的影响等多项命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海华、原太仓市史志办主任顾肖峰等先后致词,分别介绍了太仓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概况,讲述了太仓与王世贞的深厚渊源以及本次工作坊对王世贞研究的重大意义。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孙学堂、兰州大学魏宏远教授以及来自南通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上海社科院、西北大学、常州大学、中华书局、太仓博物馆等20余位学者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张建国受邀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一届王世贞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学术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的文坛领袖、史学大家,是明代文学、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地标性人物。为进一步推动王世贞研究,2023年12月16日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于太仓图博中心519会议室举办了“第一届王世贞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以“王世贞研究”为主要议题,围绕王世贞与明代书牍总集、王世贞文艺观、王世贞著作成书考及其文献价值、王世贞与园林文学、王世贞在明清之际文坛的影响等多项命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海华、原太仓市史志办主任顾肖峰等先后致词,分别介绍了太仓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概况,讲述了太仓与王世贞的深厚渊源以及本次工作坊对王世贞研究的重大意义。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孙学堂、兰州大学魏宏远教授以及来自南通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上海社科院、西北大学、常州大学、中华书局、太仓博物馆等20余位学者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张建国受邀
2023/12/14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推动双创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全力备战2024年“挑战杯”,12月8日,环境生态学院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召开2024年“挑战杯”备赛会暨专题辅导讲座,特邀江苏大学韩志教授开展专题辅导,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作动员讲话。她指出,“挑战杯”系列竞赛作为高校共青团特色品牌工作之一,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学院自2013年第一次代表学校参赛至今,虽多次获得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但未能突破更高奖项;希望全院教师深挖专业特色和优势,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项目打磨,力争在2024年挑战杯中取得突破性成绩。韩志教授作专题辅导。他结合自身指导学科竞赛的经验,以“如何做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题,从“何为挑战杯”“如何参加小挑”“文本撰写”等五个方面进行辅导。在分享过程中,韩教授围绕“挑战杯”赛事的目的、分类、作品分组以及参赛阶段等方面,结合获奖项目具体案例,就竞赛重难点、项目创新点、评委关注点、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剖析大赛、分享经验。他强调,团队要高度重视、提前筹划,全面做好竞赛准备,要加强内部配合,在文本优化、内容呈现、逻辑表达等
挑战正青春 创新向未来 ——我院举办2024年“挑战杯”备赛会暨专题辅导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推动双创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全力备战2024年“挑战杯”,12月8日,环境生态学院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召开2024年“挑战杯”备赛会暨专题辅导讲座,特邀江苏大学韩志教授开展专题辅导,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作动员讲话。她指出,“挑战杯”系列竞赛作为高校共青团特色品牌工作之一,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学院自2013年第一次代表学校参赛至今,虽多次获得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但未能突破更高奖项;希望全院教师深挖专业特色和优势,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项目打磨,力争在2024年挑战杯中取得突破性成绩。韩志教授作专题辅导。他结合自身指导学科竞赛的经验,以“如何做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题,从“何为挑战杯”“如何参加小挑”“文本撰写”等五个方面进行辅导。在分享过程中,韩教授围绕“挑战杯”赛事的目的、分类、作品分组以及参赛阶段等方面,结合获奖项目具体案例,就竞赛重难点、项目创新点、评委关注点、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剖析大赛、分享经验。他强调,团队要高度重视、提前筹划,全面做好竞赛准备,要加强内部配合,在文本优化、内容呈现、逻辑表达等
2023/12/11
近日,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孟刚教授应邀参加“纺织服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艺术人才培训”学术论坛,该学术论坛属于上海东华大学202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协常委、政协文卫体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代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基金项目专家以及培训学员参加了学术论坛。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物以载道,鉴往知来”的主题展开研讨,并一直认为:在文创设计领域,通过将传统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创意相结合,传达和承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创造出有深度和内涵的文化作品,这不仅能够展现物品的功能性,还可以很好地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和塑造社会,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认同感,对于促进和传承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孟刚教授在现场与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拓宽了科研思路。他希望,通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能够启发学院文创设计教学思路,为高级别课题申报拓宽研究范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如何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建议博物馆建设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标注、解构和重构藏品蕴含的中华元素
设计学院教师应邀参加上海东华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学术论坛
近日,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孟刚教授应邀参加“纺织服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艺术人才培训”学术论坛,该学术论坛属于上海东华大学202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协常委、政协文卫体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代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基金项目专家以及培训学员参加了学术论坛。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物以载道,鉴往知来”的主题展开研讨,并一直认为:在文创设计领域,通过将传统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创意相结合,传达和承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创造出有深度和内涵的文化作品,这不仅能够展现物品的功能性,还可以很好地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和塑造社会,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认同感,对于促进和传承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孟刚教授在现场与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拓宽了科研思路。他希望,通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能够启发学院文创设计教学思路,为高级别课题申报拓宽研究范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如何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建议博物馆建设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标注、解构和重构藏品蕴含的中华元素
2023/12/11
12月8日-10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八届(2023)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参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学术年会
12月8日-10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八届(2023)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2023/12/07
12月7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特邀南京建工集团研究院院长姜国庆教授作题为《混凝土科学的创新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以线上形式召开,由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林军主持,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姜国庆现为南京建工集团研究院院长,南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产业教授、注册咨询专家。主要从事新型混凝土材料研发等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编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4部,先后为省内外百余项大型工程提供技术指导,为新型混凝土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姜国庆从混凝土具有的高性能特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发展历程、相关标准、近期研究成果、作为工程材料的优势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与大家作了分享,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他还对近期国内外各种新型混凝土如清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低碳混凝土等作了详细介绍。会上,学院教师们积极与姜教授互动交流,就新型混凝土领域的研究问题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讨论。林军表示,姜教授的讲座拓宽学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深入了解新型混凝土的国内国际科研前沿及应用现状,有利于提高全院教师的科
建筑工程学院特邀姜国庆教授作学术讲座
12月7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特邀南京建工集团研究院院长姜国庆教授作题为《混凝土科学的创新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以线上形式召开,由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林军主持,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姜国庆现为南京建工集团研究院院长,南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产业教授、注册咨询专家。主要从事新型混凝土材料研发等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编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4部,先后为省内外百余项大型工程提供技术指导,为新型混凝土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姜国庆从混凝土具有的高性能特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发展历程、相关标准、近期研究成果、作为工程材料的优势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与大家作了分享,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他还对近期国内外各种新型混凝土如清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低碳混凝土等作了详细介绍。会上,学院教师们积极与姜教授互动交流,就新型混凝土领域的研究问题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讨论。林军表示,姜教授的讲座拓宽学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深入了解新型混凝土的国内国际科研前沿及应用现状,有利于提高全院教师的科
2023/12/07
近日,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为主题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战略支撑研讨会暨《河海大学人才研究40年》新书座谈会在河海大学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局长孙学玉,西南交大党的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江苏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济干,河海大学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赵永乐,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成长春等专家学者出席。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受邀发表了题为“以人才发展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报告。我校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罗逾兰副校长重点阐释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刻把握人才发展现代化的内涵表征,推进人才工作数智化的建设路径,从而促进人才工作管理决策服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同时介绍了我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力资源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本次会议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人才发展现代化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同:人才引领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引擎,要着力提高人才素质能力现代化,优化
我校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参加人才研究主题研讨会
近日,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为主题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战略支撑研讨会暨《河海大学人才研究40年》新书座谈会在河海大学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局长孙学玉,西南交大党的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江苏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济干,河海大学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赵永乐,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成长春等专家学者出席。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受邀发表了题为“以人才发展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报告。我校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罗逾兰副校长重点阐释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刻把握人才发展现代化的内涵表征,推进人才工作数智化的建设路径,从而促进人才工作管理决策服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同时介绍了我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力资源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本次会议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人才发展现代化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同:人才引领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引擎,要着力提高人才素质能力现代化,优化
2023/12/06
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新声论坛2023·经典阐释与‘中国现代文学新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会议以重建传统与现代之关系,阐释文学经典以重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为主要议题,围绕早期鲁迅与文明、鲁迅小说与叙事、鲁迅杂文与革命、地方国家与世界、乡村城市与革命、大众化与组织化、当代作家新视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明复兴论等多项命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海洋大学邱焕星教授、西南大学张武军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顾宇玥受邀参会。在30日下午举行的“大众化与组织化”分组讨论中,顾宇玥老师就“20世纪30年代‘大众语’及‘新文字’运动”相关议题进行汇报发言,并同与会专家、学者深度交流学习。外国语学院近年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培育良好的科研素养。 (文:顾宇玥 图:中国海洋大学 审核:孙雁冰)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经典阐释与‘中国现代文学新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
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新声论坛2023·经典阐释与‘中国现代文学新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会议以重建传统与现代之关系,阐释文学经典以重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为主要议题,围绕早期鲁迅与文明、鲁迅小说与叙事、鲁迅杂文与革命、地方国家与世界、乡村城市与革命、大众化与组织化、当代作家新视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明复兴论等多项命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海洋大学邱焕星教授、西南大学张武军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顾宇玥受邀参会。在30日下午举行的“大众化与组织化”分组讨论中,顾宇玥老师就“20世纪30年代‘大众语’及‘新文字’运动”相关议题进行汇报发言,并同与会专家、学者深度交流学习。外国语学院近年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培育良好的科研素养。 (文:顾宇玥 图:中国海洋大学 审核:孙雁冰)
2023/12/05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12月1日-3日,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赴镇江参加第四届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主办、台湾清华大学跨院国际博士学程协办,以“新视野下的汉字文化圈中文教育的转型与创新”为主题,分为多元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与教学新平台,汉字文化圈中文教育的特殊性与中文人才培养,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等具体议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袁礼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信世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周小兵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孟柱亿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阮黄英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研讨分为主旨报告和小组报告两个环节。12月2日下午的小组报告环节,团队成员李春燕、辛甜甜分别进行了题为《唐明皇故事及其海外传播研究》《元代诗歌中的安南书写》的汇报发言,并就选题研究思路、文献收集、外文文献翻译等具体问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交流,气氛热烈,讨论充分。12月3日的闭幕式上,辛甜甜作为第四组分论坛主持人代表,进行了小组总结发言。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于启发研
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参加第四届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12月1日-3日,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赴镇江参加第四届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主办、台湾清华大学跨院国际博士学程协办,以“新视野下的汉字文化圈中文教育的转型与创新”为主题,分为多元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与教学新平台,汉字文化圈中文教育的特殊性与中文人才培养,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等具体议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袁礼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信世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周小兵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孟柱亿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阮黄英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研讨分为主旨报告和小组报告两个环节。12月2日下午的小组报告环节,团队成员李春燕、辛甜甜分别进行了题为《唐明皇故事及其海外传播研究》《元代诗歌中的安南书写》的汇报发言,并就选题研究思路、文献收集、外文文献翻译等具体问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交流,气氛热烈,讨论充分。12月3日的闭幕式上,辛甜甜作为第四组分论坛主持人代表,进行了小组总结发言。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于启发研
2023/12/05
近日,环境生态学院吴珂团队在缓释肥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facile strategy to fabricate lignocellulose-basedslow-release fertilizers via a high-performance treatment of rice straw usingdeep eutectic solvents》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一区Top,IF:8.2)。木质素基缓释肥料因其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从生物质中提取和分离木质素的过程非常复杂,且涉及大量有毒试剂。本研究采用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策略,采用深度共晶溶剂 (DES) 处理水稻秸秆,有效溶解木质素。随后,通过添加氯化锌溶液实现木质素原位再生,再生木质素紧密包裹并连接到微/纳米纤维上,形成均匀的木质纤维素浆料。最后,采用简单的涂敷技术,将浆料均匀涂敷在尿素颗粒表面,得到木质纤维素基缓释肥料。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基缓释肥
环境生态学院在缓释肥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环境生态学院吴珂团队在缓释肥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facile strategy to fabricate lignocellulose-basedslow-release fertilizers via a high-performance treatment of rice straw usingdeep eutectic solvents》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一区Top,IF:8.2)。木质素基缓释肥料因其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从生物质中提取和分离木质素的过程非常复杂,且涉及大量有毒试剂。本研究采用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策略,采用深度共晶溶剂 (DES) 处理水稻秸秆,有效溶解木质素。随后,通过添加氯化锌溶液实现木质素原位再生,再生木质素紧密包裹并连接到微/纳米纤维上,形成均匀的木质纤维素浆料。最后,采用简单的涂敷技术,将浆料均匀涂敷在尿素颗粒表面,得到木质纤维素基缓释肥料。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基缓释肥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一届王世贞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学术研讨会
2023-12-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的文坛领袖、史学大家,是明代文学、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地标性人物。为进一步推动王世贞研究,2023年12月16日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于太仓图博中心519会议室举办了“第一届王世贞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会议以“王世贞研究”为主要议题,围绕王世贞与明代书牍总集、王世贞文艺观、王世贞著作成书考及其文献价值、王世贞与园林文学、王世贞在明清之际文坛的影响等多项命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海华、原太仓市史志办主任顾肖峰等先后致词,分别介绍了太仓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概况,讲述了太仓与王世贞的深厚渊源以及本次工作坊对王世贞研究的重大意义。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孙学堂、兰州大学魏宏远教授以及来自南通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上海社科院、西北大学、常州大学、中华书局、太仓博物馆等20余位学者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张建国受邀
查看详情
挑战正青春 创新向未来 ——我院举办2024年“挑战杯”备赛会暨专题辅导讲座
2023-12-14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推动双创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全力备战2024年“挑战杯”,12月8日,环境生态学院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召开2024年“挑战杯”备赛会暨专题辅导讲座,特邀江苏大学韩志教授开展专题辅导,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作动员讲话。她指出,“挑战杯”系列竞赛作为高校共青团特色品牌工作之一,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学院自2013年第一次代表学校参赛至今,虽多次获得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但未能突破更高奖项;希望全院教师深挖专业特色和优势,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项目打磨,力争在2024年挑战杯中取得突破性成绩。韩志教授作专题辅导。他结合自身指导学科竞赛的经验,以“如何做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题,从“何为挑战杯”“如何参加小挑”“文本撰写”等五个方面进行辅导。在分享过程中,韩教授围绕“挑战杯”赛事的目的、分类、作品分组以及参赛阶段等方面,结合获奖项目具体案例,就竞赛重难点、项目创新点、评委关注点、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剖析大赛、分享经验。他强调,团队要高度重视、提前筹划,全面做好竞赛准备,要加强内部配合,在文本优化、内容呈现、逻辑表达等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教师应邀参加上海东华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学术论坛
2023-12-11
近日,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孟刚教授应邀参加“纺织服饰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艺术人才培训”学术论坛,该学术论坛属于上海东华大学202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协常委、政协文卫体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代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基金项目专家以及培训学员参加了学术论坛。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物以载道,鉴往知来”的主题展开研讨,并一直认为:在文创设计领域,通过将传统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创意相结合,传达和承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创造出有深度和内涵的文化作品,这不仅能够展现物品的功能性,还可以很好地传递信息、传播文化和塑造社会,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认同感,对于促进和传承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孟刚教授在现场与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拓宽了科研思路。他希望,通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能够启发学院文创设计教学思路,为高级别课题申报拓宽研究范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如何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建议博物馆建设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标注、解构和重构藏品蕴含的中华元素
查看详情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参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学术年会
2023-12-11
12月8日-10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八届(2023)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查看详情
建筑工程学院特邀姜国庆教授作学术讲座
2023-12-07
12月7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特邀南京建工集团研究院院长姜国庆教授作题为《混凝土科学的创新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以线上形式召开,由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林军主持,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姜国庆现为南京建工集团研究院院长,南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产业教授、注册咨询专家。主要从事新型混凝土材料研发等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编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4部,先后为省内外百余项大型工程提供技术指导,为新型混凝土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姜国庆从混凝土具有的高性能特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发展历程、相关标准、近期研究成果、作为工程材料的优势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与大家作了分享,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他还对近期国内外各种新型混凝土如清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低碳混凝土等作了详细介绍。会上,学院教师们积极与姜教授互动交流,就新型混凝土领域的研究问题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讨论。林军表示,姜教授的讲座拓宽学院教师的学术视野,深入了解新型混凝土的国内国际科研前沿及应用现状,有利于提高全院教师的科
查看详情
我校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参加人才研究主题研讨会
2023-12-07
近日,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为主题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战略支撑研讨会暨《河海大学人才研究40年》新书座谈会在河海大学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局长孙学玉,西南交大党的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江苏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济干,河海大学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赵永乐,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成长春等专家学者出席。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受邀发表了题为“以人才发展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报告。我校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罗逾兰副校长重点阐释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刻把握人才发展现代化的内涵表征,推进人才工作数智化的建设路径,从而促进人才工作管理决策服务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同时介绍了我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力资源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本次会议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人才发展现代化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同:人才引领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引擎,要着力提高人才素质能力现代化,优化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经典阐释与‘中国现代文学新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
2023-12-06
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新声论坛2023·经典阐释与‘中国现代文学新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会议以重建传统与现代之关系,阐释文学经典以重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为主要议题,围绕早期鲁迅与文明、鲁迅小说与叙事、鲁迅杂文与革命、地方国家与世界、乡村城市与革命、大众化与组织化、当代作家新视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面对文明复兴论等多项命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海洋大学邱焕星教授、西南大学张武军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顾宇玥受邀参会。在30日下午举行的“大众化与组织化”分组讨论中,顾宇玥老师就“20世纪30年代‘大众语’及‘新文字’运动”相关议题进行汇报发言,并同与会专家、学者深度交流学习。外国语学院近年来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培育良好的科研素养。 (文:顾宇玥 图:中国海洋大学 审核:孙雁冰)
查看详情
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参加第四届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3-12-05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12月1日-3日,教育学院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赴镇江参加第四届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主办、台湾清华大学跨院国际博士学程协办,以“新视野下的汉字文化圈中文教育的转型与创新”为主题,分为多元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与教学新平台,汉字文化圈中文教育的特殊性与中文人才培养,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等具体议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袁礼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信世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周小兵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孟柱亿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阮黄英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研讨分为主旨报告和小组报告两个环节。12月2日下午的小组报告环节,团队成员李春燕、辛甜甜分别进行了题为《唐明皇故事及其海外传播研究》《元代诗歌中的安南书写》的汇报发言,并就选题研究思路、文献收集、外文文献翻译等具体问题,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交流,气氛热烈,讨论充分。12月3日的闭幕式上,辛甜甜作为第四组分论坛主持人代表,进行了小组总结发言。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于启发研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在缓释肥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12-05
近日,环境生态学院吴珂团队在缓释肥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facile strategy to fabricate lignocellulose-basedslow-release fertilizers via a high-performance treatment of rice straw usingdeep eutectic solvents》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一区Top,IF:8.2)。木质素基缓释肥料因其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从生物质中提取和分离木质素的过程非常复杂,且涉及大量有毒试剂。本研究采用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策略,采用深度共晶溶剂 (DES) 处理水稻秸秆,有效溶解木质素。随后,通过添加氯化锌溶液实现木质素原位再生,再生木质素紧密包裹并连接到微/纳米纤维上,形成均匀的木质纤维素浆料。最后,采用简单的涂敷技术,将浆料均匀涂敷在尿素颗粒表面,得到木质纤维素基缓释肥料。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基缓释肥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2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