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计处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教务处
科研处
社会教育处
数智化建设处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4/04/22
4月13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设计教育发展论坛于广东珠海举办,大会共邀请了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300余所设计院校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核心期刊编辑、青年教师、设计师等会员代表,围绕AIGC时代背景下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共同探讨中国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的带领下,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视觉设计系教授孟刚和副教授周莹等一行应邀参会。设计学院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孟刚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本次大会主题聚焦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热点话题,大家齐聚一堂,在“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构建”“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工业设计·新质生产力”“交叉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四个分论坛上共商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罗逾兰、谢冬冰、孟刚三位同志分别在各自的分论坛发言。谢冬冰在会上阐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他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新质生产力首先是创新发展,而创新又可分为“出新”“翻新”“全新”三个层次。其中,“全新创造”最有价值,也最难实现。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在继承基础上
设计学院参加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设计教育发展论坛
4月13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设计教育发展论坛于广东珠海举办,大会共邀请了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300余所设计院校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核心期刊编辑、青年教师、设计师等会员代表,围绕AIGC时代背景下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共同探讨中国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的带领下,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视觉设计系教授孟刚和副教授周莹等一行应邀参会。设计学院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孟刚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本次大会主题聚焦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热点话题,大家齐聚一堂,在“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构建”“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工业设计·新质生产力”“交叉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四个分论坛上共商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罗逾兰、谢冬冰、孟刚三位同志分别在各自的分论坛发言。谢冬冰在会上阐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他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新质生产力首先是创新发展,而创新又可分为“出新”“翻新”“全新”三个层次。其中,“全新创造”最有价值,也最难实现。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在继承基础上
2024/04/18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4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开展题为“数智融合时代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焦保清副教授作为主讲人,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焦保清,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原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获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校优秀教师”,2022年“优秀研究生授课教师”等多项荣誉,主讲博士研究生《高级英语学术写作》、硕士研究生《综合英语》、本科生《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曾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先后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专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专项课题、校级教改课题、课程建设等多项项目。本次讲座围绕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课程的建设及课程思政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焦保清介绍了包括AI4S、ChatGPT、科大讯飞在内的多项AI技术和AI教育产品,并进一步分享了线上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在线课程的有效使用。此外,焦保清深入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并以《高级英语学术写作》课
外国语学院举办“数智融合时代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主题讲座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4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开展题为“数智融合时代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焦保清副教授作为主讲人,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焦保清,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原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获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校优秀教师”,2022年“优秀研究生授课教师”等多项荣誉,主讲博士研究生《高级英语学术写作》、硕士研究生《综合英语》、本科生《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曾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先后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专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专项课题、校级教改课题、课程建设等多项项目。本次讲座围绕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课程的建设及课程思政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焦保清介绍了包括AI4S、ChatGPT、科大讯飞在内的多项AI技术和AI教育产品,并进一步分享了线上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在线课程的有效使用。此外,焦保清深入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并以《高级英语学术写作》课
2024/04/17
我校承担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委托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经过1年多的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近日,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项目骨干成员柯壮和宋宇琦赴泰州进行中期汇报,并就乡村人才培育、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整合报奖等合作开展交流。王琳代表课题组详细汇报了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研究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并鉴定多株秸秆青贮乳酸菌,通过菌剂复配和青贮工艺优化,显著提高饲料的发酵品质和适口性;通过秸秆与畜禽粪便有氧发酵高温腐熟处理,配伍其他材料,能够替代草炭作为育苗基质利用。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院长姜小三教授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团队一行到该院综合种养资源化循环利用示范基地,观摩了秸秆饲料化处理一体化系统及自动化羊圈设施,为后续秸秆饲料化中试等工作做好准备。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项目团队将持续做好秸秆青贮饲料中试、动物饲喂、基质化育苗等工作。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争取早出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图文:柯壮;审核:王琳、袁灿生)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进展顺利
我校承担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委托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经过1年多的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近日,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项目骨干成员柯壮和宋宇琦赴泰州进行中期汇报,并就乡村人才培育、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整合报奖等合作开展交流。王琳代表课题组详细汇报了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研究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并鉴定多株秸秆青贮乳酸菌,通过菌剂复配和青贮工艺优化,显著提高饲料的发酵品质和适口性;通过秸秆与畜禽粪便有氧发酵高温腐熟处理,配伍其他材料,能够替代草炭作为育苗基质利用。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院长姜小三教授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团队一行到该院综合种养资源化循环利用示范基地,观摩了秸秆饲料化处理一体化系统及自动化羊圈设施,为后续秸秆饲料化中试等工作做好准备。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项目团队将持续做好秸秆青贮饲料中试、动物饲喂、基质化育苗等工作。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争取早出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图文:柯壮;审核:王琳、袁灿生)
2024/04/16
为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4月12日,商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举办汇智论坛(第十期),主题为“数业时代的管理创新”,特邀江苏敏捷智库理事长张晓东教授主讲。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出席并讲话。论坛由商学院院长周晓珺主持,商学院各研究团队成员参加。周晓珺院长对张晓东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张晓东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张晓东教授详细讲述了数业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从属性、逻辑和路径对数业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他指出数业经济是融的经济,通过融合创造价值。同时,数业经济带来了社会多个方面管理的重构。此外,他强调商科未来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科学素养,数业逻辑,使命意识以及人文情怀,应力争打造融合性新商科。商学院教师针对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丁荣余校长指出,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各方面加速融合,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应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积极寻找破题之法,使治理能够适应融合所导致的变革。在数智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应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可用之才,这意味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十期暨科研团队研讨交流会
为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4月12日,商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举办汇智论坛(第十期),主题为“数业时代的管理创新”,特邀江苏敏捷智库理事长张晓东教授主讲。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出席并讲话。论坛由商学院院长周晓珺主持,商学院各研究团队成员参加。周晓珺院长对张晓东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张晓东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张晓东教授详细讲述了数业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从属性、逻辑和路径对数业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他指出数业经济是融的经济,通过融合创造价值。同时,数业经济带来了社会多个方面管理的重构。此外,他强调商科未来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科学素养,数业逻辑,使命意识以及人文情怀,应力争打造融合性新商科。商学院教师针对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丁荣余校长指出,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各方面加速融合,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应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积极寻找破题之法,使治理能够适应融合所导致的变革。在数智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应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可用之才,这意味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2024/04/16
4月12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举办第三期“菁农”学术沙龙,副院长汪洋、王琳到会指导,全院教职工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社会化服务系负责人张锋主持。青年博士教师姜昊辰以“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及绩效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姜昊辰博士深入浅出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详细汇报了山东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经济环境效应、技术采纳行为等实证分析过程和结论。汪洋、王琳、张锋对姜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从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研究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我院举办“菁农”学术沙龙活动,旨在搭建学院内部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教师之间、系部之间人员和业务工作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互鉴,拓展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合作研究的空间,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上下贯通和左右协同工作格局。(撰稿:姜昊辰,张锋;审核:袁灿生)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第三期“菁农”学术沙龙
4月12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举办第三期“菁农”学术沙龙,副院长汪洋、王琳到会指导,全院教职工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社会化服务系负责人张锋主持。青年博士教师姜昊辰以“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及绩效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姜昊辰博士深入浅出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详细汇报了山东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经济环境效应、技术采纳行为等实证分析过程和结论。汪洋、王琳、张锋对姜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从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研究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我院举办“菁农”学术沙龙活动,旨在搭建学院内部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教师之间、系部之间人员和业务工作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互鉴,拓展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合作研究的空间,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上下贯通和左右协同工作格局。(撰稿:姜昊辰,张锋;审核:袁灿生)
2024/04/16
4月13日,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在杭州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孙雪羽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华语教学出版社和浙江省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一级巡视员黄卫、华语教学出版社社长王君校、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金庭、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聚焦“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议题,举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与家国情怀培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四新’大学外语教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四个专题论坛和近30场高端学术报告。来自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外语院系负责人、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等6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孙雪羽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论文宣读环节(此环节仅2位老师),作了《英语在线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研究》的汇报。她指出将社会文化理
外国语学院教师受邀参加“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
4月13日,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在杭州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孙雪羽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华语教学出版社和浙江省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一级巡视员黄卫、华语教学出版社社长王君校、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金庭、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聚焦“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议题,举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与家国情怀培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四新’大学外语教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四个专题论坛和近30场高端学术报告。来自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外语院系负责人、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等6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孙雪羽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论文宣读环节(此环节仅2位老师),作了《英语在线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研究》的汇报。她指出将社会文化理
2024/04/12
4月7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报》承办的“教育科技人才论综合改革”50人论坛在成都召开。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并发表主旨报告。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同,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该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赌点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4月7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报》承办的“教育科技人才论综合改革”50人论坛在成都召开。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并发表主旨报告。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同,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该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赌点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2024/04/11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全院师生对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师生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为教师的发展赋能助力。信息工程学院以“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为抓手打造学习型组织,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学术沙龙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分享提升的平台。“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突出两个主题,一是发挥博士教师在学院高质量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提升博士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开展博士学术沙龙来活跃思维,探索创新前沿,促进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学院将持续周密部署,扎实组织,稳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激发学习动力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融入社会实践,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系列活动中,学院各系部博士们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了专题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科研进展与思考。4月3日的论坛中,王希铭博士以《自动控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题,总结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展望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魏薇博士汇报了液体环境中纳米晶体生长机理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揭示了其相关的生长机理。谭亚平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分段式干扰思想实现对全段聚能射流进
以学术交流构筑学习型组织新高地——信息工程学院举办“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全院师生对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师生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为教师的发展赋能助力。信息工程学院以“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为抓手打造学习型组织,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学术沙龙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分享提升的平台。“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突出两个主题,一是发挥博士教师在学院高质量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提升博士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开展博士学术沙龙来活跃思维,探索创新前沿,促进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学院将持续周密部署,扎实组织,稳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激发学习动力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融入社会实践,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系列活动中,学院各系部博士们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了专题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科研进展与思考。4月3日的论坛中,王希铭博士以《自动控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题,总结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展望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魏薇博士汇报了液体环境中纳米晶体生长机理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揭示了其相关的生长机理。谭亚平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分段式干扰思想实现对全段聚能射流进
2024/04/10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高级别项目的申报质量,4月2日、3日晚上,教育学院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了2024年度高级别项目专家指导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魏峰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增教授受邀进行项目申报指导。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吴杰以及有关项目的申报者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吴杰主持。会上,吴杰院长介绍了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的基本情况、不同方向申报者的研究基础和选题设想、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魏峰教授在详细审阅申报书的基础上,以国家社科申报书为例,从申报题目的科学依据、论证的逻辑性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匹配性等方面,对申报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王立增院长对申报书做了详细的批注,介绍了评审专家的评审要点和标准,并结合相关学科的国社科立项申报书,从选题的新颖性、论述的严谨性、学科的前沿动态等方面,详细解读申报书的撰写方法及注意事项。两位专家都强调,申报书要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严谨的科学设计以及规范的行文格式。通过两位专家的细心指导,项目申报者对撰写高质量申报书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了解到评审专家的评审要求和评审标准,加深了申报者对项目申报书各环节的认识,
教育学院召开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高级别项目的申报质量,4月2日、3日晚上,教育学院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了2024年度高级别项目专家指导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魏峰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增教授受邀进行项目申报指导。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吴杰以及有关项目的申报者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吴杰主持。会上,吴杰院长介绍了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的基本情况、不同方向申报者的研究基础和选题设想、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魏峰教授在详细审阅申报书的基础上,以国家社科申报书为例,从申报题目的科学依据、论证的逻辑性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匹配性等方面,对申报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王立增院长对申报书做了详细的批注,介绍了评审专家的评审要点和标准,并结合相关学科的国社科立项申报书,从选题的新颖性、论述的严谨性、学科的前沿动态等方面,详细解读申报书的撰写方法及注意事项。两位专家都强调,申报书要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严谨的科学设计以及规范的行文格式。通过两位专家的细心指导,项目申报者对撰写高质量申报书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了解到评审专家的评审要求和评审标准,加深了申报者对项目申报书各环节的认识,
设计学院参加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设计教育发展论坛
2024-04-22
4月13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设计教育发展论坛于广东珠海举办,大会共邀请了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300余所设计院校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核心期刊编辑、青年教师、设计师等会员代表,围绕AIGC时代背景下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共同探讨中国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的带领下,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视觉设计系教授孟刚和副教授周莹等一行应邀参会。设计学院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孟刚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本次大会主题聚焦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热点话题,大家齐聚一堂,在“中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构建”“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工业设计·新质生产力”“交叉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四个分论坛上共商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罗逾兰、谢冬冰、孟刚三位同志分别在各自的分论坛发言。谢冬冰在会上阐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他结合江苏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提出新质生产力首先是创新发展,而创新又可分为“出新”“翻新”“全新”三个层次。其中,“全新创造”最有价值,也最难实现。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在继承基础上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举办“数智融合时代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主题讲座
2024-04-18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4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开展题为“数智融合时代的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焦保清副教授作为主讲人,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焦保清,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原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获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校优秀教师”,2022年“优秀研究生授课教师”等多项荣誉,主讲博士研究生《高级英语学术写作》、硕士研究生《综合英语》、本科生《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曾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先后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专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专项课题、校级教改课题、课程建设等多项项目。本次讲座围绕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课程的建设及课程思政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焦保清介绍了包括AI4S、ChatGPT、科大讯飞在内的多项AI技术和AI教育产品,并进一步分享了线上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在线课程的有效使用。此外,焦保清深入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并以《高级英语学术写作》课
查看详情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进展顺利
2024-04-17
我校承担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委托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经过1年多的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近日,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现代农业系主任王琳、项目骨干成员柯壮和宋宇琦赴泰州进行中期汇报,并就乡村人才培育、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整合报奖等合作开展交流。王琳代表课题组详细汇报了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研究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并鉴定多株秸秆青贮乳酸菌,通过菌剂复配和青贮工艺优化,显著提高饲料的发酵品质和适口性;通过秸秆与畜禽粪便有氧发酵高温腐熟处理,配伍其他材料,能够替代草炭作为育苗基质利用。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院长姜小三教授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团队一行到该院综合种养资源化循环利用示范基地,观摩了秸秆饲料化处理一体化系统及自动化羊圈设施,为后续秸秆饲料化中试等工作做好准备。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项目团队将持续做好秸秆青贮饲料中试、动物饲喂、基质化育苗等工作。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争取早出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图文:柯壮;审核:王琳、袁灿生)
查看详情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十期暨科研团队研讨交流会
2024-04-16
为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4月12日,商学院于定淮门校区举办汇智论坛(第十期),主题为“数业时代的管理创新”,特邀江苏敏捷智库理事长张晓东教授主讲。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出席并讲话。论坛由商学院院长周晓珺主持,商学院各研究团队成员参加。周晓珺院长对张晓东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张晓东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张晓东教授详细讲述了数业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从属性、逻辑和路径对数业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他指出数业经济是融的经济,通过融合创造价值。同时,数业经济带来了社会多个方面管理的重构。此外,他强调商科未来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科学素养,数业逻辑,使命意识以及人文情怀,应力争打造融合性新商科。商学院教师针对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丁荣余校长指出,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各方面加速融合,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应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积极寻找破题之法,使治理能够适应融合所导致的变革。在数智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应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可用之才,这意味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第三期“菁农”学术沙龙
2024-04-16
4月12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举办第三期“菁农”学术沙龙,副院长汪洋、王琳到会指导,全院教职工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社会化服务系负责人张锋主持。青年博士教师姜昊辰以“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及绩效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姜昊辰博士深入浅出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详细汇报了山东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经济环境效应、技术采纳行为等实证分析过程和结论。汪洋、王琳、张锋对姜博士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从跨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研究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我院举办“菁农”学术沙龙活动,旨在搭建学院内部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教师之间、系部之间人员和业务工作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互鉴,拓展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合作研究的空间,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上下贯通和左右协同工作格局。(撰稿:姜昊辰,张锋;审核:袁灿生)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受邀参加“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
2024-04-16
4月13日,2024高校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会议在杭州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孙雪羽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华语教学出版社和浙江省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一级巡视员黄卫、华语教学出版社社长王君校、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金庭、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聚焦“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核心议题,举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与家国情怀培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四新’大学外语教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大学外语教学”四个专题论坛和近30场高端学术报告。来自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外语院系负责人、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等6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孙雪羽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论文宣读环节(此环节仅2位老师),作了《英语在线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研究》的汇报。她指出将社会文化理
查看详情
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2024-04-12
4月7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学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报》承办的“教育科技人才论综合改革”50人论坛在成都召开。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并发表主旨报告。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同,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该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赌点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查看详情
以学术交流构筑学习型组织新高地——信息工程学院举办“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
2024-04-11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全院师生对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师生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为教师的发展赋能助力。信息工程学院以“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为抓手打造学习型组织,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学术沙龙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分享提升的平台。“博士先锋论坛”系列活动突出两个主题,一是发挥博士教师在学院高质量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提升博士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开展博士学术沙龙来活跃思维,探索创新前沿,促进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学院将持续周密部署,扎实组织,稳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激发学习动力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融入社会实践,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系列活动中,学院各系部博士们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了专题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科研进展与思考。4月3日的论坛中,王希铭博士以《自动控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题,总结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展望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魏薇博士汇报了液体环境中纳米晶体生长机理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揭示了其相关的生长机理。谭亚平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分段式干扰思想实现对全段聚能射流进
查看详情
教育学院召开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
2024-04-10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高级别项目的申报质量,4月2日、3日晚上,教育学院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了2024年度高级别项目专家指导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魏峰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增教授受邀进行项目申报指导。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吴杰以及有关项目的申报者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吴杰主持。会上,吴杰院长介绍了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的基本情况、不同方向申报者的研究基础和选题设想、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魏峰教授在详细审阅申报书的基础上,以国家社科申报书为例,从申报题目的科学依据、论证的逻辑性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匹配性等方面,对申报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王立增院长对申报书做了详细的批注,介绍了评审专家的评审要点和标准,并结合相关学科的国社科立项申报书,从选题的新颖性、论述的严谨性、学科的前沿动态等方面,详细解读申报书的撰写方法及注意事项。两位专家都强调,申报书要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严谨的科学设计以及规范的行文格式。通过两位专家的细心指导,项目申报者对撰写高质量申报书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了解到评审专家的评审要求和评审标准,加深了申报者对项目申报书各环节的认识,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4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8
/
83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