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4/07/22
为不断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学术研究成果产出,7月17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学楼203室召开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进展汇报会。会议由院长黄黎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四位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刘国亮、朱建荣、张迁、谭亚平,分别针对各自主持的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分享。刘国亮博士对《微纳多孔结构对水蒸发速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该项目旨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研究界面光热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索影响水蒸发效率的机制。刘博士重点汇报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比如基于Donnan效应和分层设计理念,设计的新型吸收体,可以在抗盐的同时保证水蒸发效率等,该项目已于2023年底结题。朱建荣博士介绍了《新型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销分发协议研究》项目中的量子密钥分发研究背景、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汇报了在提升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源端安全性、安全密钥率和传输距离两个方面研究阶段性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在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张迁博士详细介绍了关于《面向真实噪声数据集的噪声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进展汇报会
为不断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学术研究成果产出,7月17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学楼203室召开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进展汇报会。会议由院长黄黎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四位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刘国亮、朱建荣、张迁、谭亚平,分别针对各自主持的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分享。刘国亮博士对《微纳多孔结构对水蒸发速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该项目旨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研究界面光热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索影响水蒸发效率的机制。刘博士重点汇报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比如基于Donnan效应和分层设计理念,设计的新型吸收体,可以在抗盐的同时保证水蒸发效率等,该项目已于2023年底结题。朱建荣博士介绍了《新型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销分发协议研究》项目中的量子密钥分发研究背景、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汇报了在提升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源端安全性、安全密钥率和传输距离两个方面研究阶段性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在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张迁博士详细介绍了关于《面向真实噪声数据集的噪声
2024/07/19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教育学院以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依托,积极组织学前教育系教师赵琳、黎蓉和钟秋菊参加7月13日至15日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主题为“循证研究视域下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大会组织5组大会报告、26组专题研究、19场论文发表,其中开设2场博士生论坛、英文专场9个英文专题,共计307场研究报告。各个会场参会代表积极互动、深入研讨,彰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活力与创新,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与思考。三位教师积极参与主题讨论和专题研讨,赵琳在专题研究中发表题为“小学语文高阶思维课堂教学干预实践研究:基于同伴支持视角”的主题报告,引发与会代表的积极关注。通过学习与交流,三位教师深化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拓宽研究思路,积极思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和课程改革升级等问题,为数字赋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文:赵琳;图:钟秋菊、黎蓉;审
教育学院教师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教育学院以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依托,积极组织学前教育系教师赵琳、黎蓉和钟秋菊参加7月13日至15日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主题为“循证研究视域下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大会组织5组大会报告、26组专题研究、19场论文发表,其中开设2场博士生论坛、英文专场9个英文专题,共计307场研究报告。各个会场参会代表积极互动、深入研讨,彰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活力与创新,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与思考。三位教师积极参与主题讨论和专题研讨,赵琳在专题研究中发表题为“小学语文高阶思维课堂教学干预实践研究:基于同伴支持视角”的主题报告,引发与会代表的积极关注。通过学习与交流,三位教师深化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拓宽研究思路,积极思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和课程改革升级等问题,为数字赋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文:赵琳;图:钟秋菊、黎蓉;审
2024/07/19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明确下半年科研项目的规划与部署,外国语学院于7月15日,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召开科研推进会。此次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院长,党总支书记杨远、全体博士教师、青年硕士教师、有意向申报以及已申报科研项目的教师参会。会上,孙雁冰首先对暑假期间的学院科研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推进在研项目,积极准备新的科研项目申报,并对下半年的科研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分析了当前科研项目申报的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接着,孙雁冰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同时,她也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会议最后,杨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信心,不抱怨。面对科研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教师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二是要有规划。教师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确保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要有落实。教师们要注重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将科研计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推动科研工
外国语学院召开科研推进会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明确下半年科研项目的规划与部署,外国语学院于7月15日,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召开科研推进会。此次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院长,党总支书记杨远、全体博士教师、青年硕士教师、有意向申报以及已申报科研项目的教师参会。会上,孙雁冰首先对暑假期间的学院科研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推进在研项目,积极准备新的科研项目申报,并对下半年的科研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分析了当前科研项目申报的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接着,孙雁冰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同时,她也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会议最后,杨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信心,不抱怨。面对科研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教师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二是要有规划。教师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确保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要有落实。教师们要注重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将科研计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推动科研工
2024/07/19
为推进科研工作,提升整体科研水平,7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题为“教育实证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继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远、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姚继军主要从事教育研究综合评价、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教育实验与高效教学策略研究、STEM教育效果评估等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哲社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多个省部级项目,曾获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突出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此次讲座,姚继军以教育学研究为例,探讨了社科类实证论文写作与投稿的相关问题。首先姚继军介绍了当前社科类实证研究的现状,表明在教育学领域,注重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论文写作思路,这为学院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其次,关于论文选题,姚继军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寻找“真问题”,包括从文献阅读中寻找既有研究的不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找到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从个人经历中找到具有个人风格的切入点
外国语学院举办“教育实证论文的写作与投稿”学术讲座
为推进科研工作,提升整体科研水平,7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题为“教育实证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继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远、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姚继军主要从事教育研究综合评价、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教育实验与高效教学策略研究、STEM教育效果评估等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哲社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多个省部级项目,曾获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突出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此次讲座,姚继军以教育学研究为例,探讨了社科类实证论文写作与投稿的相关问题。首先姚继军介绍了当前社科类实证研究的现状,表明在教育学领域,注重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论文写作思路,这为学院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其次,关于论文选题,姚继军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寻找“真问题”,包括从文献阅读中寻找既有研究的不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找到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从个人经历中找到具有个人风格的切入点
2024/07/15
2024年7月5日至7日,“语言、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延边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各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龚志坚受邀参会。大会在延边大学延吉校区求真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延边大学副校长朱卫红致欢迎词,延边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于沐阳致辞。其后,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北京语言大学崔健教授、北京大学赵杨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基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等知名学者分别就语言“分合”现象,三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文献研究的明清汉语史特点,汉语二语学习者言语行为习得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发言。大会共进行了四场分组讨论,围绕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本体研究、语言习得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传播,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研究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在第一分论坛中,龚志坚做了题为《跨文化视角下南京云锦文化的国际中文教育融合与传播》的汇报发言,积极听取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与诸位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语言、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
2024年7月5日至7日,“语言、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延边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各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龚志坚受邀参会。大会在延边大学延吉校区求真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延边大学副校长朱卫红致欢迎词,延边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于沐阳致辞。其后,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北京语言大学崔健教授、北京大学赵杨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基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等知名学者分别就语言“分合”现象,三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文献研究的明清汉语史特点,汉语二语学习者言语行为习得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发言。大会共进行了四场分组讨论,围绕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本体研究、语言习得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传播,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研究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在第一分论坛中,龚志坚做了题为《跨文化视角下南京云锦文化的国际中文教育融合与传播》的汇报发言,积极听取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与诸位
2024/07/15
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2024年7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学术论文选题与创新研究思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陈新仁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讲座。陈新仁教授是国内外国语言学领域的权威,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委,其研究兴趣广泛,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陈新仁在学术论文撰写和研究方法论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发表了170余篇学术论文。在讲座中,陈新仁围绕学术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和创新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首先陈新仁分析了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和常见困惑,强调选题应紧跟学科前沿,关注学科交叉性课题,同时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理论指向性和实践针对性。他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选题路径,即从学科到方向、领域、课题、话题、问题的过程。陈新仁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避免选题的常见误区,如选题过大、过于微观或完全重复他人研究等。他提倡从新现象、旧现象的新方面、特定理论、学科交叉点等角度寻找
外国语学院举办“学术论文选题与创新研究思路”学术讲座
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2024年7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学术论文选题与创新研究思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陈新仁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讲座。陈新仁教授是国内外国语言学领域的权威,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委,其研究兴趣广泛,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陈新仁在学术论文撰写和研究方法论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发表了170余篇学术论文。在讲座中,陈新仁围绕学术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和创新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首先陈新仁分析了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和常见困惑,强调选题应紧跟学科前沿,关注学科交叉性课题,同时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理论指向性和实践针对性。他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选题路径,即从学科到方向、领域、课题、话题、问题的过程。陈新仁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避免选题的常见误区,如选题过大、过于微观或完全重复他人研究等。他提倡从新现象、旧现象的新方面、特定理论、学科交叉点等角度寻找
2024/07/15
7月12日,艺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程狄副院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程狄副院长首先传达了新一年度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项目申报的政策调整情况,并对学院下半年至2025年学院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他院长表示,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科研环境的变化,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项目的申报要求将有所调整,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和实践。他鼓励教师们跳出传统框架,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鉴于国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性,学院计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对国社科的选题进行全方位、多轮次的专业指导。此外,学院将特别注重各类课题申报的意识形态审查工作,确保所有研究项目都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需求。最后,院长黄一斓对学院教师科研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充分利用即将到来的暑期轮休时间,精心准备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科研项目申报;二是在学科方向上要实现进一步的聚焦和凝练,在各自的领域内寻求突破;三是要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院科研水平迈向新高度。她表示,学院将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为教师科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保障;同时组建青年博士科研团队,激发学院教师科研活力,全力支持开展跨学科创新型的综合性研究。此
艺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部署会议
7月12日,艺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程狄副院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程狄副院长首先传达了新一年度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项目申报的政策调整情况,并对学院下半年至2025年学院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他院长表示,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科研环境的变化,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项目的申报要求将有所调整,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和实践。他鼓励教师们跳出传统框架,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鉴于国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性,学院计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对国社科的选题进行全方位、多轮次的专业指导。此外,学院将特别注重各类课题申报的意识形态审查工作,确保所有研究项目都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需求。最后,院长黄一斓对学院教师科研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充分利用即将到来的暑期轮休时间,精心准备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科研项目申报;二是在学科方向上要实现进一步的聚焦和凝练,在各自的领域内寻求突破;三是要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院科研水平迈向新高度。她表示,学院将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为教师科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保障;同时组建青年博士科研团队,激发学院教师科研活力,全力支持开展跨学科创新型的综合性研究。此
2024/07/08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4年7月5日,外国语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教学能力比赛综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安徽理工大学倪彤教授但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及校内乡村振兴学院、学科建设处等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倪彤是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收录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评审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及评审专家,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职教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次)主要获得者,2023年指导教学能力大赛作品获六个国家级一等奖。倪彤从教学比赛的多个关键角度为与会教师作了详尽的解读。在“指导思想”方面,他强调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岗课赛证”的创新意识以及“大先生”的示范引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关于“比赛要求”,倪彤从“参赛组别”、“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多个维度,为老师们细致剖析了教学比赛的各项要求。他特别指出,参赛教师在选题和设计上需格外用心,选题应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则需务实严谨、条理清晰。倪彤还结合2024年全国两会的新词
外国语学院举办“教学能力比赛综述”学术讲座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4年7月5日,外国语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教学能力比赛综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安徽理工大学倪彤教授但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及校内乡村振兴学院、学科建设处等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倪彤是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收录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评审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及评审专家,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职教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次)主要获得者,2023年指导教学能力大赛作品获六个国家级一等奖。倪彤从教学比赛的多个关键角度为与会教师作了详尽的解读。在“指导思想”方面,他强调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岗课赛证”的创新意识以及“大先生”的示范引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关于“比赛要求”,倪彤从“参赛组别”、“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多个维度,为老师们细致剖析了教学比赛的各项要求。他特别指出,参赛教师在选题和设计上需格外用心,选题应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则需务实严谨、条理清晰。倪彤还结合2024年全国两会的新词
2024/07/08
碳中和旨在通过平衡碳排放和碳汇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关键措施。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气候政策和区域清洁空气措施,旨在减少包括短寿命气溶胶及其前体物在内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在积极追求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气溶胶减少可能会影响天气和气候,进而影响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近期,环境生态学院教师任莉莉及合作者使用地球系统模型,探究了碳中和目标下气溶胶减排对中国太阳能和风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别是在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排放的显著减少将导致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地表温度和风速的增加。根据模型实验评估,在碳中和情景下,由于气溶胶减少,到2060年中国的年均光伏潜力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增幅约为2-8%。气溶胶减少导致的光伏潜力变化主要归因于地表向下短波辐射的变化,这显著增强了太阳能捕获效率。温度和风速的变化对光伏潜力的影响相对有限。此外,中国碳中和政策导致的气溶胶减少将使东部地区的风能资源增加,预计到2060年风能资源将增加4%至8%,主要受风速增加驱动。该研究强调了追求碳中和不仅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增强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这一协同效益对于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环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文揭示碳中和约束下未来气溶胶减排对中国太阳能和风能潜力的协同效益
碳中和旨在通过平衡碳排放和碳汇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关键措施。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气候政策和区域清洁空气措施,旨在减少包括短寿命气溶胶及其前体物在内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在积极追求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气溶胶减少可能会影响天气和气候,进而影响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近期,环境生态学院教师任莉莉及合作者使用地球系统模型,探究了碳中和目标下气溶胶减排对中国太阳能和风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别是在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排放的显著减少将导致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地表温度和风速的增加。根据模型实验评估,在碳中和情景下,由于气溶胶减少,到2060年中国的年均光伏潜力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增幅约为2-8%。气溶胶减少导致的光伏潜力变化主要归因于地表向下短波辐射的变化,这显著增强了太阳能捕获效率。温度和风速的变化对光伏潜力的影响相对有限。此外,中国碳中和政策导致的气溶胶减少将使东部地区的风能资源增加,预计到2060年风能资源将增加4%至8%,主要受风速增加驱动。该研究强调了追求碳中和不仅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增强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这一协同效益对于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环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进展汇报会
2024-07-22
为不断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学术研究成果产出,7月17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学楼203室召开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进展汇报会。会议由院长黄黎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四位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刘国亮、朱建荣、张迁、谭亚平,分别针对各自主持的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分享。刘国亮博士对《微纳多孔结构对水蒸发速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该项目旨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研究界面光热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索影响水蒸发效率的机制。刘博士重点汇报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比如基于Donnan效应和分层设计理念,设计的新型吸收体,可以在抗盐的同时保证水蒸发效率等,该项目已于2023年底结题。朱建荣博士介绍了《新型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销分发协议研究》项目中的量子密钥分发研究背景、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汇报了在提升参考系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源端安全性、安全密钥率和传输距离两个方面研究阶段性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在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张迁博士详细介绍了关于《面向真实噪声数据集的噪声
查看详情
教育学院教师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2024-07-19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专业视野,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教育学院以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依托,积极组织学前教育系教师赵琳、黎蓉和钟秋菊参加7月13日至15日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主题为“循证研究视域下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大会组织5组大会报告、26组专题研究、19场论文发表,其中开设2场博士生论坛、英文专场9个英文专题,共计307场研究报告。各个会场参会代表积极互动、深入研讨,彰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活力与创新,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与思考。三位教师积极参与主题讨论和专题研讨,赵琳在专题研究中发表题为“小学语文高阶思维课堂教学干预实践研究:基于同伴支持视角”的主题报告,引发与会代表的积极关注。通过学习与交流,三位教师深化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拓宽研究思路,积极思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和课程改革升级等问题,为数字赋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文:赵琳;图:钟秋菊、黎蓉;审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召开科研推进会
2024-07-19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明确下半年科研项目的规划与部署,外国语学院于7月15日,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召开科研推进会。此次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院长,党总支书记杨远、全体博士教师、青年硕士教师、有意向申报以及已申报科研项目的教师参会。会上,孙雁冰首先对暑假期间的学院科研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推进在研项目,积极准备新的科研项目申报,并对下半年的科研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分析了当前科研项目申报的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接着,孙雁冰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教师的科研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同时,她也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会议最后,杨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信心,不抱怨。面对科研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教师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二是要有规划。教师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确保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要有落实。教师们要注重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将科研计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推动科研工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举办“教育实证论文的写作与投稿”学术讲座
2024-07-19
为推进科研工作,提升整体科研水平,7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题为“教育实证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继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远、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姚继军主要从事教育研究综合评价、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教育实验与高效教学策略研究、STEM教育效果评估等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哲社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多个省部级项目,曾获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突出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此次讲座,姚继军以教育学研究为例,探讨了社科类实证论文写作与投稿的相关问题。首先姚继军介绍了当前社科类实证研究的现状,表明在教育学领域,注重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论文写作思路,这为学院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其次,关于论文选题,姚继军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寻找“真问题”,包括从文献阅读中寻找既有研究的不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找到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从个人经历中找到具有个人风格的切入点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语言、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
2024-07-15
2024年7月5日至7日,“语言、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延边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各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龚志坚受邀参会。大会在延边大学延吉校区求真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延边大学副校长朱卫红致欢迎词,延边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于沐阳致辞。其后,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北京语言大学崔健教授、北京大学赵杨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基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等知名学者分别就语言“分合”现象,三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文献研究的明清汉语史特点,汉语二语学习者言语行为习得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发言。大会共进行了四场分组讨论,围绕国际中文教育语言本体研究、语言习得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传播,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研究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在第一分论坛中,龚志坚做了题为《跨文化视角下南京云锦文化的国际中文教育融合与传播》的汇报发言,积极听取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并与诸位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举办“学术论文选题与创新研究思路”学术讲座
2024-07-15
为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2024年7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学术论文选题与创新研究思路”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陈新仁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讲座。陈新仁教授是国内外国语言学领域的权威,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委,其研究兴趣广泛,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陈新仁在学术论文撰写和研究方法论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发表了170余篇学术论文。在讲座中,陈新仁围绕学术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和创新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首先陈新仁分析了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和常见困惑,强调选题应紧跟学科前沿,关注学科交叉性课题,同时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理论指向性和实践针对性。他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选题路径,即从学科到方向、领域、课题、话题、问题的过程。陈新仁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避免选题的常见误区,如选题过大、过于微观或完全重复他人研究等。他提倡从新现象、旧现象的新方面、特定理论、学科交叉点等角度寻找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部署会议
2024-07-15
7月12日,艺术学院开展科研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程狄副院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程狄副院长首先传达了新一年度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项目申报的政策调整情况,并对学院下半年至2025年学院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他院长表示,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科研环境的变化,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项目的申报要求将有所调整,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和实践。他鼓励教师们跳出传统框架,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鉴于国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性,学院计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校,对国社科的选题进行全方位、多轮次的专业指导。此外,学院将特别注重各类课题申报的意识形态审查工作,确保所有研究项目都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需求。最后,院长黄一斓对学院教师科研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充分利用即将到来的暑期轮休时间,精心准备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科研项目申报;二是在学科方向上要实现进一步的聚焦和凝练,在各自的领域内寻求突破;三是要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院科研水平迈向新高度。她表示,学院将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为教师科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保障;同时组建青年博士科研团队,激发学院教师科研活力,全力支持开展跨学科创新型的综合性研究。此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举办“教学能力比赛综述”学术讲座
2024-07-08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4年7月5日,外国语学院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了“教学能力比赛综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安徽理工大学倪彤教授但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院长孙雁冰主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及校内乡村振兴学院、学科建设处等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倪彤是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收录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评审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及评审专家,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职教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次)主要获得者,2023年指导教学能力大赛作品获六个国家级一等奖。倪彤从教学比赛的多个关键角度为与会教师作了详尽的解读。在“指导思想”方面,他强调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岗课赛证”的创新意识以及“大先生”的示范引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关于“比赛要求”,倪彤从“参赛组别”、“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多个维度,为老师们细致剖析了教学比赛的各项要求。他特别指出,参赛教师在选题和设计上需格外用心,选题应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设计则需务实严谨、条理清晰。倪彤还结合2024年全国两会的新词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文揭示碳中和约束下未来气溶胶减排对中国太阳能和风能潜力的协同效益
2024-07-08
碳中和旨在通过平衡碳排放和碳汇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关键措施。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气候政策和区域清洁空气措施,旨在减少包括短寿命气溶胶及其前体物在内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在积极追求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气溶胶减少可能会影响天气和气候,进而影响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近期,环境生态学院教师任莉莉及合作者使用地球系统模型,探究了碳中和目标下气溶胶减排对中国太阳能和风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别是在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排放的显著减少将导致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地表温度和风速的增加。根据模型实验评估,在碳中和情景下,由于气溶胶减少,到2060年中国的年均光伏潜力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增幅约为2-8%。气溶胶减少导致的光伏潜力变化主要归因于地表向下短波辐射的变化,这显著增强了太阳能捕获效率。温度和风速的变化对光伏潜力的影响相对有限。此外,中国碳中和政策导致的气溶胶减少将使东部地区的风能资源增加,预计到2060年风能资源将增加4%至8%,主要受风速增加驱动。该研究强调了追求碳中和不仅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增强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这一协同效益对于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环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