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4/08/26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我院副院长朱长春副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对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机制研究》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实现了我院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也是我校首次在教育经济学科分类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三个单列学科项目之一,是我国教育学领域水平最高、权威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科研项目。2024年度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361项,其中教育经济学科分类共立项9项,除本项目以外,其他项目均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主持。此外,在江苏省推荐的6项教育经济项目中,仅本项目立项。该项目申报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校领导、社科处和商学院等大力支持,项目成员由校领导和商学院科研骨干教师组成。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有组织科研,商学院高度重视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广泛动员并组织全院重点人群和青年博士进行项目申报,多次开展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和论证工作。本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立项标志着我院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未来,商学院将加大对高级别项目的培育力度,力争取
零的突破!商学院首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我院副院长朱长春副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对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机制研究》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实现了我院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也是我校首次在教育经济学科分类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三个单列学科项目之一,是我国教育学领域水平最高、权威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科研项目。2024年度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361项,其中教育经济学科分类共立项9项,除本项目以外,其他项目均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主持。此外,在江苏省推荐的6项教育经济项目中,仅本项目立项。该项目申报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校领导、社科处和商学院等大力支持,项目成员由校领导和商学院科研骨干教师组成。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有组织科研,商学院高度重视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广泛动员并组织全院重点人群和青年博士进行项目申报,多次开展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和论证工作。本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立项标志着我院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未来,商学院将加大对高级别项目的培育力度,力争取
2024/08/25
8月9日,由省科协主办、我校承办的2024年第三期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沙龙活动在定淮门校区举行。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成果互鉴。省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副部长杨冬生,省农科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还红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出席。省科技智库计划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域支持对象、调研课题负责人以及校科协负责人、乡村振兴学院负责人、有关教师参加活动。罗逾兰在致辞中感谢省科协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指导,介绍了全省办学系统和乡村振兴学院有关情况。她表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发挥智库在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进程中决策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包括我校在内的21家高校院所23名科技智库青年人才分别交流了研究成果,省农科院副院长还红华、我校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进行了一一点评,提出完善建议。此次活动既是一次聚智聚力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又是一场含金量很高的学术盛宴,活动的开展达到了相互借鉴、增进团结、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良好目标,将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
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沙龙活动在我校举办
8月9日,由省科协主办、我校承办的2024年第三期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沙龙活动在定淮门校区举行。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成果互鉴。省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副部长杨冬生,省农科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还红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出席。省科技智库计划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域支持对象、调研课题负责人以及校科协负责人、乡村振兴学院负责人、有关教师参加活动。罗逾兰在致辞中感谢省科协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指导,介绍了全省办学系统和乡村振兴学院有关情况。她表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发挥智库在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进程中决策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包括我校在内的21家高校院所23名科技智库青年人才分别交流了研究成果,省农科院副院长还红华、我校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进行了一一点评,提出完善建议。此次活动既是一次聚智聚力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又是一场含金量很高的学术盛宴,活动的开展达到了相互借鉴、增进团结、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良好目标,将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
2024/08/25
2024年8月9日至12日,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乡村振兴学院植物营养科研团队王琳、柯壮、杜迎春、宋宇琦、沈敏、侯琼6位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植物营养—肥料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探讨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沈其荣院士、周卫院士、徐明岗院士分别作了题为《生物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化干戈为玉帛,实现明星菌株间强强联合》、《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中国农田长期试验的价值与未来》的大会特邀报告,分享了他们在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浙江大学郑绍建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易可可研究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等13位专家也分别在大会上做了精彩报告,内容涵盖了植物营养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大会设置了“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分析测试”、“生态环境”、“化学肥料”、“新型肥料”、“肥料工艺”、“生物与有机肥料”、“绿肥”、“生物炭”、“肥料产业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学术年会
2024年8月9日至12日,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乡村振兴学院植物营养科研团队王琳、柯壮、杜迎春、宋宇琦、沈敏、侯琼6位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植物营养—肥料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探讨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沈其荣院士、周卫院士、徐明岗院士分别作了题为《生物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化干戈为玉帛,实现明星菌株间强强联合》、《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中国农田长期试验的价值与未来》的大会特邀报告,分享了他们在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浙江大学郑绍建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易可可研究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等13位专家也分别在大会上做了精彩报告,内容涵盖了植物营养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大会设置了“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分析测试”、“生态环境”、“化学肥料”、“新型肥料”、“肥料工艺”、“生物与有机肥料”、“绿肥”、“生物炭”、“肥料产业
2024/08/22
为加强科研合作项目执行力度,拓宽科研合作伙伴,乡村振兴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科研团队教师龙卫华教授、靳婷博士应曲水县才纳乡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邀请,于8月9日-14日赴西藏萨拉开展学术交流。曲水县才纳乡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总规划面积2万亩,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农业国家级园区,建有高原种业园区,承担区内外种业相关科研项目以及各类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展示。龙卫华教授应邀作为测产专家,对种业园内的两个油菜品种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并就拉萨地区油菜科研与生产与区内外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作为2024年度拉萨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参加单位,我校团队与项目主持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油菜团队、项目参加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团队等在该所实验室和试验地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三方就当前项目的执行进程、后续具体工作、科研产出计划等进行了探入探讨,对未来三年内的项目详细执行内容进一步明确分工协作内容,均表示今后可继续深挖科研项目资源并再次联合申报。在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副所长牟涛的带领下,参观了所内各种高原作物的试验情况及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牟
乡村振兴学院龙卫华教授团队赴拉萨开展学术交流
为加强科研合作项目执行力度,拓宽科研合作伙伴,乡村振兴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科研团队教师龙卫华教授、靳婷博士应曲水县才纳乡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邀请,于8月9日-14日赴西藏萨拉开展学术交流。曲水县才纳乡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总规划面积2万亩,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农业国家级园区,建有高原种业园区,承担区内外种业相关科研项目以及各类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展示。龙卫华教授应邀作为测产专家,对种业园内的两个油菜品种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并就拉萨地区油菜科研与生产与区内外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作为2024年度拉萨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参加单位,我校团队与项目主持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油菜团队、项目参加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团队等在该所实验室和试验地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三方就当前项目的执行进程、后续具体工作、科研产出计划等进行了探入探讨,对未来三年内的项目详细执行内容进一步明确分工协作内容,均表示今后可继续深挖科研项目资源并再次联合申报。在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副所长牟涛的带领下,参观了所内各种高原作物的试验情况及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牟
2024/08/02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助力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7月27日,乡村振兴学院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以“智慧农业与乡村教育数智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章泳研究员(二级)、正高级农艺师李松,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茶学学科点点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房婉萍及团队成员,中检江苏认证产品线南京片区总经理李东星、管理部经理薛长辉,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高级工程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副院长汪洋、副院长王琳以及现代农业系专任教师参加活动。与会专家强调了数智化的重要性、多学科融合在推动智慧乡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及行业专家与数字化专家紧密合作的必然性。重点研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农业生产数据,构建智能管控模型,实现从茶叶等江苏特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的数智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生产与质量管控数字化团体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云计算和区块链建立全程管控大数据库,最终构建质量全程智能社会化管控模型并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在乡村教育数智化方面,专家们表示,基于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智慧农业与乡村教育数智化”线上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助力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7月27日,乡村振兴学院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以“智慧农业与乡村教育数智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章泳研究员(二级)、正高级农艺师李松,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茶学学科点点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房婉萍及团队成员,中检江苏认证产品线南京片区总经理李东星、管理部经理薛长辉,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高级工程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副院长汪洋、副院长王琳以及现代农业系专任教师参加活动。与会专家强调了数智化的重要性、多学科融合在推动智慧乡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及行业专家与数字化专家紧密合作的必然性。重点研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农业生产数据,构建智能管控模型,实现从茶叶等江苏特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的数智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生产与质量管控数字化团体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云计算和区块链建立全程管控大数据库,最终构建质量全程智能社会化管控模型并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在乡村教育数智化方面,专家们表示,基于
2024/07/31
7月18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道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琦应邀来信息工程学院作学术讲座。学院全体教职工到场学习,学术讲座由院长黄黎主持。张道强教授以《智能影像基因组学与疾病诊断应用》为题展开讲座。深入探讨了近年来在影像基因组学及其疾病诊断应用方面的相关工作进展,聚焦医学影像(MRI/CT)快速重建、多图谱医学影像分割、脑网络分析、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分类、影像基因关联分析等,重点分析影像基因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刘琦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天气雷达短临外推方法及应用》。他以该题目的背景与意义、现状与挑战、回波外推方法探索、外推应用服务系统、总结与展望为主线进行汇报。通过图文详实的方式重点介绍了基于雷达回波外推方法取得的四项工作成效,详细阐述了外推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与迭代。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积极参与提问环节。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度和远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针对讲座内容,还涉及到了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两位教授逐一回答,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洞见。此次学术讲座的圆满结束,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前沿知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主题学术讲座
7月18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道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琦应邀来信息工程学院作学术讲座。学院全体教职工到场学习,学术讲座由院长黄黎主持。张道强教授以《智能影像基因组学与疾病诊断应用》为题展开讲座。深入探讨了近年来在影像基因组学及其疾病诊断应用方面的相关工作进展,聚焦医学影像(MRI/CT)快速重建、多图谱医学影像分割、脑网络分析、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分类、影像基因关联分析等,重点分析影像基因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刘琦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天气雷达短临外推方法及应用》。他以该题目的背景与意义、现状与挑战、回波外推方法探索、外推应用服务系统、总结与展望为主线进行汇报。通过图文详实的方式重点介绍了基于雷达回波外推方法取得的四项工作成效,详细阐述了外推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与迭代。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积极参与提问环节。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度和远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针对讲座内容,还涉及到了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两位教授逐一回答,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洞见。此次学术讲座的圆满结束,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前沿知
2024/07/31
7月23-26日,第14届亚太膜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德国、中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700余名膜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我校艺术学院教师袁凯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亚太膜会议是由亚太膜学会主办的区域性国际会议,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在日本、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召开13次,是膜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届会议通常有10余名院士作为顾问委员,60余名国际知名教授作为邀请嘉宾分享前沿技术。此次大会共设置了Nanofiltration、Water desalination and treatment、Gas separation and pervaporation、Inorganic membrane、In Honor of Prof. Young Moo Lee和Novel membrane and process六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围绕膜材料制备、膜过程研究、膜性能等进行成果分享和前沿技术交流。在Inorganic membrane会场,袁凯做了题为《Constru
艺术学院教师参加国际会议“14th Conference of Aseanian Membrane Society”并作报告
7月23-26日,第14届亚太膜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德国、中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700余名膜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我校艺术学院教师袁凯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亚太膜会议是由亚太膜学会主办的区域性国际会议,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在日本、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召开13次,是膜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届会议通常有10余名院士作为顾问委员,60余名国际知名教授作为邀请嘉宾分享前沿技术。此次大会共设置了Nanofiltration、Water desalination and treatment、Gas separation and pervaporation、Inorganic membrane、In Honor of Prof. Young Moo Lee和Novel membrane and process六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围绕膜材料制备、膜过程研究、膜性能等进行成果分享和前沿技术交流。在Inorganic membrane会场,袁凯做了题为《Constru
2024/07/31
近日,在2024年度全国新商科教学与学术年会中传来捷报,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组织的第三届学会优秀成果征集与评选活动中,我校商学院取得重大突破,获科研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此次参赛得到了社科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顺利完成了各项报名材料的审核和提交。商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科研内涵建设,组织教师发表各类高质量成果,积极参加高水平科研交流,持续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和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成果名称成果类型主要完成人获奖级别CEOs’ digital technology background and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D invest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优秀论文朱长春特等奖深圳40年人才政策演变下的江苏比较与借鉴研究优秀研究报告陈双双一等奖推进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基于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案例研究优秀研究报告赖华强一等奖The economic impact
商学院成果获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科研成果特等奖等奖励
近日,在2024年度全国新商科教学与学术年会中传来捷报,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组织的第三届学会优秀成果征集与评选活动中,我校商学院取得重大突破,获科研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此次参赛得到了社科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顺利完成了各项报名材料的审核和提交。商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科研内涵建设,组织教师发表各类高质量成果,积极参加高水平科研交流,持续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和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成果名称成果类型主要完成人获奖级别CEOs’ digital technology background and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D invest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优秀论文朱长春特等奖深圳40年人才政策演变下的江苏比较与借鉴研究优秀研究报告陈双双一等奖推进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基于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案例研究优秀研究报告赖华强一等奖The economic impact
2024/07/22
近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结果。全省共立项180项,我校获立2项,分别是:教育学院吴杰副教授主持的《健康江苏背景下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和艺术学院程狄副教授主持的《中国美术考古文献中的多民族文化认同现象梳理与研究》。吴杰主持的《健康江苏背景下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在“健康江苏2030”和“智慧社区”建设背景下,将社区心理服务植入智慧社区,提出“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践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指导方针,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创新性社会治理途径。程狄主持的《中国美术考古文献中的多民族文化认同现象梳理与研究》,将美术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现象在中国美术考古遗存的表现,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缘由和影响,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历史,力争为当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申报,社会科学处提早谋划、广泛动员、重点培育,全程跟进申报情况。本次项目的获立不仅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肯定,也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教师高质
喜报:我校获立2项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近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结果。全省共立项180项,我校获立2项,分别是:教育学院吴杰副教授主持的《健康江苏背景下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和艺术学院程狄副教授主持的《中国美术考古文献中的多民族文化认同现象梳理与研究》。吴杰主持的《健康江苏背景下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在“健康江苏2030”和“智慧社区”建设背景下,将社区心理服务植入智慧社区,提出“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践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指导方针,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创新性社会治理途径。程狄主持的《中国美术考古文献中的多民族文化认同现象梳理与研究》,将美术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现象在中国美术考古遗存的表现,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缘由和影响,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历史,力争为当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申报,社会科学处提早谋划、广泛动员、重点培育,全程跟进申报情况。本次项目的获立不仅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肯定,也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教师高质
零的突破!商学院首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2024-08-26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我院副院长朱长春副教授主持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对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机制研究》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实现了我院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同时也是我校首次在教育经济学科分类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三个单列学科项目之一,是我国教育学领域水平最高、权威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科研项目。2024年度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361项,其中教育经济学科分类共立项9项,除本项目以外,其他项目均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主持。此外,在江苏省推荐的6项教育经济项目中,仅本项目立项。该项目申报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校领导、社科处和商学院等大力支持,项目成员由校领导和商学院科研骨干教师组成。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有组织科研,商学院高度重视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广泛动员并组织全院重点人群和青年博士进行项目申报,多次开展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和论证工作。本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立项标志着我院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未来,商学院将加大对高级别项目的培育力度,力争取
查看详情
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沙龙活动在我校举办
2024-08-25
8月9日,由省科协主办、我校承办的2024年第三期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沙龙活动在定淮门校区举行。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成果互鉴。省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副部长杨冬生,省农科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还红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出席。省科技智库计划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域支持对象、调研课题负责人以及校科协负责人、乡村振兴学院负责人、有关教师参加活动。罗逾兰在致辞中感谢省科协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指导,介绍了全省办学系统和乡村振兴学院有关情况。她表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充分发挥智库在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进程中决策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包括我校在内的21家高校院所23名科技智库青年人才分别交流了研究成果,省农科院副院长还红华、我校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进行了一一点评,提出完善建议。此次活动既是一次聚智聚力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又是一场含金量很高的学术盛宴,活动的开展达到了相互借鉴、增进团结、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良好目标,将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参加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学术年会
2024-08-25
2024年8月9日至12日,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乡村振兴学院植物营养科研团队王琳、柯壮、杜迎春、宋宇琦、沈敏、侯琼6位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植物营养—肥料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探讨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沈其荣院士、周卫院士、徐明岗院士分别作了题为《生物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化干戈为玉帛,实现明星菌株间强强联合》、《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中国农田长期试验的价值与未来》的大会特邀报告,分享了他们在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浙江大学郑绍建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易可可研究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等13位专家也分别在大会上做了精彩报告,内容涵盖了植物营养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大会设置了“分子生理”、“根际营养”、“养分循环”、“耕地培肥”、“分析测试”、“生态环境”、“化学肥料”、“新型肥料”、“肥料工艺”、“生物与有机肥料”、“绿肥”、“生物炭”、“肥料产业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龙卫华教授团队赴拉萨开展学术交流
2024-08-22
为加强科研合作项目执行力度,拓宽科研合作伙伴,乡村振兴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科研团队教师龙卫华教授、靳婷博士应曲水县才纳乡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邀请,于8月9日-14日赴西藏萨拉开展学术交流。曲水县才纳乡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总规划面积2万亩,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农业国家级园区,建有高原种业园区,承担区内外种业相关科研项目以及各类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展示。龙卫华教授应邀作为测产专家,对种业园内的两个油菜品种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并就拉萨地区油菜科研与生产与区内外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作为2024年度拉萨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参加单位,我校团队与项目主持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油菜团队、项目参加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团队等在该所实验室和试验地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三方就当前项目的执行进程、后续具体工作、科研产出计划等进行了探入探讨,对未来三年内的项目详细执行内容进一步明确分工协作内容,均表示今后可继续深挖科研项目资源并再次联合申报。在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基地副所长牟涛的带领下,参观了所内各种高原作物的试验情况及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牟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智慧农业与乡村教育数智化”线上研讨会
2024-08-02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助力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7月27日,乡村振兴学院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以“智慧农业与乡村教育数智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章泳研究员(二级)、正高级农艺师李松,我校乡村振兴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茶学学科点点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房婉萍及团队成员,中检江苏认证产品线南京片区总经理李东星、管理部经理薛长辉,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高级工程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副院长汪洋、副院长王琳以及现代农业系专任教师参加活动。与会专家强调了数智化的重要性、多学科融合在推动智慧乡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及行业专家与数字化专家紧密合作的必然性。重点研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农业生产数据,构建智能管控模型,实现从茶叶等江苏特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的数智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生产与质量管控数字化团体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云计算和区块链建立全程管控大数据库,最终构建质量全程智能社会化管控模型并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在乡村教育数智化方面,专家们表示,基于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主题学术讲座
2024-07-31
7月18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道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琦应邀来信息工程学院作学术讲座。学院全体教职工到场学习,学术讲座由院长黄黎主持。张道强教授以《智能影像基因组学与疾病诊断应用》为题展开讲座。深入探讨了近年来在影像基因组学及其疾病诊断应用方面的相关工作进展,聚焦医学影像(MRI/CT)快速重建、多图谱医学影像分割、脑网络分析、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分类、影像基因关联分析等,重点分析影像基因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刘琦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天气雷达短临外推方法及应用》。他以该题目的背景与意义、现状与挑战、回波外推方法探索、外推应用服务系统、总结与展望为主线进行汇报。通过图文详实的方式重点介绍了基于雷达回波外推方法取得的四项工作成效,详细阐述了外推应用服务系统的开发与迭代。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积极参与提问环节。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度和远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针对讲座内容,还涉及到了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两位教授逐一回答,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洞见。此次学术讲座的圆满结束,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前沿知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教师参加国际会议“14th Conference of Aseanian Membrane Society”并作报告
2024-07-31
7月23-26日,第14届亚太膜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德国、中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700余名膜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我校艺术学院教师袁凯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亚太膜会议是由亚太膜学会主办的区域性国际会议,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在日本、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召开13次,是膜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届会议通常有10余名院士作为顾问委员,60余名国际知名教授作为邀请嘉宾分享前沿技术。此次大会共设置了Nanofiltration、Water desalination and treatment、Gas separation and pervaporation、Inorganic membrane、In Honor of Prof. Young Moo Lee和Novel membrane and process六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围绕膜材料制备、膜过程研究、膜性能等进行成果分享和前沿技术交流。在Inorganic membrane会场,袁凯做了题为《Constru
查看详情
商学院成果获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科研成果特等奖等奖励
2024-07-31
近日,在2024年度全国新商科教学与学术年会中传来捷报,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组织的第三届学会优秀成果征集与评选活动中,我校商学院取得重大突破,获科研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此次参赛得到了社科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顺利完成了各项报名材料的审核和提交。商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科研内涵建设,组织教师发表各类高质量成果,积极参加高水平科研交流,持续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和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成果名称成果类型主要完成人获奖级别CEOs’ digital technology background and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D invest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优秀论文朱长春特等奖深圳40年人才政策演变下的江苏比较与借鉴研究优秀研究报告陈双双一等奖推进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基于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案例研究优秀研究报告赖华强一等奖The economic impact
查看详情
喜报:我校获立2项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024-07-22
近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结果。全省共立项180项,我校获立2项,分别是:教育学院吴杰副教授主持的《健康江苏背景下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和艺术学院程狄副教授主持的《中国美术考古文献中的多民族文化认同现象梳理与研究》。吴杰主持的《健康江苏背景下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在“健康江苏2030”和“智慧社区”建设背景下,将社区心理服务植入智慧社区,提出“智慧社区心理服务模式”,践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指导方针,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创新性社会治理途径。程狄主持的《中国美术考古文献中的多民族文化认同现象梳理与研究》,将美术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现象在中国美术考古遗存的表现,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缘由和影响,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历史,力争为当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申报,社会科学处提早谋划、广泛动员、重点培育,全程跟进申报情况。本次项目的获立不仅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肯定,也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教师高质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2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