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计处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教务处
科研处
社会教育处
数智化建设处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2021/06/17
6月9日下午14:00,商学院营销管理系在综合楼4-3会议室举办了2021年第二期系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的主题是“社科项目申报交流分享”,由营销管理系陈双双博士组织并主持,全体营销管理系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沙龙活动中,陈双双博士结合自己在申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分享了如何做好项目选题、如何撰写好项目申报书,以及怎样对项目进行论证。参会教师细心领会、认真思考,讨论热烈。本次学术沙龙专针对性强、实效性高,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并为提升科研水平指明了方向。今后商学院营销管理系将定期举行学术沙龙活动,为“三高一费”突破和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奠定基础。(图/文:朱珺;审核:朱长春)
商学院营销管理系举办学术沙龙——社科项目申报交流分享
6月9日下午14:00,商学院营销管理系在综合楼4-3会议室举办了2021年第二期系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的主题是“社科项目申报交流分享”,由营销管理系陈双双博士组织并主持,全体营销管理系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沙龙活动中,陈双双博士结合自己在申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分享了如何做好项目选题、如何撰写好项目申报书,以及怎样对项目进行论证。参会教师细心领会、认真思考,讨论热烈。本次学术沙龙专针对性强、实效性高,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并为提升科研水平指明了方向。今后商学院营销管理系将定期举行学术沙龙活动,为“三高一费”突破和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奠定基础。(图/文:朱珺;审核:朱长春)
2021/06/16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我院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6月8日下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信息工程学院邀请了河海大学教务处沈扬处长做了题为《专业层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的专题讲座。信息工程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出席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黄黎副院长主持。沈扬处长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围绕内生动力、整体之道、局部之术和导学并用四个角度详实的介绍了课程思政与土木类专业的教学设计与实现。他指出,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要将各类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沈扬处长通过展示河海大学特有的课程思政十二条和课程思政矩阵图,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给在座的教师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育人经验,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为社会服务人员为培养目的,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设计、知识的传递、能力的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我院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6月8日下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信息工程学院邀请了河海大学教务处沈扬处长做了题为《专业层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的专题讲座。信息工程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出席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黄黎副院长主持。沈扬处长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围绕内生动力、整体之道、局部之术和导学并用四个角度详实的介绍了课程思政与土木类专业的教学设计与实现。他指出,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要将各类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沈扬处长通过展示河海大学特有的课程思政十二条和课程思政矩阵图,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给在座的教师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育人经验,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为社会服务人员为培养目的,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设计、知识的传递、能力的
2021/06/08
6月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冯敏萱博士,在定淮门校区举办了题为“如何开展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的专题科研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利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冯敏萱博士现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学会会员。她长期从事平行语料自动标注、现代汉语词汇知识库构建、古籍及方言信息处理等工作,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软件著作权4项。讲座中,冯敏萱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证研究经验,用详实的案例、生动的话语从研究规划、协作机制、教研相长、研究资源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实证研究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与会教师就自己科研兴趣、科研困惑与冯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通过本次讲座,拓宽了全院教师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证研究,提升高级别科研论文撰写质量。(文:邓雨洁 图:征正)
外国语学院举办应用语言学专题科研讲座
6月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冯敏萱博士,在定淮门校区举办了题为“如何开展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的专题科研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利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冯敏萱博士现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学会会员。她长期从事平行语料自动标注、现代汉语词汇知识库构建、古籍及方言信息处理等工作,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软件著作权4项。讲座中,冯敏萱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证研究经验,用详实的案例、生动的话语从研究规划、协作机制、教研相长、研究资源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实证研究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与会教师就自己科研兴趣、科研困惑与冯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通过本次讲座,拓宽了全院教师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证研究,提升高级别科研论文撰写质量。(文:邓雨洁 图:征正)
2021/06/07
6月4日下午,“社科研究如何打造高质量成果”专题讲座于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本次讲座邀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徐之顺担任主讲人,各学院科研骨干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孙旭主持。徐之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第一,就当前国家级、省级哲社奖项的布局和要求进行说明,并针对所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社科类奖项的类别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解析了省级政府奖项的评审过程,从奖项性质、评审机制、申报资格、评审方式等环节进行剖析,帮助教师们了解评奖流程。第二,就如何创作一个高质量的成果奖进行分析,在个人层面,要仔细选题、突出创新、重视学术规范性;在学校层面,要做好成果规划、展开有组织科研、加强制度激励、完善平台建设。第三,要重视科研成果培育,形成以目标性为导向的成果管理机制,同时建议教师们做研究的过程中,要发挥独创性的资源优势,形成错位竞争,强调青年学者要积极拜师,重视协同写作,形成学术共同体,早日取得突破。孙旭对本次座谈会进行总结。本次讲座高屋建瓴,以高站位的成果培育为目标,主题明确清晰,内容脚踏实地,希望各位与会人员重视各类科研成果奖项的申报,科技处也将强化管理,压实任务,帮助各学
我校召开“社科研究如何打造高质量成果”专题讲座
6月4日下午,“社科研究如何打造高质量成果”专题讲座于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本次讲座邀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徐之顺担任主讲人,各学院科研骨干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孙旭主持。徐之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第一,就当前国家级、省级哲社奖项的布局和要求进行说明,并针对所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社科类奖项的类别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解析了省级政府奖项的评审过程,从奖项性质、评审机制、申报资格、评审方式等环节进行剖析,帮助教师们了解评奖流程。第二,就如何创作一个高质量的成果奖进行分析,在个人层面,要仔细选题、突出创新、重视学术规范性;在学校层面,要做好成果规划、展开有组织科研、加强制度激励、完善平台建设。第三,要重视科研成果培育,形成以目标性为导向的成果管理机制,同时建议教师们做研究的过程中,要发挥独创性的资源优势,形成错位竞争,强调青年学者要积极拜师,重视协同写作,形成学术共同体,早日取得突破。孙旭对本次座谈会进行总结。本次讲座高屋建瓴,以高站位的成果培育为目标,主题明确清晰,内容脚踏实地,希望各位与会人员重视各类科研成果奖项的申报,科技处也将强化管理,压实任务,帮助各学
2021/06/07
5月27日全天,我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有教授主持会议,共17名委员到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评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拟上报材料及讨论教育评价的综合改革方案。科技处汇报了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的申报情况,各委员听取了汇报,并认真审阅了申报材料,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并通过了拟上报评奖清单。本次会议是针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一次务虚会议。全体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就我校如何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有介绍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及核心内容,并对下一阶段校学术委员会关于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我校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5月27日全天,我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有教授主持会议,共17名委员到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评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拟上报材料及讨论教育评价的综合改革方案。科技处汇报了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的申报情况,各委员听取了汇报,并认真审阅了申报材料,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并通过了拟上报评奖清单。本次会议是针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一次务虚会议。全体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就我校如何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有介绍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及核心内容,并对下一阶段校学术委员会关于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2021/06/04
6月2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学校召开“一系三企”专题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吴光林副校长主持,各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学院系部主任,学科建设处、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吴光林在听取系部主任和相关部门的汇报后作总结讲话,对各学院负责人及系部主任在推动“一系三企”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的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各系部主任能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已有的工作做法,二是了解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的推进“一系三企”工作的深度融合。他强调,系部主任要有责任和担当,要深入理解学院办大学,学院是办学的主体,系部是办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强有力和有特色的系部,学院就没有坚定的发展;“一系三企”工作要实现有深度的融合,在思想上、观念上及方式上还要更开放,领会“大米和小米掺到一起煮”的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院系部和企业有深度的融合发展。他指出,各系部主任一是要提高认识,聚焦共识,要和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深刻领会王书记及崔校长讲话精神,做好“三结合、三融合、三区联动”工作;二是苦练内功,建立骨干,以无障碍建设协同研究中心为榜
我校召开“一系三企”专题工作会议
6月2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学校召开“一系三企”专题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吴光林副校长主持,各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学院系部主任,学科建设处、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吴光林在听取系部主任和相关部门的汇报后作总结讲话,对各学院负责人及系部主任在推动“一系三企”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的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各系部主任能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已有的工作做法,二是了解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的推进“一系三企”工作的深度融合。他强调,系部主任要有责任和担当,要深入理解学院办大学,学院是办学的主体,系部是办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强有力和有特色的系部,学院就没有坚定的发展;“一系三企”工作要实现有深度的融合,在思想上、观念上及方式上还要更开放,领会“大米和小米掺到一起煮”的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院系部和企业有深度的融合发展。他指出,各系部主任一是要提高认识,聚焦共识,要和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深刻领会王书记及崔校长讲话精神,做好“三结合、三融合、三区联动”工作;二是苦练内功,建立骨干,以无障碍建设协同研究中心为榜
2021/06/03
6月1日下午,校社科联学术协作研究小组研讨会在定淮门校区1605会议室召开。校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吴光林副校长主持会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终身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江苏地方文化研究5个学术协作研究小组负责人及研究骨干、社科联秘书处人员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校社科联如何发挥好内联外合作用,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如何以学术协作研究小组为载体,积极引导全省办学系统教职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进一步浓厚学校的学术氛围,使校社科联真正成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成为一个办实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吴光林指出,社科联工作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基本着力点,以专题调研、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抓手,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营造学术氛围中积极作为。他对校社科联及5个学术协作研究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完善社科联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厘清研究思路,明晰研究方向;二是要加强学术协作研究小组队伍建设,发挥研究项目牵引聚合作用,整合办学系统社科研究资源;三是要筹办高质量学术会议,浓厚学校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社会
聚合学术资源 加强协作研究——校社科联召开学术协作研究小组研讨会
6月1日下午,校社科联学术协作研究小组研讨会在定淮门校区1605会议室召开。校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吴光林副校长主持会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终身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江苏地方文化研究5个学术协作研究小组负责人及研究骨干、社科联秘书处人员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校社科联如何发挥好内联外合作用,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如何以学术协作研究小组为载体,积极引导全省办学系统教职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进一步浓厚学校的学术氛围,使校社科联真正成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成为一个办实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吴光林指出,社科联工作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基本着力点,以专题调研、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抓手,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营造学术氛围中积极作为。他对校社科联及5个学术协作研究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完善社科联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厘清研究思路,明晰研究方向;二是要加强学术协作研究小组队伍建设,发挥研究项目牵引聚合作用,整合办学系统社科研究资源;三是要筹办高质量学术会议,浓厚学校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社会
2021/06/03
近日,由江苏省人才学会和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工地及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获得江苏省人社厅立项,研究中心获省级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我校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慧工地及区块链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本次高级研修班项目的立项,奠定了我校在“智慧工地及安全管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和科研地位,进一步丰富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和实践成果,也提升了我校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建筑工程学院 文:徐德 审核:华永平)
智能建造工程高级人才培训项目获省人社厅立项
近日,由江苏省人才学会和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工地及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获得江苏省人社厅立项,研究中心获省级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我校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慧工地及区块链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本次高级研修班项目的立项,奠定了我校在“智慧工地及安全管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和科研地位,进一步丰富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和实践成果,也提升了我校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建筑工程学院 文:徐德 审核:华永平)
2021/05/31
5月19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召开2021春学期第三次教学与科研工作例会,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黄黎副院长主持,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黄黎副院长领学并传达了教育厅分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 第三次修改文件,要求全体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习教育法,运用教育法。然后,黄黎副院长通报了2021年我院质量工程培育项目进展。基于人人身上有指标,责任到人的推进方式,我院高质量的完成了2021年开学至今的质量工程培育项目计划,希望全体教职工再接再厉,力争质量工程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她强调,学院现阶段工作重点是关注专任教师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严格把关,要求贯彻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执行机制。各系部还应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总结省技能大赛的失败经验、积极参与各种各类大赛。其次,黄黎副院长着重总结了我院科研工作推进。围绕“三区联动”工作、“三融合”和“三结合”的工作内容,对现阶段我院已取得的成果做重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2021春学期第三次教学与科研工作例会
5月19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召开2021春学期第三次教学与科研工作例会,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黄黎副院长主持,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黄黎副院长领学并传达了教育厅分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 第三次修改文件,要求全体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习教育法,运用教育法。然后,黄黎副院长通报了2021年我院质量工程培育项目进展。基于人人身上有指标,责任到人的推进方式,我院高质量的完成了2021年开学至今的质量工程培育项目计划,希望全体教职工再接再厉,力争质量工程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她强调,学院现阶段工作重点是关注专任教师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严格把关,要求贯彻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执行机制。各系部还应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总结省技能大赛的失败经验、积极参与各种各类大赛。其次,黄黎副院长着重总结了我院科研工作推进。围绕“三区联动”工作、“三融合”和“三结合”的工作内容,对现阶段我院已取得的成果做重
商学院营销管理系举办学术沙龙——社科项目申报交流分享
2021-06-17
6月9日下午14:00,商学院营销管理系在综合楼4-3会议室举办了2021年第二期系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的主题是“社科项目申报交流分享”,由营销管理系陈双双博士组织并主持,全体营销管理系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沙龙活动中,陈双双博士结合自己在申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分享了如何做好项目选题、如何撰写好项目申报书,以及怎样对项目进行论证。参会教师细心领会、认真思考,讨论热烈。本次学术沙龙专针对性强、实效性高,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并为提升科研水平指明了方向。今后商学院营销管理系将定期举行学术沙龙活动,为“三高一费”突破和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奠定基础。(图/文:朱珺;审核:朱长春)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2021-06-16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我院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6月8日下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信息工程学院邀请了河海大学教务处沈扬处长做了题为《专业层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的专题讲座。信息工程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出席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黄黎副院长主持。沈扬处长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围绕内生动力、整体之道、局部之术和导学并用四个角度详实的介绍了课程思政与土木类专业的教学设计与实现。他指出,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要将各类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沈扬处长通过展示河海大学特有的课程思政十二条和课程思政矩阵图,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给在座的教师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信息工程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育人经验,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为社会服务人员为培养目的,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设计、知识的传递、能力的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举办应用语言学专题科研讲座
2021-06-08
6月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冯敏萱博士,在定淮门校区举办了题为“如何开展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的专题科研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利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冯敏萱博士现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学会会员。她长期从事平行语料自动标注、现代汉语词汇知识库构建、古籍及方言信息处理等工作,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软件著作权4项。讲座中,冯敏萱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证研究经验,用详实的案例、生动的话语从研究规划、协作机制、教研相长、研究资源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实证研究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与会教师就自己科研兴趣、科研困惑与冯博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通过本次讲座,拓宽了全院教师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证研究,提升高级别科研论文撰写质量。(文:邓雨洁 图:征正)
查看详情
我校召开“社科研究如何打造高质量成果”专题讲座
2021-06-07
6月4日下午,“社科研究如何打造高质量成果”专题讲座于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本次讲座邀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徐之顺担任主讲人,各学院科研骨干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孙旭主持。徐之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第一,就当前国家级、省级哲社奖项的布局和要求进行说明,并针对所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社科类奖项的类别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解析了省级政府奖项的评审过程,从奖项性质、评审机制、申报资格、评审方式等环节进行剖析,帮助教师们了解评奖流程。第二,就如何创作一个高质量的成果奖进行分析,在个人层面,要仔细选题、突出创新、重视学术规范性;在学校层面,要做好成果规划、展开有组织科研、加强制度激励、完善平台建设。第三,要重视科研成果培育,形成以目标性为导向的成果管理机制,同时建议教师们做研究的过程中,要发挥独创性的资源优势,形成错位竞争,强调青年学者要积极拜师,重视协同写作,形成学术共同体,早日取得突破。孙旭对本次座谈会进行总结。本次讲座高屋建瓴,以高站位的成果培育为目标,主题明确清晰,内容脚踏实地,希望各位与会人员重视各类科研成果奖项的申报,科技处也将强化管理,压实任务,帮助各学
查看详情
我校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2021-06-07
5月27日全天,我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有教授主持会议,共17名委员到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评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拟上报材料及讨论教育评价的综合改革方案。科技处汇报了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的申报情况,各委员听取了汇报,并认真审阅了申报材料,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并通过了拟上报评奖清单。本次会议是针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一次务虚会议。全体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就我校如何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崔新有介绍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背景及核心内容,并对下一阶段校学术委员会关于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查看详情
我校召开“一系三企”专题工作会议
2021-06-04
6月2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学校召开“一系三企”专题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吴光林副校长主持,各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学院系部主任,学科建设处、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吴光林在听取系部主任和相关部门的汇报后作总结讲话,对各学院负责人及系部主任在推动“一系三企”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的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各系部主任能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已有的工作做法,二是了解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的推进“一系三企”工作的深度融合。他强调,系部主任要有责任和担当,要深入理解学院办大学,学院是办学的主体,系部是办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强有力和有特色的系部,学院就没有坚定的发展;“一系三企”工作要实现有深度的融合,在思想上、观念上及方式上还要更开放,领会“大米和小米掺到一起煮”的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院系部和企业有深度的融合发展。他指出,各系部主任一是要提高认识,聚焦共识,要和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深刻领会王书记及崔校长讲话精神,做好“三结合、三融合、三区联动”工作;二是苦练内功,建立骨干,以无障碍建设协同研究中心为榜
查看详情
聚合学术资源 加强协作研究——校社科联召开学术协作研究小组研讨会
2021-06-03
6月1日下午,校社科联学术协作研究小组研讨会在定淮门校区1605会议室召开。校社科联理事会副主席吴光林副校长主持会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终身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江苏地方文化研究5个学术协作研究小组负责人及研究骨干、社科联秘书处人员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校社科联如何发挥好内联外合作用,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如何以学术协作研究小组为载体,积极引导全省办学系统教职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进一步浓厚学校的学术氛围,使校社科联真正成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家,成为一个办实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吴光林指出,社科联工作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基本着力点,以专题调研、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抓手,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营造学术氛围中积极作为。他对校社科联及5个学术协作研究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完善社科联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厘清研究思路,明晰研究方向;二是要加强学术协作研究小组队伍建设,发挥研究项目牵引聚合作用,整合办学系统社科研究资源;三是要筹办高质量学术会议,浓厚学校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社会
查看详情
智能建造工程高级人才培训项目获省人社厅立项
2021-06-03
近日,由江苏省人才学会和江苏开放大学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工地及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获得江苏省人社厅立项,研究中心获省级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我校智能建造与区块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慧工地及区块链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本次高级研修班项目的立项,奠定了我校在“智慧工地及安全管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和科研地位,进一步丰富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和实践成果,也提升了我校社会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建筑工程学院 文:徐德 审核:华永平)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2021春学期第三次教学与科研工作例会
2021-05-31
5月19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召开2021春学期第三次教学与科研工作例会,会议由信息工程学院黄黎副院长主持,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黄黎副院长领学并传达了教育厅分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 第三次修改文件,要求全体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习教育法,运用教育法。然后,黄黎副院长通报了2021年我院质量工程培育项目进展。基于人人身上有指标,责任到人的推进方式,我院高质量的完成了2021年开学至今的质量工程培育项目计划,希望全体教职工再接再厉,力争质量工程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她强调,学院现阶段工作重点是关注专任教师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严格把关,要求贯彻落实“谁审核谁负责”的执行机制。各系部还应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总结省技能大赛的失败经验、积极参与各种各类大赛。其次,黄黎副院长着重总结了我院科研工作推进。围绕“三区联动”工作、“三融合”和“三结合”的工作内容,对现阶段我院已取得的成果做重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7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75
/
87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