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计处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教务处
科研处
社会教育处
数智化建设处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2025/10/09
9月27-29日,2025年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暨优秀科技特派员案例展示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举办,大会主题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发挥广大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大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等联合主办。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作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受邀在大会上作题为“产业化攻关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从服务情况、案例成效、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展开,重点介绍团队通过秸秆高效炭化利用、炭基稻米产业化等方面创新有效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肯定,一些单位、个人对炭基农业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与我校开展合作。乡村振兴学院将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双创博士等优势,深化科技服务“三农”机制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文:周羡蕾;审核: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受邀在2025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上作专题报告
9月27-29日,2025年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暨优秀科技特派员案例展示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举办,大会主题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发挥广大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大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等联合主办。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作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受邀在大会上作题为“产业化攻关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从服务情况、案例成效、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展开,重点介绍团队通过秸秆高效炭化利用、炭基稻米产业化等方面创新有效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肯定,一些单位、个人对炭基农业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与我校开展合作。乡村振兴学院将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双创博士等优势,深化科技服务“三农”机制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文:周羡蕾;审核:
2025/10/09
9月24日上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八期),本期论坛聚焦于“嵌入式人工智能增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的机制与路径”,特邀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万兴主讲。此次论坛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论坛主题是万兴教授今年刚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万教授围绕该选题深入分析了从互联网平台经济到嵌入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过程。在申报选题方面,他强调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实际痛点的结合点,避免选题过于宽泛或脱离实践,要围绕国家发展进行深入积累,要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论文、项目、进修等形成自己独特学术价值;在申报经验上,他从申报书撰写规范、研究团队组建、前期成果积累等实用维度,结合自身多年申报与评审经验,梳理了材料准备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在课题论证环节,他重点讲解了研究方案设计、技术路线规划、预期成果设定的逻辑框架,强调论证需紧密围绕选题核心,通过数据支撑与案例佐证增强说服力。此外,万兴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在科研过程中,可高效处理多源异构数据、加速文献分析与选题定位,辅助构建研究模型,青年教师应突破传统研究方法局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科研选题、论证、实证及成果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八期):嵌入式人工智能增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的机制与路径
9月24日上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八期),本期论坛聚焦于“嵌入式人工智能增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的机制与路径”,特邀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万兴主讲。此次论坛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论坛主题是万兴教授今年刚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万教授围绕该选题深入分析了从互联网平台经济到嵌入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过程。在申报选题方面,他强调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实际痛点的结合点,避免选题过于宽泛或脱离实践,要围绕国家发展进行深入积累,要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论文、项目、进修等形成自己独特学术价值;在申报经验上,他从申报书撰写规范、研究团队组建、前期成果积累等实用维度,结合自身多年申报与评审经验,梳理了材料准备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在课题论证环节,他重点讲解了研究方案设计、技术路线规划、预期成果设定的逻辑框架,强调论证需紧密围绕选题核心,通过数据支撑与案例佐证增强说服力。此外,万兴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在科研过程中,可高效处理多源异构数据、加速文献分析与选题定位,辅助构建研究模型,青年教师应突破传统研究方法局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科研选题、论证、实证及成果
2025/09/30
9月26日至28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南京农业嘉年华主场活动在高淳区固城湖水慢城盛大举行,乡村振兴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团队“秸秆高效低碳还田技术”成果获推介,此成果经申报筛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成功入选“2025年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典型案例”。此项技术针对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弊端多、传统炭化成本高、土壤有机质提升慢等问题,契合南京绿色低碳都市农业定位,通过联合有关单位研发秸秆免粉化造料限氧热解工艺和机械化还田精准施肥关键技术,集成零能耗、高效率、可持续的秸秆高效低碳还田技术体系,炭化成本下降40%以上,土壤有机质每年提升0.1个百分点以上,在化肥减施30%条件下实现增产,每吨秸秆炭固定2吨二氧化碳,农产品质量与风味明显提升,每亩新增综合效益200元以上,近年来在南京栖霞区、江宁区等地示范应用3万亩次。作为南京首创的农业活动品牌、长三角地区农业领域的标志性盛会,南京农业嘉年华始于2005年,以“农民的节日 市民的盛会”为主旨,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先后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国际都市农业创意与推广杰出城市奖”、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创意奖”等。(文:沈敏;图/审核:袁灿生
我校成果入选南京市典型案例并获南京农业嘉年华专题推介
9月26日至28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南京农业嘉年华主场活动在高淳区固城湖水慢城盛大举行,乡村振兴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团队“秸秆高效低碳还田技术”成果获推介,此成果经申报筛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成功入选“2025年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典型案例”。此项技术针对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弊端多、传统炭化成本高、土壤有机质提升慢等问题,契合南京绿色低碳都市农业定位,通过联合有关单位研发秸秆免粉化造料限氧热解工艺和机械化还田精准施肥关键技术,集成零能耗、高效率、可持续的秸秆高效低碳还田技术体系,炭化成本下降40%以上,土壤有机质每年提升0.1个百分点以上,在化肥减施30%条件下实现增产,每吨秸秆炭固定2吨二氧化碳,农产品质量与风味明显提升,每亩新增综合效益200元以上,近年来在南京栖霞区、江宁区等地示范应用3万亩次。作为南京首创的农业活动品牌、长三角地区农业领域的标志性盛会,南京农业嘉年华始于2005年,以“农民的节日 市民的盛会”为主旨,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先后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国际都市农业创意与推广杰出城市奖”、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创意奖”等。(文:沈敏;图/审核:袁灿生
2025/09/30
2025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课题资助下,乡村振兴学院承担了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工作。2025年9月17日至9月25日,课题组先后赴徐州市、沭阳县、泗洪县、高邮市、泰兴市、溧阳市等地,实地调研了徐州绿健乳业、好的食品、沭阳国际花木城与花卉产业园区、泗洪稻蟹共生模式与现代农业园区、泰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以及高邮大虾、鸭业、稻米三大特色产业等,就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交流座谈,围绕乡村产业经营体系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强镇与品牌创建、联农带农机制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等问题取得一系列初步成果。(文:于琦、何彦超、戈阳;图:于琦、戈阳;审核:袁灿生)
乡村振兴学院团队赴五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调研
2025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课题资助下,乡村振兴学院承担了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工作。2025年9月17日至9月25日,课题组先后赴徐州市、沭阳县、泗洪县、高邮市、泰兴市、溧阳市等地,实地调研了徐州绿健乳业、好的食品、沭阳国际花木城与花卉产业园区、泗洪稻蟹共生模式与现代农业园区、泰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以及高邮大虾、鸭业、稻米三大特色产业等,就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交流座谈,围绕乡村产业经营体系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强镇与品牌创建、联农带农机制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等问题取得一系列初步成果。(文:于琦、何彦超、戈阳;图:于琦、戈阳;审核:袁灿生)
2025/09/26
为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深化广大师生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理解,提高服务质效,促进学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校于9月25日上午举办了科研经费管理及相关政策解读宣讲会。本次会议分线下、线上两个会场同时召开,各二级单位科研联络员、高级别项目主持人、科研骨干等1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处长罗殷主持。会上,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财务处、审计处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解读政策要点、剖析典型案例、明确纪律红线,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理解政策、用好经费、防范风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高效规范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部门围绕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制定、横向科研项目突出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科研诚信等方面做了重点解读,财务处具体介绍了科研项目报销注意事项、包干制管理等,审计处解读了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并罗列了经费使用的负面清单。会议现场,各相关职能部门还针对前期征集到的群众意见或建议作出现场解答。罗殷处长对各职能部门前期细致的准备予以了肯定,她提到本次宣讲活动是深化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落实学校巡视整改措施的具体举措。后期,科研管理部门也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图
我校举办科研经费管理及相关政策解读宣讲会
为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深化广大师生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理解,提高服务质效,促进学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校于9月25日上午举办了科研经费管理及相关政策解读宣讲会。本次会议分线下、线上两个会场同时召开,各二级单位科研联络员、高级别项目主持人、科研骨干等1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处长罗殷主持。会上,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财务处、审计处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解读政策要点、剖析典型案例、明确纪律红线,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理解政策、用好经费、防范风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高效规范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部门围绕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制定、横向科研项目突出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科研诚信等方面做了重点解读,财务处具体介绍了科研项目报销注意事项、包干制管理等,审计处解读了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并罗列了经费使用的负面清单。会议现场,各相关职能部门还针对前期征集到的群众意见或建议作出现场解答。罗殷处长对各职能部门前期细致的准备予以了肯定,她提到本次宣讲活动是深化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落实学校巡视整改措施的具体举措。后期,科研管理部门也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图
2025/09/25
2025年9月19日,由南京理工大学主办、江苏开放大学协办的“Workshop–Innovations in 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中德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会议期间,德国奥格斯堡大学Janina Bahnemann教授等人分享了微流体控制方面的先进技术,南京理工大学王姝云博士等人介绍了先进催化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姜龙杰博士受邀作了题为“Electro–Membrane Coupled Separation Systems Enabling Green Recycling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的学术报告。姜龙杰博士重点介绍了团队在电–膜耦合分离体系方面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其在退役锂电池绿色回收过程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不仅为提升锂资源回收效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降低回收过程中
环境生态学院协办中德学术交流研讨会
2025年9月19日,由南京理工大学主办、江苏开放大学协办的“Workshop–Innovations in 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中德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会议期间,德国奥格斯堡大学Janina Bahnemann教授等人分享了微流体控制方面的先进技术,南京理工大学王姝云博士等人介绍了先进催化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姜龙杰博士受邀作了题为“Electro–Membrane Coupled Separation Systems Enabling Green Recycling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的学术报告。姜龙杰博士重点介绍了团队在电–膜耦合分离体系方面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其在退役锂电池绿色回收过程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不仅为提升锂资源回收效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降低回收过程中
2025/09/24
9月19日,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学界联动为目的,特邀学界专家、出版社编辑,以学术报告、书稿评审、咨询研讨等形式,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培育科研团队、促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学术论坛由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处、外国语学院主办,江苏开放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协办。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活动。射阳开放大学校长朱锦昌、无锡开放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国云作为办学系统代表参会。19日上午,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致欢迎辞,并为宁稼雨教授、苗怀明教授、冯保善教授三位专家授予聘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罗殷主持上午的论坛活动。杭祝洪向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出版界同仁、办学系统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江苏开放大学坚持植根江苏,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办学宗旨,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为全省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培元”行动,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40余项。
搭建学术桥梁,深耕叙事研究——我校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9月19日,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学界联动为目的,特邀学界专家、出版社编辑,以学术报告、书稿评审、咨询研讨等形式,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培育科研团队、促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学术论坛由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处、外国语学院主办,江苏开放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协办。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活动。射阳开放大学校长朱锦昌、无锡开放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国云作为办学系统代表参会。19日上午,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致欢迎辞,并为宁稼雨教授、苗怀明教授、冯保善教授三位专家授予聘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罗殷主持上午的论坛活动。杭祝洪向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出版界同仁、办学系统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江苏开放大学坚持植根江苏,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办学宗旨,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为全省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培元”行动,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40余项。
2025/09/17
近日,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正式公布2025年度立项名单。我校设计学院申报的“生活美学与AIGC融合下的紫砂雅器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江苏艺术基金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扶持优秀艺术创作、培养杰出艺术人才、推动江苏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次基金立项是设计学院继2023年度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舞台美术呈现高级研修” 项目立项后的再度立项。“生活美学与AIGC融合下的紫砂雅器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江苏开放大学主办,联合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陶瓷设计专委会、无锡供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构建“教育—行业—科技”三环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资源、行业标准、AIGC技术三方优势,推动紫砂行业数智化转型。项目聚焦“美学素养提升+AIGC技术赋能+传统工艺”三核驱动,通过理论阐释、实践创作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涵盖集中授课、案例分析、集体座谈、分组调研、团队汇报、操作示范、个体交流及作品展示等多元形式,系统培养兼具文化阐释力、技术驾驭力与市场洞察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此次培训旨在以AIGC技术激活紫砂文化基因,构建数字化协同设计—手工二次
设计学院获江苏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
近日,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正式公布2025年度立项名单。我校设计学院申报的“生活美学与AIGC融合下的紫砂雅器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江苏艺术基金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扶持优秀艺术创作、培养杰出艺术人才、推动江苏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次基金立项是设计学院继2023年度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舞台美术呈现高级研修” 项目立项后的再度立项。“生活美学与AIGC融合下的紫砂雅器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江苏开放大学主办,联合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陶瓷设计专委会、无锡供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构建“教育—行业—科技”三环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资源、行业标准、AIGC技术三方优势,推动紫砂行业数智化转型。项目聚焦“美学素养提升+AIGC技术赋能+传统工艺”三核驱动,通过理论阐释、实践创作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涵盖集中授课、案例分析、集体座谈、分组调研、团队汇报、操作示范、个体交流及作品展示等多元形式,系统培养兼具文化阐释力、技术驾驭力与市场洞察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此次培训旨在以AIGC技术激活紫砂文化基因,构建数字化协同设计—手工二次
2025/08/29
8月26日,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水稻后期田管现场观摩暨秋播技术培训会在六合区竹镇镇召开。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站农业技术人员、六合区街镇农村部门负责人、种植主体代表等约120人参加现场观摩与培训。培训伊始,全体参训人员来到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观摩。此时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穗大粒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在观摩现场,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重点围绕如何落实水稻高温热害应对措施,以及中后期水肥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场讲解。这种“田间课堂”的形式,直观生动,针对性强,让种植主体受益匪浅,对如何抓好下一步水稻中后期田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随后,全体人员在光华村会议室参加了集中培训。江苏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特聘专家、推广研究员管永祥教授首先作专题辅导。他系统复盘了我区水稻前期的田间管理、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讲解了后期田管关键技术措施。他强调,面对持续高温天气,种植主体要主动出击,采取“以水调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水稻后期田管现场观摩暨秋播技术培训会
8月26日,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水稻后期田管现场观摩暨秋播技术培训会在六合区竹镇镇召开。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站农业技术人员、六合区街镇农村部门负责人、种植主体代表等约120人参加现场观摩与培训。培训伊始,全体参训人员来到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观摩。此时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穗大粒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在观摩现场,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重点围绕如何落实水稻高温热害应对措施,以及中后期水肥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场讲解。这种“田间课堂”的形式,直观生动,针对性强,让种植主体受益匪浅,对如何抓好下一步水稻中后期田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随后,全体人员在光华村会议室参加了集中培训。江苏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特聘专家、推广研究员管永祥教授首先作专题辅导。他系统复盘了我区水稻前期的田间管理、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讲解了后期田管关键技术措施。他强调,面对持续高温天气,种植主体要主动出击,采取“以水调
乡村振兴学院教师受邀在2025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上作专题报告
2025-10-09
9月27-29日,2025年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暨优秀科技特派员案例展示会议在浙江大学隆重举办,大会主题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发挥广大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大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等联合主办。乡村振兴学院袁灿生教授作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受邀在大会上作题为“产业化攻关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从服务情况、案例成效、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展开,重点介绍团队通过秸秆高效炭化利用、炭基稻米产业化等方面创新有效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肯定,一些单位、个人对炭基农业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与我校开展合作。乡村振兴学院将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双创博士等优势,深化科技服务“三农”机制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文:周羡蕾;审核:
查看详情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八期):嵌入式人工智能增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的机制与路径
2025-10-09
9月24日上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八期),本期论坛聚焦于“嵌入式人工智能增强制造企业数字创新过程的机制与路径”,特邀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万兴主讲。此次论坛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论坛主题是万兴教授今年刚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万教授围绕该选题深入分析了从互联网平台经济到嵌入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过程。在申报选题方面,他强调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实际痛点的结合点,避免选题过于宽泛或脱离实践,要围绕国家发展进行深入积累,要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论文、项目、进修等形成自己独特学术价值;在申报经验上,他从申报书撰写规范、研究团队组建、前期成果积累等实用维度,结合自身多年申报与评审经验,梳理了材料准备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在课题论证环节,他重点讲解了研究方案设计、技术路线规划、预期成果设定的逻辑框架,强调论证需紧密围绕选题核心,通过数据支撑与案例佐证增强说服力。此外,万兴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在科研过程中,可高效处理多源异构数据、加速文献分析与选题定位,辅助构建研究模型,青年教师应突破传统研究方法局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科研选题、论证、实证及成果
查看详情
我校成果入选南京市典型案例并获南京农业嘉年华专题推介
2025-09-30
9月26日至28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南京农业嘉年华主场活动在高淳区固城湖水慢城盛大举行,乡村振兴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团队“秸秆高效低碳还田技术”成果获推介,此成果经申报筛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成功入选“2025年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典型案例”。此项技术针对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弊端多、传统炭化成本高、土壤有机质提升慢等问题,契合南京绿色低碳都市农业定位,通过联合有关单位研发秸秆免粉化造料限氧热解工艺和机械化还田精准施肥关键技术,集成零能耗、高效率、可持续的秸秆高效低碳还田技术体系,炭化成本下降40%以上,土壤有机质每年提升0.1个百分点以上,在化肥减施30%条件下实现增产,每吨秸秆炭固定2吨二氧化碳,农产品质量与风味明显提升,每亩新增综合效益200元以上,近年来在南京栖霞区、江宁区等地示范应用3万亩次。作为南京首创的农业活动品牌、长三角地区农业领域的标志性盛会,南京农业嘉年华始于2005年,以“农民的节日 市民的盛会”为主旨,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先后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国际都市农业创意与推广杰出城市奖”、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创意奖”等。(文:沈敏;图/审核:袁灿生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团队赴五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调研
2025-09-30
2025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课题资助下,乡村振兴学院承担了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工作。2025年9月17日至9月25日,课题组先后赴徐州市、沭阳县、泗洪县、高邮市、泰兴市、溧阳市等地,实地调研了徐州绿健乳业、好的食品、沭阳国际花木城与花卉产业园区、泗洪稻蟹共生模式与现代农业园区、泰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以及高邮大虾、鸭业、稻米三大特色产业等,就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交流座谈,围绕乡村产业经营体系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强镇与品牌创建、联农带农机制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等问题取得一系列初步成果。(文:于琦、何彦超、戈阳;图:于琦、戈阳;审核:袁灿生)
查看详情
我校举办科研经费管理及相关政策解读宣讲会
2025-09-26
为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深化广大师生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理解,提高服务质效,促进学校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校于9月25日上午举办了科研经费管理及相关政策解读宣讲会。本次会议分线下、线上两个会场同时召开,各二级单位科研联络员、高级别项目主持人、科研骨干等1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处长罗殷主持。会上,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财务处、审计处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解读政策要点、剖析典型案例、明确纪律红线,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理解政策、用好经费、防范风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高效规范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部门围绕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制定、横向科研项目突出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科研诚信等方面做了重点解读,财务处具体介绍了科研项目报销注意事项、包干制管理等,审计处解读了科研项目经费的审计并罗列了经费使用的负面清单。会议现场,各相关职能部门还针对前期征集到的群众意见或建议作出现场解答。罗殷处长对各职能部门前期细致的准备予以了肯定,她提到本次宣讲活动是深化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落实学校巡视整改措施的具体举措。后期,科研管理部门也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图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协办中德学术交流研讨会
2025-09-25
2025年9月19日,由南京理工大学主办、江苏开放大学协办的“Workshop–Innovations in 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中德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创新。会议期间,德国奥格斯堡大学Janina Bahnemann教授等人分享了微流体控制方面的先进技术,南京理工大学王姝云博士等人介绍了先进催化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姜龙杰博士受邀作了题为“Electro–Membrane Coupled Separation Systems Enabling Green Recycling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的学术报告。姜龙杰博士重点介绍了团队在电–膜耦合分离体系方面的最新研究,展示了其在退役锂电池绿色回收过程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不仅为提升锂资源回收效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降低回收过程中
查看详情
搭建学术桥梁,深耕叙事研究——我校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2025-09-24
9月19日,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学界联动为目的,特邀学界专家、出版社编辑,以学术报告、书稿评审、咨询研讨等形式,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培育科研团队、促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学术论坛由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处、外国语学院主办,江苏开放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协办。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活动。射阳开放大学校长朱锦昌、无锡开放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国云作为办学系统代表参会。19日上午,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致欢迎辞,并为宁稼雨教授、苗怀明教授、冯保善教授三位专家授予聘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罗殷主持上午的论坛活动。杭祝洪向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出版界同仁、办学系统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江苏开放大学坚持植根江苏,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办学宗旨,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为全省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培元”行动,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40余项。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获江苏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
2025-09-17
近日,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正式公布2025年度立项名单。我校设计学院申报的“生活美学与AIGC融合下的紫砂雅器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江苏艺术基金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扶持优秀艺术创作、培养杰出艺术人才、推动江苏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次基金立项是设计学院继2023年度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舞台美术呈现高级研修” 项目立项后的再度立项。“生活美学与AIGC融合下的紫砂雅器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江苏开放大学主办,联合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陶瓷设计专委会、无锡供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构建“教育—行业—科技”三环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资源、行业标准、AIGC技术三方优势,推动紫砂行业数智化转型。项目聚焦“美学素养提升+AIGC技术赋能+传统工艺”三核驱动,通过理论阐释、实践创作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涵盖集中授课、案例分析、集体座谈、分组调研、团队汇报、操作示范、个体交流及作品展示等多元形式,系统培养兼具文化阐释力、技术驾驭力与市场洞察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此次培训旨在以AIGC技术激活紫砂文化基因,构建数字化协同设计—手工二次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举办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水稻后期田管现场观摩暨秋播技术培训会
2025-08-29
8月26日,由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与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的六合区整建制开展稻麦(油)轮作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片区建设水稻后期田管现场观摩暨秋播技术培训会在六合区竹镇镇召开。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六合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站农业技术人员、六合区街镇农村部门负责人、种植主体代表等约120人参加现场观摩与培训。培训伊始,全体参训人员来到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观摩。此时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穗大粒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在观摩现场,江苏开放大学专家技术团队丁超博士,重点围绕如何落实水稻高温热害应对措施,以及中后期水肥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场讲解。这种“田间课堂”的形式,直观生动,针对性强,让种植主体受益匪浅,对如何抓好下一步水稻中后期田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随后,全体人员在光华村会议室参加了集中培训。江苏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特聘专家、推广研究员管永祥教授首先作专题辅导。他系统复盘了我区水稻前期的田间管理、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讲解了后期田管关键技术措施。他强调,面对持续高温天气,种植主体要主动出击,采取“以水调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7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87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