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党委书记丁荣余率队赴扬州市江都区开展产业专题调研。此次调研以江都区为样本,深入考察当地先进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实践,为学校承担的各类研究课题搜集一线资料,夯实研究基础。江都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海军,区发改委党组成员、重大办副主任任燕姮及工信局、科技局分管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丁荣余一行先后走访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扬州芯粒电子信息产业园、扬州博恒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察看、细节询问等方式,系统了解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运营、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解析江苏产业发展现状积累实践素材。
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团队重点关注企业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创新突破。作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核心企业,该公司2024年造船产值达82亿元,同比增长7亿元;建造的21万吨散货船“惠智海”轮入选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世界造船名录”,700箱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获评“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其布局新能源业务与数字化智能制造“两个新赛道”、力争2027年产值突破120亿元的规划,为研究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提供了典型案例。
扬州芯粒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发展态势引发团队关注。该项目由芯德科技投资,总投资20亿元,一期聚焦Chiplet封装业务,计划通过三期建设实现百亿产值规模。团队详细了解了项目技术研发团队、核心技术储备及产业化进度,认为其在集成电路高端封装领域的探索,为研究江苏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扬州博恒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察看了超薄基膜生产线运行情况。该项目总投资106亿元,一期为省级重大项目,其研发的高端新能源基膜打破国外垄断,2024年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企业”,累计获批发明专利38件。企业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为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转型实践成为调研重点。这家1956年设立、2011年上市的企业,已形成“金属成形机床+激光加工设备+智能制造服务”全产业链体系,2025年获评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主导制定26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承担1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研究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模式提供了鲜活样本。
座谈会上,王海军主任介绍了江都区产业整体布局,重点阐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及未来规划;区工信局、科技局分管负责同志补充了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企业研发投入等具体信息。丁荣余围绕“产业集群培育”“关键技术突破瓶颈”“要素保障机制”等课题研究核心方向,与参会单位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江都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机遇挑战、技术研发投入占比、人才引进成效等关键问题。丁荣余表示,江都区作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其产业实践具有较强代表性,此次调研收集的企业运营数据、产业规划细节、政策实施效果等信息,将为学校课题研究提供扎实的基层依据,助力研究成果更贴合江苏产业发展实际。
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交流,系统采集了江都区重点产业的发展资料,为学校解析全省产业发展现状、预判未来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下一步,学校将基于调研成果,深化相关课题研究,力求形成贴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为江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图:司万金 文:孙文婷 审核:董昕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