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实效,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晓红教授,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专题讲座。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院长季海菊主持。
高晓红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题,用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出发,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宏大视野,重点阐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等内容。
她结合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要求与自身实际经历,分享了对于思政课教师责任的认识与感悟:第一,增强政治责任自觉,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定力和清醒,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第二,严于自律、端正品格,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第三,读原文悟原理,吃透教学内容,不断探索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她还紧扣“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深挖儒家文化中的担当观与马克思主义担当观的精神内核,阐述了新时代担当观的丰富内涵,强调我们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在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正做到知重负重,乐于担当;知难而进,敢于担当;知责有为,善于担当。
本次讲座靶向聚焦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痛难点问题,内容丰富,启发性强。与会教师认真聆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今后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将其运用到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让教学做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为学生带来更多有深意、有新意、有活力、有张力的学习体验,努力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播者、价值引领者与信仰铸魂者。
未来,学院也将继续以铸魂强师的历史主动,砥砺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夯实理论素养,厚积师德素养,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奋力书写为强国建设、复兴伟业挺膺担当的时代新篇。
(文/图:施琪/宋点;审核:季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