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浏览次数:435 日期:2025-06-04 作者:范杰玉

5月30日,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副校长张晓,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许浩,纪委委员黄金国和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纪河作重点发言,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冯国刚和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大华作交流发言。会议由党委书记、校长丁荣余主持,学校第三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

丁荣余强调指出,学校要紧紧围绕江苏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新变化,扎实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社会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工作,着力提升学校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强化指导工作。要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围绕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验区要求,紧密结合服务新质生产力、强化产教融合、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等,进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二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要主动创新求变,积极适应数智时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推动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用创新深化学校内涵建设。要推进新型办学体系提质创优,推动办学体系搭平台、建项目,强体系、强网络,促进教育供给与区域需求精准对接,增强开放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要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适应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等新变化,以终身学习机制为纽带,加强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指导,促进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协同发展、相互赋能。三要树立特色品牌,提升学校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要强化学校发展的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和针对性,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发展战略,对标城市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不断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要强化特色科学研究水平,紧密对接江苏发展战略、产业链需求及市场要求等,深入挖掘特色教育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强化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互动,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强化高品质终身学习教育供给,服务全年龄段终身学习,以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满足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升学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

张晓在重点发言中表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一要认识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撑、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举措。二要认识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高校使命。要坚持“四个面向”,以应用和问题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紧紧围绕江苏“1650”先进制造业集群、“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0+X”未来产业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研究等领域,强化产学研合作,布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建立以创新质量、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科研人员投身解决现实问题。

耿焕同以《凝聚开放共识 提升发展质量》为题,聚焦深刻认识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两方面作重点发言。他表示,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强劲动能、制度优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水平教育开放,要秉持创新开放,建强教育教学与管理数字化。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个性化应用探索,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特点,开设相适应的课程;优化提升“江苏开放大学月明在线平台”,以性能优良的“一云多端”,支撑汇聚资源、教学运行、服务与管理体系一体化办学。要深化评价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更加注重多元、多维、全面、高级的学生素养评价,因地制宜推进数智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让评价更科学,使教学管理与服务更加规范、严格、高效、精细,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模式创新、治理优化。

许浩围绕深刻领悟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的核心要义、办好“江苏人民的大学”的核心理念与实施方略和强化“三服务”职能构建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推进机制三方面作重点发言。他表示,要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围绕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推动思想认识再提升,推动各方协同再加力,形成横向联动、纵向协同的全方位协调机制。要当好参谋助手,明晰工作举措,坚持以调研为谋事之基,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推动数智创新型大学各项安排有序衔接、有效对接。要提升能力素养,增强工作本领,转变工作作风,答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办公室答卷”。

黄金国以《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筑牢高校纪检监察坚实防线》为题作重点发言,结合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刻启示,分析了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表示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发展,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落地生根,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提升监督效能和精准度,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纪河在重点发言中表示要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聚焦主责主业,以“守正创新”为根基明确办学方向,守教育初心之“正”,创人才培养之“新”;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强化学科发展,聚焦国家战略、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以“综合改革”为引擎,推动管理架构重造,优化管理层级、释放工作活力、加强数字化管理水平;以“凝聚共识”为纽带,深化制度创新,弘扬师德师风、凝聚发展合力,强化服务导向、提升治理效能,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激发队伍活力,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冯国刚和胡大华分别作交流发言。冯国刚表示,要以思想伟力引领实践突破,融入人才培养、聚焦科研创新、深化内部治理,以改革破局开路,以实干担当作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任务落地见效。胡大华表示,学校要在区域发展中找准新方位,围绕国家和江苏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为契机,强化产教融合,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文:范杰玉 图:王济宇 审核:杨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