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泥韵流芳——艺术学院成功举办非遗南京泥人手作活动

浏览次数:126 日期:2025-04-27 作者:薛玥莹

为深入贯彻“以美育人、以美润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月25日下午,由校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匠心筑梦·泥韵流芳”非遗南京泥人手作活动,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208室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文化休闲系教师文爽主持,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南京泥人非遗传承人朱建东担任主讲嘉宾。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丁姝娟、副书记张洁、校关工委委员徐四海、校团委彭熙媛、学院全体辅导员,以及来自各校区的30名学生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朱建东老师以女娲造人的古老传说为切入点,引领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从新石器时代的质朴彩陶,到汉唐宋时期的精美陶俑,再到近代色彩斑斓的泥人彩塑,生动展现了千年泥塑艺术的发展脉络。朱老师重点阐述了南京泥人“三分雕七分彩”的独特艺术理念,并通过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等知名流派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凸显了南京泥人写意着色、粗犷豪放与灵动细腻并蓄的艺术特色。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与生动直观的演示,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了南京泥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世代相传的匠心精神,激发了大家对非遗保护的热情与责任感。

随后,活动进入实践体验环节。朱老师一展其精湛的技艺,运用捏、塑、搓、揉、摁等传统技法,迅速塑造出一只羽毛丰满、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引得现场师生赞叹不已,活动气氛也随之被推向了高潮。在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充分发挥创意与想象力,沉浸在泥塑创作的乐趣之中。他们通过指尖的揉搓与塑造,不仅创作出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泥塑作品,还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有效缓解了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与紧张情绪。

活动尾声,徐四海教授结合同学们的手工作品,深入解读了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他谈道,江苏非遗资源极其丰富,其中11项已入选世界级名录,涵盖了传统技艺、民俗、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是活态的文化基因库。徐教授鼓励同学们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创新,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活动巧妙融合美育、思政教育与心理疗愈,让同学们在沉浸式学习中传承非遗技艺、感悟工匠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近年来,艺术学院通过举办戏曲展演、非遗项目展示及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内的普及与传承,并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育人模式。未来,艺术学院将进一步丰富美育实践的方式与内容,致力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促进中华美育精神的绵延传承。

(文:姚伟丽/图:校团委,审核: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