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实践锻炼促进发展——建筑工程学院安排学生前往智能建造工地进行专业实践教学

浏览次数:102 日期:2025-04-27 作者:刘月

为了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4月25日,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了2024级建造工程技术专业的28名学生前往中建三局南京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认识实习。学生们通过现场观察、技术讲解以及与行业专家的互动交流,亲身体验了智能建造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创新实践。

该项目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属于南京市重点工程及智能建造示范培育项目。其总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了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空中造楼机”、整体拼装式铝模液压式自动提升卸料平台等共计15项智能建造技术,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与质量。此外,项目还运用智慧工地云平台进行数据集成和云计算监控,确保能够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并通过智能可视化设备实现高效管理。

同学们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在项目总工焦总的引领下,有序地参观了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施工现场。焦总首先对工程概况、安全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标准化建设以及项目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讲解。随后,他重点介绍了项目中采用的第四代“空中造楼机”,并指出:“该设备在材料吊装转运环节可节约50%的劳动力,相较于传统模架系统,施工效率提升了约20%。”通过观看造楼机施工的相关视频,同学们对施工的详细流程和技术要求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回到会议室后,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智慧工地数据大屏,并在现场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数据大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BIM等技术,实时整合了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关键数据,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动态展示。

“通过这次对智能建造项目的参观,我深刻认识到,未来的建筑业将更加依赖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作为一名学生,仅仅掌握传统的建筑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我们还需要学习BIM、物联网、数据分析等现代技能。我将以这次参观为契机,加强跨学科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工程人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4级的王子文同学和洪德怀同学在课后交流分享时,分享了他们的感受。

组织此次专业实践教学的刘彦辰老师对企业提供的机会表示了感谢,他相信,这种近距离、直观的学习体验,将使得同学们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为他们未来步入职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专业认识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是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这样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出更多杰出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

(文、图:刘彦辰,审核:黎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