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的相关精神,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高质量发展,4月17日至18日,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工作研讨会在绍兴举行。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任伟,浙江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吉先,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郑益慧,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安徽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诸咸斌出席会议,一市三省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会。本次会议由轮值单位浙江开放大学主办、绍兴开放大学协办,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刘永鹏主持会议。
杭祝洪代表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对会议主办方和协办方致以诚挚谢意。他在发言中强调,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既凝聚了各家学分银行探索经验,又恰逢政策利好窗口期,有望为全国学分银行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样板。针对服务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设性意见:一是需求导向,场景突破,聚焦具体应用场景,以“小切口”实现跨区域服务拓展;二是融合创新,协同育人,通过“微证书”与“微专业”的有机衔接,联合教育机构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学习成果呈现方式,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围绕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协同发展,张吉先针对终身教育领域存在的制度不完善、顶层设计不清晰、认证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规范微证书认证,推进学习成果跨区域共享,深化终身学习制度研究;郑益慧强调引入人工智能认证技术,拓展职业发展等应用场景,建立数据互通机制;诸咸斌结合安徽实践提出构建标准化认证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字档案库,加强社会宣传推广。
会上,一市三省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分别交流了2025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一市三省开放大学的校领导以及参会人员围绕长三角学分银行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学分银行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学分银行助力终身学习制度的完善、数字赋能学分银行转型发展、学习成果跨区域的应用场景构建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会议重点聚焦“微证书”建设,就其标准规范、质量保障及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中的桥梁作用达成共识。
本次会议为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的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会议成果不仅为一市三省学分银行的业务协同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更为构建区域终身学习体系、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祝珊珊;审核:张璇;图文参考来源: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