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身教育自主知识体系”课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浏览次数:409 日期:2025-03-10 作者:刘家萍

为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特色研究,集合我校教育研究力量,助力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3月6日,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召开了“中国终身教育自主知识体系”课题研讨会。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指导。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殷主持会议。

丁荣余指出,“中国终身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取向和创新引领,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一是通过“终身教育现代化”与“泛在可及的生态构建”等原创概念建立学术话语体系,实现制度创新与学理化研究的深化;二是从高频需求、现实矛盾切入进行内需力分析与未来应对研究,避免空谈理想化设计;三是规避硬跨界陷阱与伪命题风险,优化跨界研究的实践策略;四是团队协作、技术工具、实证调研三者结合,推动研究从“思维碰撞”到“成果产出”,要敢于发出江苏开大的声音,提升终身教育特色研究的影响力。

杭祝洪肯定了“中国终身教育自主知识体系”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他从时空维度解构终身教育内涵,创新性提出从个体需求的内在外在变化层面扩展思路,重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三维模型。围绕课题研究的推进,他对终身教育数智化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和期刊专栏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

研讨会上,教育科学研究院樊小伟、王晓燕、韩小凡分别就“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与制度创新”“终身学习内需力分析与未来应对研究”进行了汇报;公共管理学院刘湉祎就“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终身教育内涵和体系研究”进行了分享;商学院郑润就“中国终身教育跨界分析与对策研究”进行了交流。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纪河、社会教育处处长张璇、发展规划处处长唐荣、老年发展学院院长周振华分别从研究基础、制度支持、质量评价、核心概念等维度进行了交流讨论,教育学院教师许文静和钟秋菊从技术与终身教育的关系、社会公众对终身教育的接受度等方面展开了分享,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学院、职能部门教育研究学术骨干参加会议。

校长丁荣余指导课题研究

研讨会现场

(文:林鑫;图:刘家萍;审核:虞晓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