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门及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发布,指南详细内容请详见基金委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5/qy/。
为确保我校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优质、高效、有序进行,请各单位及时认真地做好组织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请要求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聚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效能,在2025年推出改革举措,具体内容详见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5/jc/。
2.各单位应精心组织、精准扶持。紧紧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三大任务,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与科研主攻方向,充分挖掘资源特色和优势,提高标书书写质量;应鼓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含博士在读)的教师积极申报;针对新入职的年轻博士,学院应给予加强引导,让每一位新进人才能够了解国家有关科研项目的申报要求,鼓励申报青年基金项目;已承担过省部级、厅局级项目的负责人在原研究基础上应积极申报。
二、项目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于2025年1月15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pmpweb/login),按照各类型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联系学院科研秘书申请开通申报账户。
2.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分为包干制和预算制。2025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申请人在项目申请时无需编制预算。其余类型项目实行预算制,申请人应当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根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
3.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对于试点分类评审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结合申请人所选择的研究属性,组织专家进行分类评审。
4.申请人应通过信息系统邀请主要参与者在线填写个人简历,并上传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主要参与者PDF格式个人简历文件。对于个人简历中列出的代表性论文,申请人及主要参与者填写时应当根据其发表时的真实情况如实规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并对本人署名情况进行标注,同时上传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全文PDF电子版。代表性专著应上传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PDF格式的扫描件。
5.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重大项目,其研究期限由信息系统结合项目类型自动生成,申请人不可更改。
6.申请人在提交项目申请前,应就申请材料全部内容征得主要参与者和合作研究单位同意。
7.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如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应经过伦理审查。
8.申请人应确保提供的电子邮箱畅通有效,以便项目评审工作结束后能够及时接收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或不予资助通知,以及专家评审意见的相关信息,否则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三、申报工作安排
各类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一律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人应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并将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无需报送纸质申请材料。学校审核以及基金委信息系统需要一定处理时间,因此请申请人和所在学院严格遵守学校布置的时间节点进行上报。
第一阶段 开通账号(1月15日-1月22日):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开放,学院报送电子版《系统账号注册人员信息汇报表》,科技处将统一办理开户工作,以前申请过国家基金委项目的老师无需重新开通;
第二阶段 专家指导(1月10日-2月16日):学院加强申报组织工作,完成最后一轮专家指导论证,申报人于系统中进行申报书修改;科技处针对重点人群申报书,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论证并返回专家意见;
第三阶段 材料上传(2月17日-3月9日):申请人进一步修改凝练申请书,我校设定的系统填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9日24点,申请人请及时于系统中完成项目申报,逾时将不能填报提交;
第四阶段 形式审查(3月10日-3月19日):科技处联合各学院以交叉审核方式,完成形式审查工作并返回修改意见,科技处将于3月19日17点上报我校所有申报材料。
四、注意事项
1.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基金委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特提醒申请人注意:
(1)申请人同年申请不同类型的科学基金项目时,应在申请书中列明同年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信息,并说明申请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同年以不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申请或参与申请项目的人员,应在申请书“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中列明申请或参与申请项目的情况,并详细说明原因。
(3)申请人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类型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申请;
(4)受聘于一个以上依托单位的申请人,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通过不同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5)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6)不得将已获资助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提出重复资助申请;
(7)申请人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相关研究内容,不得是已向其他渠道提交申请且处于受理、评审期的。
2.联系方式:
(1)网络信息技术问题请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系统技术(信息中心)电话:010-62317474。
(2)学校科技处咨询电话:86265585;邮箱:zouy@jsou.edu.cn。
科学技术处
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