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全国党媒、荔枝新闻、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等媒体广泛报道我校教师节相关新闻

浏览次数:416 日期:2024-09-18 作者:管理员

9月10日教师节,我校教师节系列报道登上江苏教育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等媒体矩阵,充分展现我校办学四十五年来,服务终身教育的各类教师的良好形象。

1.江苏教育频道

江苏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

https://m.jstv.com/video/2024/9/11/1283516677014814720.html 

新华社

2.江苏开放大学:守护各类学习群体、多元教育形式的璀璨“学习梦”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82862?d=134da0e&channel=weixin

3.人民日报全国党媒

感恩教师节 致敬终身教育的“引路人”

https://www.hubpd.com/#/detail?contentId=4035225266127023826

4.人民日报全国党媒

守护各类学习群体、多元教育形式的璀璨“学习梦”——江苏开放大学教师群像素描

https://www.hubpd.com/#/detail?contentId=8070450532251045182 

5.荔枝新闻

表彰优秀教师 江苏开放大学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

https://m.jstv.com/h5/zxc/zxc.html?id=1283121783297409024&curchannel=%E7%8E%B0%E5%9C%BA 

6.交汇点新闻

感恩教师节 致敬终身教育的“引路人”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dfd99fe4b019ce5659c9e5 

7.交汇点新闻

守护各类学习群体、多元教育形式的璀璨“学习梦”——江苏开放大学教师群像素描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dfda38e4b019ce5659c9e7 

8.中国江苏网

感恩教师节 致敬终身教育的“引路人”

https://tech.jschina.com.cn/jcdt/202409/t20240910_3458457.shtml

9.中国江苏网

守护各类学习群体、多元教育形式的璀璨“学习梦”——江苏开放大学教师群像素描

https://tech.jschina.com.cn/jcdt/202409/t20240910_3458439.shtml


感恩教师节 致敬终身教育的“引路人”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心怀江苏大地,以终身教育为使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他们服务江苏人民,通过言传身教,厚植“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精神。在江苏开放大学,你会遇见专任教师、课程导师、学务导师、兼职教师等等,他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又是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更是终身学习的“引路人”。

江苏开放大学办学45年来,紧密围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为江苏民众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建设了一支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强大教师队伍,他们时刻践行“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校训,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为广大终身学习者提供不间断的学习服务。

在终身学习这场无垠的旅程中,引领与护航的力量远不止于大家所熟知的专任教师。在江苏开放大学,有许多奉献于日常、鲜为人知的教师群体,他们以独特的方式默默付出,用温暖陪伴每位学习者,共同织就支持个体持续成长与探索的终身学习网络。

他们是学务导师

以悉心指导,助力“能学”之旅

如何保障每位学习者“能学”?在江苏开放大学,每位学习者都有一位学务导师的辅导与陪伴,学务导师发挥各自专长,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克服工学矛盾、提供实践机会。为每一位学习者做好学业管理和学习规划,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学务导师就像指引学习者的灯塔,关键时刻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康苏、刘府和黄路是今年参加第十七届巴黎夏季残奥会的运动员,他们是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紧张备赛的巨大压力下,高强度的训练致使赶不上课程学习的进度,学务导师陈芳芳支持学习不断线,为他们量身打造专属辅导计划,开启终身学习的“绿色通道”。

来自江苏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宜兴开放大学的学务导师李亚东,为了给在工作岗位的“成人后”学子创造温暖而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化身“六边形战士”,24小时在线,以“一对一”的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为学生们带来满满的学习“安全感”,学生送来的“真情系学子,倾心暖春华”锦旗是对他多年来悉心付出的肯定。

在学务导师的引领下,学习者掌握了知识、习得了技能,满足了“能学”的需求,即使毕业后,也能逐渐把学习内化为个人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使之成为一种持续、主动、享受的过程。

他们是一线教师

以多元身份,铺就“善学”之路

如何给学习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为他们教授“善学”的本领?为满足遍布江苏大地、学习背景各异、职业各不相同的15.3万余名在籍学生的学习需求,江苏开放大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广泛聘请三千余名兼职教师担任课程导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课程导师是开放教育教学中直接与学习者面对面开展教学的教师,是云端班级课程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人。他们有的是专任教师,更多的是辛勤耕耘、默默守护学习者的兼职“导师”,他们既有来自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学者,也有来自电子信息、金融、建筑、教育、食品、艺术文化等各个行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与技术能手。

联通学界与业界、融合理论与技能,兼职教师的加入为学习者提供“善学”的可能,将各行各业的前沿知识、实践案例和最新技术带入课堂,有效补充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组织实习实训,开展项目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习者的就业择业与学习深造创造更多机会和可能。

他们是教学科研骨干

以渊博学识,拓宽“深学”之境

如何满足学习者“深学”的追求?在江苏开放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42.9%,其中44人入选各类省部级培养对象,先后有57人入选“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开放大学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并没有局限于科研的象牙塔内,而是以渊博的学识积极投身终身教育的广阔舞台,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添砖加瓦。

他们用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把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化繁为简。江苏开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林军,在学生眼中是一位接地气的好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课程“上心”,林老师经常“跑工地”,将课本上抽象的内容实地拍摄图片、视频,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让同学们具体且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

他们带着服务社会的热情与责任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202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李燕,深入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新和园社区,为老年人开展 “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怎样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公益讲座,讲座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深受社区居民喜爱。

在实现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江苏开放大学的青年博士教师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以“博士微课堂”为平台,提供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高质量微课程,合力打造具有数智创新底色的在线讲堂品牌,为惠及更多“深学”需求的终身学习者,砥砺求索、撑篙摆渡。

他们是社会教育先锋

以满腔热忱,点亮“乐学”之光

如何让教育惠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自我、发现潜能,实现“乐学”?在社会教育的广阔天地,江苏开放大学的教师们深刻理解教育的力量应跳出校园的围墙,跨越年龄、职业、空间的界限,他们寓教于乐,从兴趣班到职业技能培训,从在线课程到社区学习圈,构建起了一个个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学习平台。

他们把课堂开进社区,打通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今年1月,江苏开放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的王婧萤老师走进社区,为居民们带来贴近实际需求和生活场景的健康养生知识——“舌尖上的药食同源系列之人参”,王老师引经据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居民们的提问,课程结束后,社区居民们意犹未尽,纷纷表达了对后续课程的高度期待。

他们以教学滋养兴趣,为学生打造学习朋友圈。“感谢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梁海英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与同窗共享学习之乐,沉醉于自然之美与花艺之道”,王晓雯是江苏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班的学员,梁老师10次生动有趣的专题授课让她沉浸式走进中国传统插花世界,既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更结识到了许多可以分享学习乐趣和成果的朋友。

他们为银发学子添新彩,提供跨越年龄的终身教育。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江苏开放大学的教师们以国家老年大学江苏分部、江苏老年开放大学成立为契机,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积极投身老年教育课程的资源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充实着老年教育教师团队与“老龄文明教育志愿者”的力量。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老有所教”,为老年学员们带来了“老有所乐”的丰富体验,以终身学习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进一步激发“老有所为”的潜能。

授课时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科研上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言行中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江苏开放大学的教师时刻践行教育家精神;他们的学生行走在田间地头、活跃在新兴业态、拼搏在奥运赛场……他们以师者的“泛爱”、学者的“自觉”、知识分子的“良善”,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秉持终身教育的理念,以“能学”“善学”“深学”“乐学”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用言传身教,把“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校训深深印刻在每一位终身学习者的心中。

今年是第40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致敬每一位江苏开放大学教师,致敬每一位终身教育战线的“引路人”!祝福您节日快乐!

通讯员 张雨晴

江苏开放大学:守护各类学习群体、多元教育形式的璀璨“学习梦”

有这样一所大学,她植根江苏沃土、服务之网广布,她的服务对象,揽尽职业五花八门、年龄不拘一格、城乡皆有其影的“成人后”学子。

有这样一群师者,他们躬耕田野沃土、服务社区居民、聚焦家庭教育、关注职后成长,为了完成江苏开放大学“扎根江苏大地办大学”的办学使命而孜孜不倦,成为各类学习者追梦之旅、成长阶梯、人生转折的坚实后盾。

正值第40个教师节,江苏开放大学教师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群像,正是这所大学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鲜活写照。

田间地头的科技兴农“引路人”

教师们热火朝天地扎根在田间地头,以科技兴农、人才助农,为江苏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金黄色的油菜花田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织锦,这幅“田园诗画”的“创作人”,正是乡村振兴学院的龙卫华教授。作为油菜杂交育种研究领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在南京市江宁区宁西村油菜育种示范基地,龙卫华带领着作物育种与栽培团队,全年深耕在泥土里,对25位种田一线大户从“种”到“收”进行全程“实地辅导”,帮助宁西村创造了南京有史以来油菜单产最高纪录。

穿梭于村道与河畔,用测量工具一笔一划捕捉每一寸土地的生机与潜力,提出涟水县五港镇罗冲村景观改造方案,这是环境生态学院园林系的师生团队为乡村“华丽蜕变”所付出的努力。正在驻村帮扶的罗冲村驻村第一书记、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汤鹏表示,未来将以罗冲村为阵地,邀请学院专家现场指导,谋划建设高科技肥料和新品种作物的“试验田”,持续探索科技助农、富民强村的新路径,通过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针对耕地“卡脖子”资源、种子“卡脖子”技术等问题,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是王琳、柯壮、丁超等乡村振兴学院青年博士教师。他们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围绕植物营养、资源高效型育种等重点方向开展研究,真正帮助农民“绿”了田野,“富”了口袋。

深入乡村的扶智赋能“育才人”

为了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内力”,从“输血”走向“活血”,教师们深入乡村,在授人以渔中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队伍。

指尖灵犀一点,一幅幅农村社区生动的组织结构图和变迁历程跃然眼前,这是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赵倩的《社会学基础》线上课堂。她的学生,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村(社区)干部,也是通过业余时间参与江苏开放大学“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的终身学习者,教师们以线上教学灵动的学习模式解决了他们的“工学矛盾”。

为了让村(社区)干部们更好地掌握基层治理的创新之道、富民兴村的妙策良方、产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江苏开放大学教师们的足迹遍布全省城乡,将热腾腾的教育培训“送上门”。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讲师团,赴东台、宿迁、泗阳、沭阳、泗洪、盐都等地线下教学。环境生态学院线下教学工作专项小组的老师们,来到宜兴开放大学为村(社区)干部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等课程的线下辅导。

身边社区的基层促学“撑篙人”

社区教育的破土萌芽、繁荣发展,离不开春风化雨、智慧温情的一线教师们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10年来,惠及数万名学习者……社区、农村、企业、中小学等,都留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玉兰教授和学生的“脚印”。每年的环境纪念日,她都带着学生开展“行走的环保思政课”。“‘青’心向绿,‘碳’路先锋”等50多项环保公益主题教学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元的“精神养分”。

“云端”的学习资源能更好惠及全社会各类人群,建筑工程学院陈从建老师的《无障碍认知进社区》、健康养生研究所傅梦玉老师的《小儿推拿保健》等精心打造的社区教育精品课程,成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宝贵资源。为了有效弥合老年人与现实世界的“鸿沟”,社会教育处的教师们积极开展“赋能银龄”建设工程,不仅通过建设江苏老龄教育网打造线上“学习圈”,更赴江苏13个市开展线下面授,利用各地名师工作室、社区教育体验基地等实体空间,组织老年学习者开展各类线下深度体验学习。

家庭教育的书香传承“启蒙人”

家庭是书香氤氲的最好氛围,园丁们深耕家庭与代际教育的沃土,以爱之名,播种希望,静待花开。

“如何读懂孩子,揭开幸福家庭的密码?”“隔代,也能教好娃!”一堂堂精彩的“父母课堂”的组织者,是常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常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顾锡宏。在他的引领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汇聚了一批热爱教育、富有经验的专家与教师,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

韩明慧老师以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方式,将家教“密码”悉数传授给前来听课的家长群体。她的事迹,是东台开放大学家庭教育项目组的教师们的缩影,他们先后多次走进东台镇新坝社区、新海社区、新兴社区、二女桥社区,为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资源。

职后成长的筑梦未来“引航人”

在新时代浪潮中,教师们犹如“舵手”,为不同成人学习群体量身打造“教育之舟”,助力他们在职后成长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点亮城市万家灯火,织就便捷生活图景。在南通开放大学“江海新才”学院,南通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陆永明在规划教育蓝图时,针对性地为这些城市“奔行者”设置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的本、专科专业,还免费提供技能资格认证培训,帮助他们在提升学历、技能充电中踏上未来人生的“启航点”。

江苏开放大学满足的是学历教育、老年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残疾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丰富“菜单”,让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学习者实现“大学梦”。为了保障学习者的职后成长,涌现出一批有情怀、有智慧、有耐心的教师们。他们中,有积极建设学务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的东海开放大学副校长姜勖,有为残奥会运动员的学习保驾护航的连云港开放大学学务导师朱婷,有来到企业为学生辅导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的建筑工程学院课程导师蔺彦玲等……

从乡村的田埂到城市的灯火,从家庭的“向学”到社区的“乐学”,每一处都镌刻着江苏开放大学教师默默守护的身影,扎根江苏大地,坚持立德树人,这些服务江苏全民终身学习的师者们,正在为江苏学习型社会建设孵育成果、栽培桃李、保驾护航。(丁苏怡)


表彰优秀教师 江苏开放大学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

春华秋实,桃李沁香。9月10日下午,江苏开放大学举行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隆重表彰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该校全体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全省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受表彰代表,以及在校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庆祝活动在教师节专题片《筑梦终身成就未来》中拉开帷幕,分“立德修身、铸魂强师”“数智创新、青蓝共绘”“教诲相承、践行致远”三个篇章徐徐展开。

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向长期以来情系学校建设、辛勤奉献的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表示衷心感谢。

丁荣余勉励全校教师一要以德为先、以生为本,致力于学生成长成才。二要用数赋智、以智赋能,打造数智创新型大学。三要统筹管理、科学规划,推动三教融合发展。丁荣余说,全体教职员工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投身科研创新,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推进教育公平与资源共享,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和学术边界,为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引领,以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会上,丁荣余宣读了《关于表彰光荣从教三十年及以上教职工的决定》,并为获得“从教三十年以上教职工”荣誉称号的教师颁发纪念奖章。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牛玉韬宣读了《2024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表彰决定,并为获得“2024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集体颁发奖牌;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顾新华为获得“2024年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教师颁发荣誉奖杯;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贵友宣读了《关于授予2024年度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决定》,并为荣获校级“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师颁发荣誉奖杯;副校长张晓为荣获“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教师颁发荣誉奖杯;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宣读《关于授予2024年度全省办学系统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决定》,并为荣获全省办学系统“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教师代表颁发荣誉奖杯;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宣读了《2023年优秀(十佳)辅导员名单》,并为获得“优秀(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的教师颁发荣誉奖杯;党委常委、副校长韩承辉、杭祝洪分别为“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类”“省级人才项目入选类”“省级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和指导学生获得省级竞赛奖项类”的教师颁发荣誉奖杯。

会上,校级教学名师代表、环境生态学院教师梁海英,全省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优秀教师代表、南通开放大学电气教研室主任兼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吴长贵,优秀指导老师、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范宇,从教三十年以上教职工代表耿强、倪晓燕等陆续发言,分享传道授业经历,分享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和责任。

近年来,江苏开放大学紧紧围绕“服务江苏人民的大学”办学定位,促进“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发展,推进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1项、全国教指委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批国家级基金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

江苏省终身学习资源库累计建设课程1758门、视频资源10.78万个,总播放量突破2.34亿次,日均访问量达21万次。“江苏学习在线”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94万,学习人次超过7200万。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用户数达565万人,认定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能力水平专业证书183项、在线开放课程74门、技能竞赛14项,1项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升级为江苏省地方标准,2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案例。成立国家老年大学江苏分部、江苏老年开放大学,探索推进远程老年教育、社区老年教育、老年学历教育等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多元路径,聚焦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服务江苏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有5000多名的专职老师奋战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所有的老师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教育服务,更高的思想引领和更多的学习帮助。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江苏学习强省建设得到更好的推进,让所有江苏人在一生的学习中,不断有新的技能、素养的提升和满足,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让社会的风尚更为美好。”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通讯员/成蕾 范杰玉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