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9日,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吴中开放大学承办的“2023年社区学习中心(CLC)研究能力提升工作坊”在苏州市吴中区顺利举行。
城市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立项,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苏州市教育局共同承担,总项目组设在苏州,旨在促进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林金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城市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简称“城市CLC”)总项目组组长包华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城市CLC专家组组长孙曙平,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沙涛,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筱菁,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城市CLC专家组副组长周延军,城市CLC专家组副组长张竺鹏,城市CLC秘书长蒋根兴,福建开放大学副校长沈光辉,广州开放大学校长熊军,吴中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炯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6个城市或地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CLC实验点的100余名代表参会。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官员裴伯庸(Robert Parua)通过视频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沙涛,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筱菁,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林金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城市CLC总项目组组长包华影发表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官员裴伯庸(Robert Parua)视频致辞
城市CLC项目总项目组副组长、专家组组长、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孙曙平宣读城市CLC第二期项目增补实验点名单。林金安、包华影为吴中开放大学、德清县青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中汇智慧云教育(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单位授牌。
会议特别邀请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张竺鹏、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金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周延军作题为《科研项目选题与论证》《谈谈研究成果的发表》《做好城市CLC第二期子项目的几点建议》的专题报告。专家们聚焦工作坊主题,结合第二期子项目立项情况,就各项目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为进一步讲好城市社区学习中心的故事、建设学习型社会指明了方向。
典型发言环节,吴中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炯紧紧围绕“科研引领,提质培优,赋能吴中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精彩分享,为参会人员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分组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为什么要提升社区学习中心研究能力”“怎样提升研究能力”“如何提高子项目研究质量,指导社区教育实践”展开深入讨论,理念共享,经验互鉴,“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子。
实践学习环节,全体参会人员前往苏州工匠园和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运河图书馆等地学习考察。苏州工匠园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评为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长桥运河图书馆作为江苏省社会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苏州市市民学习苑”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参观中,大家与苏州工匠园的技艺传承师傅进行了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工匠精神和传统技艺的理解,认识到了传统技艺对于社区学习中心能力的建设价值。
包华影副会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社区学习中心研究能力提升工作坊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她强调,各实验点要不断优化子项目研究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拓展城市CLC项目的社会彰显度和影响力,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