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华网、交汇点、消费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我校创新“三链”融合模式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在灌南开展2023年乡村振兴开放论坛系列活动

浏览次数:958 日期:2023-11-09 作者:管理员

11月8日,人民网、交汇点、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我校创新“三链”融合模式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在灌南开展2023年乡村振兴开放论坛系列活动。


1.人民网 http://js.people.com.cn/n2/2023/1106/c360303-40630571.html

2.新华网 http://js.news.cn/20231107/1d6d8f3f1611498897fd0358789aa1f6/c.html 

3.消费日报 http://www.xfrb.com.cn/article/csjgc-jjcsj/16270447216493.html?btwaf=14334357 

2.交汇点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54b393ae4b0ba465330564f 

3.扬子晚报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247409793602589352%22%2C%22sourceFrom%22%3A%22search%22%7D&isBdboxFrom=1&pageType=1&rs=55903058&ruk=sgmqeeXfLL0d6xJhdjSSPA&sid_for_share=&urlext=%7B%22cuid%22%3A%2208HPt0PSBi0tava7laS7ilikStgOO2a8_uSmiY8hSugqaS82l8vx8ltrHRpSfHM6h6EmA%22%7D

4.现代快报 http://www.xdkb.net/m1/jsxwlyg/j9cu2/443022.html


创新“三链”融合模式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乡村振兴开放论坛系列活动亮点纷呈

11月6日,2023年乡村振兴开放论坛暨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题科普启动活动在灌南县举办,江苏开放大学村(社区)干部学生素质提升专题讲座、灌南县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揭牌等活动同时开展并在线上同步直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等专家学者聚焦乡村振兴主题,以主题演讲、现场研讨等形式,围绕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创新,打造了一场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思想盛宴,呈现了一次务实的合作交流,成果丰硕。

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致辞

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

灌南县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揭牌仪式

活动现场

以科技链支撑产业链,促进科创科普“两翼”齐飞。此次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农业农村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张佳宝院士从学科发展战略高度,提出健康土壤培育是耕地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向,应积极探索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网络功能,创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为实现我国土壤健康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印遇龙院士阐明了碳减排背景下作物生产和养殖生产、加工和运输减排的重要性,提出种养结合是助力农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围绕“双碳”目标提出未来食品低碳生产前沿技术。16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农业现代化的绿色科技路径、耕地质量建设保护、作物栽培科技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生物育种、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等领域开展积极有效的交流研讨,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新路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土壤普查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广大群众对土壤普查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题科普活动拉开帷幕,旨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加深“守护土壤,三普有我”的意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此次科普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依托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学习在线”平台开展,公众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在完成一定任务后,可获得纪念证书或结业证书,还可以将参加科普的成果以学分的形式,存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通过学分转换可以在今后学历提升中减免学分,也可作为继续教育的依据。

张佳宝院士作主题报告

印遇龙院士在线上作主题报告

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作主题报告

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作报告

扬州大学朱新开教授作报告

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龙卫华研究员作报告

善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博士梁冰作报告

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研究员作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二级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周建斌作报告

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汪洋教授作主旨演讲

无锡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奚小网教授作主旨演讲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副站长王绪奎研究员作主旨演讲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员秦健作主旨演讲

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赵岩副教授作主旨演讲

以人才链赋能科技链,推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两轮”驱动。近年来,江苏开放大学积极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组织38家市县开放大学参与,累计培养16831名村(社区)干部,提升了他们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能力;依托开放大学系统,建成“5+N”社区教育体系,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数千场,惠及农民10万余名,开展东西协作行动,建立社区教育合作联盟;探索构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三位一体”乡村人才培育新生态;链接学分银行,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学校的“江苏省终身教育资源库”各类资源73万多个,课程总数1700多门,均免费向社会开放,资源总播放量超过2.3亿次。结合此次论坛开展,同步举办了江苏开放大学村(社区)干部学生素质提升专题讲座,有效增强了全省村(社区)干部服务乡村振兴的素质能力。此外,组织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组织、服务主体的专家,就“乡村社会教育培训”开展专题研讨,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问题、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探索了新路径、新模式。

“乡村社会教育培训”专题研讨

市县开放大学组织师生、村(社区)干部线下集中参加活动

以产业链牵引人才链、科技链,加速需求侧、供给侧“两侧”协同。去年7月,江苏开放大学在全省率先独立设置的实体性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揭牌运行,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发展理念,围绕“耕地”“种子”“农经”等方向,引进一批人才,新开设本科专业1个,获得各类科技项目3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高层次论文13篇,申报发明专利6项、其中已获授权3项,形成科技成果5项,入选全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联合10个市开放大学承担全省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第三方调查评估工作,3项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被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认定为“江苏省乡村振兴研究智库成员单位”,被省科协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办学成果不断得到社会认可,在“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中展现了新作为。为促进地方与产业需求供给对接,此次活动中,江苏开放大学与灌南县人民政府就乡村人才培育、智库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面向各级乡村干部、农技人员、产业骨干、农村居民等人群,充分利用开放教育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高起专、专升本等学历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面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骨干、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等人群,建设适应需求的课程体系,举办不同类型的产业、行业研修班等非学历教育,培养骨干型人才;面向小农户、种养大户等生产者,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等实用性人才;共建乡村振兴智库和重点领域专业智库,精准对接地方、园区、企事业单位等需求,开展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等服务,创立保证可操作、保证可落地、保证预期成效的工作品牌;以基层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共建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技术产品研发,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面向生产一线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民持续增收;整合有关社会力量,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共同研究制订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规范,打造示范典型。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韩承辉致闭幕辞

本次活动线下近300人参加

另据了解,本次活动在省科协、省乡村振兴局和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由江苏开放大学、灌南县人民政府、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江苏省创新创业研究会联合举办。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明珍、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杨文新、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史欣明、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江苏开放大学校长丁荣余和校领导顾新华、韩承辉等出席开幕式及有关活动。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省乡村振兴局有关部门、直属单位负责人,特邀专家学者,省双创研究会乡村振兴委员会委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有关负责人,江苏开放大学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连云港市、灌南县有关领导,省内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科技型企业家、社会团体负责人、江苏开放大学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班学生、市县开放大学师生等参加此次活动,其中,线下近300人参加,线上2800余人参加,部分市县开放大学还组织了集中收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