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为数不多的独立建制市级开放大学,一直以来徐州开放大学不断优化办学定位,强化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任务,坚持走专业组群逻辑路线,抓住机遇,进一步放大格局打破瓶颈,扩大视野、拉长焦距,特色错位发展,坚持“在发展中服务区域经济,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发展”的办学方向不动摇,持续转化城市优势为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助推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
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人才高地
2015年,徐州开放大学在全国范围较早成立了康养与家政管理学院,2017年12月22日,徐州开放大学牵头成立淮海健康养老职教集团。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院校、养老机构、医院及涉老产品生产企业等共107家单位、220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2021年应邀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康养家政产业座谈会,并作主题发言。近年来学校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多次承办省市各级康养家政技能大赛,年均社会培训3000余人次,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了人才支持。
人才培养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学校积极发挥“开放大学+职业教育”的特色平台功能,依托江苏开放大学办学资源,努力探索高职学生通过“开放课程”同步参加开放本科阶段学习,科学统筹在校学业周期和入企就业周期,毕业生早入企业安心就业、就业后早获得本科文凭、企业早获得稳定技术人才供给。2021年学生参加技能大赛26项,获奖20项,入选省赛6项,入选国赛集训队1项,获奖率76.9%。近三年本市就业率达79.43%、本省就业率达87.58%。“我就爱这彭城范儿”品牌社团建设被《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权威媒体报道,全网阅读量过亿,人才培养契合度、满意度大大提升。
学校积极响应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号产业”整体部署,提出“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产业、一个专业群对应一个产业链、一个学院服务若干个企业”的专业建设路径。以“我就爱这彭城范儿”产教融合孵化基地为载体,打造新能源与机电工程“校内一号专业”,与中清集团共建实验室,量身打造新能源装备技术人才。开设“徐工液压智能制造”冠名班,实行双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康养与家政管理学院紧密对接大健康产业,与九如城养老集团合作,高标准建设淮海经济区健康养老实训中心。汽车学院与北京现代合作共建企业学院,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强化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
徐州开大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坚持“干好自己的本职、借鉴别人的经验、争取政策的支持、融合企业的资源”工作总基调,不断优化办学定位,强化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走出一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新路。
三类教育融合发展。学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经过不断探索,徐州开放大学确立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中职教育为补充,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定位。
提高办学层次。通过五年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模式,学生获得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为学生打通学历提升通道;学校积累开展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在徐州工程学院和徐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首批次申报“5+2”贯通培养项目并迅速获批落地,与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变为现实,办学方向和办学层次发生根本性变革,这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又一个大事件。学校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初步形成。
提升办学质量。学校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教室第一课堂、校园第二课堂、实践第三课堂“三堂同建工程”。围绕双师型队伍建设,实施唱响红色舞台、深耕三尺讲台、打赢技术擂台、筑高科研平台的“四台同建工程”;围绕三全育人,实施德技校园、活力校园、生态校园、善治校园、美好校园“五园同建工程”。2021年学生就业率98.56%,对口就业率94.72%。教师参加徐州市技能大赛67项,获奖48项,入选省赛10项,获奖率72%。全市2021年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比的美誉度、影响力大幅度攀升。
展望新的未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党委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坚决扛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发挥学校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深度契合地方需求、全面突出办学特色,深入推进服务地方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撑。
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徐州市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要求,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支持和生源高峰双重机遇,深化“三教改革”,努力推进职教扩容、提质、强服务,助力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供稿丨徐州开放大学 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