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开放大学是连云港市最早成立的整建制的高等学校,也是连云港市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学校,承担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项办学功能,是连云港市终身学习的主力军。
办学概况
学校成立于1979年3月20日,从1980年起招收全脱产的普通大专学生。1985年7月3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名为“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6月7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连云港办学点”,面向省内招收高职三年制学生;2012年3月25日,在原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成立连云港社区大学,启动社区教育。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建校43年来,连云港开放大学为连云港市培养了10多万名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数量占连云港市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且绝大部分学生在本地就业,为构建连云港市终身学习体系,开展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提升全市的人口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5届和第16届残疾人奥运会上,来自连云港开放大学的运动员分别获得15金、6银、4铜和17金、5银、2铜的骄人成绩。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时任江苏省省长)来学校慰问班主任和老师。他说:残奥健儿挑战极限、锐意进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家乡、为学校增光添彩,充分展现了我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运动员的奋勇争先,也离不开各位教师的精心指导,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帮助残奥健儿追梦圆梦。
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时任江苏省省长)来连云港开放大学看望慰问教师
残奥冠军冯彦可返校
江苏省副省长方伟(时任连云港市委书记)亲笔批示:要大力宣传连云港市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宝贵品质,全面展示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
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专业现有工程、技术、管理、人文四大类,涵盖建筑、计算机、机电、化工、环境、农业、生物、机械、法律、财经、旅游、医药、教育、管理等14个学科门类,共有34个本科专业、110个专科专业。这些专业分布在开放教育、成人网络、工程技术、人文经贸、职业技术、继续教育6个学院。
教科研成就
连云港开放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江苏开放大学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先后有5项教学成果在省市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奖。连云港开放大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申报两个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安排18位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了解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无缝对接,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和企业的成本,连云港开放大学积极与连云港市内多家企业合作,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双赢”。学校分别与连云港市保健协会、江苏颐年德泰有限公司、荣华老年公寓等企业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与连云港市眼科医院举行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与嘉德财税举行实训基地签约仪式。学校与亳州电大签署合作协议。
连云港开放大学与安徽亳州电大合作交流签约
多元协作产学研融合
特色发展的中高职教育。学校走精品化职业教育之路,主动适应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重点发展适合连云港地方需要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物流管理、汽车应用与维修、会计、轨道交通、航空服务等专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验,加强实用技能的教学和考核,新申报幼儿保育、智能养老服务等新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服务地方的开放教育。学校开展开放教育工作,目前本科专业63个,专科专业70余个,与烟草局、中国人寿连云港分公司等单位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求学圆梦·扬帆起航”和“教育拥军”计划,2021年秋季与连云港市总工会签署了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通过“一次求学,多重补助”,鼓励有学习需求、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一线职工参加“求学圆梦·扬帆起航”活动,不断改善连云港市职工队伍知识结构,更好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这也是全省工会组织和开放大学办学系统的首创。学校与连云港市驻军海陆空部队开展军民共建,通过教育拥军、军地共建,拓展了开放教育的服务领域,获得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2010年10月,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连云港学习中心,填补了连云港市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空白。学校加强开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云教室”、学习体验室、虚拟实验室、实训室、网络课程直播室,让学员共享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实现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用好国家开放大学和江苏开放大学“学分银行”。
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以“充分满足社区民众的学习需求、自下而上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为基本工作思路,紧贴连云港社区教育的实际,研究制定了《连云港社区大学章程(试行)》,十年来,开展财经、建筑、旅游、计算机、汽车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超过10万人次,成为全市职后教育、培训的重要场所;二是校行(业)共建培训平台,如,与连云港税务局联合开办的连云港社区大学纳税人学校,累计举办培训班26期,涉及新办企业1500多家,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三是多年与连云港市广播电台开设“社区大学之声——空中课堂”,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推出《家教在线》《道德修养》《法律知识》《投资理财》《百科新知识》等栏目,特邀各学科专家走进直播室与听众连线交流;四是与连网合作开设“市民大讲堂”,作为一项长期的、渐进的、高层次的社区教育建设载体,“市民大讲堂”至今已开办64期,坚持高格调、高品位,聘请省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讲授地遍及全市单位、社区,直接服务受众20000余人,委托连网投放的大讲堂互联网视频达到20TB,市民访问累计5万人次,目前“市民大讲堂”已经进入“连云港发布”成为市民的“掌上课堂”;“市民大讲堂”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团体和个人纷纷要求加盟。此外,连云港社区大学还建立了“大家画廊”等展示平台,这些平台的打造,逐渐成为广大连云港市民改善日常生活质量、陶冶情操、提高知识层次的场所。社区大学也逐渐呈现“连云港特色”,其影响和覆盖面发挥了品牌示范效应。
连云港开放大学与大兴沟村共建图书屋
学校开通了“连云港市民学习与研究在线”网站。“连云港市民学习与研究在线”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学习空间,主要功能为在线学习、咨询、信息发布,旨在为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智能化、信息化、自主化的优质服务。目前,网站投放课程500门次,在线学习点击量已达20万次,最高日访问量达到500多人次。2021年,学校开通连云港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利用微信和抖音平台,宣传老年学院学习花絮以及太极微课程,取得较显著的社会效果。本年度共制作老年教育学习花絮11个,共制作太极微视频84个,总浏览量均达到万余人次。形成了线下学习教育服务支持队伍,组建了“社区大学专家库”,形成由50人组成的社区教育发展咨询顾问专家库, 组织专家开展“讲座进社区”讲学活动60余次。
老年学院秉承服务社会、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的办学宗旨,坚持“始于需求、立于价值、久于体验”的办学原则,全力做到让老年朋友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年学院现有教室10间,包括书画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等,教学面积约800平方米,开设声乐类、器乐类、运动健身、技能类等共20门课程,本年度共招生1050人。学院现有专职管理人员7人,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人,志愿者28人,初步形成了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稳定的师资队伍。
连云港开放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老年学院2021春教学成果汇报演出
供稿丨连云港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