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汇点新闻、视觉江苏、紫牛新闻、紫金山新闻等多家省市级媒体对我校设计学院“匠心传承非遗绒花”这一特别的“三八节”活动进行了报道。
3月7日活动当天,交汇点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以下为截图和链接:
(新闻截图)
新闻链接: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9/MqnAbXe2e4plSgWJ/1
当日下午,视觉江苏(www.vijs.net)也对此进行了多张高清图片实时报道。以下为原文和链接:
网址链接:
https://www.vijs.net/post.html?id=511673
同日,紫金山新闻刊文《近距离感受非遗绒花工艺》,报道如下:
网址链接:
http://m.zjsnews.cn/news/4218256053379924258
3月8日,紫牛新闻刊文《美丽过节!做一束美美的非遗绒花胸针》。以下为原文和链接:
网址链接:
https://wap.yzwb.net/wap/news/2010606.html
【活动回顾】
匠心“传承”非遗“绒花”
——设计学院举办“三八节”特色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三三三”工作的部署,设计学院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三区联动”共建联盟体系,推进活动联办、人才联育、项目共育,积极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3月7日下午,学院党总支部利用迎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契机,邀请党建共建单位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的非遗传承人来到学院,带领学院女教职工了解非遗绒花文化,体验绒花手作这一传承千年的技艺。
自2021年11月10日,设计学院党总支部与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签订了“文化生态”联动党建共建合作协议,便开启了以“设计”为抓手,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系列文化生态共建项目,从了解南京云锦历史积淀和工艺之美,到南京泥人的制作传承,到非遗绒花的制作体验,学院老师对民族文化越来越喜爱,对南京文化越来越自信,也逐渐把地域文化挖掘和传承创新的责任悄悄担起。
绒花始于唐代,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明末清初流入民间,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南京绒花荣膺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
本次活动的主讲老师周虹为绒花制作技艺手艺人,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制作绒花主要的材料是蚕丝线,蚕丝线的颜色也会亲自染成想要的颜色,再是软化黄铜丝,接下来要经过勾条、打尖、传花等十道工序。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而配色更是做出好饰品的重点之一。在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设计学院女教师深刻感受到非遗绒花的历史积淀和工艺之美,在制作过程中品味着传统文化内涵和独特技艺之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绒花胸针。
北京冬奥上我们看到非遗绒花,这项手艺出现在了领奖花束上以及颁奖服装上,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永不凋谢的绒花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设计学院女教师们认为要亲力亲为的主动参与到地域文化挖掘和传承创新、推动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中去。要让更多的年轻学生热爱本国文化,传承非遗工匠精神,让古老技艺能融入日常文化生活,让中国民俗文化走得更好,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