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新华社江苏频道报道我校校长崔新有讲授“‘形势与政策’第一课”。以下为原文:
胸怀大局 找准方位 奋力开启新征程——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讲授“‘形势与政策’第一课”
(新华社•江苏频道)11月2日晚,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教授以《胸怀大局 找准方位 奋力开启新征程》为题,在东校区综合楼5楼报告厅,为2020级新生讲授了“‘形势与政策’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及各学院党总支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全体辅导员与同学们一起现场聆听了“第一课”。
精彩的课堂始于精深的导入,崔新有从对“形势”与“政策”的独特解读开始,引导同学们认识“形势”就是当下的格局,而“政策”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应对这一格局。他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和当今日趋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为背景,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阐释当代大学生应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准方位,把握“三把钥匙”,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作为。
第一把“钥匙”:学习“四史”,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崔新有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培养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把握事物发展之因果关系的变局和类型,看清未来,增加前行的智慧和动力。他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来实现的五大历史性跨越为例,用一串串数字解读了深圳的巨变,帮助同学们洞悉“变与不变”的历史逻辑,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同学们用历史思维去认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解这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第二把“钥匙”:多读好书,厚植文化底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灵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崔新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指出“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在深度阅读中坚定文化自信。以重点推荐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为例,他激发同学们认识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鼓励同学们要善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中所蕴含的大智慧,提高站位、开拓视野、优化格局、提升能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把“钥匙”:投身实践,主动识变应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结合我校主导实施的“涟水县千名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计划”,崔新有与同学们分享了江苏开放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和担当。以优秀校友任冬琴为例,他勉励同学们要牢牢抓住“实践”这把钥匙,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生产劳动能力等,培养健全的人格修养,敢于梦想、勇于面对挫折、善于审视自己,积极实践,全面发展,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最后,崔新有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顺应时代呼唤,用历史思维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用读书涵养文化气质;胸怀两个大局,在变与不变中找准方位,积极投身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每年党委书记、校长讲授的“思政第一课”和“‘形势与政策’第一课”,紧密围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仅为教师们提高教研能力提供了示范,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缩影。(江苏开放大学 董迅石/文 刘祖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