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刊文:《社区来了大学生“暑假老师”,给学生娃带来乡风文明“公益课”》

浏览次数:1463 日期:2020-09-06 作者:董安琪

8月25日,交汇点刊文:《社区来了大学生“暑假老师”,给学生娃带来乡风文明“公益课”》。 

以下为原文:

      社区来了大学生“暑假老师”,给学生娃带来乡风文明“公益课”

鼓掌声、惊叹声,每天从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石碛社区二楼的党群活动中心会议室传来。这个暑期,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20名南京籍学生,化身“暑期老师”开展“争创文明美丽新城市,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关爱引领时代新少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为学生娃们带来“全程高能”的趣味课堂,让美丽乡村乡风文明浸润居民心间。

“什么是厉行节约,为什么要反对浪费,如何做到这一要求?”学业帮扶之一的绘画课堂上,江苏开放大学的大学生老师们向低年级小学生提出问题,随后从小学生们回答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故事讲起,结合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首先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节约是美德,需要每个人从“小我”做起。

“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应该长什么样子?”“暑假老师”通过向中小学生们提问,将建设美丽家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们。课上中小学生们积极发言,将“小我”融入“大我”,共同描绘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家园的蓝图。

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大学生老师们和中小学生们要将蓝图用画笔展现出来。大家绘制了“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石碛河与桥”“桥林小学”等共计20幅作品,形成一个小型画展,在社区的市民中心进行展览,吸引众多居民前来观展。小学生们自豪地向居民介绍自己画作的内容,将“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和“共建文明家园”的理念再次传递给社区居民,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画展上,《石碛河与桥》这幅作品作为本次课程实践的代表性成果,由江苏开放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赠予桥林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颖的手中,这幅作品中不仅描绘了石碛地区代表性街景,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同时画中的桥梁也代表连接校区、社区、园区的纽带,促进未来“三区联动”更好地发展。

据悉,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江苏开放大学共有6个学院的学生参与学业帮扶,不同专业的学生每天为社区小学生带来不同主题的课外知识拓展:商学院的“红色少年诵读红色故事”、建筑工程学院的“中国古代房屋桥梁建筑知识与模型搭建”、信息工程学院的“机器人行走展示”、环境生态学院的“环境保护小讲堂”,以及设计学院和艺术学院(健康学院)的“绘画小课堂”,每天的拓展课程都让社区小学生们充满期待,下课后总要让“暑假老师”们明天一定要再次到来。

除学业帮扶实践活动外,江苏开放大学的实践团队还组建四支小分队,分别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垃圾分类小知识”、“防洪防汛小贴士”以及“常态化防疫知识”为主题,走进社区对居民进行走访问卷、集中宣讲和趣味问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居民共建美丽乡村乡风文明。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际,力求实效。让青年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同时结合实践促进学以致用,切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青春力量。

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董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