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赴桥林街道看望暑期社会实践师生

浏览次数:944 日期:2020-08-23 作者:董安琪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疫情防控下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校团委经过前期任务分解和组织策划,带领我校部分青马工程学员、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成员共计20名南京籍学生,于8月17日启程赴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石碛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社会实践。8月21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和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刘涛一行,来到石碛社区看望我校志愿者们。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争创文明美丽新城市,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关爱引领时代新少年”,主题下设各个小分队,以走访调研、集中宣讲和趣味问答,以及学业帮扶为主要实践方式。

      “争创文明美丽新城市,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

      由四支小分队分别以“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防洪防汛知识宣讲”和“常态化防疫知识宣讲”进行实践活动。8月21日上午,金书记一行和桥林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颖,桥林街道石碛社区书记侯有俊以及石碛社区第一书记葛莉莉一起来到宣讲现场,慰问我校实践的同学们。在观看同学们集中宣讲和趣味问答后,金书记首先关切询问同学们的健康情况,随后对同学们实践过程和实践感悟进行交谈,肯定同学们的辛苦付出,并希望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求真务实,做好一手数据的总结并形成理论成果,切实为建设“美丽江苏”贡献智慧。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关爱引领时代新少年”

      由我校6个学院的学生对社区的中小学生进行“学业帮扶”。除辅导小学生的课内作业外,最精彩的莫过于课外辅导环节:商学院学生策划的“红色少年诵读红色故事”分享交流会,大中小学生一起讲述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从小兵张嘎到学习周恩来,鼓舞了学生们要不负韶光、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建筑工程学院主讲的“中国古代房屋桥梁建筑知识与模型搭建”,以动手搭建的方式,让学生们不仅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同时认识我校新校区江南风格的建筑;信息工程学院展示的“机器人行走项目”,带领中小学生领略高科技的神奇;环境生态学院组织的“环境保护小讲堂”,以南京市11月即将启动的垃圾分类为契机,将这一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从娃娃抓起;设计学院与艺术学院(健康学院)联合带来的“绘画小课堂”,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授课主题,从讲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入手,最后带领中小学学生们动手画出作品,最终将师生共同绘制的光盘行动、桥林小学、浦口开发区大楼、石碛街景等共计20幅作品,并在社区广场开展小型画展,每位小朋友自豪地像居民介绍自己的画作,吸引众多居民前来观展。

      在画展的赠画仪式中,《石碛河与桥》这幅作品作为本次实践的代表性成果,由金书记赠送给桥林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颖的手中,这幅作品中不仅描绘了石碛地区代表性街景,同时画中的桥梁也代表连接校区、社区、园区的纽带,促进未来三区联动更好地发展。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进一步严实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际,力求实效。让青年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同时结合实践促进学以致用,切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校团委 董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