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学院发展工作座谈总结暨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会

浏览次数:1684 日期:2020-05-19 作者:朱蕾

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决胜和收官之年,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在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补短板、堵漏洞、凝特色、求突破,科学谋划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5月14日下午,我校召开学院发展工作座谈总结暨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会,会议由校长崔新有主持,副校长吴光林、牛玉韬、张晓出席会议,各学院全体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自去年11月份以来,学校通过召开学院发展工作座谈会的形式,“点对点”的完成了对十个二级学院发展工作的问诊把脉。崔新有在总结时首先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前期所做的认真准备工作,他指出通过召开学院发展工作系列座谈会,各学院在分管和联系校领导的指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充分交换意见,摸清了家底,明确了差距,加深了对学院未来发展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与举措上受到了启发,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崔新有针对座谈会上各学院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及整改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定位。各学院要在正确理解“发展定位”概念和内涵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思想大讨论等方式找准学院的发展定位,切实为学院各项工作指明方向。二是在两级管理制度框架下,加快推进学院层面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各学院院领导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秉承开放的胸怀,坚持尊重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循序渐进、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等五项原则,立足于学校发展大格局中构建院级制度体系,加快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三是各学院要紧紧围绕学院发展定位,加快谋划学科专业规划。遵循“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的思路,培育特色学科,优化专业布局,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发展。四是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学院内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引育并举,坚定不移地大力引进年轻博士,推动以人才增量盘活存量,增量带动存量共同优化。五是加强产教融合。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之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加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六是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名校工程建设,打造新型大学的文化名片,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增强办学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认同感,唤起广大校友的情感归属。

就“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崔新有强调了两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一是认真学习和领会上位文件精神,再次研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及学校“十三五”规划等。重点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四份上位文件。各学院、各职能部门要在认真梳理学校“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遵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和路径,围绕分年度落细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进行“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明确编制总规划与分项规划的内容。学校层面需要编制一个总规划与七个分项规划,一个总规划即《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七个分项规划分别涉及学科专业与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社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文化建设与新校区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各学院分别制定本学院的“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学院办学目标、任务及举措等。学校将成立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成立总规划编制工作组及分项规划编制工作组,强化责任分工和工作推进。


(文:校办/图: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