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环境生态学院青年学子积极加入志愿者团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当先锋、做表率,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身处家乡基层,为防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葛杨路,我校2017级环境工程专业开放本科学生,来自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鹤龄社区。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葛杨路同学志愿加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鹤龄社区网格员队伍。从大年初二开始,葛杨路对网格内的外地归来人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发放疫情宣传册,并告知要村民们注意自身防,不聚餐,不串门。在全天的值守工作中,本着我年轻我奉献的精神主动要求值夜班,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坚守疫情防控一线,顺利打赢这场防疫战。
庞广桢,环境生态学院19级环境工程技术班级学生,来自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临城街道的农村。
自疫情发生以来,兴化市全民抗疫,防疫抗疫宣传同时展开。庞广桢密切关注家乡的媒体报道,时时刻刻牵挂疫情状况。他主动前往村委会要求参加志愿者服务,村委书记与其他村干部高度赞扬了他的行为,并且同意其加入抗疫工作。庞广桢每周二与周四都在村口执勤,一天执勤7小时,负责记录进出村庄的人与车辆,以及对非本村人口进行体温检测和记录。他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团员,在不给国家添乱的同时,能够做一些对疫情控制有益的事情,感到心里踏实,愿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守护家乡。
杨于乐,环境生态学院19级环境工程技术班级团支书,来自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班级团支书,在半年的团学教育中,他深刻感知到了共青团员是党的后备力量,在疫情来到之后他主动找到小区疫情防护领导,申请参与到防疫工作中。他每天坚持从早上9点钟到下午6点钟,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对外出人员进行审核和测温。虽然每天的工作辛苦又枯燥,但是他觉得非常有意义,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能为疫情做一些贡献,他深深的感觉光荣和自豪。
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环生院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百姓的安全健康筑起一道青春保障防线,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勇敢担当。
(图文:郑静、张乃文,审核:段英、叶海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