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深入挖掘二级学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是加快推进二级学院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月11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教育学院发展工作座谈会,就教育学院转型发展的路径与举措展开研讨。座谈会由校长崔新有主持,副校长吴光林、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学科建设处、科技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教育学院院长束正煌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围绕“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科专业”“课程资源”“校企合作”“质量工程”“对标找差”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并就转型发展中在产教融合、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思考,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崔新有首先肯定了教育学院一直以来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并就当前教育学院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提出新的思路与视角。他表示,教育学院的转型发展要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着力从四个方面推动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研究学院发展定位,明确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二是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加紧梳理具有相关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坚持大力引进年轻博士,坚持主动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三是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四是在两级管理制度框架下,科研可以采取分步走战略,尤其注重加强教学学术的研究。就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崔新有提出“基层创新,探索合作新机制、创新发展新路径”的思路与方法。他指出,我校教育学院可以牵头与省内兄弟院校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师范学院通过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方式,联合全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成立学前教育专业省级学术联盟。学术联盟通过构建共搭平台、共建课程、共享服务、共享利益的创新机制,集聚全省学前教育专业优质资源。教育学院要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指导下,利用学术联盟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实现最大限度的柔性引进,变弱势为优势。
最后,崔新有希望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教育学院拿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与魄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下狠功夫,加快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