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缅怀雨花英烈 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机关十二支部赴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浏览次数:3876 日期:2019-10-22 作者:徐亚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雨花台烈士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领导与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建设特色,自主开发《信仰的力量》系列片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进一步巩固和推进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10月18日上午,江苏开放大学机关党总支机关十二支部前往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暨电视系列片《信仰的力量》赠送仪式。

重温入党誓词  缅怀革命英烈

九点整,机关十二支部一行9位党员同志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支部同志全体肃立,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为革命烈士默哀。随后,大家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支部书记徐亚领誓,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字字铿锵响彻纪念碑广场,彰显着支部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革命理想和坚定政治信念。宣誓完毕后,全体党员绕纪念碑步行一周,再次向千万雨花英烈们表达深深的崇敬之情。

机关十二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机关十二支部党员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参观英烈生平事迹展  学习“两高一大”雨花精神

九点二十,机关十二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起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参观“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在纪念馆的讲解资料中,老师们发现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由资源建设中心拍摄制作的社教处立项课程《江苏红色文化经典》中,20集电视系列片《信仰的力量》正是以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20名雨花英烈的感人故事。如今,再次凝视着一张张黑白相片,倾听讲解员动情诉说烈士们从投身革命到为国捐躯的点点滴滴,老师们心中无不感慨万千,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孔,一句句撼人心魄的话语,一封封催人泪下的家书,让大家不时驻足,烈士们的崇高理想、博大胸怀、钢铁意志、斗争精神,令现场参观者们深受感染和教育。

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

认真学习“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

赠送电视系列片《信仰的力量》  从创作实践过程中感悟初心使命

参观结束后,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中式厅,机关十二支部和纪念馆代表举行了简短而郑重的系列片《信仰的力量》赠送仪式。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处张洪处长、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社会教育部高翱科长,以及讲解员代表出席了本次仪式。仪式和分享活动由机关十二支部书记徐亚主持。江苏开放大学资源建设中心姜春艳主任给大家介绍了系列片《江苏红色文化经典》的制作历程和优秀成果。她提出,将20集电视系列片《信仰的力量》赠送给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共同加强公益性宣传的同时,更进一步促进长期合作,配合后续的红色教育资源建设,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彰显红色江苏风采作出应有的贡献。

赠送电视系列片《信仰的力量》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20集电视系列片《信仰的力量》

尔后,进入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分享交流环节,《信仰的力量》系列片总编导、制作总监王念春同志首先为大家讲述了他拍摄创作过程中的幕后故事和创作感悟。

王念春在交流中说到,作为一名理工科出身的电视工作者,没有系统地学过党史,对党史相关书籍也很少涉略、了解不深,甚至连新四军、八路军都分不清。承担《江苏红色文化经典》尤其是《信仰的力量》摄制工作,如何深入挖掘革命先烈遗留下来的珍贵史料,生动真实地讲好红色故事?如何充分利用电视艺术技术手段,声画并茂地再现历史场景?在前期准备过程中,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渐渐被共产党员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触动,更激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拍好每个故事,迎难而上,把讲好红色故事,建成精品课程,拍好红色资源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这四年的时间里,摄制组行程十万余里,辗转拍摄于徐州、淮安、常州等地,综合运用外景拍摄、航拍、延时摄影等手段,结合动画制作、历史图片、历史影像资料,辅以采访等多种形式,拍摄制作江苏省内近20个红色教育场馆和50多位共产党人的故事。王念春深情说到:“信仰的力量折射初心的执着,彰显使命的坚韧。摄制红色文化主题课程的过程,是与先烈们展开心灵对话,深深感受到先烈们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上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的过程,也是摄制团队全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他表示,70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一路走来是无数先辈烈士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新中国;而系列片摄制一路走来,也得到太多人的无私关心和帮助,更让他不断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心怀感恩。王念春说:“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者和传播者,我们不能忘记来时走过的路,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接下来的拍摄会对自己有更高要求,要努力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续写好红色故事。”

《信仰的力量》电视系列片制作总监王念春同志分享交流

接下来分享的唐岩老师是摄制组里的大姐,也是一位资深的电视制作人。年近五旬的唐老师诚恳地表示,单从技术角度来说,拍这个片子也许不难。但要把它拍好,把它作为一份光荣的事业,一种从内心里的热爱,是要有情怀的。这一点,我们的团队做到了。唐老师回忆在雨花台拍摄期间,公园很大,上上下下有很多级台阶,为了取到满意的镜头,摄像人员扛着重重的设备跑前跑后,跑上跑下,没有一点怨言。去外地拍摄外景时大家为节约经费,从来都是当天往返,经常晚上回到南京已是深夜,第二天一早又照常投入工作。唐老师说,拍摄过程中不时被烈士们的“雨花精神”所感动,而摄制组在拍摄中的一举一动,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他人,经常会收到善意的帮助。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她也为自己能在弘扬红色文化的道路上发挥余热感到别样自豪。

《信仰的力量》电视系列片编导唐岩老师分享交流

紧接着《信仰的力量》系列片责任编辑朱海丽同志和后期制作张文涛同志,也分享了自己的拍摄心得和感悟。朱海丽分享了在周恩来纪念馆拍摄时的一些情况和细节。她的发言让在座的老师们再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周总理追求真理的一生、勤政为民的一生和廉洁自律的一生。张文涛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工程师,她告诉大家,这项工作后不久,她接手了一门《经济学基础》在线课程建设。这门课程有多达30多节的视频制作量,从拍摄到后期都需要她独立完成,要求非常高。面临艰巨任务时,张文涛时常回想起这段经历,想起雨花英烈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在革命英烈的精神鼓舞下,她迎难而上,一点点去完成了这项在过去她认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这门课不仅入选了“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还入选了“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责任编辑朱海丽同志和后期制作张文涛同志分享交流

听完几位老师的分享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张洪处长和高翱科长先后发言。张洪处长对江苏开放大学赠送《信仰的力量》系列片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赞扬了王念春老师所带领的主创团队为传播江苏红色文化,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所做出的努力。他表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强与教育资源、媒体资源的密切合作,以“红色合伙人”的形式共同打造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精品,希望通过江苏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学历教育和社会教育平台,将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更好地普及推广出去。随后,高翱科长也向大家介绍了雨花台社会教育部在公共服务领域做的具体工作,他欢迎和鼓励江苏开放大学的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小雨滴”志愿服务活动,共同为江苏红色文化的传播推广作出贡献。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策划处张洪处长发言交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社会教育部高翱科长发言交流

《信仰的力量》电视系列片分享交流学习现场

活动最后,支部唐华同志为大家现场进行解说词配音诵读——《铁窗柔情志不屈——李耘生》。作品讲述了革命烈士李耘生在英勇就义前与妻儿诀别的感人故事,在唐华老师的深情诵读中,在场的所有人员再一次被雨花英烈的精神深深感动。

唐华同志现场解说词配音诵读《铁窗柔情志不屈——李耘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十二支部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雨花英烈精神”的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大家的精神血脉。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和资源建设者,大家表示,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在开发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模式的实践中,让红色文化通过江苏开放大学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资源共享共建平台,沁润每个百姓家,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今后,资源建设中心也将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出新的贡献。

(机关十二支部供稿 徐亚 王济宇 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