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校园生活(本月Top)
首页
校园生活
2025/07/09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与终身学习浪潮交织的新时代背景下,2025年6月16日至8月10日,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携手台资企业仁宝网路资讯(昆山)有限公司,在昆山开放大学的协同下,联合主办“Python程序设计专题”培训。学院精心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博士教师团队,以Python编程实战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为首批10多名越南学员量身打造了“理论-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培训体系。高校企业双导师 线上教学越重洋本次面向越南学员的跨国技术培训创新采用“理论奠基+实践赋能+项目驱动”的三维培养模式,构建了“高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体系。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团队通过云端平台系统讲授Python编程核心知识,并将企业实际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昆山开放大学则依托“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为学员提供工业机器人视觉编程等技术实训场景。仁宝公司选拔多名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在生产现场开展“工间微课”教学,形成了“先锋引领、骨干示范、团队共进”的链式培养机制。此次培训不仅聚焦技术能力提升,更搭建了跨地域的教育文化交流桥梁。通过系统化培训,越南学员能够提升Python编程实战能
校企联动跨国育人——信息工程学院打造 “一带一路”技术先锋培养新尝试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与终身学习浪潮交织的新时代背景下,2025年6月16日至8月10日,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携手台资企业仁宝网路资讯(昆山)有限公司,在昆山开放大学的协同下,联合主办“Python程序设计专题”培训。学院精心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博士教师团队,以Python编程实战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为首批10多名越南学员量身打造了“理论-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培训体系。高校企业双导师 线上教学越重洋本次面向越南学员的跨国技术培训创新采用“理论奠基+实践赋能+项目驱动”的三维培养模式,构建了“高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体系。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团队通过云端平台系统讲授Python编程核心知识,并将企业实际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昆山开放大学则依托“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为学员提供工业机器人视觉编程等技术实训场景。仁宝公司选拔多名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在生产现场开展“工间微课”教学,形成了“先锋引领、骨干示范、团队共进”的链式培养机制。此次培训不仅聚焦技术能力提升,更搭建了跨地域的教育文化交流桥梁。通过系统化培训,越南学员能够提升Python编程实战能
2025/07/09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环境生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今年暑期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红色李巷等地,深入革命旧址,聆听英雄事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接受精神洗礼。6月28日上午,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内如期举行,11名实践队员和实践指导老师参加,仪式由院团总支书记陈涛涛主持。本次实践团将紧扣“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三大主题,次序开展红色教育、志愿公益、专业实践等活动,在红色研学中传承精神血脉,筑牢理想信念;在基层一线中坚持知行合一,磨砺过硬本领;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青春担当,展现环生风采。旧址追忆铁军魂 青春团课砺初心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大厅里,陈毅、粟裕全身铜像巍然屹立,背景幕墙上“威震江南 功在民族”的题词铿锵有力。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无声诉说着新四军将士在江南水乡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实践团的同学们通过数百件实物、照片及电子沙盘,系统学习了新四军在陈毅、粟裕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开辟茅山根据地的战斗历程,深刻体悟“水
追寻烽火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 ——环境生态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环境生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今年暑期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红色李巷等地,深入革命旧址,聆听英雄事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接受精神洗礼。6月28日上午,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内如期举行,11名实践队员和实践指导老师参加,仪式由院团总支书记陈涛涛主持。本次实践团将紧扣“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三大主题,次序开展红色教育、志愿公益、专业实践等活动,在红色研学中传承精神血脉,筑牢理想信念;在基层一线中坚持知行合一,磨砺过硬本领;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青春担当,展现环生风采。旧址追忆铁军魂 青春团课砺初心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大厅里,陈毅、粟裕全身铜像巍然屹立,背景幕墙上“威震江南 功在民族”的题词铿锵有力。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无声诉说着新四军将士在江南水乡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实践团的同学们通过数百件实物、照片及电子沙盘,系统学习了新四军在陈毅、粟裕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开辟茅山根据地的战斗历程,深刻体悟“水
2025/07/09
为深化人文素养与学术创新融合,探讨历史人物精神对当代学术与生活的启发,7月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特邀扬州大学商学院时磊教授举办“历史的新读法——以《曾国藩:京官十三年》为例”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时磊教授以从事曾国藩研究的心路历程展开,吸引了学院众多青年教师参加,活动由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马立军主持。溯源初心,探索历史新读法讲座伊始,时磊教授以其最新学术著作为线索,系统梳理了个人从事历史人物研究的核心思路,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阅读历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更是对自我的观照。时磊教授认为,正如《论语》所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的治学应当以修身为本,将学问落实于个人成长之中。潜心治学,身体力行悟真知时磊教授以自己多年研究曾国藩的经历为例,生动讲述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这一儒家理念对其学术与生活的深刻影响。从长期坚持早起、跑步、记日记等小事做起,他践行自律与反思,认为修身与治学息息相关,真正的学问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和磨炼。通过对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与家书的细致梳理,时磊教授深入分析了“学以致用”对当代学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镜,回应现实真困境讲座现场,时磊教
以史为镜 笃行致远——扬州大学时磊教授做客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讲座
为深化人文素养与学术创新融合,探讨历史人物精神对当代学术与生活的启发,7月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特邀扬州大学商学院时磊教授举办“历史的新读法——以《曾国藩:京官十三年》为例”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时磊教授以从事曾国藩研究的心路历程展开,吸引了学院众多青年教师参加,活动由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马立军主持。溯源初心,探索历史新读法讲座伊始,时磊教授以其最新学术著作为线索,系统梳理了个人从事历史人物研究的核心思路,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阅读历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更是对自我的观照。时磊教授认为,正如《论语》所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的治学应当以修身为本,将学问落实于个人成长之中。潜心治学,身体力行悟真知时磊教授以自己多年研究曾国藩的经历为例,生动讲述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这一儒家理念对其学术与生活的深刻影响。从长期坚持早起、跑步、记日记等小事做起,他践行自律与反思,认为修身与治学息息相关,真正的学问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和磨炼。通过对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与家书的细致梳理,时磊教授深入分析了“学以致用”对当代学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镜,回应现实真困境讲座现场,时磊教
2025/07/0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实效,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晓红教授,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专题讲座。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院长季海菊主持。高晓红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题,用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出发,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宏大视野,重点阐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等内容。她结合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要求与自身实际经历,分享了对于思政课教师责任的认识与感悟:第一,增强政治责任自觉,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定力和清醒,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第二,严于自律、端正品格,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第三,读原文悟原理,吃透教学内容,不断探索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她还紧扣“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深挖儒家文化中的担
靶向攻坚强本领 担当实干建新功——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专题讲座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实效,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晓红教授,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专题讲座。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院长季海菊主持。高晓红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题,用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出发,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宏大视野,重点阐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等内容。她结合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要求与自身实际经历,分享了对于思政课教师责任的认识与感悟:第一,增强政治责任自觉,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定力和清醒,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第二,严于自律、端正品格,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第三,读原文悟原理,吃透教学内容,不断探索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她还紧扣“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深挖儒家文化中的担
2025/07/07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课堂的能力,2025年7月3日-5日,信息工程学院联合超星泛雅集团成功举办“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由学院院长黄黎主持,超星泛雅集团资深讲师团队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共有50余名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本次工作坊依托超星平台的技术生态,围绕“AI赋能智慧课程教学环境构建”“AI赋能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和“‘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AI应用讲解与实操”三大主题开展培训,整合知识图谱、AI助教、智能备课等核心工具,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模式,系统性提升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在智慧课程环节构建方面,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库,为每门课程配备 AI 智能体,创建问答库、知识库、AI助教等。这将为课程内容迭代、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优化等全流程管理提供智慧化赋能,推动课程向 “智能+”时代迈进。在探索AI促进智慧教学新范式方面,通过部署AI工作台,从AI写作、教案生成、课件制作,到学情分析、视频理解、智能出题与批阅等环节,实现了教学全流程的AI深度赋能。同时,借助启发式AI互动任务流,有效助力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
数智赋能 智慧创新——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课堂的能力,2025年7月3日-5日,信息工程学院联合超星泛雅集团成功举办“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由学院院长黄黎主持,超星泛雅集团资深讲师团队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共有50余名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本次工作坊依托超星平台的技术生态,围绕“AI赋能智慧课程教学环境构建”“AI赋能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和“‘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AI应用讲解与实操”三大主题开展培训,整合知识图谱、AI助教、智能备课等核心工具,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模式,系统性提升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在智慧课程环节构建方面,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库,为每门课程配备 AI 智能体,创建问答库、知识库、AI助教等。这将为课程内容迭代、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优化等全流程管理提供智慧化赋能,推动课程向 “智能+”时代迈进。在探索AI促进智慧教学新范式方面,通过部署AI工作台,从AI写作、教案生成、课件制作,到学情分析、视频理解、智能出题与批阅等环节,实现了教学全流程的AI深度赋能。同时,借助启发式AI互动任务流,有效助力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
2025/07/07
7月4日,我校在定淮门校区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负责人培训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务处处长朱祎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内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领导、2025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各专业课程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朱祎指出在AI 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需主动拥抱变革,积极探索 AI 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将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进“百千工程”——计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完成百门课程改造与千名教师培训,以此加速课程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进程。朱祎强调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将零散的教学要素整合为有机整体;各专业应以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依据产业链打造专业群,立足岗位打造课程,把真实工作场景与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课程内容,打破“孤立课程”的壁垒,构建连贯系统的人才培养链条,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后,教务处徐永兵副处长基于本学期教学运行数据,深入剖析开放教育教学运行现存问题,提出通过优化管理流程、简化检查环节的方式提升教学管理效能。围绕新学期教学工作,从四个维度进行系统部署:其一,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严守
我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负责人培训会
7月4日,我校在定淮门校区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负责人培训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务处处长朱祎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内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领导、2025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各专业课程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朱祎指出在AI 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需主动拥抱变革,积极探索 AI 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将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进“百千工程”——计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完成百门课程改造与千名教师培训,以此加速课程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进程。朱祎强调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将零散的教学要素整合为有机整体;各专业应以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依据产业链打造专业群,立足岗位打造课程,把真实工作场景与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课程内容,打破“孤立课程”的壁垒,构建连贯系统的人才培养链条,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后,教务处徐永兵副处长基于本学期教学运行数据,深入剖析开放教育教学运行现存问题,提出通过优化管理流程、简化检查环节的方式提升教学管理效能。围绕新学期教学工作,从四个维度进行系统部署:其一,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严守
2025/07/07
为确保课程建设质量,提高教学能力,7月3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组织开展了2025年秋学期开放教育新增课程说课活动,副院长王琳主持。《茶叶品鉴技术》、《植物保护概论》、《现代农业推广学》、《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十一位新增课程负责人参与了此次说课,他们通过月明在线平台,对课程信息、单元内容、讨论环节、作业设置、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网页展示和详尽的讲解。现场教师认真聆听,对各位老师呈现内容进行了细致审核和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对线下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创新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通过说课、评课与交流,授课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优化了教学设计,为新学期新增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说课活动不仅是对新开课程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一次深入的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乡村振兴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图:孟晓青,文:杜迎春,审核:王琳)
乡村振兴学院开展2025秋学期开放教育新增课程说课活动
为确保课程建设质量,提高教学能力,7月3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组织开展了2025年秋学期开放教育新增课程说课活动,副院长王琳主持。《茶叶品鉴技术》、《植物保护概论》、《现代农业推广学》、《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十一位新增课程负责人参与了此次说课,他们通过月明在线平台,对课程信息、单元内容、讨论环节、作业设置、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网页展示和详尽的讲解。现场教师认真聆听,对各位老师呈现内容进行了细致审核和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对线下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创新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通过说课、评课与交流,授课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优化了教学设计,为新学期新增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说课活动不仅是对新开课程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一次深入的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乡村振兴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图:孟晓青,文:杜迎春,审核:王琳)
2025/07/07
7月5日下午,设计学院在综合楼北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江开新专业建设动员会。招生工作处处长陈翀出席会议指导,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作总结讲话。会议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周莹主持,相关专业所在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参加会议。陈翀首先从艺术类专业面临的招生挑战切入,介绍了招生项目化路径及解决与技工院校合作痛点等策略。他指出,设计类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受众面相对较窄、生源基础规模偏小、对接行业企业规模有限等特点。为此,提出三条优化路径:一是实施“技能+学历”提升计划,与技工院校合作,为其学生提供学历提升服务,稳定专科生源基本盘;二是推动“微课程”项目,将办学体系内学生转化为开放专业学生,精准对标全省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群体;三是拓展政府合作项目,积极承接如乡村振兴、退役士兵、辅警等群体的学历提升项目,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随后,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和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当前专业建设进展及课程内容设置等筹备情况。周莹要求相关系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标对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艺术设计专业于2026年春季学期启动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26年秋季学期启动招生。会上,高峰老师还分享了近期赴南
设计学院召开开放教育新专业建设动员会
7月5日下午,设计学院在综合楼北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江开新专业建设动员会。招生工作处处长陈翀出席会议指导,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作总结讲话。会议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周莹主持,相关专业所在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参加会议。陈翀首先从艺术类专业面临的招生挑战切入,介绍了招生项目化路径及解决与技工院校合作痛点等策略。他指出,设计类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受众面相对较窄、生源基础规模偏小、对接行业企业规模有限等特点。为此,提出三条优化路径:一是实施“技能+学历”提升计划,与技工院校合作,为其学生提供学历提升服务,稳定专科生源基本盘;二是推动“微课程”项目,将办学体系内学生转化为开放专业学生,精准对标全省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群体;三是拓展政府合作项目,积极承接如乡村振兴、退役士兵、辅警等群体的学历提升项目,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随后,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和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当前专业建设进展及课程内容设置等筹备情况。周莹要求相关系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标对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艺术设计专业于2026年春季学期启动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26年秋季学期启动招生。会上,高峰老师还分享了近期赴南
2025/07/07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招生工作部署,推动开放教育招生和教学服务工作提质增效,6月26-27日,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教师高峰、刘祖宏赴南通地区开展招生宣传与专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一方面紧抓高职学生毕业契机,通过实地宣传和专业介绍拓展招生渠道,结合当地需求提升招生针对性;另一方面,借助专业调研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培养成效,优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月26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走访南通开放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刘海涛详细介绍了今年高职毕业生情况和中职招生现状,并表示已完成近30名学生转化,将全力支持设计学院江开相关专业的招生工作。当日下午,如东开放大党委书记丛杰、肖海俊主任等领导对调研团队一行表示欢迎。座谈会上,丛杰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布局及生源情况,表示将充分发挥基层办学优势,积极对接设计学院优质资源,推动本科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高峰老师重点介绍了新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强调该专业既契合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战略,又能满足手工艺从业者的学历提升需求。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黄道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高晓云等与会专家就专业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随后,团队前往如东县双甸镇社
设计学院赴南通开展招生宣传与专业调研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招生工作部署,推动开放教育招生和教学服务工作提质增效,6月26-27日,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教师高峰、刘祖宏赴南通地区开展招生宣传与专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一方面紧抓高职学生毕业契机,通过实地宣传和专业介绍拓展招生渠道,结合当地需求提升招生针对性;另一方面,借助专业调研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培养成效,优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月26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走访南通开放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刘海涛详细介绍了今年高职毕业生情况和中职招生现状,并表示已完成近30名学生转化,将全力支持设计学院江开相关专业的招生工作。当日下午,如东开放大党委书记丛杰、肖海俊主任等领导对调研团队一行表示欢迎。座谈会上,丛杰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布局及生源情况,表示将充分发挥基层办学优势,积极对接设计学院优质资源,推动本科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高峰老师重点介绍了新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强调该专业既契合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战略,又能满足手工艺从业者的学历提升需求。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黄道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高晓云等与会专家就专业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随后,团队前往如东县双甸镇社
校企联动跨国育人——信息工程学院打造 “一带一路”技术先锋培养新尝试
2025-07-09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与终身学习浪潮交织的新时代背景下,2025年6月16日至8月10日,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携手台资企业仁宝网路资讯(昆山)有限公司,在昆山开放大学的协同下,联合主办“Python程序设计专题”培训。学院精心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博士教师团队,以Python编程实战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为首批10多名越南学员量身打造了“理论-实践-应用”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培训体系。高校企业双导师 线上教学越重洋本次面向越南学员的跨国技术培训创新采用“理论奠基+实践赋能+项目驱动”的三维培养模式,构建了“高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体系。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团队通过云端平台系统讲授Python编程核心知识,并将企业实际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昆山开放大学则依托“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为学员提供工业机器人视觉编程等技术实训场景。仁宝公司选拔多名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在生产现场开展“工间微课”教学,形成了“先锋引领、骨干示范、团队共进”的链式培养机制。此次培训不仅聚焦技术能力提升,更搭建了跨地域的教育文化交流桥梁。通过系统化培训,越南学员能够提升Python编程实战能
查看详情
追寻烽火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 ——环境生态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5-07-09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环境生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今年暑期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红色李巷等地,深入革命旧址,聆听英雄事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接受精神洗礼。6月28日上午,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内如期举行,11名实践队员和实践指导老师参加,仪式由院团总支书记陈涛涛主持。本次实践团将紧扣“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三大主题,次序开展红色教育、志愿公益、专业实践等活动,在红色研学中传承精神血脉,筑牢理想信念;在基层一线中坚持知行合一,磨砺过硬本领;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青春担当,展现环生风采。旧址追忆铁军魂 青春团课砺初心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大厅里,陈毅、粟裕全身铜像巍然屹立,背景幕墙上“威震江南 功在民族”的题词铿锵有力。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无声诉说着新四军将士在江南水乡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实践团的同学们通过数百件实物、照片及电子沙盘,系统学习了新四军在陈毅、粟裕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开辟茅山根据地的战斗历程,深刻体悟“水
查看详情
以史为镜 笃行致远——扬州大学时磊教授做客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讲座
2025-07-09
为深化人文素养与学术创新融合,探讨历史人物精神对当代学术与生活的启发,7月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特邀扬州大学商学院时磊教授举办“历史的新读法——以《曾国藩:京官十三年》为例”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时磊教授以从事曾国藩研究的心路历程展开,吸引了学院众多青年教师参加,活动由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马立军主持。溯源初心,探索历史新读法讲座伊始,时磊教授以其最新学术著作为线索,系统梳理了个人从事历史人物研究的核心思路,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阅读历史不仅是了解过去,更是对自我的观照。时磊教授认为,正如《论语》所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真正的治学应当以修身为本,将学问落实于个人成长之中。潜心治学,身体力行悟真知时磊教授以自己多年研究曾国藩的经历为例,生动讲述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这一儒家理念对其学术与生活的深刻影响。从长期坚持早起、跑步、记日记等小事做起,他践行自律与反思,认为修身与治学息息相关,真正的学问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和磨炼。通过对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与家书的细致梳理,时磊教授深入分析了“学以致用”对当代学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镜,回应现实真困境讲座现场,时磊教
查看详情
靶向攻坚强本领 担当实干建新功——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专题讲座
2025-07-0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实效,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晓红教授,在定淮门校区二楼第三会议室举办专题讲座。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院长季海菊主持。高晓红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题,用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出发,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宏大视野,重点阐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等内容。她结合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新要求与自身实际经历,分享了对于思政课教师责任的认识与感悟:第一,增强政治责任自觉,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定力和清醒,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第二,严于自律、端正品格,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第三,读原文悟原理,吃透教学内容,不断探索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她还紧扣“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深挖儒家文化中的担
查看详情
数智赋能 智慧创新——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
2025-07-07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课堂的能力,2025年7月3日-5日,信息工程学院联合超星泛雅集团成功举办“数智赋能教学创新实操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由学院院长黄黎主持,超星泛雅集团资深讲师团队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共有50余名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本次工作坊依托超星平台的技术生态,围绕“AI赋能智慧课程教学环境构建”“AI赋能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和“‘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AI应用讲解与实操”三大主题开展培训,整合知识图谱、AI助教、智能备课等核心工具,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模式,系统性提升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在智慧课程环节构建方面,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库,为每门课程配备 AI 智能体,创建问答库、知识库、AI助教等。这将为课程内容迭代、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优化等全流程管理提供智慧化赋能,推动课程向 “智能+”时代迈进。在探索AI促进智慧教学新范式方面,通过部署AI工作台,从AI写作、教案生成、课件制作,到学情分析、视频理解、智能出题与批阅等环节,实现了教学全流程的AI深度赋能。同时,借助启发式AI互动任务流,有效助力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
查看详情
我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负责人培训会
2025-07-07
7月4日,我校在定淮门校区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负责人培训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务处处长朱祎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内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领导、2025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各专业课程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朱祎指出在AI 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需主动拥抱变革,积极探索 AI 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将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进“百千工程”——计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完成百门课程改造与千名教师培训,以此加速课程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进程。朱祎强调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将零散的教学要素整合为有机整体;各专业应以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依据产业链打造专业群,立足岗位打造课程,把真实工作场景与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课程内容,打破“孤立课程”的壁垒,构建连贯系统的人才培养链条,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后,教务处徐永兵副处长基于本学期教学运行数据,深入剖析开放教育教学运行现存问题,提出通过优化管理流程、简化检查环节的方式提升教学管理效能。围绕新学期教学工作,从四个维度进行系统部署:其一,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严守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开展2025秋学期开放教育新增课程说课活动
2025-07-07
为确保课程建设质量,提高教学能力,7月3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组织开展了2025年秋学期开放教育新增课程说课活动,副院长王琳主持。《茶叶品鉴技术》、《植物保护概论》、《现代农业推广学》、《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十一位新增课程负责人参与了此次说课,他们通过月明在线平台,对课程信息、单元内容、讨论环节、作业设置、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网页展示和详尽的讲解。现场教师认真聆听,对各位老师呈现内容进行了细致审核和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对线下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创新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通过说课、评课与交流,授课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优化了教学设计,为新学期新增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说课活动不仅是对新开课程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一次深入的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乡村振兴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图:孟晓青,文:杜迎春,审核:王琳)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召开开放教育新专业建设动员会
2025-07-07
7月5日下午,设计学院在综合楼北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江开新专业建设动员会。招生工作处处长陈翀出席会议指导,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作总结讲话。会议由设计学院副院长周莹主持,相关专业所在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参加会议。陈翀首先从艺术类专业面临的招生挑战切入,介绍了招生项目化路径及解决与技工院校合作痛点等策略。他指出,设计类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受众面相对较窄、生源基础规模偏小、对接行业企业规模有限等特点。为此,提出三条优化路径:一是实施“技能+学历”提升计划,与技工院校合作,为其学生提供学历提升服务,稳定专科生源基本盘;二是推动“微课程”项目,将办学体系内学生转化为开放专业学生,精准对标全省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群体;三是拓展政府合作项目,积极承接如乡村振兴、退役士兵、辅警等群体的学历提升项目,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随后,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和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当前专业建设进展及课程内容设置等筹备情况。周莹要求相关系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标对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艺术设计专业于2026年春季学期启动招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26年秋季学期启动招生。会上,高峰老师还分享了近期赴南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赴南通开展招生宣传与专业调研活动
2025-07-07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招生工作部署,推动开放教育招生和教学服务工作提质增效,6月26-27日,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教师高峰、刘祖宏赴南通地区开展招生宣传与专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一方面紧抓高职学生毕业契机,通过实地宣传和专业介绍拓展招生渠道,结合当地需求提升招生针对性;另一方面,借助专业调研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培养成效,优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月26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走访南通开放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刘海涛详细介绍了今年高职毕业生情况和中职招生现状,并表示已完成近30名学生转化,将全力支持设计学院江开相关专业的招生工作。当日下午,如东开放大党委书记丛杰、肖海俊主任等领导对调研团队一行表示欢迎。座谈会上,丛杰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布局及生源情况,表示将充分发挥基层办学优势,积极对接设计学院优质资源,推动本科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高峰老师重点介绍了新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强调该专业既契合国家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战略,又能满足手工艺从业者的学历提升需求。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黄道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高晓云等与会专家就专业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随后,团队前往如东县双甸镇社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943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
/
1049
跳转到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