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校园生活(本月Top)
首页
校园生活
2025/07/31
7月17日,设计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江开新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会”,集中探讨艺术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新专业的建设。谢冬冰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周莹主持。会议邀请了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常州开放大学、如皋开放大学、吴中开放大学、南通开放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及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会议伊始,周莹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目的与议程,着重强调了新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的重要性。随后,蒋丽丽副书记致欢迎词,表达了对会议务实性及新专业建设的深切期待。紧接着,欧阳予婧老师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专科专业的建设情况,于丽金老师则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讲解。在专业建设调研交流环节,各参会单位代表纷纷踊跃发言,围绕课程设置、学分转换、线下教学、考试形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王芳副校长、常州技师学院罗俊院长、南通开放大学刘海涛院长等多位领导专家,均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而中肯的建议与需求。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校外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逐个表示感谢,并对他们的问题做出回应。他重申了新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加线下教学和线
设计学院聚力新专业建设 共绘人才培养新蓝图
7月17日,设计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江开新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会”,集中探讨艺术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新专业的建设。谢冬冰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周莹主持。会议邀请了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常州开放大学、如皋开放大学、吴中开放大学、南通开放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及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会议伊始,周莹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目的与议程,着重强调了新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的重要性。随后,蒋丽丽副书记致欢迎词,表达了对会议务实性及新专业建设的深切期待。紧接着,欧阳予婧老师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专科专业的建设情况,于丽金老师则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讲解。在专业建设调研交流环节,各参会单位代表纷纷踊跃发言,围绕课程设置、学分转换、线下教学、考试形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王芳副校长、常州技师学院罗俊院长、南通开放大学刘海涛院长等多位领导专家,均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而中肯的建议与需求。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校外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逐个表示感谢,并对他们的问题做出回应。他重申了新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加线下教学和线
2025/07/31
7月15日,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市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会员单位代表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我校环境生态学院高岩老师作为会员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财务管理制度(草案)》和《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会员管理制度(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及领导班子。新当选的理事长刘颖表示,学会将立足“五个一”建设目标,搭建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南京国土空间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会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作主旨演讲,呼吁构建新型规划体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斌强调,学会要发挥“智囊团”“助推器”作用,在政府与市场、行业与个人间架起桥梁。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规划领域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作为首批会员单位代表,我校环生院将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规划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为南京建设“强富美高”新城市贡献智慧力量。(文/图:高岩;审核:周琦、唐荣)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出席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成立大会
7月15日,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市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会员单位代表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我校环境生态学院高岩老师作为会员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财务管理制度(草案)》和《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会员管理制度(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及领导班子。新当选的理事长刘颖表示,学会将立足“五个一”建设目标,搭建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南京国土空间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会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作主旨演讲,呼吁构建新型规划体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斌强调,学会要发挥“智囊团”“助推器”作用,在政府与市场、行业与个人间架起桥梁。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规划领域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作为首批会员单位代表,我校环生院将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规划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为南京建设“强富美高”新城市贡献智慧力量。(文/图:高岩;审核:周琦、唐荣)
2025/07/31
7月21日至25日,由徐州开放大学主办,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2025年徐州市数字赋能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研修班”在扬州顺利开展。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月荣、副校长王传喜、胡钊涵,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红梅、副院长骆正言、社区(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李燕及相关老师出席活动。来自徐州开放大学、各县(市、区)社区及街道教育中心的数十名负责人、骨干教师,在五天时间里通过专家引领、现场研学与深度研讨,共同擘画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图景。7月21日下午,研修班以一场沉浸式调研拉开序幕。学员们走进邗江好人馆,透过“好人课堂”了解社区教育如何以榜样力量涵养文明乡风;漫步仁丰里古街,在非遗工坊、城市书房与街坊学堂间,零距离感受“文化+教育+科技”的社区教育新模式。7月22日上午,研修班正式开班。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红梅致欢迎辞,她介绍了江苏开放大学承担全省社会教育领军责任的积极探索,指出本次专项研修班是顺应数智化浪潮、落实上级部署、提升关键能力、促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月荣作动员讲话,寄语学员
2025年徐州市数字赋能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研修班圆满结束
7月21日至25日,由徐州开放大学主办,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2025年徐州市数字赋能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研修班”在扬州顺利开展。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月荣、副校长王传喜、胡钊涵,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红梅、副院长骆正言、社区(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李燕及相关老师出席活动。来自徐州开放大学、各县(市、区)社区及街道教育中心的数十名负责人、骨干教师,在五天时间里通过专家引领、现场研学与深度研讨,共同擘画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图景。7月21日下午,研修班以一场沉浸式调研拉开序幕。学员们走进邗江好人馆,透过“好人课堂”了解社区教育如何以榜样力量涵养文明乡风;漫步仁丰里古街,在非遗工坊、城市书房与街坊学堂间,零距离感受“文化+教育+科技”的社区教育新模式。7月22日上午,研修班正式开班。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红梅致欢迎辞,她介绍了江苏开放大学承担全省社会教育领军责任的积极探索,指出本次专项研修班是顺应数智化浪潮、落实上级部署、提升关键能力、促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月荣作动员讲话,寄语学员
2025/07/31
7月14日,设计学院携手青石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在青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课程结业仪式暨“青石镜语”课程作品展开幕活动。活动由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郭海燕主持,中央门街道纪工委书记朱继娟,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谢冬冰,副院长孟刚、授课教师代表及社区学员参与。朱继娟在会上致辞。她充分肯定了《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课程对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谢冬冰在会上讲话。他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引,强调了学院对课程实施的重视,安排了一批优秀师资开展教学,助力社区居民掌握摄影技能。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此为契机,搭建学院与社区互动桥梁,让学生向老同志学“生活智慧”;二是用专业技能服务社区,推动专业在回应群众需求中迭代升级;三是要不断在社区服务中践行“知识与实践结合、专业与服务共生”的理念。来自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的高峰老师,在现场分享了教学感悟。他坦言,见证老年学员为钻研构图反复练习、戴老花镜操作软件的热忱,深受触动。他表示,课程结业不是终点,后续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持续在学习群内答疑,设计学院也会推出更多元的艺术课程,延续“教学相长、服务社区”的温暖互动。 学员
设计学院举办青石村社区培训课程结业仪式暨作品展
7月14日,设计学院携手青石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在青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课程结业仪式暨“青石镜语”课程作品展开幕活动。活动由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郭海燕主持,中央门街道纪工委书记朱继娟,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谢冬冰,副院长孟刚、授课教师代表及社区学员参与。朱继娟在会上致辞。她充分肯定了《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课程对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谢冬冰在会上讲话。他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引,强调了学院对课程实施的重视,安排了一批优秀师资开展教学,助力社区居民掌握摄影技能。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此为契机,搭建学院与社区互动桥梁,让学生向老同志学“生活智慧”;二是用专业技能服务社区,推动专业在回应群众需求中迭代升级;三是要不断在社区服务中践行“知识与实践结合、专业与服务共生”的理念。来自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的高峰老师,在现场分享了教学感悟。他坦言,见证老年学员为钻研构图反复练习、戴老花镜操作软件的热忱,深受触动。他表示,课程结业不是终点,后续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持续在学习群内答疑,设计学院也会推出更多元的艺术课程,延续“教学相长、服务社区”的温暖互动。 学员
2025/07/31
2025年7月15-17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安徽合肥安徽建筑大学召开。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周琦和青年教师代表王玉玺参加本次会议。本届年会以“科创城市背景下的绿色疗法”为主题,聚焦科技智能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健康危机与环境焦虑,旨在通过园林康养的社会服务属性研究,重塑预防性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生态智慧支持。会议通过主题报告、案例分享、实地考察等形式,系统梳理了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让教师们深刻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活力。会议中展示的植物+ 艺术+ 心理跨学科干预模型、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成果,为优化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与行业需求,探索与医疗、社区机构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绿色疗法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落地应用,培养兼具生态素养与健康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科创城市背景下的人居环境优化与全民健康促进贡献专业力量!(文/图:周琦/王玉玺;审核:唐荣)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参加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年会
2025年7月15-17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安徽合肥安徽建筑大学召开。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周琦和青年教师代表王玉玺参加本次会议。本届年会以“科创城市背景下的绿色疗法”为主题,聚焦科技智能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健康危机与环境焦虑,旨在通过园林康养的社会服务属性研究,重塑预防性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生态智慧支持。会议通过主题报告、案例分享、实地考察等形式,系统梳理了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让教师们深刻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活力。会议中展示的植物+ 艺术+ 心理跨学科干预模型、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成果,为优化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与行业需求,探索与医疗、社区机构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绿色疗法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落地应用,培养兼具生态素养与健康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科创城市背景下的人居环境优化与全民健康促进贡献专业力量!(文/图:周琦/王玉玺;审核:唐荣)
2025/07/3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号召,7月14日至17日,建筑工程学院“了不起的建筑”公益课和“有爱无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以及仲青、苏海花、汪博恺三位教师带领下,携手南京江北新区,走进新城社区、京新社区,开展了四期内容丰富的暑期公益课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 “爱的课堂”,在缓解暑期儿童看护难题的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桥连古今,播撒科技报国种子首日课程聚焦桥梁文化。辛天乐同学以赵州桥“量材为用”的工匠智慧,卢沟桥“民族觉醒”的爱国情怀和南京长江大桥“自力更生”的奋斗史诗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述桥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他深情地说:“桥是历史的见证人,每一座桥都串联着历史与精神。”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协作搭建长江大桥模型,在立柱架梁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中国跨度”和自立自强精神,也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榫卯探秘,触摸东方哲学智慧次日,孩子们走进“一榫一卯,方寸之间”的古建筑世界。罗新宇同学带领团队通过展示故宫斗拱模型、拆解鲁班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触摸“藏在木头里的东方哲学”。当故宫太和殿斗拱模型在屏幕
建工学子暑期“爱的课堂”:以专业之光点亮童心,助力基层治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号召,7月14日至17日,建筑工程学院“了不起的建筑”公益课和“有爱无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以及仲青、苏海花、汪博恺三位教师带领下,携手南京江北新区,走进新城社区、京新社区,开展了四期内容丰富的暑期公益课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 “爱的课堂”,在缓解暑期儿童看护难题的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桥连古今,播撒科技报国种子首日课程聚焦桥梁文化。辛天乐同学以赵州桥“量材为用”的工匠智慧,卢沟桥“民族觉醒”的爱国情怀和南京长江大桥“自力更生”的奋斗史诗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述桥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他深情地说:“桥是历史的见证人,每一座桥都串联着历史与精神。”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协作搭建长江大桥模型,在立柱架梁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中国跨度”和自立自强精神,也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榫卯探秘,触摸东方哲学智慧次日,孩子们走进“一榫一卯,方寸之间”的古建筑世界。罗新宇同学带领团队通过展示故宫斗拱模型、拆解鲁班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触摸“藏在木头里的东方哲学”。当故宫太和殿斗拱模型在屏幕
2025/07/31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2日—15日,商学院精心统筹部署,组织8支实践团队共计师生60余人,奔赴扬州、无锡、苏州、徐州、南京、常州等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围绕运河文化探寻、商科精神体悟、革命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助力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见识,取得丰硕成果。(一)运河文脉承千年,青春脚步丈古今——扬州实践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与精神纽带”,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更是民族融合与团结的生动见证。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文脉的传承热情,7月4日,“千年运河 同心同行”文化探访实践团在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丁晓华、辅导员周皖宁与赵嘉琦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0人赴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通过实地探访与沉浸式学习,解码千年运河文明中的民族融合密码,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运河文化探源:邵伯古镇寻历史,感悟治水智慧与家国情怀实践团
探文脉 学匠心 传精神——商学院青年学子多维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2日—15日,商学院精心统筹部署,组织8支实践团队共计师生60余人,奔赴扬州、无锡、苏州、徐州、南京、常州等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围绕运河文化探寻、商科精神体悟、革命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助力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见识,取得丰硕成果。(一)运河文脉承千年,青春脚步丈古今——扬州实践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与精神纽带”,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更是民族融合与团结的生动见证。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文脉的传承热情,7月4日,“千年运河 同心同行”文化探访实践团在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丁晓华、辅导员周皖宁与赵嘉琦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0人赴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通过实地探访与沉浸式学习,解码千年运河文明中的民族融合密码,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运河文化探源:邵伯古镇寻历史,感悟治水智慧与家国情怀实践团
2025/07/31
7月15日,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周琦,骨干教师陈曦、郑先迪老师一行前往安徽农业大学,与林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婕老师开展深度交流。双方结合专业教学与实践,共同探讨设计思维在乡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为未来校际合作奠定基础。郑婕老师在交流中重点分享了其“课程-竞赛-项目”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及在产教融合、社会服务方面的实践探索。风景园林系主任周琦老师对此充分认同,并表明未来可开展跨校跨区域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真实项目。此次交流为风景园林系未来的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风景园林系将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借鉴有益经验,不断优化教学和课程体系,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图/文:郑先迪;初审:周琦;终审:唐荣)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赴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交流学习
7月15日,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周琦,骨干教师陈曦、郑先迪老师一行前往安徽农业大学,与林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婕老师开展深度交流。双方结合专业教学与实践,共同探讨设计思维在乡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为未来校际合作奠定基础。郑婕老师在交流中重点分享了其“课程-竞赛-项目”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及在产教融合、社会服务方面的实践探索。风景园林系主任周琦老师对此充分认同,并表明未来可开展跨校跨区域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真实项目。此次交流为风景园林系未来的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风景园林系将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借鉴有益经验,不断优化教学和课程体系,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图/文:郑先迪;初审:周琦;终审:唐荣)
2025/07/31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考试命题规范,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外国语学院于7月17日线上开展高职分类考试命题培训暨校级课程思政大赛院内指导会,双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会议由学院院长助理刘姮主持,学院高职各专业命题负责人、课程团队骨干教师等相关教师参加。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聚焦高职分类考试命题规范与质量把控,严格对标教育部考试安全要求。强调考试安全是命题生命线,需筑牢保密防线:执行命题人员遴选与回避制度,落实试题闭环管理,严防泄密;同时以公平为核心,通过双盲审题、难度校准兼顾生源差异,确保考试权威公正。第二阶段面向校级课程思政大赛的参赛教师开展院内专项指导,助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凝练课程特色。指导会重点研讨了张建国、邓乐陶两位参赛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指导团队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专业建议,并特别指出,课程思政目标应当聚焦核心,避免分散,确保每个设计意图都体现思政点。为持续推进备赛事宜,指导会进一步讨论并确定了产品说明视频制作、词汇知识应用实践、思政元素具象化设计等后续任务,助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与衔接性。此次会议通过政策研习、案例分析与专家指导,系统推进了考试命题科学化与
以考促教,以赛促改——外国语学院开展高职分类考试命题培训暨校级课程思政大赛院内指导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考试命题规范,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外国语学院于7月17日线上开展高职分类考试命题培训暨校级课程思政大赛院内指导会,双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会议由学院院长助理刘姮主持,学院高职各专业命题负责人、课程团队骨干教师等相关教师参加。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聚焦高职分类考试命题规范与质量把控,严格对标教育部考试安全要求。强调考试安全是命题生命线,需筑牢保密防线:执行命题人员遴选与回避制度,落实试题闭环管理,严防泄密;同时以公平为核心,通过双盲审题、难度校准兼顾生源差异,确保考试权威公正。第二阶段面向校级课程思政大赛的参赛教师开展院内专项指导,助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凝练课程特色。指导会重点研讨了张建国、邓乐陶两位参赛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指导团队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专业建议,并特别指出,课程思政目标应当聚焦核心,避免分散,确保每个设计意图都体现思政点。为持续推进备赛事宜,指导会进一步讨论并确定了产品说明视频制作、词汇知识应用实践、思政元素具象化设计等后续任务,助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与衔接性。此次会议通过政策研习、案例分析与专家指导,系统推进了考试命题科学化与
设计学院聚力新专业建设 共绘人才培养新蓝图
2025-07-31
7月17日,设计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江开新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会”,集中探讨艺术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新专业的建设。谢冬冰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周莹主持。会议邀请了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常州技师学院、常州开放大学、如皋开放大学、吴中开放大学、南通开放大学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及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会议伊始,周莹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目的与议程,着重强调了新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的重要性。随后,蒋丽丽副书记致欢迎词,表达了对会议务实性及新专业建设的深切期待。紧接着,欧阳予婧老师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专科专业的建设情况,于丽金老师则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讲解。在专业建设调研交流环节,各参会单位代表纷纷踊跃发言,围绕课程设置、学分转换、线下教学、考试形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王芳副校长、常州技师学院罗俊院长、南通开放大学刘海涛院长等多位领导专家,均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而中肯的建议与需求。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校外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逐个表示感谢,并对他们的问题做出回应。他重申了新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增加线下教学和线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出席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成立大会
2025-07-31
7月15日,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市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会员单位代表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我校环境生态学院高岩老师作为会员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财务管理制度(草案)》和《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会员管理制度(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及领导班子。新当选的理事长刘颖表示,学会将立足“五个一”建设目标,搭建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南京国土空间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会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作主旨演讲,呼吁构建新型规划体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斌强调,学会要发挥“智囊团”“助推器”作用,在政府与市场、行业与个人间架起桥梁。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规划领域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作为首批会员单位代表,我校环生院将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规划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为南京建设“强富美高”新城市贡献智慧力量。(文/图:高岩;审核:周琦、唐荣)
查看详情
2025年徐州市数字赋能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研修班圆满结束
2025-07-31
7月21日至25日,由徐州开放大学主办,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2025年徐州市数字赋能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研修班”在扬州顺利开展。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月荣、副校长王传喜、胡钊涵,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红梅、副院长骆正言、社区(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李燕及相关老师出席活动。来自徐州开放大学、各县(市、区)社区及街道教育中心的数十名负责人、骨干教师,在五天时间里通过专家引领、现场研学与深度研讨,共同擘画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图景。7月21日下午,研修班以一场沉浸式调研拉开序幕。学员们走进邗江好人馆,透过“好人课堂”了解社区教育如何以榜样力量涵养文明乡风;漫步仁丰里古街,在非遗工坊、城市书房与街坊学堂间,零距离感受“文化+教育+科技”的社区教育新模式。7月22日上午,研修班正式开班。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红梅致欢迎辞,她介绍了江苏开放大学承担全省社会教育领军责任的积极探索,指出本次专项研修班是顺应数智化浪潮、落实上级部署、提升关键能力、促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徐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月荣作动员讲话,寄语学员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举办青石村社区培训课程结业仪式暨作品展
2025-07-31
7月14日,设计学院携手青石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在青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课程结业仪式暨“青石镜语”课程作品展开幕活动。活动由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郭海燕主持,中央门街道纪工委书记朱继娟,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谢冬冰,副院长孟刚、授课教师代表及社区学员参与。朱继娟在会上致辞。她充分肯定了《手机摄影与短视频制作》课程对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谢冬冰在会上讲话。他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引,强调了学院对课程实施的重视,安排了一批优秀师资开展教学,助力社区居民掌握摄影技能。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此为契机,搭建学院与社区互动桥梁,让学生向老同志学“生活智慧”;二是用专业技能服务社区,推动专业在回应群众需求中迭代升级;三是要不断在社区服务中践行“知识与实践结合、专业与服务共生”的理念。来自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的高峰老师,在现场分享了教学感悟。他坦言,见证老年学员为钻研构图反复练习、戴老花镜操作软件的热忱,深受触动。他表示,课程结业不是终点,后续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持续在学习群内答疑,设计学院也会推出更多元的艺术课程,延续“教学相长、服务社区”的温暖互动。 学员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参加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年会
2025-07-31
2025年7月15-17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安徽合肥安徽建筑大学召开。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周琦和青年教师代表王玉玺参加本次会议。本届年会以“科创城市背景下的绿色疗法”为主题,聚焦科技智能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健康危机与环境焦虑,旨在通过园林康养的社会服务属性研究,重塑预防性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生态智慧支持。会议通过主题报告、案例分享、实地考察等形式,系统梳理了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让教师们深刻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活力。会议中展示的植物+ 艺术+ 心理跨学科干预模型、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成果,为优化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与行业需求,探索与医疗、社区机构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绿色疗法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落地应用,培养兼具生态素养与健康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科创城市背景下的人居环境优化与全民健康促进贡献专业力量!(文/图:周琦/王玉玺;审核:唐荣)
查看详情
建工学子暑期“爱的课堂”:以专业之光点亮童心,助力基层治理
2025-07-3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号召,7月14日至17日,建筑工程学院“了不起的建筑”公益课和“有爱无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亚以及仲青、苏海花、汪博恺三位教师带领下,携手南京江北新区,走进新城社区、京新社区,开展了四期内容丰富的暑期公益课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 “爱的课堂”,在缓解暑期儿童看护难题的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桥连古今,播撒科技报国种子首日课程聚焦桥梁文化。辛天乐同学以赵州桥“量材为用”的工匠智慧,卢沟桥“民族觉醒”的爱国情怀和南京长江大桥“自力更生”的奋斗史诗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述桥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他深情地说:“桥是历史的见证人,每一座桥都串联着历史与精神。”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协作搭建长江大桥模型,在立柱架梁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中国跨度”和自立自强精神,也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榫卯探秘,触摸东方哲学智慧次日,孩子们走进“一榫一卯,方寸之间”的古建筑世界。罗新宇同学带领团队通过展示故宫斗拱模型、拆解鲁班锁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触摸“藏在木头里的东方哲学”。当故宫太和殿斗拱模型在屏幕
查看详情
探文脉 学匠心 传精神——商学院青年学子多维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2025-07-31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2日—15日,商学院精心统筹部署,组织8支实践团队共计师生60余人,奔赴扬州、无锡、苏州、徐州、南京、常州等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围绕运河文化探寻、商科精神体悟、革命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助力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见识,取得丰硕成果。(一)运河文脉承千年,青春脚步丈古今——扬州实践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与精神纽带”,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更是民族融合与团结的生动见证。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文脉的传承热情,7月4日,“千年运河 同心同行”文化探访实践团在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丁晓华、辅导员周皖宁与赵嘉琦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0人赴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通过实地探访与沉浸式学习,解码千年运河文明中的民族融合密码,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运河文化探源:邵伯古镇寻历史,感悟治水智慧与家国情怀实践团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赴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交流学习
2025-07-31
7月15日,环境生态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周琦,骨干教师陈曦、郑先迪老师一行前往安徽农业大学,与林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婕老师开展深度交流。双方结合专业教学与实践,共同探讨设计思维在乡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为未来校际合作奠定基础。郑婕老师在交流中重点分享了其“课程-竞赛-项目”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及在产教融合、社会服务方面的实践探索。风景园林系主任周琦老师对此充分认同,并表明未来可开展跨校跨区域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真实项目。此次交流为风景园林系未来的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风景园林系将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吸收借鉴有益经验,不断优化教学和课程体系,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图/文:郑先迪;初审:周琦;终审:唐荣)
查看详情
以考促教,以赛促改——外国语学院开展高职分类考试命题培训暨校级课程思政大赛院内指导会
2025-07-31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考试命题规范,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外国语学院于7月17日线上开展高职分类考试命题培训暨校级课程思政大赛院内指导会,双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会议由学院院长助理刘姮主持,学院高职各专业命题负责人、课程团队骨干教师等相关教师参加。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聚焦高职分类考试命题规范与质量把控,严格对标教育部考试安全要求。强调考试安全是命题生命线,需筑牢保密防线:执行命题人员遴选与回避制度,落实试题闭环管理,严防泄密;同时以公平为核心,通过双盲审题、难度校准兼顾生源差异,确保考试权威公正。第二阶段面向校级课程思政大赛的参赛教师开展院内专项指导,助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凝练课程特色。指导会重点研讨了张建国、邓乐陶两位参赛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指导团队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专业建议,并特别指出,课程思政目标应当聚焦核心,避免分散,确保每个设计意图都体现思政点。为持续推进备赛事宜,指导会进一步讨论并确定了产品说明视频制作、词汇知识应用实践、思政元素具象化设计等后续任务,助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与衔接性。此次会议通过政策研习、案例分析与专家指导,系统推进了考试命题科学化与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942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048
跳转到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