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19/11/14
11月14日,由张晓副校长主持的2019年度全国教育学规划课题“新中国七十年终身教育政策演变历程及实施成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会上邀请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江苏省教育厅社会教育处经贵宝调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董林伟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一春教授、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军副教授组成论证小组。会议由科技处孙旭处长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张晓副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代表课题组简要介绍了课题选题缘起,并对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进程安排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认为该课题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内容有特色,研究方法规范,研究队伍结构合理,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开题论证。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和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专家们又针对课题具体实施提出了一些中肯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课题组能够做出成果、做出创新、做出特色、做出亮点。最后,孙旭处长对本次开题报告会进行总结,代表学校再次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在后期能够继续为我校“科技兴校工程”贡献智慧。(文:学科
我校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
11月14日,由张晓副校长主持的2019年度全国教育学规划课题“新中国七十年终身教育政策演变历程及实施成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会上邀请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江苏省教育厅社会教育处经贵宝调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董林伟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一春教授、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军副教授组成论证小组。会议由科技处孙旭处长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张晓副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代表课题组简要介绍了课题选题缘起,并对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进程安排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认为该课题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内容有特色,研究方法规范,研究队伍结构合理,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开题论证。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和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专家们又针对课题具体实施提出了一些中肯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课题组能够做出成果、做出创新、做出特色、做出亮点。最后,孙旭处长对本次开题报告会进行总结,代表学校再次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在后期能够继续为我校“科技兴校工程”贡献智慧。(文:学科
2019/11/14
11月7日,江苏省农科院孙洪武副院长一行6人莅临我校交流访问,了解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共商新农学教育,加强双方合作。我校张晓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资源建设中心相关领导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孙洪武副院长首先详细说明江苏省农科院于2019年4月专门成立新农学院,注重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促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同时,他也对省农科院全省人才储备情况、全省系统工作情况、新农学教育及相关需求做了介绍。张晓副校长指出,江苏省农科院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能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对“坚守初心、扎根农村”的人才进行培养,政治站位较高;能深入挖掘农村问题根本所在,积极落实解决实际困难,是新农人的使命担当,令人佩服。她详细介绍我校的特色学院建设、专业申报及建设、课程建设、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扁平化一级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监控、学分银行等办学情况与特色,同时提出线上教学发展前景较好,尤其VR技术比较适合农作物长期生长相关课程的教学,网络化教学适合乡村振兴战略对覆盖全省各类人才的需求。随后双方就新农学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超市、学历教育与专项
坚守初心培育人才 共担使命振兴乡村——我校与江苏省农科院探索新农学教育
11月7日,江苏省农科院孙洪武副院长一行6人莅临我校交流访问,了解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共商新农学教育,加强双方合作。我校张晓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资源建设中心相关领导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孙洪武副院长首先详细说明江苏省农科院于2019年4月专门成立新农学院,注重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促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同时,他也对省农科院全省人才储备情况、全省系统工作情况、新农学教育及相关需求做了介绍。张晓副校长指出,江苏省农科院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能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对“坚守初心、扎根农村”的人才进行培养,政治站位较高;能深入挖掘农村问题根本所在,积极落实解决实际困难,是新农人的使命担当,令人佩服。她详细介绍我校的特色学院建设、专业申报及建设、课程建设、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扁平化一级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监控、学分银行等办学情况与特色,同时提出线上教学发展前景较好,尤其VR技术比较适合农作物长期生长相关课程的教学,网络化教学适合乡村振兴战略对覆盖全省各类人才的需求。随后双方就新农学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超市、学历教育与专项
2019/11/08
11月7日下午,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在定淮门东校区小红楼214会议室召开了一场题为“英国互联网电影和电影高等教育现状”的学术交流会,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访学归来的丁磊副教授做了主题汇报。丁磊首先从英国互联网电影发展的现状入手,介绍了目前英国主要的互联网影视平台,并从文本和产业两个角度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生存困境及发展优势。以埃克塞特大学为例,丁磊阐述了英国电影专业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产学研联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她对英国互联网电影的发展及电影专业建设深入浅出的阐述,不仅开阔了我院教师相关领域研究的视野,也拓展了大家专业建设的思路。会后大家有有关学术话题进行了持续的交流。(图:刘高璐/文:丁磊)
设计学院举办“英国互联网电影和电影高等教育现状”的学术报告
11月7日下午,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在定淮门东校区小红楼214会议室召开了一场题为“英国互联网电影和电影高等教育现状”的学术交流会,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访学归来的丁磊副教授做了主题汇报。丁磊首先从英国互联网电影发展的现状入手,介绍了目前英国主要的互联网影视平台,并从文本和产业两个角度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生存困境及发展优势。以埃克塞特大学为例,丁磊阐述了英国电影专业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产学研联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她对英国互联网电影的发展及电影专业建设深入浅出的阐述,不仅开阔了我院教师相关领域研究的视野,也拓展了大家专业建设的思路。会后大家有有关学术话题进行了持续的交流。(图:刘高璐/文:丁磊)
2019/11/07
11月6日下午,我校“新突破,新征程”科技活动月正式拉开帷幕。2019年科研工作大会作为首场活动,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党委书记王建明、校长崔新有发表讲话、吴光林副校长作科研工作报告并主持大会、张晓副校长宣读了颁授科研工作“校长特别奖”的决定,全体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和30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会议。王建明书记肯定了过去一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新突破,着重从五个方面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我们要坚定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成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要聚焦立德树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研究后,转向成果应用阶段。要体现开放特色,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找研究着力点,充分办好、利用好《终身教育研究》学术期刊和博士论坛等科研平台。要突出问题导向,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抓真问题、做真研究。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科研队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做好“两服务一帮扶”。同时,他从高度、宽度和广度上对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长、宽、高”立体化推进开放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崔新有校长以“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构筑学生、学术
发挥系统联动特色,全力推进科技兴校工程——我校召开2019年科研工作大会
11月6日下午,我校“新突破,新征程”科技活动月正式拉开帷幕。2019年科研工作大会作为首场活动,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党委书记王建明、校长崔新有发表讲话、吴光林副校长作科研工作报告并主持大会、张晓副校长宣读了颁授科研工作“校长特别奖”的决定,全体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和30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会议。王建明书记肯定了过去一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新突破,着重从五个方面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我们要坚定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成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要聚焦立德树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研究后,转向成果应用阶段。要体现开放特色,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找研究着力点,充分办好、利用好《终身教育研究》学术期刊和博士论坛等科研平台。要突出问题导向,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抓真问题、做真研究。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科研队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做好“两服务一帮扶”。同时,他从高度、宽度和广度上对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长、宽、高”立体化推进开放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崔新有校长以“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构筑学生、学术
2019/11/07
2019年11月6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的企业家讲座“机电+BIM在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差异化应用”在应天校区教学楼阶梯教室举行,讲座邀请了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BIM中心总监、高级工程师王海江主讲,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讲座。王总监开场以建筑业的技术发展变迁和市场需求入手,给同学们介绍了BIM建模技术在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广泛应用的必然性;然后以实际项目案例为抓手,对比展示传统机电平面图纸与BIM建模后的三维图纸,分析了三维BIM图纸在“水、暖、电”多专业在同一空间协同设计、协同布置、成本优化等多方面的先进性和优异性;最后,王总监给参加讲座的学生展示了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BIM中心完成的典型工程和部分工程的BIM模型图片,动画漫游视频。BIM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专业和各阶段,成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一项必要技术。讲座紧扣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就业方向,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同学们都表示通过了解新技术和实际工程项目,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自我职业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建筑工程学院 图/文:周玉娟)
机电+BIM——建筑工程学院举办企业家讲座
2019年11月6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的企业家讲座“机电+BIM在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差异化应用”在应天校区教学楼阶梯教室举行,讲座邀请了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BIM中心总监、高级工程师王海江主讲,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讲座。王总监开场以建筑业的技术发展变迁和市场需求入手,给同学们介绍了BIM建模技术在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广泛应用的必然性;然后以实际项目案例为抓手,对比展示传统机电平面图纸与BIM建模后的三维图纸,分析了三维BIM图纸在“水、暖、电”多专业在同一空间协同设计、协同布置、成本优化等多方面的先进性和优异性;最后,王总监给参加讲座的学生展示了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BIM中心完成的典型工程和部分工程的BIM模型图片,动画漫游视频。BIM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专业和各阶段,成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一项必要技术。讲座紧扣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就业方向,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同学们都表示通过了解新技术和实际工程项目,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自我职业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建筑工程学院 图/文:周玉娟)
2019/11/05
科技处市校:常州开放大学无锡开放大学南通开放大学连云港开放大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部门:社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
江苏开放大学第十三届科技活动月--科研成果展
科技处市校:常州开放大学无锡开放大学南通开放大学连云港开放大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部门:社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
2019/11/01
2019年10月30-31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作为主办单位,联合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召开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全省耕地土壤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所在设区市、县(市、区)相关负责人、技术骨干及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省耕保站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政策与技术,相关推进区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就所在市县的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情况进行介绍,环生院师生与参会人员就国内外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会议还邀请了中科院南土所、省地勘院等单位专家就耕地土壤安全利用做了专题报告,从耕地安全利用的国家政策、修复与治理技术发展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与分享。此次专题研讨会议的成功召开,是环境生态学院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不断发展的体现,是学院老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也是学校社会影响力及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展现。会议的召开加强了学院老师对外交流的能力,同时,从国家及省级农业环境政策方面,提高了老师对专业占位及社会需求的认知,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拓宽了老师们的科研思路,促进了环境工程学科更上一个台阶,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努力。(图、文:魏翠兰)
环境生态学院召开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
2019年10月30-31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作为主办单位,联合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召开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全省耕地土壤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所在设区市、县(市、区)相关负责人、技术骨干及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省耕保站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政策与技术,相关推进区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就所在市县的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情况进行介绍,环生院师生与参会人员就国内外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会议还邀请了中科院南土所、省地勘院等单位专家就耕地土壤安全利用做了专题报告,从耕地安全利用的国家政策、修复与治理技术发展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与分享。此次专题研讨会议的成功召开,是环境生态学院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不断发展的体现,是学院老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也是学校社会影响力及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展现。会议的召开加强了学院老师对外交流的能力,同时,从国家及省级农业环境政策方面,提高了老师对专业占位及社会需求的认知,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拓宽了老师们的科研思路,促进了环境工程学科更上一个台阶,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努力。(图、文:魏翠兰)
2019/10/29
2019年10月26-27日,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基于促进当代风景园林学在创新驱动下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全尺度服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涉及优化建成环境,凸显绿色基础设施,深化风景园林形态与生态的定量化协同等学科前沿研究和发展动态,我院熊星博士受邀在该会上作题目为“基于‘源汇’理论的传统乡村景观安全格局建构策略”的大会报告。熊博士的研究引入相关学科的“源汇”理论,将其运用于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之中,以太湖西山为例,对“源汇”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此研究为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另一角度的量化分析方法。熊星博士此次受邀在风景园林领域国际会议上发言,是我校风景园林学科十余年间在科研上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提升了我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影响力。作为我校城乡生态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此次发言对该团队的科研方法探索、数字分析方法和学科交叉切入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风景园林系多名教师也参加了此次
环境生态学院熊星博士受邀在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2019年10月26-27日,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基于促进当代风景园林学在创新驱动下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全尺度服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涉及优化建成环境,凸显绿色基础设施,深化风景园林形态与生态的定量化协同等学科前沿研究和发展动态,我院熊星博士受邀在该会上作题目为“基于‘源汇’理论的传统乡村景观安全格局建构策略”的大会报告。熊博士的研究引入相关学科的“源汇”理论,将其运用于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之中,以太湖西山为例,对“源汇”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此研究为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另一角度的量化分析方法。熊星博士此次受邀在风景园林领域国际会议上发言,是我校风景园林学科十余年间在科研上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提升了我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影响力。作为我校城乡生态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此次发言对该团队的科研方法探索、数字分析方法和学科交叉切入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风景园林系多名教师也参加了此次
2019/10/21
10月18-19日,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周序洋教授受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邀请,参与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估评测专家评审。深圳市作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模范城市及先行示范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试点城市,在无障碍城市包容发展建设方面推出多重举措。周序洋教授认为此次的深圳罗湖区无障碍城区规划从制度理念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备示范引领的作用。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多位一体,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做法,处处彰显“无障碍基因”,科学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配置,营造出彰显人文关怀和共享的新时期社会建设理念。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成员就深圳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估评测内容开展了深入讨论,学习先进做法、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科研能力。(建筑工程学院文:严莹 图:周序洋)
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参与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评审
10月18-19日,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周序洋教授受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邀请,参与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估评测专家评审。深圳市作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模范城市及先行示范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试点城市,在无障碍城市包容发展建设方面推出多重举措。周序洋教授认为此次的深圳罗湖区无障碍城区规划从制度理念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备示范引领的作用。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多位一体,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做法,处处彰显“无障碍基因”,科学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配置,营造出彰显人文关怀和共享的新时期社会建设理念。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成员就深圳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估评测内容开展了深入讨论,学习先进做法、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科研能力。(建筑工程学院文:严莹 图:周序洋)
我校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
2019-11-14
11月14日,由张晓副校长主持的2019年度全国教育学规划课题“新中国七十年终身教育政策演变历程及实施成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会上邀请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江苏省教育厅社会教育处经贵宝调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董林伟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一春教授、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军副教授组成论证小组。会议由科技处孙旭处长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张晓副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代表课题组简要介绍了课题选题缘起,并对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进程安排和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认为该课题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内容有特色,研究方法规范,研究队伍结构合理,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开题论证。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和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专家们又针对课题具体实施提出了一些中肯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课题组能够做出成果、做出创新、做出特色、做出亮点。最后,孙旭处长对本次开题报告会进行总结,代表学校再次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在后期能够继续为我校“科技兴校工程”贡献智慧。(文:学科
查看详情
坚守初心培育人才 共担使命振兴乡村——我校与江苏省农科院探索新农学教育
2019-11-14
11月7日,江苏省农科院孙洪武副院长一行6人莅临我校交流访问,了解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共商新农学教育,加强双方合作。我校张晓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资源建设中心相关领导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孙洪武副院长首先详细说明江苏省农科院于2019年4月专门成立新农学院,注重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促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同时,他也对省农科院全省人才储备情况、全省系统工作情况、新农学教育及相关需求做了介绍。张晓副校长指出,江苏省农科院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能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对“坚守初心、扎根农村”的人才进行培养,政治站位较高;能深入挖掘农村问题根本所在,积极落实解决实际困难,是新农人的使命担当,令人佩服。她详细介绍我校的特色学院建设、专业申报及建设、课程建设、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扁平化一级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监控、学分银行等办学情况与特色,同时提出线上教学发展前景较好,尤其VR技术比较适合农作物长期生长相关课程的教学,网络化教学适合乡村振兴战略对覆盖全省各类人才的需求。随后双方就新农学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教育超市、学历教育与专项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举办“英国互联网电影和电影高等教育现状”的学术报告
2019-11-08
11月7日下午,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在定淮门东校区小红楼214会议室召开了一场题为“英国互联网电影和电影高等教育现状”的学术交流会,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访学归来的丁磊副教授做了主题汇报。丁磊首先从英国互联网电影发展的现状入手,介绍了目前英国主要的互联网影视平台,并从文本和产业两个角度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生存困境及发展优势。以埃克塞特大学为例,丁磊阐述了英国电影专业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产学研联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她对英国互联网电影的发展及电影专业建设深入浅出的阐述,不仅开阔了我院教师相关领域研究的视野,也拓展了大家专业建设的思路。会后大家有有关学术话题进行了持续的交流。(图:刘高璐/文:丁磊)
查看详情
发挥系统联动特色,全力推进科技兴校工程——我校召开2019年科研工作大会
2019-11-07
11月6日下午,我校“新突破,新征程”科技活动月正式拉开帷幕。2019年科研工作大会作为首场活动,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隆重召开。党委书记王建明、校长崔新有发表讲话、吴光林副校长作科研工作报告并主持大会、张晓副校长宣读了颁授科研工作“校长特别奖”的决定,全体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和30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会议。王建明书记肯定了过去一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新突破,着重从五个方面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我们要坚定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成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要聚焦立德树人,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研究后,转向成果应用阶段。要体现开放特色,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找研究着力点,充分办好、利用好《终身教育研究》学术期刊和博士论坛等科研平台。要突出问题导向,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抓真问题、做真研究。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科研队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做好“两服务一帮扶”。同时,他从高度、宽度和广度上对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长、宽、高”立体化推进开放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崔新有校长以“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构筑学生、学术
查看详情
机电+BIM——建筑工程学院举办企业家讲座
2019-11-07
2019年11月6日中午,建筑工程学院的企业家讲座“机电+BIM在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差异化应用”在应天校区教学楼阶梯教室举行,讲座邀请了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BIM中心总监、高级工程师王海江主讲,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讲座。王总监开场以建筑业的技术发展变迁和市场需求入手,给同学们介绍了BIM建模技术在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广泛应用的必然性;然后以实际项目案例为抓手,对比展示传统机电平面图纸与BIM建模后的三维图纸,分析了三维BIM图纸在“水、暖、电”多专业在同一空间协同设计、协同布置、成本优化等多方面的先进性和优异性;最后,王总监给参加讲座的学生展示了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BIM中心完成的典型工程和部分工程的BIM模型图片,动画漫游视频。BIM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专业和各阶段,成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一项必要技术。讲座紧扣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就业方向,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同学们都表示通过了解新技术和实际工程项目,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自我职业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建筑工程学院 图/文:周玉娟)
查看详情
江苏开放大学第十三届科技活动月--科研成果展
2019-11-05
科技处市校:常州开放大学无锡开放大学南通开放大学连云港开放大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部门:社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召开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
2019-11-01
2019年10月30-31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作为主办单位,联合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召开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研讨会,全省耕地土壤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所在设区市、县(市、区)相关负责人、技术骨干及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省耕保站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政策与技术,相关推进区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就所在市县的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情况进行介绍,环生院师生与参会人员就国内外耕地土壤安全利用技术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会议还邀请了中科院南土所、省地勘院等单位专家就耕地土壤安全利用做了专题报告,从耕地安全利用的国家政策、修复与治理技术发展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与分享。此次专题研讨会议的成功召开,是环境生态学院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不断发展的体现,是学院老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也是学校社会影响力及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展现。会议的召开加强了学院老师对外交流的能力,同时,从国家及省级农业环境政策方面,提高了老师对专业占位及社会需求的认知,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拓宽了老师们的科研思路,促进了环境工程学科更上一个台阶,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努力。(图、文:魏翠兰)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熊星博士受邀在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上发言
2019-10-29
2019年10月26-27日,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基于促进当代风景园林学在创新驱动下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全尺度服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涉及优化建成环境,凸显绿色基础设施,深化风景园林形态与生态的定量化协同等学科前沿研究和发展动态,我院熊星博士受邀在该会上作题目为“基于‘源汇’理论的传统乡村景观安全格局建构策略”的大会报告。熊博士的研究引入相关学科的“源汇”理论,将其运用于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之中,以太湖西山为例,对“源汇”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此研究为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另一角度的量化分析方法。熊星博士此次受邀在风景园林领域国际会议上发言,是我校风景园林学科十余年间在科研上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提升了我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影响力。作为我校城乡生态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此次发言对该团队的科研方法探索、数字分析方法和学科交叉切入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风景园林系多名教师也参加了此次
查看详情
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参与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评审
2019-10-21
10月18-19日,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周序洋教授受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邀请,参与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估评测专家评审。深圳市作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模范城市及先行示范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试点城市,在无障碍城市包容发展建设方面推出多重举措。周序洋教授认为此次的深圳罗湖区无障碍城区规划从制度理念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备示范引领的作用。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多位一体,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做法,处处彰显“无障碍基因”,科学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配置,营造出彰显人文关怀和共享的新时期社会建设理念。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成员就深圳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估评测内容开展了深入讨论,学习先进做法、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科研能力。(建筑工程学院文:严莹 图:周序洋)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0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