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0/10/09
2020年9月24日上午,科技处孙旭处长、环境生态学院干方群院长、叶海跃副书记、环境工程系黄兆琴副主任、魏翠兰副主任及风景园林系汤鹏副主任一行6人赴江苏环保产业研究院股份公司就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进一步高质量建设开展了合作交流。公司工程设计中心吴伟主任首先对孙旭处长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科研实力、研究方向等多维度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是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脱钩改革成立的科技型服务企业,业务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环保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作,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管理与技术顾问等。孙旭处长向参与交流的公司代表介绍了我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现有科研及项目概况,并提到研发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水体污染应急治理功能材料及技术”、“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材料及技术”及“恶臭气体脱除材料及技术”与公司研究方向存在高度契合,希望可以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加深项目、技术、人员等多层面的深度交流。干方群院长结合公司所营业务及需求,重点介绍了我校参与工程中心建设人员的学历及研究背景,并表示可以通过教师
环境生态学院与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2020年9月24日上午,科技处孙旭处长、环境生态学院干方群院长、叶海跃副书记、环境工程系黄兆琴副主任、魏翠兰副主任及风景园林系汤鹏副主任一行6人赴江苏环保产业研究院股份公司就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进一步高质量建设开展了合作交流。公司工程设计中心吴伟主任首先对孙旭处长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科研实力、研究方向等多维度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是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脱钩改革成立的科技型服务企业,业务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环保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作,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管理与技术顾问等。孙旭处长向参与交流的公司代表介绍了我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现有科研及项目概况,并提到研发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水体污染应急治理功能材料及技术”、“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材料及技术”及“恶臭气体脱除材料及技术”与公司研究方向存在高度契合,希望可以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加深项目、技术、人员等多层面的深度交流。干方群院长结合公司所营业务及需求,重点介绍了我校参与工程中心建设人员的学历及研究背景,并表示可以通过教师
2020/09/22
为推进科研工作稳步有序的展开,9月18日,我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吴光林副校长主持会议,学科建设处、科技处、财务处、社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院、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吴光林带领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讲话中的“四个面向”、制约科技发展的“六个关键问题”等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后期科研工作提出了三点围绕: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做贡献,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会上,吴光林明确了下半年科研工作要重点推进包括主题教育的深入整改、动员申报2021年国家基金项目、调研和编制十四五分规划等8项科研工作,并为此提出了四个要求,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并严格落实新进博士的培养政策;二是要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统一认识,把科研工作当作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任务;三是要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在科研工作中注意意识形态问题,做好廉洁自律,将“一岗双责”具体到事、具体到人。四是要引导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的平衡,促进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重点汇报
对准年度目标,把握科研进展 ——我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
为推进科研工作稳步有序的展开,9月18日,我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吴光林副校长主持会议,学科建设处、科技处、财务处、社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院、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吴光林带领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讲话中的“四个面向”、制约科技发展的“六个关键问题”等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后期科研工作提出了三点围绕: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做贡献,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会上,吴光林明确了下半年科研工作要重点推进包括主题教育的深入整改、动员申报2021年国家基金项目、调研和编制十四五分规划等8项科研工作,并为此提出了四个要求,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并严格落实新进博士的培养政策;二是要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统一认识,把科研工作当作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任务;三是要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在科研工作中注意意识形态问题,做好廉洁自律,将“一岗双责”具体到事、具体到人。四是要引导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的平衡,促进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重点汇报
2020/09/21
2020年9月,建筑工程学院黎雅乐博士申报的课题《带耗能系梁的摇摆--自复位双肢薄壁墩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资助经费为24万元。该课题着眼于我国西部山区公路高墩大跨桥梁墩柱地震损伤后修复困难这一难题,提出一种新型摇摆-自复位墩柱结构,旨在减轻下部结构损伤,提高结构可恢复性。本项目研究成果对摇摆--自复位墩连续刚构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大项目的成功申报,既是对黎雅乐博士个人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标志着建筑工程学院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研究方面再次产生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级别科研项目推进方面积极作为,措施得力,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均获得成功,既是建筑工程学院基础研究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也充分反映出学院的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凝聚科研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积累科研成果、形成科研特色,使科研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走向全面,争取在高水平科研项目上有更大的突破,为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做出应
喜报!建筑工程学院黎雅乐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020年9月,建筑工程学院黎雅乐博士申报的课题《带耗能系梁的摇摆--自复位双肢薄壁墩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资助经费为24万元。该课题着眼于我国西部山区公路高墩大跨桥梁墩柱地震损伤后修复困难这一难题,提出一种新型摇摆-自复位墩柱结构,旨在减轻下部结构损伤,提高结构可恢复性。本项目研究成果对摇摆--自复位墩连续刚构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大项目的成功申报,既是对黎雅乐博士个人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标志着建筑工程学院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研究方面再次产生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级别科研项目推进方面积极作为,措施得力,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均获得成功,既是建筑工程学院基础研究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也充分反映出学院的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凝聚科研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积累科研成果、形成科研特色,使科研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走向全面,争取在高水平科研项目上有更大的突破,为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做出应
2020/09/06
今年暑期,设计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举办了《基于5G时代的影像传播与创作思维》的专题讲座,主讲教师为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蒋旎,蒋旎老师为国家艺术基金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负责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委员会委员。讲座中,蒋旎老师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变化带来了艺术生产的变化。数字影像艺术从起源、发展、到未来,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各艺术思潮,各艺术语言,以及各媒介之间碰撞的结果。碰撞可以造成颠覆,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碰撞可以带来融合,使数字影像艺术兼具了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和观念表达。碰撞使科学技术为艺术带来更多的媒介选择,每一次碰撞都带来了改变,并最终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人类认知习惯的艺术表现形式。讲座结束后,大家就“如何寻找影视艺术形态的本源和发展轨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应该如何面对现代艺术的生产和传播,给我们提出了时代的命题。(图/文:陶蕾伃)
设计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举办教育与学术系列研讨会(三):《基于5G时代的影像传播与创作思维》
今年暑期,设计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举办了《基于5G时代的影像传播与创作思维》的专题讲座,主讲教师为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蒋旎,蒋旎老师为国家艺术基金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负责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委员会委员。讲座中,蒋旎老师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变化带来了艺术生产的变化。数字影像艺术从起源、发展、到未来,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各艺术思潮,各艺术语言,以及各媒介之间碰撞的结果。碰撞可以造成颠覆,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碰撞可以带来融合,使数字影像艺术兼具了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和观念表达。碰撞使科学技术为艺术带来更多的媒介选择,每一次碰撞都带来了改变,并最终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人类认知习惯的艺术表现形式。讲座结束后,大家就“如何寻找影视艺术形态的本源和发展轨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应该如何面对现代艺术的生产和传播,给我们提出了时代的命题。(图/文:陶蕾伃)
2020/09/06
8月31日,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展了企业调研与校友走访活动,学院侯新宇院长、建筑工程系于艳春、林军、缪云、刘鑫老师和实验实训中心骆莉莎等老师参加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走访了两家企业,分别是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学院与这两家企业前期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曾合作申报过多项课题,另外学院还有多名毕业生在该企业实习、工作。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东南大学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的两家企业。其中,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地基基础检测业务,持有江苏省住建厅地基基础检测资质。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平衡荷载箱、液压设备、传感器的生产及销售。两家企业的主要科研人员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省部级4等奖3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多项;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得专利23项,出版专著4本,参编教材或手册10多本,主持编写规程4项,参编国家规范或规程3项。调研期间,东大自平衡公司总经理戴国亮教授和赛宝公司总经
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暑期企业调研与校友走访(三)
8月31日,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展了企业调研与校友走访活动,学院侯新宇院长、建筑工程系于艳春、林军、缪云、刘鑫老师和实验实训中心骆莉莎等老师参加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走访了两家企业,分别是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学院与这两家企业前期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曾合作申报过多项课题,另外学院还有多名毕业生在该企业实习、工作。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东南大学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的两家企业。其中,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地基基础检测业务,持有江苏省住建厅地基基础检测资质。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平衡荷载箱、液压设备、传感器的生产及销售。两家企业的主要科研人员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省部级4等奖3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多项;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得专利23项,出版专著4本,参编教材或手册10多本,主持编写规程4项,参编国家规范或规程3项。调研期间,东大自平衡公司总经理戴国亮教授和赛宝公司总经
2020/09/06
7月31日上午,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在定淮门校区618办公室开展戏曲艺术系本年度下半年科研工作推进会。学院副院长、党总支部副书记黄一斓主持会议,副院长王铮列席,戏曲艺术系主任程狄及全体戏曲艺术系教师参加会议。戏曲艺术系主任程狄简要汇报了暑假轮休以来赴扬州、徐州、南京三地剧团、艺校调研的情况,重点就系部下半年科研任务,围绕学院江苏地方戏曲研究中心的任务指标,从教材、专著、戏曲名家采访三个方面布置工作任务。随后,又进行了专业常规工作任务安排,诸如江开戏曲课程管理、招生工作等,并和学院教师就如何开展下一步的教材编写、专著写作、影像拍摄等科研工作开展详细的讨论,进行相关工作布置。学院副院长、党总支部副书记黄一斓对戏曲艺术系上半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戏曲艺术系学科、科研未来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副院长王铮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的规划和目标,希望各位老师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特长,紧紧围绕戏曲研究,集众人之力积极发展、壮大戏曲艺术系。各位教师结合各自擅长领域与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积极认领下半年度科研任务。通过此次研讨会,戏曲艺术系全体教师明确了未来戏曲艺术系发展方向,任务落实到人,为戏曲艺术系未来发展贡献一
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召开科研工作推进会
7月31日上午,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在定淮门校区618办公室开展戏曲艺术系本年度下半年科研工作推进会。学院副院长、党总支部副书记黄一斓主持会议,副院长王铮列席,戏曲艺术系主任程狄及全体戏曲艺术系教师参加会议。戏曲艺术系主任程狄简要汇报了暑假轮休以来赴扬州、徐州、南京三地剧团、艺校调研的情况,重点就系部下半年科研任务,围绕学院江苏地方戏曲研究中心的任务指标,从教材、专著、戏曲名家采访三个方面布置工作任务。随后,又进行了专业常规工作任务安排,诸如江开戏曲课程管理、招生工作等,并和学院教师就如何开展下一步的教材编写、专著写作、影像拍摄等科研工作开展详细的讨论,进行相关工作布置。学院副院长、党总支部副书记黄一斓对戏曲艺术系上半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戏曲艺术系学科、科研未来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副院长王铮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的规划和目标,希望各位老师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特长,紧紧围绕戏曲研究,集众人之力积极发展、壮大戏曲艺术系。各位教师结合各自擅长领域与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积极认领下半年度科研任务。通过此次研讨会,戏曲艺术系全体教师明确了未来戏曲艺术系发展方向,任务落实到人,为戏曲艺术系未来发展贡献一
2020/08/03
为营造科研氛围、提升科研热情、寻找科研方法、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健教授于7月23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6楼云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由朱祎院长主持,学院全体老师参加。杨健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2014年度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IAPR Fellow,2018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年科学家奖和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杨健教授以《以人为中心的视觉感知》为题,以自身科研历程为主线,从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生物识别研究进展。首先,杨教授回顾了奇异值特征抽取、统计不相关线性鉴别分析和小样本线性非线性鉴别分析等早期的人脸识别研究方法,着重阐述了二维主分量分析的学术思想。然后,杨教授从研究动机和创新思路的角度,详细讲述了复杂环境下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行人检测与再识别、人体姿态估计与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技术学术报告
为营造科研氛围、提升科研热情、寻找科研方法、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健教授于7月23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6楼云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由朱祎院长主持,学院全体老师参加。杨健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2014年度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IAPR Fellow,2018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年科学家奖和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杨健教授以《以人为中心的视觉感知》为题,以自身科研历程为主线,从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生物识别研究进展。首先,杨教授回顾了奇异值特征抽取、统计不相关线性鉴别分析和小样本线性非线性鉴别分析等早期的人脸识别研究方法,着重阐述了二维主分量分析的学术思想。然后,杨教授从研究动机和创新思路的角度,详细讲述了复杂环境下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行人检测与再识别、人体姿态估计与
2020/07/21
近日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了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讲座,讲座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祎主持,信息工程学院的全体老师参加聆听。东南大学的博导罗桑教授指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交通的跨学科有机融合,它是数字孪生与智能管理的需要。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设计阶段要运用高精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专业协同设计等。他结合案例介绍了施工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针对性进行交叉口交通组织模拟,科学去“拥堵化”、智能放样追踪、安全监测、多源三维数据融合和区块链管理等。最后罗教授阐述了智能交通高精度三维可视、移动式标准化智能巡检、时空域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技术等。最后罗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指出如何高效动态采集路面交通信息,在大型活动期间如何有效解决人员安全疏散问题。通过此次报告,大家加深对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中的应用,对多学科跨界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信息工程学院 图:胡路伟 文:赵书安)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讲座
近日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了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讲座,讲座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祎主持,信息工程学院的全体老师参加聆听。东南大学的博导罗桑教授指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交通的跨学科有机融合,它是数字孪生与智能管理的需要。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设计阶段要运用高精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专业协同设计等。他结合案例介绍了施工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针对性进行交叉口交通组织模拟,科学去“拥堵化”、智能放样追踪、安全监测、多源三维数据融合和区块链管理等。最后罗教授阐述了智能交通高精度三维可视、移动式标准化智能巡检、时空域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技术等。最后罗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指出如何高效动态采集路面交通信息,在大型活动期间如何有效解决人员安全疏散问题。通过此次报告,大家加深对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中的应用,对多学科跨界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信息工程学院 图:胡路伟 文:赵书安)
2020/07/20
针对2020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情况,7月16日上午,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联合科技处开展了校级课题申报分享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采取了线上会议的形式,会议由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所长周振华教授主持,来自科技处、社教处、校内和系统内申报本年度课题的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第一阶段结合本次课题申报的实际情况及问题,科技处管钊首先从校级课题导向及前期准备、申报书撰写注意事项、经费预算编制注意事项、科研绩效相关事项等五个方面为参会老师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第二阶段,老研所侯抗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成功申报教育部项目的经验,就课题申报书具体内容的撰写,着重从课题名称及关键词、课题论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这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的探讨、交流。最后,周振华所长做了总结发言。周振华表示,2020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是老研所成立以来首次发布课题,老研所对本次“开局”课题申报工作非常重视。针对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的选题与申报,周振华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围绕学科做科研,鼓励多学科合作研究;二是要将学术性与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要落地;
规范课题申报 聚焦老年研究 ——老研所开展科研交流研讨活动
针对2020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情况,7月16日上午,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联合科技处开展了校级课题申报分享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采取了线上会议的形式,会议由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所长周振华教授主持,来自科技处、社教处、校内和系统内申报本年度课题的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第一阶段结合本次课题申报的实际情况及问题,科技处管钊首先从校级课题导向及前期准备、申报书撰写注意事项、经费预算编制注意事项、科研绩效相关事项等五个方面为参会老师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第二阶段,老研所侯抗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成功申报教育部项目的经验,就课题申报书具体内容的撰写,着重从课题名称及关键词、课题论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这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的探讨、交流。最后,周振华所长做了总结发言。周振华表示,2020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是老研所成立以来首次发布课题,老研所对本次“开局”课题申报工作非常重视。针对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的选题与申报,周振华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围绕学科做科研,鼓励多学科合作研究;二是要将学术性与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要落地;
环境生态学院与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2020-10-09
2020年9月24日上午,科技处孙旭处长、环境生态学院干方群院长、叶海跃副书记、环境工程系黄兆琴副主任、魏翠兰副主任及风景园林系汤鹏副主任一行6人赴江苏环保产业研究院股份公司就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进一步高质量建设开展了合作交流。公司工程设计中心吴伟主任首先对孙旭处长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科研实力、研究方向等多维度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是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脱钩改革成立的科技型服务企业,业务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环保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作,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管理与技术顾问等。孙旭处长向参与交流的公司代表介绍了我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现有科研及项目概况,并提到研发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水体污染应急治理功能材料及技术”、“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材料及技术”及“恶臭气体脱除材料及技术”与公司研究方向存在高度契合,希望可以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加深项目、技术、人员等多层面的深度交流。干方群院长结合公司所营业务及需求,重点介绍了我校参与工程中心建设人员的学历及研究背景,并表示可以通过教师
查看详情
对准年度目标,把握科研进展 ——我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
2020-09-22
为推进科研工作稳步有序的展开,9月18日,我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吴光林副校长主持会议,学科建设处、科技处、财务处、社会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院、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吴光林带领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讲话中的“四个面向”、制约科技发展的“六个关键问题”等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后期科研工作提出了三点围绕: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做贡献,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会上,吴光林明确了下半年科研工作要重点推进包括主题教育的深入整改、动员申报2021年国家基金项目、调研和编制十四五分规划等8项科研工作,并为此提出了四个要求,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并严格落实新进博士的培养政策;二是要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统一认识,把科研工作当作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任务;三是要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在科研工作中注意意识形态问题,做好廉洁自律,将“一岗双责”具体到事、具体到人。四是要引导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的平衡,促进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重点汇报
查看详情
喜报!建筑工程学院黎雅乐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020-09-21
2020年9月,建筑工程学院黎雅乐博士申报的课题《带耗能系梁的摇摆--自复位双肢薄壁墩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资助经费为24万元。该课题着眼于我国西部山区公路高墩大跨桥梁墩柱地震损伤后修复困难这一难题,提出一种新型摇摆-自复位墩柱结构,旨在减轻下部结构损伤,提高结构可恢复性。本项目研究成果对摇摆--自复位墩连续刚构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大项目的成功申报,既是对黎雅乐博士个人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标志着建筑工程学院在高级别科研项目研究方面再次产生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级别科研项目推进方面积极作为,措施得力,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均获得成功,既是建筑工程学院基础研究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也充分反映出学院的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学院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凝聚科研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积累科研成果、形成科研特色,使科研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走向全面,争取在高水平科研项目上有更大的突破,为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做出应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举办教育与学术系列研讨会(三):《基于5G时代的影像传播与创作思维》
2020-09-06
今年暑期,设计学院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举办了《基于5G时代的影像传播与创作思维》的专题讲座,主讲教师为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蒋旎,蒋旎老师为国家艺术基金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负责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委员会委员。讲座中,蒋旎老师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变化带来了艺术生产的变化。数字影像艺术从起源、发展、到未来,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各艺术思潮,各艺术语言,以及各媒介之间碰撞的结果。碰撞可以造成颠覆,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碰撞可以带来融合,使数字影像艺术兼具了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和观念表达。碰撞使科学技术为艺术带来更多的媒介选择,每一次碰撞都带来了改变,并最终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人类认知习惯的艺术表现形式。讲座结束后,大家就“如何寻找影视艺术形态的本源和发展轨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关系,应该如何面对现代艺术的生产和传播,给我们提出了时代的命题。(图/文:陶蕾伃)
查看详情
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暑期企业调研与校友走访(三)
2020-09-06
8月31日,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展了企业调研与校友走访活动,学院侯新宇院长、建筑工程系于艳春、林军、缪云、刘鑫老师和实验实训中心骆莉莎等老师参加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走访了两家企业,分别是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学院与这两家企业前期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曾合作申报过多项课题,另外学院还有多名毕业生在该企业实习、工作。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东南大学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的两家企业。其中,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地基基础检测业务,持有江苏省住建厅地基基础检测资质。南京赛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平衡荷载箱、液压设备、传感器的生产及销售。两家企业的主要科研人员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省部级4等奖3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多项;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获得专利23项,出版专著4本,参编教材或手册10多本,主持编写规程4项,参编国家规范或规程3项。调研期间,东大自平衡公司总经理戴国亮教授和赛宝公司总经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召开科研工作推进会
2020-09-06
7月31日上午,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在定淮门校区618办公室开展戏曲艺术系本年度下半年科研工作推进会。学院副院长、党总支部副书记黄一斓主持会议,副院长王铮列席,戏曲艺术系主任程狄及全体戏曲艺术系教师参加会议。戏曲艺术系主任程狄简要汇报了暑假轮休以来赴扬州、徐州、南京三地剧团、艺校调研的情况,重点就系部下半年科研任务,围绕学院江苏地方戏曲研究中心的任务指标,从教材、专著、戏曲名家采访三个方面布置工作任务。随后,又进行了专业常规工作任务安排,诸如江开戏曲课程管理、招生工作等,并和学院教师就如何开展下一步的教材编写、专著写作、影像拍摄等科研工作开展详细的讨论,进行相关工作布置。学院副院长、党总支部副书记黄一斓对戏曲艺术系上半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戏曲艺术系学科、科研未来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副院长王铮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的规划和目标,希望各位老师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特长,紧紧围绕戏曲研究,集众人之力积极发展、壮大戏曲艺术系。各位教师结合各自擅长领域与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积极认领下半年度科研任务。通过此次研讨会,戏曲艺术系全体教师明确了未来戏曲艺术系发展方向,任务落实到人,为戏曲艺术系未来发展贡献一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技术学术报告
2020-08-03
为营造科研氛围、提升科研热情、寻找科研方法、推进科研工作,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健教授于7月23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6楼云会议室为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由朱祎院长主持,学院全体老师参加。杨健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2014年度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IAPR Fellow,2018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年科学家奖和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杨健教授以《以人为中心的视觉感知》为题,以自身科研历程为主线,从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生物识别研究进展。首先,杨教授回顾了奇异值特征抽取、统计不相关线性鉴别分析和小样本线性非线性鉴别分析等早期的人脸识别研究方法,着重阐述了二维主分量分析的学术思想。然后,杨教授从研究动机和创新思路的角度,详细讲述了复杂环境下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行人检测与再识别、人体姿态估计与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讲座
2020-07-21
近日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了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讲座,讲座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祎主持,信息工程学院的全体老师参加聆听。东南大学的博导罗桑教授指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交通的跨学科有机融合,它是数字孪生与智能管理的需要。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设计阶段要运用高精度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专业协同设计等。他结合案例介绍了施工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针对性进行交叉口交通组织模拟,科学去“拥堵化”、智能放样追踪、安全监测、多源三维数据融合和区块链管理等。最后罗教授阐述了智能交通高精度三维可视、移动式标准化智能巡检、时空域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技术等。最后罗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指出如何高效动态采集路面交通信息,在大型活动期间如何有效解决人员安全疏散问题。通过此次报告,大家加深对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中的应用,对多学科跨界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信息工程学院 图:胡路伟 文:赵书安)
查看详情
规范课题申报 聚焦老年研究 ——老研所开展科研交流研讨活动
2020-07-20
针对2020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情况,7月16日上午,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联合科技处开展了校级课题申报分享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采取了线上会议的形式,会议由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所长周振华教授主持,来自科技处、社教处、校内和系统内申报本年度课题的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第一阶段结合本次课题申报的实际情况及问题,科技处管钊首先从校级课题导向及前期准备、申报书撰写注意事项、经费预算编制注意事项、科研绩效相关事项等五个方面为参会老师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第二阶段,老研所侯抗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成功申报教育部项目的经验,就课题申报书具体内容的撰写,着重从课题名称及关键词、课题论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这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的探讨、交流。最后,周振华所长做了总结发言。周振华表示,2020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是老研所成立以来首次发布课题,老研所对本次“开局”课题申报工作非常重视。针对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的选题与申报,周振华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围绕学科做科研,鼓励多学科合作研究;二是要将学术性与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要落地;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75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