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3/05/29
为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发挥学术交流对我院兼职研究助理科研思维的启迪作用,增强兼职研究助理们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自4月份开始,教科院组织兼职研究助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浓厚了科研氛围,提升了研究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月6日上午,终身学习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教科院副院长麦绣文进行了动员讲话,她表示希 望各位兼职研究助理能够借助这样一次学术沙龙活动,畅所欲言,得到提升。教科院尹桐桐老师对文献综述结构与写作技巧进行了主题分享,并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分享了论文投稿的技巧。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11日下午,教育数字化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老师进行了“ChatGPT-AIGC教育时代的新图景”的主题分享。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ChatGPT辅助学术研究、人工智能学生服务应用、AI绘画、AI智能创作、元宇宙等主题展开讨论,为不同学科背景在教育数字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4月27日上午,院校研究科研小组
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兼职研究员开展系列学术沙龙活动
为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发挥学术交流对我院兼职研究助理科研思维的启迪作用,增强兼职研究助理们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自4月份开始,教科院组织兼职研究助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浓厚了科研氛围,提升了研究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月6日上午,终身学习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教科院副院长麦绣文进行了动员讲话,她表示希 望各位兼职研究助理能够借助这样一次学术沙龙活动,畅所欲言,得到提升。教科院尹桐桐老师对文献综述结构与写作技巧进行了主题分享,并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分享了论文投稿的技巧。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11日下午,教育数字化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老师进行了“ChatGPT-AIGC教育时代的新图景”的主题分享。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ChatGPT辅助学术研究、人工智能学生服务应用、AI绘画、AI智能创作、元宇宙等主题展开讨论,为不同学科背景在教育数字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4月27日上午,院校研究科研小组
2023/05/29
近日,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省期刊协会承办的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100家期刊出版单位申报的216篇(组)主题宣传文章中,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共有47篇(组)文章入选。其中,《终身教育研究》于2022年第2期刊发的由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教授撰写的《大学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一文名列其中。 该文提出,大学治理的价值命题应当在大学的使命功能、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及文化形态等中得以彰显,围绕着“共享”如何实现、“共治”怎样有效、“共建”何以达成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好”的大学治理框架。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既包括外部举办者对于开放大学的政策制度安排、教育评价体制转型,也涵盖了内部新型大学实体建设、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新型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职工及学习者等治理理念、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旨向、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的“共治”取向和以多元主体协同的“共建”路向,着重在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和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开放大学内外部关系的有序运行和有机融合。
《终身教育研究》刊文入选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近日,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省期刊协会承办的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100家期刊出版单位申报的216篇(组)主题宣传文章中,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共有47篇(组)文章入选。其中,《终身教育研究》于2022年第2期刊发的由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教授撰写的《大学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一文名列其中。 该文提出,大学治理的价值命题应当在大学的使命功能、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及文化形态等中得以彰显,围绕着“共享”如何实现、“共治”怎样有效、“共建”何以达成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好”的大学治理框架。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既包括外部举办者对于开放大学的政策制度安排、教育评价体制转型,也涵盖了内部新型大学实体建设、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新型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职工及学习者等治理理念、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旨向、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的“共治”取向和以多元主体协同的“共建”路向,着重在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和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开放大学内外部关系的有序运行和有机融合。
2023/05/27
5月26日上午,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612会议室举办课题申报交流会。学院院长孙旭,人文素养教学部全体教师,学前教育系赵琳、袁雪老师共同参与。交流会由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顾春花主持。交流会中,李春燕老师分享了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经验,鼓励大家要有长线思维,不要妄自菲薄,要满怀信心地朝着选定的目标不懈努力。韩斐老师分享了课题申报的经验,指出要克服焦虑、博采众长,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多读、多写、多记,尤其是要做好“两手准备”,即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外,要另外开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赵琳老师认为课题申报一定要找专家进行指导。魏博芳老师概述了国社科青年基金和省哲社青年基金申报选材视角的区别,介绍了今后的科研目标。孙旭肯定了人文素养教学部举办“博士论文”系列活动的意义,他指出在科研中,我们要做到: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为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要拓宽知识面,要积极申报各类课题。通过此次交流会,大家一致认为科研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所以一定要锲而不舍,彼此间要加强研讨,结合自身优势,为院系和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文:辛甜甜;图:冯洁玉:审
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举办“博士论坛”系列活动之课题申报交流会
5月26日上午,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612会议室举办课题申报交流会。学院院长孙旭,人文素养教学部全体教师,学前教育系赵琳、袁雪老师共同参与。交流会由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顾春花主持。交流会中,李春燕老师分享了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经验,鼓励大家要有长线思维,不要妄自菲薄,要满怀信心地朝着选定的目标不懈努力。韩斐老师分享了课题申报的经验,指出要克服焦虑、博采众长,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多读、多写、多记,尤其是要做好“两手准备”,即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外,要另外开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赵琳老师认为课题申报一定要找专家进行指导。魏博芳老师概述了国社科青年基金和省哲社青年基金申报选材视角的区别,介绍了今后的科研目标。孙旭肯定了人文素养教学部举办“博士论文”系列活动的意义,他指出在科研中,我们要做到: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为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要拓宽知识面,要积极申报各类课题。通过此次交流会,大家一致认为科研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所以一定要锲而不舍,彼此间要加强研讨,结合自身优势,为院系和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文:辛甜甜;图:冯洁玉:审
2023/05/26
为持续推进“科研兴校”工程,促进院校内外学术交流,环境生态学院于5月24日下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05会议室举办了博士论坛系列学术交流会议。李宇聪博士和张雯琦博士分别作了“根际促生菌挥发性物质促进根系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和“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磷素吸收研究中的应用”专题报告。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楠教授和荀卫兵副教授到会指导。学术交流会由环境工程系主任黄兆琴博士主持,环境生态学院专任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参加学术交流。李宇聪博士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中减肥增效的需求,以根际促生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展望了未来从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计划。张雯琦博士则详细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史、植物的磷素营养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磷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磷素吸收研究中的潜力,并分享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磷素含量指示植物的思路。专家们对李宇聪博士和张雯琦博士报告给予高度肯定,结合两位博士的研究基础、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给予指导。张楠教授建议李宇聪博士注意在筛选菌株前的富集工作和
环境生态学院举办博士论坛(二)
为持续推进“科研兴校”工程,促进院校内外学术交流,环境生态学院于5月24日下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05会议室举办了博士论坛系列学术交流会议。李宇聪博士和张雯琦博士分别作了“根际促生菌挥发性物质促进根系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和“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磷素吸收研究中的应用”专题报告。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楠教授和荀卫兵副教授到会指导。学术交流会由环境工程系主任黄兆琴博士主持,环境生态学院专任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参加学术交流。李宇聪博士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中减肥增效的需求,以根际促生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展望了未来从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计划。张雯琦博士则详细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史、植物的磷素营养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磷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磷素吸收研究中的潜力,并分享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磷素含量指示植物的思路。专家们对李宇聪博士和张雯琦博士报告给予高度肯定,结合两位博士的研究基础、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给予指导。张楠教授建议李宇聪博士注意在筛选菌株前的富集工作和
2023/05/18
5月17日下午,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国际电子商务系副主任姜璐主持,邀请了南京大学博士、河海大学商学院教师刘玥玥做高质量论文写作经验分享,国际电子商务系全体教师参会。沙龙活动中,刘博士以《创业导向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从立意点、创新性、研究假设、写作思路等方面出发,结合其发表在《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等顶级期刊中的论文,向我们详细介绍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经验。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为国际电子商务系老师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有效促进系部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助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今后,国际电子商务系将继续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专业科研队伍,争发更多的高质量论文。(图/文:王明;审核:朱长春)
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5月17日下午,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国际电子商务系副主任姜璐主持,邀请了南京大学博士、河海大学商学院教师刘玥玥做高质量论文写作经验分享,国际电子商务系全体教师参会。沙龙活动中,刘博士以《创业导向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从立意点、创新性、研究假设、写作思路等方面出发,结合其发表在《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等顶级期刊中的论文,向我们详细介绍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经验。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为国际电子商务系老师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有效促进系部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助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今后,国际电子商务系将继续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专业科研队伍,争发更多的高质量论文。(图/文:王明;审核:朱长春)
2023/05/18
5月17日,2023中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支持,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有限公司主办,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办。本次论坛主要围绕推动中新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国际智慧生态圈等话题,邀请中新两国政府领导、绿色产业领域专家、相关企业高管,展开深度对话,共谋合作、共话发展。环境生态学院选派青年教师张奕、李宇聪、吴忌参会。会上,南京市副市长、党组成员季铁军致欢迎辞,新加坡人力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发表“2030新加坡绿色计划实践路径的思考”主旨演讲,表示将推进新加坡和南京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携手共赢。来自中新两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齐聚一堂,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谋划构建中新绿色智慧产业新生态,为南京生态科技岛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通过参加本次论坛,学院教师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国际合作的能力。环境生态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未来也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参加2023中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5月17日,2023中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支持,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有限公司主办,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办。本次论坛主要围绕推动中新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国际智慧生态圈等话题,邀请中新两国政府领导、绿色产业领域专家、相关企业高管,展开深度对话,共谋合作、共话发展。环境生态学院选派青年教师张奕、李宇聪、吴忌参会。会上,南京市副市长、党组成员季铁军致欢迎辞,新加坡人力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发表“2030新加坡绿色计划实践路径的思考”主旨演讲,表示将推进新加坡和南京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携手共赢。来自中新两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齐聚一堂,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谋划构建中新绿色智慧产业新生态,为南京生态科技岛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通过参加本次论坛,学院教师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国际合作的能力。环境生态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未来也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
2023/05/15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级别课题申报质量,提高教师科研学术水平,近期设计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各类高级别课题申报论证指导,特邀省外高校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和省内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及省内相关研究院、校内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项指导。设计学院高度重视高级别课题申报工作,提早培育,加强指导。寒假组织专项讲座和指导后,今年上半年针对设计学交叉学科特点,组织省内外和校内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分别对国家级课题、教育部课题、省艺术基金、省高校重大课题进行论证指导。论证指导中,专家提出申报学科方向的重要性,选题要有意义,部分申报课题的题目要进一步凝练调整,要更加聚焦、更有新意和学术含量。对于文献综述部分,要进一步详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交叉学科课题,需要增加文献来源的多样性;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要明确区分开,不可混淆表述。研究内容要详细具体,同时要注重创新亮点的挖掘与互补,如突出方法创新、视角创新等,形成跨学科对话与理论创新。通过论证指导后,设计学院申报课题团队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申报书,为成功申报打下坚实的基础。(文:黄珊)
设计学院组织高级别课题论证指导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级别课题申报质量,提高教师科研学术水平,近期设计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各类高级别课题申报论证指导,特邀省外高校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和省内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及省内相关研究院、校内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项指导。设计学院高度重视高级别课题申报工作,提早培育,加强指导。寒假组织专项讲座和指导后,今年上半年针对设计学交叉学科特点,组织省内外和校内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分别对国家级课题、教育部课题、省艺术基金、省高校重大课题进行论证指导。论证指导中,专家提出申报学科方向的重要性,选题要有意义,部分申报课题的题目要进一步凝练调整,要更加聚焦、更有新意和学术含量。对于文献综述部分,要进一步详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交叉学科课题,需要增加文献来源的多样性;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要明确区分开,不可混淆表述。研究内容要详细具体,同时要注重创新亮点的挖掘与互补,如突出方法创新、视角创新等,形成跨学科对话与理论创新。通过论证指导后,设计学院申报课题团队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申报书,为成功申报打下坚实的基础。(文:黄珊)
2023/05/12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水平和能力,2023年5月11日上午,教育学院特邀东南大学陈恩水教授来校做了一场精彩的数学建模学术讲座。陈恩水教授为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主讲教师,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组委会秘书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事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指导20余年,作为团队负责人指导东南大学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Outsdanding Winner)6项,一等奖若干,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高教社杯1项,全国一等奖若干;参与申报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次,参与申报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讲座中,陈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史沿革,指出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国内规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社会广泛认可的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陈教授为教师们解读了国赛赛题相关风格,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竞赛论文并通过实际案例解说了竞赛对学生知识与方法、数学工具的要求。讲座结束后,陈教授还与教育学院科学
借助竞赛平台,体验数学创新——教育学院组织开展数学建模学术讲座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水平和能力,2023年5月11日上午,教育学院特邀东南大学陈恩水教授来校做了一场精彩的数学建模学术讲座。陈恩水教授为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主讲教师,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组委会秘书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事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指导20余年,作为团队负责人指导东南大学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Outsdanding Winner)6项,一等奖若干,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高教社杯1项,全国一等奖若干;参与申报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次,参与申报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讲座中,陈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史沿革,指出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国内规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社会广泛认可的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陈教授为教师们解读了国赛赛题相关风格,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竞赛论文并通过实际案例解说了竞赛对学生知识与方法、数学工具的要求。讲座结束后,陈教授还与教育学院科学
2023/05/11
依据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学习行为及其与环境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组于5月9日在定淮门校区召开第二次组会。教学质量办公室豆艳老师受邀进行专业指导。教学质量办公室张高飞、教学质量办公室杜俐蓉、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家萍、教育科学研究院尹桐桐、公共管理学院张瑜、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等6位老师参会研讨。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刘湉祎老师主持。 本次组会的主题是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学情调查问卷(拟)》。首先,张高飞、杜俐蓉老师汇报了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2所“珠峰计划2.0”试点院校的预试回收数据分析结果,内容包括预试问卷回收情况、信度、结构效度、聚敛效度及因子载荷、区分效度、差异性检验、均值比较及题目删减等。接着,豆艳老师针对问卷修正方向提出了专业意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充分讨论了预试问卷的分析过程与结果,并对修正题目进行了逐一完善。最后,刘湉祎老师对后续课题研究计划及时间进行安排,鼓励组内成员发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优势,积极协作推动优质课题成果的产出。本次组会为课题的实证研究推进打下了扎实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定量数据分析思维与能力。
我校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组召开第二次组会
依据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学习行为及其与环境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组于5月9日在定淮门校区召开第二次组会。教学质量办公室豆艳老师受邀进行专业指导。教学质量办公室张高飞、教学质量办公室杜俐蓉、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家萍、教育科学研究院尹桐桐、公共管理学院张瑜、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等6位老师参会研讨。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刘湉祎老师主持。 本次组会的主题是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学情调查问卷(拟)》。首先,张高飞、杜俐蓉老师汇报了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2所“珠峰计划2.0”试点院校的预试回收数据分析结果,内容包括预试问卷回收情况、信度、结构效度、聚敛效度及因子载荷、区分效度、差异性检验、均值比较及题目删减等。接着,豆艳老师针对问卷修正方向提出了专业意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充分讨论了预试问卷的分析过程与结果,并对修正题目进行了逐一完善。最后,刘湉祎老师对后续课题研究计划及时间进行安排,鼓励组内成员发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优势,积极协作推动优质课题成果的产出。本次组会为课题的实证研究推进打下了扎实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定量数据分析思维与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兼职研究员开展系列学术沙龙活动
2023-05-29
为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发挥学术交流对我院兼职研究助理科研思维的启迪作用,增强兼职研究助理们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自4月份开始,教科院组织兼职研究助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浓厚了科研氛围,提升了研究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月6日上午,终身学习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教科院副院长麦绣文进行了动员讲话,她表示希 望各位兼职研究助理能够借助这样一次学术沙龙活动,畅所欲言,得到提升。教科院尹桐桐老师对文献综述结构与写作技巧进行了主题分享,并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分享了论文投稿的技巧。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11日下午,教育数字化科研小组第一次学术沙龙在定淮门大楼918会议室举行。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老师进行了“ChatGPT-AIGC教育时代的新图景”的主题分享。分享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围绕ChatGPT辅助学术研究、人工智能学生服务应用、AI绘画、AI智能创作、元宇宙等主题展开讨论,为不同学科背景在教育数字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4月27日上午,院校研究科研小组
查看详情
《终身教育研究》刊文入选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2023-05-29
近日,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省期刊协会承办的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100家期刊出版单位申报的216篇(组)主题宣传文章中,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共有47篇(组)文章入选。其中,《终身教育研究》于2022年第2期刊发的由江苏开放大学校长崔新有教授撰写的《大学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一文名列其中。 该文提出,大学治理的价值命题应当在大学的使命功能、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及文化形态等中得以彰显,围绕着“共享”如何实现、“共治”怎样有效、“共建”何以达成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好”的大学治理框架。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既包括外部举办者对于开放大学的政策制度安排、教育评价体制转型,也涵盖了内部新型大学实体建设、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新型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教职工及学习者等治理理念、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旨向、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的“共治”取向和以多元主体协同的“共建”路向,着重在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和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开放大学内外部关系的有序运行和有机融合。
查看详情
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举办“博士论坛”系列活动之课题申报交流会
2023-05-27
5月26日上午,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612会议室举办课题申报交流会。学院院长孙旭,人文素养教学部全体教师,学前教育系赵琳、袁雪老师共同参与。交流会由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顾春花主持。交流会中,李春燕老师分享了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经验,鼓励大家要有长线思维,不要妄自菲薄,要满怀信心地朝着选定的目标不懈努力。韩斐老师分享了课题申报的经验,指出要克服焦虑、博采众长,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多读、多写、多记,尤其是要做好“两手准备”,即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外,要另外开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赵琳老师认为课题申报一定要找专家进行指导。魏博芳老师概述了国社科青年基金和省哲社青年基金申报选材视角的区别,介绍了今后的科研目标。孙旭肯定了人文素养教学部举办“博士论文”系列活动的意义,他指出在科研中,我们要做到: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为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要拓宽知识面,要积极申报各类课题。通过此次交流会,大家一致认为科研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所以一定要锲而不舍,彼此间要加强研讨,结合自身优势,为院系和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文:辛甜甜;图:冯洁玉:审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举办博士论坛(二)
2023-05-26
为持续推进“科研兴校”工程,促进院校内外学术交流,环境生态学院于5月24日下午在应天校区综合楼805会议室举办了博士论坛系列学术交流会议。李宇聪博士和张雯琦博士分别作了“根际促生菌挥发性物质促进根系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和“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磷素吸收研究中的应用”专题报告。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楠教授和荀卫兵副教授到会指导。学术交流会由环境工程系主任黄兆琴博士主持,环境生态学院专任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参加学术交流。李宇聪博士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中减肥增效的需求,以根际促生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展望了未来从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计划。张雯琦博士则详细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史、植物的磷素营养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磷信号通路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磷素吸收研究中的潜力,并分享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磷素含量指示植物的思路。专家们对李宇聪博士和张雯琦博士报告给予高度肯定,结合两位博士的研究基础、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给予指导。张楠教授建议李宇聪博士注意在筛选菌株前的富集工作和
查看详情
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2023-05-18
5月17日下午,商学院国际电子商务系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国际电子商务系副主任姜璐主持,邀请了南京大学博士、河海大学商学院教师刘玥玥做高质量论文写作经验分享,国际电子商务系全体教师参会。沙龙活动中,刘博士以《创业导向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从立意点、创新性、研究假设、写作思路等方面出发,结合其发表在《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等顶级期刊中的论文,向我们详细介绍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经验。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为国际电子商务系老师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有效促进系部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助力发表更多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今后,国际电子商务系将继续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专业科研队伍,争发更多的高质量论文。(图/文:王明;审核:朱长春)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参加2023中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2023-05-18
5月17日,2023中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支持,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有限公司主办,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办。本次论坛主要围绕推动中新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国际智慧生态圈等话题,邀请中新两国政府领导、绿色产业领域专家、相关企业高管,展开深度对话,共谋合作、共话发展。环境生态学院选派青年教师张奕、李宇聪、吴忌参会。会上,南京市副市长、党组成员季铁军致欢迎辞,新加坡人力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发表“2030新加坡绿色计划实践路径的思考”主旨演讲,表示将推进新加坡和南京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携手共赢。来自中新两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齐聚一堂,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谋划构建中新绿色智慧产业新生态,为南京生态科技岛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通过参加本次论坛,学院教师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国际合作的能力。环境生态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未来也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组织高级别课题论证指导
2023-05-15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级别课题申报质量,提高教师科研学术水平,近期设计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各类高级别课题申报论证指导,特邀省外高校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和省内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及省内相关研究院、校内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项指导。设计学院高度重视高级别课题申报工作,提早培育,加强指导。寒假组织专项讲座和指导后,今年上半年针对设计学交叉学科特点,组织省内外和校内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分别对国家级课题、教育部课题、省艺术基金、省高校重大课题进行论证指导。论证指导中,专家提出申报学科方向的重要性,选题要有意义,部分申报课题的题目要进一步凝练调整,要更加聚焦、更有新意和学术含量。对于文献综述部分,要进一步详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交叉学科课题,需要增加文献来源的多样性;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要明确区分开,不可混淆表述。研究内容要详细具体,同时要注重创新亮点的挖掘与互补,如突出方法创新、视角创新等,形成跨学科对话与理论创新。通过论证指导后,设计学院申报课题团队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申报书,为成功申报打下坚实的基础。(文:黄珊)
查看详情
借助竞赛平台,体验数学创新——教育学院组织开展数学建模学术讲座
2023-05-12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水平和能力,2023年5月11日上午,教育学院特邀东南大学陈恩水教授来校做了一场精彩的数学建模学术讲座。陈恩水教授为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主讲教师,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组委会秘书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事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指导20余年,作为团队负责人指导东南大学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Outsdanding Winner)6项,一等奖若干,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高教社杯1项,全国一等奖若干;参与申报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次,参与申报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讲座中,陈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史沿革,指出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国内规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社会广泛认可的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陈教授为教师们解读了国赛赛题相关风格,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竞赛论文并通过实际案例解说了竞赛对学生知识与方法、数学工具的要求。讲座结束后,陈教授还与教育学院科学
查看详情
我校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组召开第二次组会
2023-05-11
依据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学习行为及其与环境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组于5月9日在定淮门校区召开第二次组会。教学质量办公室豆艳老师受邀进行专业指导。教学质量办公室张高飞、教学质量办公室杜俐蓉、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家萍、教育科学研究院尹桐桐、公共管理学院张瑜、信息化建设处李凤霞等6位老师参会研讨。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公共管理学院刘湉祎老师主持。 本次组会的主题是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学情调查问卷(拟)》。首先,张高飞、杜俐蓉老师汇报了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2所“珠峰计划2.0”试点院校的预试回收数据分析结果,内容包括预试问卷回收情况、信度、结构效度、聚敛效度及因子载荷、区分效度、差异性检验、均值比较及题目删减等。接着,豆艳老师针对问卷修正方向提出了专业意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充分讨论了预试问卷的分析过程与结果,并对修正题目进行了逐一完善。最后,刘湉祎老师对后续课题研究计划及时间进行安排,鼓励组内成员发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优势,积极协作推动优质课题成果的产出。本次组会为课题的实证研究推进打下了扎实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定量数据分析思维与能力。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2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5
/
81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