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计处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教务处
科研处
社会教育处
数智化建设处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3/06/09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要求,围绕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规划中各项目标任务的进一步落地,环境生态学院于6月8日召开博士教师座谈会,会议由院长干方群主持,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干方群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大家近期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大家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目标落实,特别是教科研团队组建、科研平台凝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院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年博士们做好教学科研创造更好环境和条件。与会青年博士们逐一进行发言,对近期的工作进展、预申报的高级别课题、学科交叉型科研团队合作以及平台硬件共享共建等情况作重点汇报。在认真听取每位博士的发言后,干方群代表学院对每位博士表达感谢,肯定大家不仅敢于找出自身发展存在的困难,还能结合学院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大家与学院同向同行的命运共同体已经越来越紧密。同时强调困难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针对博士们的难题一一进行分析,随后布置了今后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以植物-微生物生态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博士们厘清硬件条件进行学院内共建共享;二是环境功能材料方向的团队老师们凝聚
共商合作,共话未来——环境生态学院召开博士教师座谈会暨科研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要求,围绕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规划中各项目标任务的进一步落地,环境生态学院于6月8日召开博士教师座谈会,会议由院长干方群主持,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干方群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大家近期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大家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目标落实,特别是教科研团队组建、科研平台凝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院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年博士们做好教学科研创造更好环境和条件。与会青年博士们逐一进行发言,对近期的工作进展、预申报的高级别课题、学科交叉型科研团队合作以及平台硬件共享共建等情况作重点汇报。在认真听取每位博士的发言后,干方群代表学院对每位博士表达感谢,肯定大家不仅敢于找出自身发展存在的困难,还能结合学院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大家与学院同向同行的命运共同体已经越来越紧密。同时强调困难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针对博士们的难题一一进行分析,随后布置了今后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以植物-微生物生态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博士们厘清硬件条件进行学院内共建共享;二是环境功能材料方向的团队老师们凝聚
2023/06/09
为推动我省生态环境科创平台投身生态环境科技帮扶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6月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同步开展,省生态环境厅领导、自然处、水处、太湖处、大气处、土壤处、固体处、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及园区、企业代表等参加此次交流会。江苏开放大学拟申报的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受邀参加并作交流发言。会上,各科创平台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方向、目标任务、建设成效、取得成果以及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围绕如何针对污染防治攻坚中的难点、堵点,提出科技需求并进行讨论交流。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立足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治理为研究背景,主要围绕城乡污水处理碳排放量核算方法研究等三大研究方向,致力实现“技术-装备-材料-评估-管理”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我省百园千镇万企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干方群院长着重汇报了江苏开放大学作为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智库基地,具备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以及基层技术服务科技帮扶等优势;并且通过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以及覆盖全省的五级社区教育体系,可以
共享科研成果 助推绿色发展 ——环境生态学院参加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
为推动我省生态环境科创平台投身生态环境科技帮扶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6月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同步开展,省生态环境厅领导、自然处、水处、太湖处、大气处、土壤处、固体处、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及园区、企业代表等参加此次交流会。江苏开放大学拟申报的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受邀参加并作交流发言。会上,各科创平台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方向、目标任务、建设成效、取得成果以及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围绕如何针对污染防治攻坚中的难点、堵点,提出科技需求并进行讨论交流。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立足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治理为研究背景,主要围绕城乡污水处理碳排放量核算方法研究等三大研究方向,致力实现“技术-装备-材料-评估-管理”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我省百园千镇万企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干方群院长着重汇报了江苏开放大学作为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智库基地,具备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以及基层技术服务科技帮扶等优势;并且通过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以及覆盖全省的五级社区教育体系,可以
2023/06/08
6月7日上午,艺术学院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三会议室联合举办学术活动,邀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做题为“从家族记忆到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经典化之旅”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上,苗教授首先介绍了南京这座古都与传世名著《红楼梦》的不解之缘,然后生动讲述了《红楼梦》流传的四个阶段:从小范围流传的“传抄阶段”到走向千门万户的“刊印阶段”,从新式分段标点本的“精印阶段”再到满足各层次读者需要的“多元阶段”,《红楼梦》逐渐完成了经典化过程,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接着,苗教授用一张张图片展示了各地曹雪芹纪念馆、各类红楼梦舞台剧、多种语言翻译本等与《红楼梦》相关的场馆和文艺作品,全方位呈现出《红楼梦》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和尤为丰富的艺术价值。随后,苗教授与教师们结合艺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展开讨论,就《红楼梦》相关的化妆品研发、首饰设计、旅游策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最后,黄一斓院长对苗教授带来精彩生动讲座表示感谢,并希望全体教师向苗教授学习科
艺术学院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学术讲座
6月7日上午,艺术学院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三会议室联合举办学术活动,邀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做题为“从家族记忆到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经典化之旅”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上,苗教授首先介绍了南京这座古都与传世名著《红楼梦》的不解之缘,然后生动讲述了《红楼梦》流传的四个阶段:从小范围流传的“传抄阶段”到走向千门万户的“刊印阶段”,从新式分段标点本的“精印阶段”再到满足各层次读者需要的“多元阶段”,《红楼梦》逐渐完成了经典化过程,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接着,苗教授用一张张图片展示了各地曹雪芹纪念馆、各类红楼梦舞台剧、多种语言翻译本等与《红楼梦》相关的场馆和文艺作品,全方位呈现出《红楼梦》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和尤为丰富的艺术价值。随后,苗教授与教师们结合艺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展开讨论,就《红楼梦》相关的化妆品研发、首饰设计、旅游策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最后,黄一斓院长对苗教授带来精彩生动讲座表示感谢,并希望全体教师向苗教授学习科
2023/06/07
6月6日下午,艺术学院举办博士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悉尼大学赵晓寰教授和东南大学汪小洋教授围绕域外中国戏曲研究进行学术研讨。此次学术研讨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戏曲艺术系全体教师参加研讨。本次学术研讨主要由学术主讲、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三个板块构成。在学术主讲阶段,赵晓寰教授主要从考古资料入手,以甲骨文和马王堆出土帛画为例,分析了一系列自然意象是如何反映传统中国人眼中的天地人、神鬼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以民间祭祀活动和文本资料证据佐证神鬼戏与古人世界观之内在联系。在学术对话阶段,汪小洋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戏曲研究的思考和成果。黄一斓院长从“点”入手,与赵教授就中国戏曲研究的具体问题展开对谈。在学术交流阶段,朱云涛教授与赵晓寰教授就“童子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展开了热烈讨论,赵教授高度肯定了现有成果,并重申田野调查的重要性。系主任程狄与青年教师们跟赵晓寰教授进行了一对一的学术交流。赵教授结合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需求,针对青年博士们在学术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等方面的困惑,详细、耐心地予以指导和解答。最后,赵教授对我院教师的戏曲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希望青年博士们怀揣使命感,为弘扬中华优
艺术学院举办博士学术沙龙活动
6月6日下午,艺术学院举办博士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悉尼大学赵晓寰教授和东南大学汪小洋教授围绕域外中国戏曲研究进行学术研讨。此次学术研讨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戏曲艺术系全体教师参加研讨。本次学术研讨主要由学术主讲、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三个板块构成。在学术主讲阶段,赵晓寰教授主要从考古资料入手,以甲骨文和马王堆出土帛画为例,分析了一系列自然意象是如何反映传统中国人眼中的天地人、神鬼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以民间祭祀活动和文本资料证据佐证神鬼戏与古人世界观之内在联系。在学术对话阶段,汪小洋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戏曲研究的思考和成果。黄一斓院长从“点”入手,与赵教授就中国戏曲研究的具体问题展开对谈。在学术交流阶段,朱云涛教授与赵晓寰教授就“童子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展开了热烈讨论,赵教授高度肯定了现有成果,并重申田野调查的重要性。系主任程狄与青年教师们跟赵晓寰教授进行了一对一的学术交流。赵教授结合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需求,针对青年博士们在学术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等方面的困惑,详细、耐心地予以指导和解答。最后,赵教授对我院教师的戏曲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希望青年博士们怀揣使命感,为弘扬中华优
2023/06/07
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郝岑博士制备了一种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其切削性能优于PDC刀具、脱钴PDC刀具以及硬质合金基底的CVD金刚石涂层刀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相关成果于2023年4月以《Study of preparation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iamond coated cutting tool》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Thin Solid Films》(中科院SCI期刊分区3区;影响因子:2.358)上。传统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由于粘结剂钴的存在使得刀具热稳定性大大降低,加工后材料的表面质量较差;而脱钴后的PDC刀具表面孔洞较多,大大影响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则存在膜-基界面结合强度的问题,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提出直接在PDC刀具材料聚晶金刚石(PCD)层脱钴处理后沉积CVD金刚石涂层的创新思路,制备一种新型PDC与CVD金刚石涂层复合刀具材料,并研究了灯丝基体距离对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比了四种刀具(新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在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的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郝岑博士制备了一种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其切削性能优于PDC刀具、脱钴PDC刀具以及硬质合金基底的CVD金刚石涂层刀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相关成果于2023年4月以《Study of preparation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iamond coated cutting tool》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Thin Solid Films》(中科院SCI期刊分区3区;影响因子:2.358)上。传统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由于粘结剂钴的存在使得刀具热稳定性大大降低,加工后材料的表面质量较差;而脱钴后的PDC刀具表面孔洞较多,大大影响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则存在膜-基界面结合强度的问题,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提出直接在PDC刀具材料聚晶金刚石(PCD)层脱钴处理后沉积CVD金刚石涂层的创新思路,制备一种新型PDC与CVD金刚石涂层复合刀具材料,并研究了灯丝基体距离对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比了四种刀具(新
2023/06/06
近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3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结果。全省共立项179项,我校获立2项,分别是:设计学院院长姜春艳主持的《新时代高校推进数字美育的探索与实践》和设计学院副教授丁磊主持的《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姜春艳主持的《新时代高校推进数字美育的探索与实践》,结合三类教育协同创新和数字美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探索新时代下三类教育协同推进数字美育内在逻辑机理,系统构建全方位数字美育聚合矩阵,为数字美育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丁磊主持的《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聚焦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长三角区域网络视听作品的发展。重点剖析其文化和产业集群现象,梳理中国长三角网络视听的发展历程及区域化集群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助力提高国家影视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喜报:我校获立2项2023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近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3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结果。全省共立项179项,我校获立2项,分别是:设计学院院长姜春艳主持的《新时代高校推进数字美育的探索与实践》和设计学院副教授丁磊主持的《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姜春艳主持的《新时代高校推进数字美育的探索与实践》,结合三类教育协同创新和数字美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探索新时代下三类教育协同推进数字美育内在逻辑机理,系统构建全方位数字美育聚合矩阵,为数字美育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丁磊主持的《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聚焦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长三角区域网络视听作品的发展。重点剖析其文化和产业集群现象,梳理中国长三角网络视听的发展历程及区域化集群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助力提高国家影视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2023/06/05
为持续推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为青年博士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科研灵感。6月1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于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召开学术沙龙。郑重博士作了题为“航天器编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机电工程系系主任范骏主持,学院院长朱祎、机电工程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了沙龙。郑重博士围绕协同控制的背景展开介绍,从“基于旋转矩阵的姿态协同控制”、“基于向量测量的姿态协同控制”、“自主姿态协同控制”以及“编队系统相对位置协同控制”四个角度开展学术汇报,并结合个人近期研究兴趣,汇报了个人研究进展。在提问与交流环节,参会成员结合自己研究方向,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热烈的问答互动。郑重博士一一作了解答。朱祎院长对本次学术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特点,很多博士的研究学科、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我们要将”特点“变成”特长“。学术沙龙自由开放的举办形式,有助于增进交叉学科相互了解,突破原有的思维固式和学科约束,提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应用场景。信息工程学院将依托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不断整合学术资源,为有深度、有广度、有速度的学科交叉做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2023年春学期学术沙龙(二)
为持续推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为青年博士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科研灵感。6月1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于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召开学术沙龙。郑重博士作了题为“航天器编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机电工程系系主任范骏主持,学院院长朱祎、机电工程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了沙龙。郑重博士围绕协同控制的背景展开介绍,从“基于旋转矩阵的姿态协同控制”、“基于向量测量的姿态协同控制”、“自主姿态协同控制”以及“编队系统相对位置协同控制”四个角度开展学术汇报,并结合个人近期研究兴趣,汇报了个人研究进展。在提问与交流环节,参会成员结合自己研究方向,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热烈的问答互动。郑重博士一一作了解答。朱祎院长对本次学术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特点,很多博士的研究学科、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我们要将”特点“变成”特长“。学术沙龙自由开放的举办形式,有助于增进交叉学科相互了解,突破原有的思维固式和学科约束,提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应用场景。信息工程学院将依托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不断整合学术资源,为有深度、有广度、有速度的学科交叉做
2023/06/01
为活跃学术氛围,促进教师沟通交流,5月30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举办学术交流会,邀请我校柔性引进人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健教授出席并作指导,现代农业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学术交流会会议由现代农业系系主任王琳主持,两位教师围绕近阶段科研进展作重点交流。柯壮博士汇报了农残微生物降解、油菜秸秆青贮实验、新属种细菌鉴定等科研进展与未来工作设想,杜迎春博士就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草莓连作障碍多功能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花生耐盐实验等进展与打算作简报。与会人员就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何健教授对两位博士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袁灿生研究员表示,两位博士的工作量安排饱满,科研进展较快,他结合学科持续聚焦和生产实际需求对学院下一步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三人行必有我师”,此次活动深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思想碰撞,创造学术灵感,有力推动了学院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质量提升。(图文:宋宇琦;审核:袁灿生)
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举办学术交流会
为活跃学术氛围,促进教师沟通交流,5月30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举办学术交流会,邀请我校柔性引进人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健教授出席并作指导,现代农业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学术交流会会议由现代农业系系主任王琳主持,两位教师围绕近阶段科研进展作重点交流。柯壮博士汇报了农残微生物降解、油菜秸秆青贮实验、新属种细菌鉴定等科研进展与未来工作设想,杜迎春博士就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草莓连作障碍多功能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花生耐盐实验等进展与打算作简报。与会人员就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何健教授对两位博士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袁灿生研究员表示,两位博士的工作量安排饱满,科研进展较快,他结合学科持续聚焦和生产实际需求对学院下一步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三人行必有我师”,此次活动深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思想碰撞,创造学术灵感,有力推动了学院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质量提升。(图文:宋宇琦;审核:袁灿生)
2023/05/29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国际艺术管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计划”于近期举行,该项目是上海戏剧学院2022年成功申报的国家文旅部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香港剧院管理青年人才来沪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设计学院孟刚副教授作为研学导师在2023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营中开展主题教学。本次活动旨在把沪港澳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集合起来,聚焦艺术和社区发展的前沿议题,采取“调研课—工作坊—研讨会”等相融合的方式,跟踪理论热点,走进实践一线,深入开展交流、对话与共建,不仅增进三地艺术青年人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而且提高大家解决演艺领域普遍性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凝聚起在“文化自信”的框架内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共识。本次活动中我校设计学院孟刚副教授作为研学导师,开展一场“社区艺术创意与落地”主题教学,主要以澳门光影节为切入点,讲述城市节事与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这一课题。城市节事具有明显公共性特征,城市节事公共参与性与公共性仪式表演体现了城市节日文化空间民俗的本质特征。拥有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澳门光影
设计学院教师作为研学导师在2023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营中开展主题教学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国际艺术管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计划”于近期举行,该项目是上海戏剧学院2022年成功申报的国家文旅部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香港剧院管理青年人才来沪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设计学院孟刚副教授作为研学导师在2023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营中开展主题教学。本次活动旨在把沪港澳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集合起来,聚焦艺术和社区发展的前沿议题,采取“调研课—工作坊—研讨会”等相融合的方式,跟踪理论热点,走进实践一线,深入开展交流、对话与共建,不仅增进三地艺术青年人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而且提高大家解决演艺领域普遍性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凝聚起在“文化自信”的框架内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共识。本次活动中我校设计学院孟刚副教授作为研学导师,开展一场“社区艺术创意与落地”主题教学,主要以澳门光影节为切入点,讲述城市节事与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这一课题。城市节事具有明显公共性特征,城市节事公共参与性与公共性仪式表演体现了城市节日文化空间民俗的本质特征。拥有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澳门光影
共商合作,共话未来——环境生态学院召开博士教师座谈会暨科研推进会
2023-06-09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要求,围绕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规划中各项目标任务的进一步落地,环境生态学院于6月8日召开博士教师座谈会,会议由院长干方群主持,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干方群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大家近期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大家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目标落实,特别是教科研团队组建、科研平台凝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院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年博士们做好教学科研创造更好环境和条件。与会青年博士们逐一进行发言,对近期的工作进展、预申报的高级别课题、学科交叉型科研团队合作以及平台硬件共享共建等情况作重点汇报。在认真听取每位博士的发言后,干方群代表学院对每位博士表达感谢,肯定大家不仅敢于找出自身发展存在的困难,还能结合学院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大家与学院同向同行的命运共同体已经越来越紧密。同时强调困难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针对博士们的难题一一进行分析,随后布置了今后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以植物-微生物生态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博士们厘清硬件条件进行学院内共建共享;二是环境功能材料方向的团队老师们凝聚
查看详情
共享科研成果 助推绿色发展 ——环境生态学院参加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
2023-06-09
为推动我省生态环境科创平台投身生态环境科技帮扶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6月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同步开展,省生态环境厅领导、自然处、水处、太湖处、大气处、土壤处、固体处、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及园区、企业代表等参加此次交流会。江苏开放大学拟申报的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受邀参加并作交流发言。会上,各科创平台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方向、目标任务、建设成效、取得成果以及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围绕如何针对污染防治攻坚中的难点、堵点,提出科技需求并进行讨论交流。城乡水环境治理低碳发展工程技术中心立足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治理为研究背景,主要围绕城乡污水处理碳排放量核算方法研究等三大研究方向,致力实现“技术-装备-材料-评估-管理”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我省百园千镇万企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干方群院长着重汇报了江苏开放大学作为江苏省基层社会治理智库基地,具备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以及基层技术服务科技帮扶等优势;并且通过全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以及覆盖全省的五级社区教育体系,可以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联合举办学术讲座
2023-06-08
6月7日上午,艺术学院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二楼第三会议室联合举办学术活动,邀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做题为“从家族记忆到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经典化之旅”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上,苗教授首先介绍了南京这座古都与传世名著《红楼梦》的不解之缘,然后生动讲述了《红楼梦》流传的四个阶段:从小范围流传的“传抄阶段”到走向千门万户的“刊印阶段”,从新式分段标点本的“精印阶段”再到满足各层次读者需要的“多元阶段”,《红楼梦》逐渐完成了经典化过程,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接着,苗教授用一张张图片展示了各地曹雪芹纪念馆、各类红楼梦舞台剧、多种语言翻译本等与《红楼梦》相关的场馆和文艺作品,全方位呈现出《红楼梦》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和尤为丰富的艺术价值。随后,苗教授与教师们结合艺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展开讨论,就《红楼梦》相关的化妆品研发、首饰设计、旅游策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最后,黄一斓院长对苗教授带来精彩生动讲座表示感谢,并希望全体教师向苗教授学习科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举办博士学术沙龙活动
2023-06-07
6月6日下午,艺术学院举办博士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悉尼大学赵晓寰教授和东南大学汪小洋教授围绕域外中国戏曲研究进行学术研讨。此次学术研讨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戏曲艺术系全体教师参加研讨。本次学术研讨主要由学术主讲、学术对话和学术交流三个板块构成。在学术主讲阶段,赵晓寰教授主要从考古资料入手,以甲骨文和马王堆出土帛画为例,分析了一系列自然意象是如何反映传统中国人眼中的天地人、神鬼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以民间祭祀活动和文本资料证据佐证神鬼戏与古人世界观之内在联系。在学术对话阶段,汪小洋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戏曲研究的思考和成果。黄一斓院长从“点”入手,与赵教授就中国戏曲研究的具体问题展开对谈。在学术交流阶段,朱云涛教授与赵晓寰教授就“童子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展开了热烈讨论,赵教授高度肯定了现有成果,并重申田野调查的重要性。系主任程狄与青年教师们跟赵晓寰教授进行了一对一的学术交流。赵教授结合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科研需求,针对青年博士们在学术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等方面的困惑,详细、耐心地予以指导和解答。最后,赵教授对我院教师的戏曲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希望青年博士们怀揣使命感,为弘扬中华优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在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的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6-07
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郝岑博士制备了一种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其切削性能优于PDC刀具、脱钴PDC刀具以及硬质合金基底的CVD金刚石涂层刀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相关成果于2023年4月以《Study of preparation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iamond coated cutting tool》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Thin Solid Films》(中科院SCI期刊分区3区;影响因子:2.358)上。传统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由于粘结剂钴的存在使得刀具热稳定性大大降低,加工后材料的表面质量较差;而脱钴后的PDC刀具表面孔洞较多,大大影响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则存在膜-基界面结合强度的问题,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提出直接在PDC刀具材料聚晶金刚石(PCD)层脱钴处理后沉积CVD金刚石涂层的创新思路,制备一种新型PDC与CVD金刚石涂层复合刀具材料,并研究了灯丝基体距离对新型CVD金刚石涂层刀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比了四种刀具(新
查看详情
喜报:我校获立2项2023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023-06-06
近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3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结果。全省共立项179项,我校获立2项,分别是:设计学院院长姜春艳主持的《新时代高校推进数字美育的探索与实践》和设计学院副教授丁磊主持的《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姜春艳主持的《新时代高校推进数字美育的探索与实践》,结合三类教育协同创新和数字美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探索新时代下三类教育协同推进数字美育内在逻辑机理,系统构建全方位数字美育聚合矩阵,为数字美育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丁磊主持的《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聚焦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长三角区域网络视听作品的发展。重点剖析其文化和产业集群现象,梳理中国长三角网络视听的发展历程及区域化集群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助力提高国家影视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2023年春学期学术沙龙(二)
2023-06-05
为持续推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为青年博士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科研灵感。6月1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于应天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召开学术沙龙。郑重博士作了题为“航天器编队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机电工程系系主任范骏主持,学院院长朱祎、机电工程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了沙龙。郑重博士围绕协同控制的背景展开介绍,从“基于旋转矩阵的姿态协同控制”、“基于向量测量的姿态协同控制”、“自主姿态协同控制”以及“编队系统相对位置协同控制”四个角度开展学术汇报,并结合个人近期研究兴趣,汇报了个人研究进展。在提问与交流环节,参会成员结合自己研究方向,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热烈的问答互动。郑重博士一一作了解答。朱祎院长对本次学术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特点,很多博士的研究学科、研究背景和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我们要将”特点“变成”特长“。学术沙龙自由开放的举办形式,有助于增进交叉学科相互了解,突破原有的思维固式和学科约束,提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应用场景。信息工程学院将依托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不断整合学术资源,为有深度、有广度、有速度的学科交叉做
查看详情
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举办学术交流会
2023-06-01
为活跃学术氛围,促进教师沟通交流,5月30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系举办学术交流会,邀请我校柔性引进人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健教授出席并作指导,现代农业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学术交流会会议由现代农业系系主任王琳主持,两位教师围绕近阶段科研进展作重点交流。柯壮博士汇报了农残微生物降解、油菜秸秆青贮实验、新属种细菌鉴定等科研进展与未来工作设想,杜迎春博士就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草莓连作障碍多功能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花生耐盐实验等进展与打算作简报。与会人员就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何健教授对两位博士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袁灿生研究员表示,两位博士的工作量安排饱满,科研进展较快,他结合学科持续聚焦和生产实际需求对学院下一步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三人行必有我师”,此次活动深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思想碰撞,创造学术灵感,有力推动了学院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质量提升。(图文:宋宇琦;审核:袁灿生)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教师作为研学导师在2023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营中开展主题教学
2023-05-29
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国际艺术管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计划”于近期举行,该项目是上海戏剧学院2022年成功申报的国家文旅部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香港剧院管理青年人才来沪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设计学院孟刚副教授作为研学导师在2023沪港澳艺术管理青年精英研学营中开展主题教学。本次活动旨在把沪港澳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集合起来,聚焦艺术和社区发展的前沿议题,采取“调研课—工作坊—研讨会”等相融合的方式,跟踪理论热点,走进实践一线,深入开展交流、对话与共建,不仅增进三地艺术青年人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而且提高大家解决演艺领域普遍性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凝聚起在“文化自信”的框架内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共识。本次活动中我校设计学院孟刚副教授作为研学导师,开展一场“社区艺术创意与落地”主题教学,主要以澳门光影节为切入点,讲述城市节事与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这一课题。城市节事具有明显公共性特征,城市节事公共参与性与公共性仪式表演体现了城市节日文化空间民俗的本质特征。拥有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澳门光影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4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5
/
83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