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书记/校长信箱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报告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
2024/11/04
10月30日下午,教育学院在定淮门图书馆6-2召开社科类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会议邀请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季中扬教授开展“国家与省部级课题申报漫谈”专题讲座,并就三位教师的拟申报高级别项目作了针对性的论证指导。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和人文素养教学部有关教师参加。会议由部主任顾春花主持。吴杰从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高层次人才情况、高级别项目申报推进工作情况、部门学科方向等方面,向与会专家详细交流了现阶段项目申报筹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专家就个人申报经历、申报书写作、跨学科申报课题的可能性、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和申报建议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高级别项目的写作要旨与规范,建议教师拓宽思路,结合院校及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随后,季中扬教授就万雯雯、朱涵葆、魏博芳三位老师的申报选题及内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针对万雯雯老师,季教授强调应指明中医研究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独到性;对朱涵葆老师,他建议进一步明确课题立意,全面梳理已有文献,深入挖掘核心问题,并合理搭建框架结构;就魏博芳老师,季教授则建议建立宏大的博物研究视野。本次指导会对人文素养教学部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做了有效地指导。申报人将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意见,
教育学院召开社科类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
10月30日下午,教育学院在定淮门图书馆6-2召开社科类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会议邀请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季中扬教授开展“国家与省部级课题申报漫谈”专题讲座,并就三位教师的拟申报高级别项目作了针对性的论证指导。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和人文素养教学部有关教师参加。会议由部主任顾春花主持。吴杰从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高层次人才情况、高级别项目申报推进工作情况、部门学科方向等方面,向与会专家详细交流了现阶段项目申报筹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专家就个人申报经历、申报书写作、跨学科申报课题的可能性、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和申报建议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高级别项目的写作要旨与规范,建议教师拓宽思路,结合院校及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随后,季中扬教授就万雯雯、朱涵葆、魏博芳三位老师的申报选题及内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针对万雯雯老师,季教授强调应指明中医研究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独到性;对朱涵葆老师,他建议进一步明确课题立意,全面梳理已有文献,深入挖掘核心问题,并合理搭建框架结构;就魏博芳老师,季教授则建议建立宏大的博物研究视野。本次指导会对人文素养教学部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做了有效地指导。申报人将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意见,
2024/11/04
2024年10月24日,商学院公司财税与金融团队在东校区咖啡厅开展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袁始烨博士主持,主题是“省社科申报经验分享”,分享人为会计系张腾博士,周晓珺院长、朱长春副院长、科研团队各成员和商学院部分教师参与交流。张腾博士分享了自己申报立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对社科类项目申报的选题与依据、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与研究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张腾博士指出,项目申报书的每个部分都不容忽视,多读高质量文献和过去的选题,选题利益要高、落地要实;框架思路和研究内容需要合理安排,相互连结;特色与创新要提炼亮点和闪光点,避免“自以为新”;申报书的论述需要反复打磨,语言精练,多和专家、团队学习交流等。周晓珺院长和朱长春副院长也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经验,并指出学院老师们要坚持做科研,积极参加高水平会议,多与专家们以及科研团队交流。本次科研团队研讨会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参会教师感到受益匪浅,也为今后的论文撰写和项目申报等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图/文 卢珊,审核:周晓珺、朱长春)
商学院有组织科研系列活动:公司财税与金融团队开展研讨活动
2024年10月24日,商学院公司财税与金融团队在东校区咖啡厅开展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袁始烨博士主持,主题是“省社科申报经验分享”,分享人为会计系张腾博士,周晓珺院长、朱长春副院长、科研团队各成员和商学院部分教师参与交流。张腾博士分享了自己申报立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对社科类项目申报的选题与依据、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与研究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张腾博士指出,项目申报书的每个部分都不容忽视,多读高质量文献和过去的选题,选题利益要高、落地要实;框架思路和研究内容需要合理安排,相互连结;特色与创新要提炼亮点和闪光点,避免“自以为新”;申报书的论述需要反复打磨,语言精练,多和专家、团队学习交流等。周晓珺院长和朱长春副院长也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经验,并指出学院老师们要坚持做科研,积极参加高水平会议,多与专家们以及科研团队交流。本次科研团队研讨会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参会教师感到受益匪浅,也为今后的论文撰写和项目申报等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图/文 卢珊,审核:周晓珺、朱长春)
2024/10/30
10月19日,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纪念中国人才学建立4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经贸第七届人才学年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系(人才学系)、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劳动经济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经济与管理研究》、《劳动经济研究》、《技术经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人事科学》、《中国科技人才》等八家期刊杂志协办,汇集了来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所和编辑部的近百名代表参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与商学院教师王苗苗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受邀担任“区域创新与区域人才研究”主持人,该分论坛聚焦多个重要议题,包括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问题、人才政策如何影响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以及全面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中国人才学建立45周年学术研讨会
10月19日,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纪念中国人才学建立4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经贸第七届人才学年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系(人才学系)、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劳动经济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经济与管理研究》、《劳动经济研究》、《技术经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人事科学》、《中国科技人才》等八家期刊杂志协办,汇集了来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所和编辑部的近百名代表参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与商学院教师王苗苗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受邀担任“区域创新与区域人才研究”主持人,该分论坛聚焦多个重要议题,包括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问题、人才政策如何影响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以及全面
2024/10/30
10月25日,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讲座“江苏社科研究的现状与前沿”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月清教授担任主讲人。各人文社科学院分管科研院领导、青年博士、科研骨干等50余人参会,社科处副处长虞晓骏主持会议。王月清教授从社科研究的优势和基础、“十四五”社科研究的机遇、省社科基金的相关分析、建议关注的领域和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于当前应该作什么方向的社科研究,怎样结合国家战略、地方发展重心工作以及学校学科特点、自身研究旨趣进行选题、破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指导。他着重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当前社科理论界的引领作用,指出要重点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江苏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并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60条聚焦选题逐一解读。最后,他号召社科研究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虞晓骏副处长对王月清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她提到,整场报告体现了王教授深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独树一帜的眼界,他以深入浅出
我校举办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三):江苏社科研究的现状与前沿
10月25日,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讲座“江苏社科研究的现状与前沿”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月清教授担任主讲人。各人文社科学院分管科研院领导、青年博士、科研骨干等50余人参会,社科处副处长虞晓骏主持会议。王月清教授从社科研究的优势和基础、“十四五”社科研究的机遇、省社科基金的相关分析、建议关注的领域和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于当前应该作什么方向的社科研究,怎样结合国家战略、地方发展重心工作以及学校学科特点、自身研究旨趣进行选题、破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指导。他着重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当前社科理论界的引领作用,指出要重点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江苏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并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60条聚焦选题逐一解读。最后,他号召社科研究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虞晓骏副处长对王月清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她提到,整场报告体现了王教授深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独树一帜的眼界,他以深入浅出
2024/10/29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南京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2024第七届《装饰》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设计学院教师孟刚、肖伟、郑姝、陈曦、全行、陈雷音、叶子戎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年会的主要议程为:《装饰》2023年度优秀投稿论文作者的颁奖仪式、特邀嘉宾主题发言和主题研讨会。会上,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徐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强调“无一技,莫谈艺”,希望本次学术年会能让与会者对设计人的能力有更深的体会,也期待设计学有更好的发展;《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在致辞中回顾了《装饰》学术年会从优秀作者交流会发展至今的历程,表示希望以学术年会为平台,推动设计研究范式的发展,促进国内设计学者的交流。致辞后,徐伟院长和方晓风教授为到场的优秀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主题发言环节,方晓风教授以《实践与研究的互动——体会设计学的学科特征》为题作了主旨发言,探讨了在研究中从概念入手的困局,强调设计学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改变事物的传统定义,要从现象入手,从问题破局,并以杭州雷峰塔的重建为例,深入阐释了实践对于设计学的重要性。接着,清华大学
设计学院教师受邀参加2024年第七届《装饰》学术年会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南京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2024第七届《装饰》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设计学院教师孟刚、肖伟、郑姝、陈曦、全行、陈雷音、叶子戎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年会的主要议程为:《装饰》2023年度优秀投稿论文作者的颁奖仪式、特邀嘉宾主题发言和主题研讨会。会上,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徐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强调“无一技,莫谈艺”,希望本次学术年会能让与会者对设计人的能力有更深的体会,也期待设计学有更好的发展;《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在致辞中回顾了《装饰》学术年会从优秀作者交流会发展至今的历程,表示希望以学术年会为平台,推动设计研究范式的发展,促进国内设计学者的交流。致辞后,徐伟院长和方晓风教授为到场的优秀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主题发言环节,方晓风教授以《实践与研究的互动——体会设计学的学科特征》为题作了主旨发言,探讨了在研究中从概念入手的困局,强调设计学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改变事物的传统定义,要从现象入手,从问题破局,并以杭州雷峰塔的重建为例,深入阐释了实践对于设计学的重要性。接着,清华大学
2024/10/28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九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性、跨学科与数字人文等外国文学研究热门议题展开讨论。我院青年教师于琰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科幻文学与人文主义”分论坛宣讲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本次会议由《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世界文学》、《古典学研究》、《英语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多家全国顶级学术刊物编辑部共同协办,期刊主编在会场与参会老师交流互动,对在研项目和文稿写作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建议,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极为有益。10月19日至20日,于琰老师又赴安徽合肥参加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本次会议以“诗思、诗论、诗艺”为主题,聚焦诗歌与生命、哲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于琰老师参加了“跨媒介诗学研究”分论坛的研讨,与到会专家就现代派诗歌的图像转向和跨媒介诗学等议题交流畅谈,向近期国社科立项的学者请教项目申报经验,努力提升个人科研能力。外国语学院注重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术会议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九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性、跨学科与数字人文等外国文学研究热门议题展开讨论。我院青年教师于琰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科幻文学与人文主义”分论坛宣讲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本次会议由《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世界文学》、《古典学研究》、《英语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多家全国顶级学术刊物编辑部共同协办,期刊主编在会场与参会老师交流互动,对在研项目和文稿写作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建议,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极为有益。10月19日至20日,于琰老师又赴安徽合肥参加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本次会议以“诗思、诗论、诗艺”为主题,聚焦诗歌与生命、哲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于琰老师参加了“跨媒介诗学研究”分论坛的研讨,与到会专家就现代派诗歌的图像转向和跨媒介诗学等议题交流畅谈,向近期国社科立项的学者请教项目申报经验,努力提升个人科研能力。外国语学院注重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2024/10/25
10月22日,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从美育看艺术与科学之关系”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宪先生担任主讲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会议,社科处处长罗殷、相关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科研骨干、青年博士等人员参会。讲座由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主持。讲座围绕何为美育并美育何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科学与音乐感悟、科学中的审美赋能、科学素养中的审美、科艺融通的教育理念的六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讲座伊始,周宪教授强调了政策层面对美育的重视。随后,从席勒的美育概念出发,阐述了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美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审美素养问题,其目的是使人更加完善。讲座中,周宪教授援引了科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观点,指出科学永远向未来,而艺术既需要回望过去,也需要期待未来。通过《爱因斯坦语录》《爱因斯坦·毕加索》等著作,周宪教授展示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如何从艺术中获得启示,以及艺术如何引导科学家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他强调,审美素养是一种解码能力,数理的美是古典的美,
我校举办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二):从美育看艺术与科学之关系
10月22日,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从美育看艺术与科学之关系”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宪先生担任主讲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会议,社科处处长罗殷、相关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科研骨干、青年博士等人员参会。讲座由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主持。讲座围绕何为美育并美育何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科学与音乐感悟、科学中的审美赋能、科学素养中的审美、科艺融通的教育理念的六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讲座伊始,周宪教授强调了政策层面对美育的重视。随后,从席勒的美育概念出发,阐述了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美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审美素养问题,其目的是使人更加完善。讲座中,周宪教授援引了科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观点,指出科学永远向未来,而艺术既需要回望过去,也需要期待未来。通过《爱因斯坦语录》《爱因斯坦·毕加索》等著作,周宪教授展示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如何从艺术中获得启示,以及艺术如何引导科学家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他强调,审美素养是一种解码能力,数理的美是古典的美,
2024/10/25
为深入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并进一步强化团队建设,外国语学院于10月24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2楼第四会议室召开科研团队会议。本次会议由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农业科技与文化国际传播、语言数字化研究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孙雁冰向团队成员汇报了近期学院的科研进展,对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表示了肯定。她鼓励在座教师积极申报高级别课题,并为团队成员明确了具体任务的时间节点。她提出,后续将邀请专家为教师们的科研选题和申报书内容进行指导,旨在帮助教师精准把握科研方向,提升课题申报成功率。在会议中,孙雁冰强调了科研计划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能够筹划好未来的科研计划,研究相关文件,并针对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作出解答。最后,她希望团队成员能够明确目标,加强沟通与协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进步。此次科研团队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科研工作,有助于强化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同时也是学院高级别项目预申报准备阶段的举措之一。(文:于乐;审核:孙雁冰)
外国语学院召开高级别项目申报推进会暨科研团队研讨会
为深入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并进一步强化团队建设,外国语学院于10月24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2楼第四会议室召开科研团队会议。本次会议由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农业科技与文化国际传播、语言数字化研究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孙雁冰向团队成员汇报了近期学院的科研进展,对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表示了肯定。她鼓励在座教师积极申报高级别课题,并为团队成员明确了具体任务的时间节点。她提出,后续将邀请专家为教师们的科研选题和申报书内容进行指导,旨在帮助教师精准把握科研方向,提升课题申报成功率。在会议中,孙雁冰强调了科研计划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能够筹划好未来的科研计划,研究相关文件,并针对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作出解答。最后,她希望团队成员能够明确目标,加强沟通与协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进步。此次科研团队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科研工作,有助于强化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同时也是学院高级别项目预申报准备阶段的举措之一。(文:于乐;审核:孙雁冰)
2024/10/25
10月23日下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四期),主题为“问题导向下的经济学学术研究”,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李子联教授主讲。本次论坛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朱长春对李子联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李子联教授的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李子联教授以“问题”的内涵引入,以“人,既是科学活动的主体,又是科学活动的目标”为主要观点,从理解问题、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三个方面对经济学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的选题、结构、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李教授结合自己主持的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担任多次基金评审专家的经验,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每一个模块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商学院多位青年博士就经济学论文发表、基金申报中的文献梳理、项目选题的来源和范围等与李子联教授进行了深入且精彩的互动交流。最后,朱长春向李子联教授的分享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强调商学院教师要继续深入研讨李教授的报告内容。他鼓励大家在学术道路上要能“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师,要与江苏开放大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变化不断切磋,坚定信心,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以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取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四期):问题导向下的经济学学术研究
10月23日下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四期),主题为“问题导向下的经济学学术研究”,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李子联教授主讲。本次论坛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朱长春对李子联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李子联教授的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李子联教授以“问题”的内涵引入,以“人,既是科学活动的主体,又是科学活动的目标”为主要观点,从理解问题、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三个方面对经济学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的选题、结构、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李教授结合自己主持的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担任多次基金评审专家的经验,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每一个模块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商学院多位青年博士就经济学论文发表、基金申报中的文献梳理、项目选题的来源和范围等与李子联教授进行了深入且精彩的互动交流。最后,朱长春向李子联教授的分享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强调商学院教师要继续深入研讨李教授的报告内容。他鼓励大家在学术道路上要能“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师,要与江苏开放大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变化不断切磋,坚定信心,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以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取
教育学院召开社科类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
2024-11-04
10月30日下午,教育学院在定淮门图书馆6-2召开社科类高级别项目申报专家指导会。会议邀请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季中扬教授开展“国家与省部级课题申报漫谈”专题讲座,并就三位教师的拟申报高级别项目作了针对性的论证指导。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和人文素养教学部有关教师参加。会议由部主任顾春花主持。吴杰从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高层次人才情况、高级别项目申报推进工作情况、部门学科方向等方面,向与会专家详细交流了现阶段项目申报筹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专家就个人申报经历、申报书写作、跨学科申报课题的可能性、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和申报建议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高级别项目的写作要旨与规范,建议教师拓宽思路,结合院校及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随后,季中扬教授就万雯雯、朱涵葆、魏博芳三位老师的申报选题及内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针对万雯雯老师,季教授强调应指明中医研究在中国美学研究中的独到性;对朱涵葆老师,他建议进一步明确课题立意,全面梳理已有文献,深入挖掘核心问题,并合理搭建框架结构;就魏博芳老师,季教授则建议建立宏大的博物研究视野。本次指导会对人文素养教学部高级别项目申报工作做了有效地指导。申报人将结合专家的建议和意见,
查看详情
商学院有组织科研系列活动:公司财税与金融团队开展研讨活动
2024-11-04
2024年10月24日,商学院公司财税与金融团队在东校区咖啡厅开展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袁始烨博士主持,主题是“省社科申报经验分享”,分享人为会计系张腾博士,周晓珺院长、朱长春副院长、科研团队各成员和商学院部分教师参与交流。张腾博士分享了自己申报立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对社科类项目申报的选题与依据、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预期成果与研究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张腾博士指出,项目申报书的每个部分都不容忽视,多读高质量文献和过去的选题,选题利益要高、落地要实;框架思路和研究内容需要合理安排,相互连结;特色与创新要提炼亮点和闪光点,避免“自以为新”;申报书的论述需要反复打磨,语言精练,多和专家、团队学习交流等。周晓珺院长和朱长春副院长也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经验,并指出学院老师们要坚持做科研,积极参加高水平会议,多与专家们以及科研团队交流。本次科研团队研讨会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参会教师感到受益匪浅,也为今后的论文撰写和项目申报等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图/文 卢珊,审核:周晓珺、朱长春)
查看详情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带队参加中国人才学建立45周年学术研讨会
2024-10-30
10月19日,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纪念中国人才学建立4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经贸第七届人才学年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顺利召开。会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首经贸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系(人才学系)、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劳动经济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经济与管理研究》、《劳动经济研究》、《技术经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人事科学》、《中国科技人才》等八家期刊杂志协办,汇集了来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所和编辑部的近百名代表参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与商学院教师王苗苗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受邀担任“区域创新与区域人才研究”主持人,该分论坛聚焦多个重要议题,包括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问题、人才政策如何影响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以及全面
查看详情
我校举办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三):江苏社科研究的现状与前沿
2024-10-30
10月25日,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讲座“江苏社科研究的现状与前沿”在定淮门校区8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月清教授担任主讲人。各人文社科学院分管科研院领导、青年博士、科研骨干等50余人参会,社科处副处长虞晓骏主持会议。王月清教授从社科研究的优势和基础、“十四五”社科研究的机遇、省社科基金的相关分析、建议关注的领域和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于当前应该作什么方向的社科研究,怎样结合国家战略、地方发展重心工作以及学校学科特点、自身研究旨趣进行选题、破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指导。他着重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当前社科理论界的引领作用,指出要重点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江苏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并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60条聚焦选题逐一解读。最后,他号召社科研究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虞晓骏副处长对王月清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她提到,整场报告体现了王教授深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独树一帜的眼界,他以深入浅出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教师受邀参加2024年第七届《装饰》学术年会
2024-10-29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南京理工大学主办,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2024第七届《装饰》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设计学院教师孟刚、肖伟、郑姝、陈曦、全行、陈雷音、叶子戎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年会的主要议程为:《装饰》2023年度优秀投稿论文作者的颁奖仪式、特邀嘉宾主题发言和主题研讨会。会上,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徐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强调“无一技,莫谈艺”,希望本次学术年会能让与会者对设计人的能力有更深的体会,也期待设计学有更好的发展;《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在致辞中回顾了《装饰》学术年会从优秀作者交流会发展至今的历程,表示希望以学术年会为平台,推动设计研究范式的发展,促进国内设计学者的交流。致辞后,徐伟院长和方晓风教授为到场的优秀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主题发言环节,方晓风教授以《实践与研究的互动——体会设计学的学科特征》为题作了主旨发言,探讨了在研究中从概念入手的困局,强调设计学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改变事物的传统定义,要从现象入手,从问题破局,并以杭州雷峰塔的重建为例,深入阐释了实践对于设计学的重要性。接着,清华大学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术会议
2024-10-28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九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性、跨学科与数字人文等外国文学研究热门议题展开讨论。我院青年教师于琰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科幻文学与人文主义”分论坛宣讲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本次会议由《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世界文学》、《古典学研究》、《英语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多家全国顶级学术刊物编辑部共同协办,期刊主编在会场与参会老师交流互动,对在研项目和文稿写作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建议,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极为有益。10月19日至20日,于琰老师又赴安徽合肥参加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本次会议以“诗思、诗论、诗艺”为主题,聚焦诗歌与生命、哲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于琰老师参加了“跨媒介诗学研究”分论坛的研讨,与到会专家就现代派诗歌的图像转向和跨媒介诗学等议题交流畅谈,向近期国社科立项的学者请教项目申报经验,努力提升个人科研能力。外国语学院注重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查看详情
我校举办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二):从美育看艺术与科学之关系
2024-10-25
10月22日,我校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从美育看艺术与科学之关系”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宪先生担任主讲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会议,社科处处长罗殷、相关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科研骨干、青年博士等人员参会。讲座由设计学院院长谢冬冰教授主持。讲座围绕何为美育并美育何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科学与音乐感悟、科学中的审美赋能、科学素养中的审美、科艺融通的教育理念的六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讲座伊始,周宪教授强调了政策层面对美育的重视。随后,从席勒的美育概念出发,阐述了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美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审美素养问题,其目的是使人更加完善。讲座中,周宪教授援引了科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观点,指出科学永远向未来,而艺术既需要回望过去,也需要期待未来。通过《爱因斯坦语录》《爱因斯坦·毕加索》等著作,周宪教授展示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如何从艺术中获得启示,以及艺术如何引导科学家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他强调,审美素养是一种解码能力,数理的美是古典的美,
查看详情
外国语学院召开高级别项目申报推进会暨科研团队研讨会
2024-10-25
为深入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并进一步强化团队建设,外国语学院于10月24日下午,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2楼第四会议室召开科研团队会议。本次会议由院长孙雁冰主持,学院农业科技与文化国际传播、语言数字化研究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孙雁冰向团队成员汇报了近期学院的科研进展,对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表示了肯定。她鼓励在座教师积极申报高级别课题,并为团队成员明确了具体任务的时间节点。她提出,后续将邀请专家为教师们的科研选题和申报书内容进行指导,旨在帮助教师精准把握科研方向,提升课题申报成功率。在会议中,孙雁冰强调了科研计划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能够筹划好未来的科研计划,研究相关文件,并针对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作出解答。最后,她希望团队成员能够明确目标,加强沟通与协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进步。此次科研团队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科研工作,有助于强化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同时也是学院高级别项目预申报准备阶段的举措之一。(文:于乐;审核:孙雁冰)
查看详情
商学院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四期):问题导向下的经济学学术研究
2024-10-25
10月23日下午,商学院于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举办汇智论坛(第十四期),主题为“问题导向下的经济学学术研究”,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李子联教授主讲。本次论坛由商学院副院长朱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朱长春对李子联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李子联教授的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李子联教授以“问题”的内涵引入,以“人,既是科学活动的主体,又是科学活动的目标”为主要观点,从理解问题、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三个方面对经济学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的选题、结构、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李教授结合自己主持的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担任多次基金评审专家的经验,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每一个模块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商学院多位青年博士就经济学论文发表、基金申报中的文献梳理、项目选题的来源和范围等与李子联教授进行了深入且精彩的互动交流。最后,朱长春向李子联教授的分享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强调商学院教师要继续深入研讨李教授的报告内容。他鼓励大家在学术道路上要能“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师,要与江苏开放大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变化不断切磋,坚定信心,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以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取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70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4
/
79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