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校园生活(本月Top)
首页
校园生活
2025/05/20
5月16日,由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技能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赛事采用“理论考核+实操比武”的双轨考核模式,为25名来自全省的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搭建了技能提升与交流的平台。竞赛期间,由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组建的专家团队,针对理论考核与实操比武两大模块,聚焦“脑力、眼力、笔力、技力”四维能力培养,为参赛职工提供定制化赛前辅导,全面检验选手的理论水平、文字功底和信息化操作能力。本次竞赛的圆满结束,不仅为企业青年职工搭建了技能提升的“练兵场”,更将学院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效能,彰显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职教力量。图、文:胡路伟 审核:王小军
信息工程学院承办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技能竞赛
5月16日,由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技能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赛事采用“理论考核+实操比武”的双轨考核模式,为25名来自全省的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搭建了技能提升与交流的平台。竞赛期间,由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组建的专家团队,针对理论考核与实操比武两大模块,聚焦“脑力、眼力、笔力、技力”四维能力培养,为参赛职工提供定制化赛前辅导,全面检验选手的理论水平、文字功底和信息化操作能力。本次竞赛的圆满结束,不仅为企业青年职工搭建了技能提升的“练兵场”,更将学院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效能,彰显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职教力量。图、文:胡路伟 审核:王小军
2025/05/19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工程学院于5月16日组织召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胡光永教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何淼教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许小媛教授担任评审专家。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计算机系副主任李海波、教务处及信息工程学院相关教师参会,会议由黄黎主持。会上,李海波详细汇报了《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方案。他从课程基本情况、分层教学总体思路、分层依据与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设计以及混合式分层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基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分层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设定、契合文理专业特点的分类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创新的考核评价模式等关键要点,清晰地呈现出此次改革的思路与实践路径。在专家评议环节,三位评审专家对改革方案进行了深入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分层教学改革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体系完整,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同时,专家组围绕分层分类的思路方法、组班策略、教学团队组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专家组指出,应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专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改革专家论证会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工程学院于5月16日组织召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胡光永教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何淼教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许小媛教授担任评审专家。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计算机系副主任李海波、教务处及信息工程学院相关教师参会,会议由黄黎主持。会上,李海波详细汇报了《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方案。他从课程基本情况、分层教学总体思路、分层依据与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设计以及混合式分层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基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分层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设定、契合文理专业特点的分类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创新的考核评价模式等关键要点,清晰地呈现出此次改革的思路与实践路径。在专家评议环节,三位评审专家对改革方案进行了深入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分层教学改革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体系完整,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同时,专家组围绕分层分类的思路方法、组班策略、教学团队组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专家组指出,应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专
2025/05/19
为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日,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骨干教师陈从建、钱声源、苏海花一行赴泰兴开展招生宣传、访企拓岗及专业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江苏省苏辰建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辰”)和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兴”),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两家企业均深耕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投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及全过程咨询等领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资质,长期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高质量建设管理服务。座谈会上,苏辰总经理肖伟、国兴造价咨询部主管朱海峰分别围绕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市场前景,以及不同岗位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信息展开了阐述。教师们对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开放教育五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钱声源、苏海花两位高职专业负责人就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方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认可,并提出合作建议。肖伟表示,当前行业对BIM技术、全过程造价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员工也有学历提升需求,希望与学院在职业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赴泰兴开展调研
为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日,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骨干教师陈从建、钱声源、苏海花一行赴泰兴开展招生宣传、访企拓岗及专业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江苏省苏辰建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辰”)和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兴”),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两家企业均深耕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投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及全过程咨询等领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资质,长期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高质量建设管理服务。座谈会上,苏辰总经理肖伟、国兴造价咨询部主管朱海峰分别围绕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市场前景,以及不同岗位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信息展开了阐述。教师们对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开放教育五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钱声源、苏海花两位高职专业负责人就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方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认可,并提出合作建议。肖伟表示,当前行业对BIM技术、全过程造价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员工也有学历提升需求,希望与学院在职业
2025/05/19
在2025年5月11日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商学院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创新成果和卓越的现场表现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省教育厅指导、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全省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学竞赛之一。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为宗旨,汇聚全省高校优秀教师同台竞技,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选拔优秀团队。获奖团队由商学院营销管理系王琦馨担任主讲教师,商学院副院长张燕教授、营销管理系负责人陈向南、国际电子商务系负责人易也难共同组成参赛团队。参赛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服务营销》,团队以中国故事服务营销实践为主题,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数智相通”的教学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认可。面对紧张的备赛周期,团队高效完成课程优化、资源整合和现场演练,其出色表现源于长期参与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积累。团队成员通力协作,采用“集中研讨、分段攻坚”的工作模式,最终呈现出一套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主讲教师王琦馨表示:“一等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学校与学院长期支持教学创新的体现。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力争在以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此次获奖
商学院教师团队荣获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在2025年5月11日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商学院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创新成果和卓越的现场表现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省教育厅指导、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全省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学竞赛之一。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为宗旨,汇聚全省高校优秀教师同台竞技,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选拔优秀团队。获奖团队由商学院营销管理系王琦馨担任主讲教师,商学院副院长张燕教授、营销管理系负责人陈向南、国际电子商务系负责人易也难共同组成参赛团队。参赛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服务营销》,团队以中国故事服务营销实践为主题,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数智相通”的教学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认可。面对紧张的备赛周期,团队高效完成课程优化、资源整合和现场演练,其出色表现源于长期参与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积累。团队成员通力协作,采用“集中研讨、分段攻坚”的工作模式,最终呈现出一套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主讲教师王琦馨表示:“一等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学校与学院长期支持教学创新的体现。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力争在以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此次获奖
2025/05/19
5月15日,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团队近日走进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文化需求、岗位精神、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与交流。此次交流以“共谋产教协同新路径,共育行业急需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实验室参观调研、座谈研讨等形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雁蓝检测以“求真务实、精准公正”为核心价值观,在“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驱动下,始终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作为行动准则。这种务实高效的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交流中,企业负责人特别提到2024年“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团结协作”的年度主题,与学院“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使命不谋而合;双方一致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家科技型检测企业,雁蓝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企业明确提出“科学严谨、数据准确”“规范程序、质量保证”等岗位准则,并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例如“实验前充分准备”“操作中专注严谨”“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九大细则,这些要求为学院优化课程
产教融合育人才,校企协同谱新篇——环境工程系与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就产教融合深度交流
5月15日,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团队近日走进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文化需求、岗位精神、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与交流。此次交流以“共谋产教协同新路径,共育行业急需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实验室参观调研、座谈研讨等形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雁蓝检测以“求真务实、精准公正”为核心价值观,在“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驱动下,始终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作为行动准则。这种务实高效的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交流中,企业负责人特别提到2024年“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团结协作”的年度主题,与学院“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使命不谋而合;双方一致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家科技型检测企业,雁蓝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企业明确提出“科学严谨、数据准确”“规范程序、质量保证”等岗位准则,并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例如“实验前充分准备”“操作中专注严谨”“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九大细则,这些要求为学院优化课程
2025/05/19
2025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儿童医院内洋溢着别样的温馨与活力。一场以“寻迹建筑之美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此温情开展。来自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凭借专业建筑知识,通过趣味科普与创意实践,为10余位住院患儿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让孩子们在小小的空间里感受建筑工匠的智慧,用双手搭建起心中的“梦幻建筑”。桥连古今 方寸之间见匠心活动开场,志愿者以“桥”为引,通过生动的图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的精妙与桥梁文化的演变。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如初的赵州桥,到中华民族的“不屈桥”卢沟桥再到长江上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中华建筑“一榫一卯”间,不断攻破技术难题中所蕴含的深厚工匠精神。小手创造大世界 模型搭建传递温暖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与志愿者共同动手搭建木质建筑模型。从拼装构件到固定成型,孩子们全神贯注,不仅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更在协作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患儿举起自己完成的模型兴奋地说:“原来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我以后也想设计一座大桥!”本次活动是“了不起
架起“童”心桥,共筑建筑梦 ——“了不起的建筑”公益课程走进南京儿童医院
2025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儿童医院内洋溢着别样的温馨与活力。一场以“寻迹建筑之美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此温情开展。来自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凭借专业建筑知识,通过趣味科普与创意实践,为10余位住院患儿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让孩子们在小小的空间里感受建筑工匠的智慧,用双手搭建起心中的“梦幻建筑”。桥连古今 方寸之间见匠心活动开场,志愿者以“桥”为引,通过生动的图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的精妙与桥梁文化的演变。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如初的赵州桥,到中华民族的“不屈桥”卢沟桥再到长江上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中华建筑“一榫一卯”间,不断攻破技术难题中所蕴含的深厚工匠精神。小手创造大世界 模型搭建传递温暖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与志愿者共同动手搭建木质建筑模型。从拼装构件到固定成型,孩子们全神贯注,不仅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更在协作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患儿举起自己完成的模型兴奋地说:“原来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我以后也想设计一座大桥!”本次活动是“了不起
2025/05/19
2025年5月14日,教育学院分工会、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赴梅钢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钢铁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馆、厂史馆,挖掘工业文明内涵,感悟“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老师们首先走进钢铁博物馆,其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与花园式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体老师的目光并打卡留念。钢铁博物馆从历史、艺术、科技、生活等多维度诠释钢铁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主题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重现了中国钢铁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展现了钢铁工业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结。在由废弃铁路配件库改造而成的沉浸式体验馆中,教职工们依次通过主题展区,全方位感受了钢铁冶炼的奥秘。在参观梅钢厂史陈列馆时,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生产工具与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梅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史。通过“抢建梅山”“改革奋进”“绿色转型”三大篇章,老师们深刻感受到梅钢人“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精神。其中周恩来总理的手迹——“早日抢出梅山铁”的故事令人鼓舞与振奋。《文汇报》关于梅钢的报道,梅钢成为国内第一个整体制造、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的高炉炉体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学院分工会暨教育学院党总支开展梅钢探访实践活动
2025年5月14日,教育学院分工会、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赴梅钢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钢铁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馆、厂史馆,挖掘工业文明内涵,感悟“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老师们首先走进钢铁博物馆,其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与花园式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体老师的目光并打卡留念。钢铁博物馆从历史、艺术、科技、生活等多维度诠释钢铁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主题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重现了中国钢铁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展现了钢铁工业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结。在由废弃铁路配件库改造而成的沉浸式体验馆中,教职工们依次通过主题展区,全方位感受了钢铁冶炼的奥秘。在参观梅钢厂史陈列馆时,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生产工具与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梅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史。通过“抢建梅山”“改革奋进”“绿色转型”三大篇章,老师们深刻感受到梅钢人“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精神。其中周恩来总理的手迹——“早日抢出梅山铁”的故事令人鼓舞与振奋。《文汇报》关于梅钢的报道,梅钢成为国内第一个整体制造、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的高炉炉体安
2025/05/19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社会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开放大学特色培训模式,近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数培中心”)执行主任徐德、严旺老师分别赴苏州开放大学和常熟开放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火映霞介绍了学院在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融合”方面发展概况,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徐德就安全培训合作办学等项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并对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化合作”模式的构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苏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隽介绍了苏州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培训方面的整体规划、实践做法和创新举措。座谈交流中,双方对培训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希望基于事业发展,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定制化教育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还就社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在常熟开放大学,校长徐丽娟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社会教育师资队伍、特色和品牌项目等情况,以及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座谈中,双方就社
建筑工程学院赴苏州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社会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开放大学特色培训模式,近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数培中心”)执行主任徐德、严旺老师分别赴苏州开放大学和常熟开放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火映霞介绍了学院在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融合”方面发展概况,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徐德就安全培训合作办学等项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并对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化合作”模式的构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苏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隽介绍了苏州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培训方面的整体规划、实践做法和创新举措。座谈交流中,双方对培训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希望基于事业发展,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定制化教育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还就社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在常熟开放大学,校长徐丽娟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社会教育师资队伍、特色和品牌项目等情况,以及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座谈中,双方就社
2025/05/19
近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青年教师林籽辰凭借传承项目“工尺谱拍曲技法”成功入选。这是我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工尺谱作为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古老记谱法在600年前便与昆曲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记录昆曲声腔美学的独特载体。然而,由于近代简谱的引入等多种因素,工尺谱逐渐式微,专业院团停用已达数十年,民间传承更是岌岌可危,这一古老的记谱技法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艺术学院林籽辰老师长期致力于昆曲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语境下江苏地方戏曲生态研究》,参与《昆曲艺术水平等级考试教材7-9级》《粉墨梨园·昆曲剧目》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演原创小剧场昆曲《再寻婉娘》,于南京市文化馆进行展演,剧目入选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计划”;与“梅花奖”获得者、戏曲名家合作建设《昆曲表演》《唱腔设计》《昆曲行当“闺门旦”表演》《昆曲行当“生”行表演》等一批在线课程,借助教育渠道,提升公众对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的认知深度与理解水平,促进昆曲艺术及工尺谱
非遗薪火,青春接力——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入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近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青年教师林籽辰凭借传承项目“工尺谱拍曲技法”成功入选。这是我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工尺谱作为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古老记谱法在600年前便与昆曲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记录昆曲声腔美学的独特载体。然而,由于近代简谱的引入等多种因素,工尺谱逐渐式微,专业院团停用已达数十年,民间传承更是岌岌可危,这一古老的记谱技法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艺术学院林籽辰老师长期致力于昆曲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语境下江苏地方戏曲生态研究》,参与《昆曲艺术水平等级考试教材7-9级》《粉墨梨园·昆曲剧目》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演原创小剧场昆曲《再寻婉娘》,于南京市文化馆进行展演,剧目入选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计划”;与“梅花奖”获得者、戏曲名家合作建设《昆曲表演》《唱腔设计》《昆曲行当“闺门旦”表演》《昆曲行当“生”行表演》等一批在线课程,借助教育渠道,提升公众对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的认知深度与理解水平,促进昆曲艺术及工尺谱
信息工程学院承办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技能竞赛
2025-05-20
5月16日,由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技能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赛事采用“理论考核+实操比武”的双轨考核模式,为25名来自全省的苏盐集团青年职工搭建了技能提升与交流的平台。竞赛期间,由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组建的专家团队,针对理论考核与实操比武两大模块,聚焦“脑力、眼力、笔力、技力”四维能力培养,为参赛职工提供定制化赛前辅导,全面检验选手的理论水平、文字功底和信息化操作能力。本次竞赛的圆满结束,不仅为企业青年职工搭建了技能提升的“练兵场”,更将学院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效能,彰显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职教力量。图、文:胡路伟 审核:王小军
查看详情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改革专家论证会
2025-05-19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工程学院于5月16日组织召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胡光永教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何淼教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许小媛教授担任评审专家。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黎、计算机系副主任李海波、教务处及信息工程学院相关教师参会,会议由黄黎主持。会上,李海波详细汇报了《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方案。他从课程基本情况、分层教学总体思路、分层依据与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设计以及混合式分层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基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分层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设定、契合文理专业特点的分类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创新的考核评价模式等关键要点,清晰地呈现出此次改革的思路与实践路径。在专家评议环节,三位评审专家对改革方案进行了深入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分层教学改革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体系完整,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同时,专家组围绕分层分类的思路方法、组班策略、教学团队组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专家组指出,应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专
查看详情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赴泰兴开展调研
2025-05-19
为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日,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骨干教师陈从建、钱声源、苏海花一行赴泰兴开展招生宣传、访企拓岗及专业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江苏省苏辰建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辰”)和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兴”),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两家企业均深耕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投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及全过程咨询等领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资质,长期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高质量建设管理服务。座谈会上,苏辰总经理肖伟、国兴造价咨询部主管朱海峰分别围绕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市场前景,以及不同岗位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信息展开了阐述。教师们对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开放教育五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钱声源、苏海花两位高职专业负责人就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方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认可,并提出合作建议。肖伟表示,当前行业对BIM技术、全过程造价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员工也有学历提升需求,希望与学院在职业
查看详情
商学院教师团队荣获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5-05-19
在2025年5月11日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商学院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创新成果和卓越的现场表现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省教育厅指导、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全省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学竞赛之一。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为宗旨,汇聚全省高校优秀教师同台竞技,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选拔优秀团队。获奖团队由商学院营销管理系王琦馨担任主讲教师,商学院副院长张燕教授、营销管理系负责人陈向南、国际电子商务系负责人易也难共同组成参赛团队。参赛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服务营销》,团队以中国故事服务营销实践为主题,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数智相通”的教学模式,获得评审专家认可。面对紧张的备赛周期,团队高效完成课程优化、资源整合和现场演练,其出色表现源于长期参与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积累。团队成员通力协作,采用“集中研讨、分段攻坚”的工作模式,最终呈现出一套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主讲教师王琦馨表示:“一等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学校与学院长期支持教学创新的体现。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力争在以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此次获奖
查看详情
产教融合育人才,校企协同谱新篇——环境工程系与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就产教融合深度交流
2025-05-19
5月15日,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生态学院教师团队近日走进南京雁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文化需求、岗位精神、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与交流。此次交流以“共谋产教协同新路径,共育行业急需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实验室参观调研、座谈研讨等形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雁蓝检测以“求真务实、精准公正”为核心价值观,在“团结拼搏、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驱动下,始终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作为行动准则。这种务实高效的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交流中,企业负责人特别提到2024年“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团结协作”的年度主题,与学院“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使命不谋而合;双方一致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家科技型检测企业,雁蓝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企业明确提出“科学严谨、数据准确”“规范程序、质量保证”等岗位准则,并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例如“实验前充分准备”“操作中专注严谨”“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九大细则,这些要求为学院优化课程
查看详情
架起“童”心桥,共筑建筑梦 ——“了不起的建筑”公益课程走进南京儿童医院
2025-05-19
2025年5月15日下午,南京儿童医院内洋溢着别样的温馨与活力。一场以“寻迹建筑之美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此温情开展。来自建筑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凭借专业建筑知识,通过趣味科普与创意实践,为10余位住院患儿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让孩子们在小小的空间里感受建筑工匠的智慧,用双手搭建起心中的“梦幻建筑”。桥连古今 方寸之间见匠心活动开场,志愿者以“桥”为引,通过生动的图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的精妙与桥梁文化的演变。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如初的赵州桥,到中华民族的“不屈桥”卢沟桥再到长江上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在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中华建筑“一榫一卯”间,不断攻破技术难题中所蕴含的深厚工匠精神。小手创造大世界 模型搭建传递温暖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与志愿者共同动手搭建木质建筑模型。从拼装构件到固定成型,孩子们全神贯注,不仅体验了创造的乐趣,更在协作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患儿举起自己完成的模型兴奋地说:“原来房子是这样‘搭’出来的!我以后也想设计一座大桥!”本次活动是“了不起
查看详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学院分工会暨教育学院党总支开展梅钢探访实践活动
2025-05-19
2025年5月14日,教育学院分工会、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教职工赴梅钢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钢铁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馆、厂史馆,挖掘工业文明内涵,感悟“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为学院教职工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老师们首先走进钢铁博物馆,其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与花园式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体老师的目光并打卡留念。钢铁博物馆从历史、艺术、科技、生活等多维度诠释钢铁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主题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重现了中国钢铁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展现了钢铁工业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结。在由废弃铁路配件库改造而成的沉浸式体验馆中,教职工们依次通过主题展区,全方位感受了钢铁冶炼的奥秘。在参观梅钢厂史陈列馆时,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生产工具与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梅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史。通过“抢建梅山”“改革奋进”“绿色转型”三大篇章,老师们深刻感受到梅钢人“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精神。其中周恩来总理的手迹——“早日抢出梅山铁”的故事令人鼓舞与振奋。《文汇报》关于梅钢的报道,梅钢成为国内第一个整体制造、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的高炉炉体安
查看详情
建筑工程学院赴苏州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
2025-05-19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社会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开放大学特色培训模式,近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火映霞、数字工程教育与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数培中心”)执行主任徐德、严旺老师分别赴苏州开放大学和常熟开放大学开展社会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火映霞介绍了学院在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融合”方面发展概况,以及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徐德就安全培训合作办学等项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并对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化合作”模式的构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苏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隽介绍了苏州开放大学在社会教育培训方面的整体规划、实践做法和创新举措。座谈交流中,双方对培训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希望基于事业发展,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定制化教育培训项目,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双方还就社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在常熟开放大学,校长徐丽娟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社会教育师资队伍、特色和品牌项目等情况,以及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座谈中,双方就社
查看详情
非遗薪火,青春接力——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入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2025-05-19
近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艺术学院戏曲艺术系青年教师林籽辰凭借传承项目“工尺谱拍曲技法”成功入选。这是我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工尺谱作为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古老记谱法在600年前便与昆曲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记录昆曲声腔美学的独特载体。然而,由于近代简谱的引入等多种因素,工尺谱逐渐式微,专业院团停用已达数十年,民间传承更是岌岌可危,这一古老的记谱技法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艺术学院林籽辰老师长期致力于昆曲艺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运河文化语境下江苏地方戏曲生态研究》,参与《昆曲艺术水平等级考试教材7-9级》《粉墨梨园·昆曲剧目》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演原创小剧场昆曲《再寻婉娘》,于南京市文化馆进行展演,剧目入选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计划”;与“梅花奖”获得者、戏曲名家合作建设《昆曲表演》《唱腔设计》《昆曲行当“闺门旦”表演》《昆曲行当“生”行表演》等一批在线课程,借助教育渠道,提升公众对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的认知深度与理解水平,促进昆曲艺术及工尺谱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943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8
/
1048
跳转到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