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校友之家
English
江苏开放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1970s
1990s
2000s
2010s
2020s
通讯录
市县开放大学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UIS
理念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
机构设置
教学部门
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生态学院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老年发展学院
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燎原学校)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纪检监察机构
巡察办
党委组织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发展规划处
财务处(结算中心)
审计处
教务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社会教育处
数字化建设中心
招生工作处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基本建设处(新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
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所
健康养生研究所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图书馆
资源建设中心
学历教育
本科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艺术教育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环境科学
学前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风景园林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国际教育
表演
跨境电子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商务英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器人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知识产权
思想政治教育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城乡规划
环境设计
植物科学与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物联网工程
工艺美术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软件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定向招生)
戏曲表演(定向招生)
电子商务
中文
摄影与摄像艺术
休闲体育
连锁经营与管理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社会教育
老年教育
江苏老年开放大学
江苏老年教育网
招生服务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终身教育研究杂志
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
学分银行
公共服务
校历
融合门户
月明在线
招标公告
图书馆
校园生活(本月Top)
首页
校园生活
2025/05/23
5月21日,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主办,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工匠学院)、扬州市总工会、扬州市人社局、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25年(第二届)全国形象设计大赛”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宋夹城公园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优秀形象设计师和职业院校形象设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角逐,将扬州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美学创意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集竞技、展演、文旅于一体的高规格行业盛会。本届大赛在首届成功经验基础上全面升级,特邀行业资深人士组成专家和评委团队,在竞赛规则、选手保障、荣誉奖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平台,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主办方表示,愿意以赛为媒,进一步加深与地方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广泛合作,在推动产教融合、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艺术学院副院长夏雪敏、专业教师梁木子和朱文静带领团队参加了比赛。学院参赛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形象设计人才同场竞技,充分展示了妆造设计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彰显了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经过
以美为媒塑匠心 跨界融合展新篇——艺术学院在第二届全国形象设计大赛荣获佳绩!
5月21日,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主办,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工匠学院)、扬州市总工会、扬州市人社局、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25年(第二届)全国形象设计大赛”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宋夹城公园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优秀形象设计师和职业院校形象设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角逐,将扬州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美学创意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集竞技、展演、文旅于一体的高规格行业盛会。本届大赛在首届成功经验基础上全面升级,特邀行业资深人士组成专家和评委团队,在竞赛规则、选手保障、荣誉奖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平台,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主办方表示,愿意以赛为媒,进一步加深与地方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广泛合作,在推动产教融合、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艺术学院副院长夏雪敏、专业教师梁木子和朱文静带领团队参加了比赛。学院参赛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形象设计人才同场竞技,充分展示了妆造设计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彰显了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经过
2025/05/23
2025年5月22日,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及学前教育系有关教师,赴西城·晨星托育进行考察调研,深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工作。吴杰首先对江苏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特色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进行介绍,强调其通过“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覆盖全省73所市县开放大学,已为江苏大地培养了100多万名本专科人才;接着围绕教育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教育资源和高级别项目展开说明;着重提出依托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方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西城·晨星托育负责人芮超介绍晨星托育是由建邺区人才集团于2023年成立,是南京市首家公建公办连锁托育服务品牌,采用“国企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五统一”管理体系,其定位为普惠托育。芮超表示,江苏开放大学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双方应加深沟通与联系,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校企合作开展。本次会议双方围绕教育学院与托幼机构合作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并就科研项目协同、课程资源开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了沟通渠道,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工作推进打下基
聚焦托育行业产学研联动: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赴西城·晨星托育开展校企合作调研
2025年5月22日,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及学前教育系有关教师,赴西城·晨星托育进行考察调研,深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工作。吴杰首先对江苏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特色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进行介绍,强调其通过“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覆盖全省73所市县开放大学,已为江苏大地培养了100多万名本专科人才;接着围绕教育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教育资源和高级别项目展开说明;着重提出依托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方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西城·晨星托育负责人芮超介绍晨星托育是由建邺区人才集团于2023年成立,是南京市首家公建公办连锁托育服务品牌,采用“国企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五统一”管理体系,其定位为普惠托育。芮超表示,江苏开放大学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双方应加深沟通与联系,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校企合作开展。本次会议双方围绕教育学院与托幼机构合作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并就科研项目协同、课程资源开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了沟通渠道,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工作推进打下基
2025/05/23
在江苏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有一类特别的学生——残疾人运动员,他们在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同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与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共建合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定期开展送教送考、关注他们紧张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为深化立德树人实效,切实为民办实事,5月16日,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校学生工作处、关工委赴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多维赋能 暖心育人”残疾运动员学生关爱活动,通过学业帮扶、心理辅导、文化体验、资助育人等多元形式,为运动员学子送去暖心支持。送教上门:学业帮扶提信心 针对残疾运动员学生训练紧张、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赴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课程导师、学务导师围绕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平台使用的常见问题等进行面对面辅导和一对一指导,耐心解答学生疑问。“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我对通过考试更有信心了!”正备战全国残运会的冯同学说。此次送教不仅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更传递了学院“不让一个
多维赋能 暖心育人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残疾运动员学生关爱活动
在江苏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有一类特别的学生——残疾人运动员,他们在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同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与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共建合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定期开展送教送考、关注他们紧张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为深化立德树人实效,切实为民办实事,5月16日,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校学生工作处、关工委赴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多维赋能 暖心育人”残疾运动员学生关爱活动,通过学业帮扶、心理辅导、文化体验、资助育人等多元形式,为运动员学子送去暖心支持。送教上门:学业帮扶提信心 针对残疾运动员学生训练紧张、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赴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课程导师、学务导师围绕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平台使用的常见问题等进行面对面辅导和一对一指导,耐心解答学生疑问。“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我对通过考试更有信心了!”正备战全国残运会的冯同学说。此次送教不仅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更传递了学院“不让一个
2025/05/23
5月20日,艺术学院在应天校区308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品示范课暨公开课系列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由文化休闲系专任教师郑航主讲,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麦绣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夏雪敏以及学院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郑航老师讲授的《中国旅游文化》以中国园林旅游文化为主题,课程内容充实、设计精巧,通过四个课堂任务分别完成了识别旅游文化元素、明晰园林基本概念、介绍古典园林成就、知悉园林时代发展等模块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郑航老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工匠精神。课后,麦绣文副主任对课程进行了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郑航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建议在课程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设置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国园林之美。精品示范课观摩活动为全院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示范与交流的平台。艺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强的精品课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助力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
艺术学院成功举办精品示范课暨公开课观摩活动
5月20日,艺术学院在应天校区308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品示范课暨公开课系列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由文化休闲系专任教师郑航主讲,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麦绣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夏雪敏以及学院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郑航老师讲授的《中国旅游文化》以中国园林旅游文化为主题,课程内容充实、设计精巧,通过四个课堂任务分别完成了识别旅游文化元素、明晰园林基本概念、介绍古典园林成就、知悉园林时代发展等模块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郑航老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工匠精神。课后,麦绣文副主任对课程进行了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郑航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建议在课程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设置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国园林之美。精品示范课观摩活动为全院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示范与交流的平台。艺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强的精品课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助力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
2025/05/22
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理念,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师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环境生态学院于5月21日在应天教学楼203教室举行了本年度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校外专家担任评委,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副院长秦品珠出席了本次大赛,比赛由大赛联系人张光普担任主持。在路演过程中,各项目团队用五分钟的展示时间,通过PPT详细展示了项目背景、设计理念、核心优势、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创新特点、后续发展趋势以及团队架构等关键信息。路演结束后,评委老师们针对每个团队的项目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从PPT制作、答辩规范、项目分析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并特别强调了项目成果的创新性、项目优势的突出性以及项目成效的收益性。这些宝贵的建议对项目团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环境生态学院始终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视为重要任务,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将持续对项目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和训练,以提升项目质量和团队水平,为参加更高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大赛做好充分准备。(图文:张光普;初审:秦品珠;终审:唐荣)
环境生态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创新大赛
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理念,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师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环境生态学院于5月21日在应天教学楼203教室举行了本年度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校外专家担任评委,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副院长秦品珠出席了本次大赛,比赛由大赛联系人张光普担任主持。在路演过程中,各项目团队用五分钟的展示时间,通过PPT详细展示了项目背景、设计理念、核心优势、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创新特点、后续发展趋势以及团队架构等关键信息。路演结束后,评委老师们针对每个团队的项目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从PPT制作、答辩规范、项目分析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并特别强调了项目成果的创新性、项目优势的突出性以及项目成效的收益性。这些宝贵的建议对项目团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环境生态学院始终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视为重要任务,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将持续对项目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和训练,以提升项目质量和团队水平,为参加更高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大赛做好充分准备。(图文:张光普;初审:秦品珠;终审:唐荣)
2025/05/22
5月15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主办,交汇点大平台、“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新华杯’新媒体创意设计大赛——AI你·清江浦”专项征集赛开展了专家评审会。本次评审活动,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领导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等多位高校专家组成评委会,我校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教授受邀担任本赛事评委。此次赛事从初审到终审,流程规范且科学,旨在通过AI技术与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激发全民创作热情,全景展现清江浦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发展与民俗风情。新华日报社总编辑、AIGC创意实验室主任顾雷鸣;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莉;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孙智强等对本赛事成果给予肯定。其中,顾雷鸣指出,AIGC创意实验室正着力构建技术赋能地方形象传播的新范式。该赛事不仅为清江浦区储备了优质数字文化资产,而且其“AI+文化”的创作模式更为区域品牌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本赛事形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发学界关注。设计学院教师参与此次赛事评审,是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持续探索技术
设计学院教师受邀担任“‘新华杯’新媒体创意设计大赛——AI你·清江浦”专项征集赛评委
5月15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主办,交汇点大平台、“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新华杯’新媒体创意设计大赛——AI你·清江浦”专项征集赛开展了专家评审会。本次评审活动,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领导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等多位高校专家组成评委会,我校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教授受邀担任本赛事评委。此次赛事从初审到终审,流程规范且科学,旨在通过AI技术与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激发全民创作热情,全景展现清江浦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发展与民俗风情。新华日报社总编辑、AIGC创意实验室主任顾雷鸣;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莉;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孙智强等对本赛事成果给予肯定。其中,顾雷鸣指出,AIGC创意实验室正着力构建技术赋能地方形象传播的新范式。该赛事不仅为清江浦区储备了优质数字文化资产,而且其“AI+文化”的创作模式更为区域品牌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本赛事形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发学界关注。设计学院教师参与此次赛事评审,是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持续探索技术
2025/05/22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深化“无障碍环境社会服务‘书记项目’”实施,5月14日—18日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与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及所属文体社区党委开展社区服务需求调研、党建共建签约、共建助残实践活动。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万涛、文体社区党委书记蔡瑛瑛、学院党总支书记曹永、副院长火映霞、第二党支部书记仲青、无障碍研究中心党小组长苏海花等党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调研座谈,聚焦需求5月14日,学院党总支赴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围绕社区治理、社会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万涛全面介绍了街道发展概况、社区治理成效及当前面临的现实需求。校地双方重点围绕基层治理创新路径、社会服务精准对接、技能培训体系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就深化校地协同发展、助力区域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党建共建,共话发展5月14日,学院党总支与文体社区党委举行了党组织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校社双方就党建共建方向、社区治理难点、居民服务需求和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了交流,围绕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服务联动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表示高校资源的注入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期待通过党建共建实现“1+1>2”的叠加效应。联合行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推进“无障碍环境社会服务‘书记项目’”深入社区实践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深化“无障碍环境社会服务‘书记项目’”实施,5月14日—18日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与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及所属文体社区党委开展社区服务需求调研、党建共建签约、共建助残实践活动。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万涛、文体社区党委书记蔡瑛瑛、学院党总支书记曹永、副院长火映霞、第二党支部书记仲青、无障碍研究中心党小组长苏海花等党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调研座谈,聚焦需求5月14日,学院党总支赴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围绕社区治理、社会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万涛全面介绍了街道发展概况、社区治理成效及当前面临的现实需求。校地双方重点围绕基层治理创新路径、社会服务精准对接、技能培训体系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就深化校地协同发展、助力区域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党建共建,共话发展5月14日,学院党总支与文体社区党委举行了党组织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校社双方就党建共建方向、社区治理难点、居民服务需求和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了交流,围绕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服务联动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表示高校资源的注入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期待通过党建共建实现“1+1>2”的叠加效应。联合行
2025/05/22
5月21日下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618召开了开放教育毕业实习课程的结项评审会。本次评审会邀请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乔光辉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南京大学丁珊珊教授和赵娜副教授担任专家组组员。会议由艺术学院副院长程狄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和开放教育各专业的毕业实习课程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黄一斓院长对本次结项评审的专家组成员进行了简要介绍,程狄副院长对毕业实习课程结项评审的会议流程和基本要求作了详细说明。随后,11门毕业实习课程的负责人围绕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要求、预期教学效果等维度依次进行汇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大纲解读等形式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评审组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从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等多个维度对毕业实习课程进行了全面点评,并针对文本材料的逻辑性和专业匹配度提出了修改建议。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毕业实习课程是学院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课程负责人要根据评审意见对课程进行细化调整,确保毕业实习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高
艺术学院召开开放教育毕业实习课程结项评审会
5月21日下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618召开了开放教育毕业实习课程的结项评审会。本次评审会邀请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乔光辉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南京大学丁珊珊教授和赵娜副教授担任专家组组员。会议由艺术学院副院长程狄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和开放教育各专业的毕业实习课程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黄一斓院长对本次结项评审的专家组成员进行了简要介绍,程狄副院长对毕业实习课程结项评审的会议流程和基本要求作了详细说明。随后,11门毕业实习课程的负责人围绕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要求、预期教学效果等维度依次进行汇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大纲解读等形式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评审组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从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等多个维度对毕业实习课程进行了全面点评,并针对文本材料的逻辑性和专业匹配度提出了修改建议。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毕业实习课程是学院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课程负责人要根据评审意见对课程进行细化调整,确保毕业实习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高
2025/05/22
5月20日,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一行到访环生院,就其成功中标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孪生虚拟仿真软件定制服务项目开展交流。本次交流旨在深化合作,精准对接学院建设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会议由环境生态学院副院长秦品珠主持,环境工程系副主任魏翠兰及课程相关老师共同参加。交流会上,公司技术工程师段博首先对公司与全国各高校的合作情况、系列产品体系及其在环境学科虚拟仿真软件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技术优势作了详细介绍。随后,段博深入阐述了目前为学院定制软件的建设方案,从建设内容、系统功能、技术路线、重难点解决方案、预期实现效果等多维度展开,展示了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可行性,致力于为学院打造一套贴合实际需求、具有创新意义的定制虚拟仿真软件。秦品珠副院长代表学院对学院现有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课程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清晰呈现了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关键信息。基于课程现状,秦品珠详细阐述了学院对定制仿真软件的具体要求,包括软件操作的便捷性、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为建设方案优化完善提供了精准导向。同时,就项目的下一步建设方案做了初步安排,明确了双方在后续工作中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及协作方式
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来环生院交流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孪生虚拟仿真软件定制服务项目
5月20日,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一行到访环生院,就其成功中标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孪生虚拟仿真软件定制服务项目开展交流。本次交流旨在深化合作,精准对接学院建设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会议由环境生态学院副院长秦品珠主持,环境工程系副主任魏翠兰及课程相关老师共同参加。交流会上,公司技术工程师段博首先对公司与全国各高校的合作情况、系列产品体系及其在环境学科虚拟仿真软件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技术优势作了详细介绍。随后,段博深入阐述了目前为学院定制软件的建设方案,从建设内容、系统功能、技术路线、重难点解决方案、预期实现效果等多维度展开,展示了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可行性,致力于为学院打造一套贴合实际需求、具有创新意义的定制虚拟仿真软件。秦品珠副院长代表学院对学院现有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课程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清晰呈现了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关键信息。基于课程现状,秦品珠详细阐述了学院对定制仿真软件的具体要求,包括软件操作的便捷性、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为建设方案优化完善提供了精准导向。同时,就项目的下一步建设方案做了初步安排,明确了双方在后续工作中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及协作方式
以美为媒塑匠心 跨界融合展新篇——艺术学院在第二届全国形象设计大赛荣获佳绩!
2025-05-23
5月21日,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主办,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工匠学院)、扬州市总工会、扬州市人社局、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25年(第二届)全国形象设计大赛”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宋夹城公园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优秀形象设计师和职业院校形象设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角逐,将扬州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美学创意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集竞技、展演、文旅于一体的高规格行业盛会。本届大赛在首届成功经验基础上全面升级,特邀行业资深人士组成专家和评委团队,在竞赛规则、选手保障、荣誉奖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平台,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主办方表示,愿意以赛为媒,进一步加深与地方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广泛合作,在推动产教融合、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艺术学院副院长夏雪敏、专业教师梁木子和朱文静带领团队参加了比赛。学院参赛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形象设计人才同场竞技,充分展示了妆造设计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彰显了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经过
查看详情
聚焦托育行业产学研联动: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赴西城·晨星托育开展校企合作调研
2025-05-23
2025年5月22日,教育学院院长吴杰及学前教育系有关教师,赴西城·晨星托育进行考察调研,深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工作。吴杰首先对江苏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特色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进行介绍,强调其通过“互联网+”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覆盖全省73所市县开放大学,已为江苏大地培养了100多万名本专科人才;接着围绕教育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教育资源和高级别项目展开说明;着重提出依托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方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西城·晨星托育负责人芮超介绍晨星托育是由建邺区人才集团于2023年成立,是南京市首家公建公办连锁托育服务品牌,采用“国企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五统一”管理体系,其定位为普惠托育。芮超表示,江苏开放大学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双方应加深沟通与联系,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校企合作开展。本次会议双方围绕教育学院与托幼机构合作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并就科研项目协同、课程资源开发、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了沟通渠道,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工作推进打下基
查看详情
多维赋能 暖心育人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残疾运动员学生关爱活动
2025-05-23
在江苏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有一类特别的学生——残疾人运动员,他们在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同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与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共建合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定期开展送教送考、关注他们紧张训练期间的心理健康,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为深化立德树人实效,切实为民办实事,5月16日,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校学生工作处、关工委赴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多维赋能 暖心育人”残疾运动员学生关爱活动,通过学业帮扶、心理辅导、文化体验、资助育人等多元形式,为运动员学子送去暖心支持。送教上门:学业帮扶提信心 针对残疾运动员学生训练紧张、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赴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课程导师、学务导师围绕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平台使用的常见问题等进行面对面辅导和一对一指导,耐心解答学生疑问。“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我对通过考试更有信心了!”正备战全国残运会的冯同学说。此次送教不仅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更传递了学院“不让一个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成功举办精品示范课暨公开课观摩活动
2025-05-23
5月20日,艺术学院在应天校区308教室成功举办了精品示范课暨公开课系列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由文化休闲系专任教师郑航主讲,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麦绣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夏雪敏以及学院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郑航老师讲授的《中国旅游文化》以中国园林旅游文化为主题,课程内容充实、设计精巧,通过四个课堂任务分别完成了识别旅游文化元素、明晰园林基本概念、介绍古典园林成就、知悉园林时代发展等模块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郑航老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园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工匠精神。课后,麦绣文副主任对课程进行了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郑航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建议在课程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设置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国园林之美。精品示范课观摩活动为全院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示范与交流的平台。艺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强的精品课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助力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
查看详情
环境生态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5-05-22
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理念,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师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升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环境生态学院于5月21日在应天教学楼203教室举行了本年度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校外专家担任评委,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副院长秦品珠出席了本次大赛,比赛由大赛联系人张光普担任主持。在路演过程中,各项目团队用五分钟的展示时间,通过PPT详细展示了项目背景、设计理念、核心优势、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创新特点、后续发展趋势以及团队架构等关键信息。路演结束后,评委老师们针对每个团队的项目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从PPT制作、答辩规范、项目分析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并特别强调了项目成果的创新性、项目优势的突出性以及项目成效的收益性。这些宝贵的建议对项目团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环境生态学院始终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视为重要任务,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将持续对项目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和训练,以提升项目质量和团队水平,为参加更高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大赛做好充分准备。(图文:张光普;初审:秦品珠;终审:唐荣)
查看详情
设计学院教师受邀担任“‘新华杯’新媒体创意设计大赛——AI你·清江浦”专项征集赛评委
2025-05-22
5月15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主办,交汇点大平台、“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新华杯’新媒体创意设计大赛——AI你·清江浦”专项征集赛开展了专家评审会。本次评审活动,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领导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等多位高校专家组成评委会,我校设计学院副院长孟刚教授受邀担任本赛事评委。此次赛事从初审到终审,流程规范且科学,旨在通过AI技术与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激发全民创作热情,全景展现清江浦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发展与民俗风情。新华日报社总编辑、AIGC创意实验室主任顾雷鸣;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莉;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孙智强等对本赛事成果给予肯定。其中,顾雷鸣指出,AIGC创意实验室正着力构建技术赋能地方形象传播的新范式。该赛事不仅为清江浦区储备了优质数字文化资产,而且其“AI+文化”的创作模式更为区域品牌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本赛事形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发学界关注。设计学院教师参与此次赛事评审,是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持续探索技术
查看详情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推进“无障碍环境社会服务‘书记项目’”深入社区实践
2025-05-22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深化“无障碍环境社会服务‘书记项目’”实施,5月14日—18日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与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及所属文体社区党委开展社区服务需求调研、党建共建签约、共建助残实践活动。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万涛、文体社区党委书记蔡瑛瑛、学院党总支书记曹永、副院长火映霞、第二党支部书记仲青、无障碍研究中心党小组长苏海花等党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调研座谈,聚焦需求5月14日,学院党总支赴莫愁湖街道办事处围绕社区治理、社会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万涛全面介绍了街道发展概况、社区治理成效及当前面临的现实需求。校地双方重点围绕基层治理创新路径、社会服务精准对接、技能培训体系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就深化校地协同发展、助力区域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党建共建,共话发展5月14日,学院党总支与文体社区党委举行了党组织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校社双方就党建共建方向、社区治理难点、居民服务需求和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了交流,围绕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服务联动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表示高校资源的注入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期待通过党建共建实现“1+1>2”的叠加效应。联合行
查看详情
艺术学院召开开放教育毕业实习课程结项评审会
2025-05-22
5月21日下午,艺术学院在定淮门校区618召开了开放教育毕业实习课程的结项评审会。本次评审会邀请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乔光辉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南京大学丁珊珊教授和赵娜副教授担任专家组组员。会议由艺术学院副院长程狄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和开放教育各专业的毕业实习课程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黄一斓院长对本次结项评审的专家组成员进行了简要介绍,程狄副院长对毕业实习课程结项评审的会议流程和基本要求作了详细说明。随后,11门毕业实习课程的负责人围绕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要求、预期教学效果等维度依次进行汇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大纲解读等形式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评审组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从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等多个维度对毕业实习课程进行了全面点评,并针对文本材料的逻辑性和专业匹配度提出了修改建议。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毕业实习课程是学院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课程负责人要根据评审意见对课程进行细化调整,确保毕业实习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高
查看详情
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来环生院交流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孪生虚拟仿真软件定制服务项目
2025-05-22
5月20日,北京象新力科技有限公司一行到访环生院,就其成功中标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孪生虚拟仿真软件定制服务项目开展交流。本次交流旨在深化合作,精准对接学院建设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会议由环境生态学院副院长秦品珠主持,环境工程系副主任魏翠兰及课程相关老师共同参加。交流会上,公司技术工程师段博首先对公司与全国各高校的合作情况、系列产品体系及其在环境学科虚拟仿真软件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技术优势作了详细介绍。随后,段博深入阐述了目前为学院定制软件的建设方案,从建设内容、系统功能、技术路线、重难点解决方案、预期实现效果等多维度展开,展示了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可行性,致力于为学院打造一套贴合实际需求、具有创新意义的定制虚拟仿真软件。秦品珠副院长代表学院对学院现有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课程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清晰呈现了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关键信息。基于课程现状,秦品珠详细阐述了学院对定制仿真软件的具体要求,包括软件操作的便捷性、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为建设方案优化完善提供了精准导向。同时,就项目的下一步建设方案做了初步安排,明确了双方在后续工作中的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及协作方式
查看详情
每页
9
记录
总共
943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6
/
1048
跳转到
跳转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