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我校在定淮门校区16楼会议室召开数字资源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迎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贵友,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数字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主持。
会上,数字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了数字资源建设相关工作进展,各归口部门依次围绕年度项目执行进度和新申报项目可行性论证情况作了汇报。会议审议了拟新建数字资源立项事项及课程制作服务招标方案。会议还研讨了《江苏开放大学数字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讨论稿)》。
张迎春指出,构建数字资源建设新体系必须树立新理念,推动学校数字资源管理由分散向统筹转变。她强调,要树立三大核心理念:一是树立协同理念,推动数字资源管理由“散”向“统”转变,要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在清晰的标准基础上实现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厘清标准、流程、权责,形成质量把控合力,构建有“骨架”的协同管理体系,实现真正的协同共建。二是树立价值理念,推动数字资源培用由“无”向“有”转变,要深入研究资源共享知识产权归属、定价、交换等核心问题,推动资源从“建好”向“用好”转变;建立课程后评价与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将资源使用效果与教学绩效挂钩,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充分释放数字资源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效益。三是树立精品理念,推动教育资源内容由“有”向“优”转变,聚焦“活资源库”打造,一方面建立外部优质资源引进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完善自有资源动态更新迭代机制;要培育挖掘青年教师潜力,打造“特色课程群”、“旗舰学习包”、爆款“金课”和单品、数字教材等;同时积极探索善用AI、虚拟数字人等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让资源“有质量、有吸引力”。
为推动学校数字资源建设取得实效,张迎春对具体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健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内容与技术标准;二是开展资源清查与效能评估,全面盘点资源存量与使用情况,优化存储成本,推动冗余资源更新与淘汰;三是严把课程建设质量关,强化课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督,确保内容与技术双达标;四是强化绩效导向,加强过程管控与责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本次会议系统总结了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效与挑战,既立足当下整改任务,又着眼长远发展,为学校数字资源从“分散建设”向“系统优质”转型、从“规模型”向“效能型”升级提供了清晰指引。后续各归口部门将进一步协同落实会议相关精神,推动学校数字资源建设提质增效。
(文:王绪;图:王济宇;审核: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