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学界联动为目的,特邀学界专家、出版社编辑,以学术报告、书稿评审、咨询研讨等形式,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培育科研团队、促进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学术论坛由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处、外国语学院主办,江苏开放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协办。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出席活动。射阳开放大学校长朱锦昌、无锡开放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国云作为办学系统代表参会。
19日上午,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学术论坛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杭祝洪致欢迎辞,并为宁稼雨教授、苗怀明教授、冯保善教授三位专家授予聘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罗殷主持上午的论坛活动。
杭祝洪向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出版界同仁、办学系统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江苏开放大学坚持植根江苏,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办学宗旨,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为全省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培元”行动,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40余项。学校成立了“江苏创新生态研究院”“江苏省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终身教育数智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聚焦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领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科研特色。
专家报告环节,各位专家进行了具有深度与启发性的学术分享。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作题为“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报告,南京大学苗怀明教授作了“恢复并建立视野开阔的大通俗文学观——对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冯保善教授作了“正本清源与大众书写——我写《玄奘:丝路上的取经人》”的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苏派学术事业部副主任徐丽就“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进行报告。交流总结环节,与会教师踊跃提问,与各位专家就报告内容和自身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且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19日下午,《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审稿与叙事成果交流研讨活动在图书馆楼612会议室展开。教育学院院长吴杰主持下午的活动,介绍了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平台布局等情况。江苏人文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负责人李春燕简介了研究中心的设立、科研团队的组建过程,介绍了《江苏人文遗迹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书稿的总体构想,并汇报了第一辑的撰写情况。书稿执笔人就写作过程进行了专题汇报。讨论环节,专家与团队成员就“服务地方文旅与教育”“形成可持续学术品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无锡开放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马国云结合自身研究实践积极交流发言,为推进办学系统学术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以“中国叙事文化应用研究”为主题,以“江苏人文遗迹”为切入点,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区域文化服务的双向赋能平台。一方面,论坛通过“学术——出版——地方”三方对话,探索了叙事文化研究从书斋走向田野、从传统文献走向当代生活的转化路径;另一方面,论坛以科研平台为抓手,凝聚跨校、跨学科团队,为开放大学体系构建特色人文智库、凝练“苏派学术”品牌提供了可推广的范式。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江苏开放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在“应用导向、交叉融合、服务地方”的新文科建设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文:冯攀静、辛甜甜;图:王济宇、冯洁玉等;审核:罗殷、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