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

聚焦产教融合 培育现代新农人 ——2024年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讨会专题研讨乡村人才振兴
时间:2024-12-18浏览次数:374作者:
打印PDF

12月15日,2024年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讨会乡村人才振兴专题研讨在扬州举办。此次专题活动由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办,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人才振兴专业委员会承办,我校协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主持研讨。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副会长陶长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还红华、省人社厅乡村振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汝军、高邮市委副书记郑志明等出席。特邀专家学者,乡村人才振兴专委会成员,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有关会员,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和扬州市产教融合促进会有关负责人,我校乡村振兴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学院有关人员,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有关负责人,扬州市和高邮市有关部门、有关乡镇负责人,科技型企业家、市场主体负责人等近100人参加活动。

聚焦产教融合和现代新农人培育,俄罗斯工程院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二级),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常务理事长王振,省工业经济联全会产教融合委员会主任徐祥华研究员,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教授,泰兴市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费琳琳,善港教育管理集团管委会(苏州村政学院)常务副主任王连生分别作专题报告,与会者就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打造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呈现了一次务实的合作交流,成果十分丰硕。

周建斌紧密结合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需求,以丰富的人才培养事例和显著的人才发展成果,揭示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农业农村实训平台等人才培养规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的产教融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王振针对长三角乡村全面振兴面临比较突出的人才短板瓶颈,结合现代新农人的人才特征,提出了构建现代新农人引才育才用才新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引进领军人才等务实对策。徐祥华基于产教融合面临的瓶颈,提出了推进产教融合的策略、路径与建设任务,以鲜活的成功案例,揭示了乡村振兴产教融合的发展机制与路径。袁灿生分析了江苏乡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阐明了基于“学历+技能”的“双线双学”乡村人才培养内涵外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优化措施。费琳琳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一名“新农人”如何通过线下蔬果加工和线上电商销售,带领家门口的农民共同创业致富的故事,令人感动,催人奋进,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学习标杆和实践路径。王连生结合总结了苏州村政学院的成功经验,提出从政治高度明确主攻方向、从需求维度打造育人品牌、从探索角度创新体制机制等乡村人才培育的关键点,具有很强的基层借鉴意义。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针对当前乡村人才振兴领域面临的瓶颈制约和问题困难,开展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研讨交流,汇聚了多位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的智慧,形成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教融合、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技能+学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体制机制等具有创新性的共识,将为我省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为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农业强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文:王琳;图:李磊;审核:袁灿生)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