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

数字化呈现 多维度设计——紫金展探索艺科融合科研新模式
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369作者:
打印PDF

2024年6月7日-11日,紫金奖•第五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大学生设计展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进一步提升,邀请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三个权威学术组织作为学术指导单位。

此次策展概念为“5+1+N”,即由多所高校牵头主导的5大主题工作营、1个CSDE优秀作品联合展区和由N个重点主题展区组合而成,主题更为聚焦。其中,以“我们的长江”为核心,邀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围绕色彩、声音、水、文学等主题开展设计工作营、展览和高端论坛,进一步讲好长江故事,吸引全国大学生参与。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作为学校展厅设计的承担主体,以此为契机呈现了我校科研能力与丰富的教学成果,承担了筹备、策划、布展与展陈的工作,以数字化、科技感、艺术化的总体设计理念展现我校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创新的魅力。

 

数字化呈现 多维艺术体验

 

本届紫金展开放大学展位设计方案由设计学院李天和叶子戎二位老师精心策划,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呈现出较好的艺术效果。本次设计方案包含室内展厅与艺术夜校两部分。展厅的设计上,紧紧贴合本次展览数字技术感知的主题,大量运用电子屏和数字技术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放弃了传统的展板展示方式,使我校的展示效果在众多参展在宁高校中非常突出。在前期的参展学校筹备会中得到大学生设计展学术指导单位、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设计展承办单位的肯定。设计展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薛天宠教授高度评价,“江苏开放大学的方案是最符合他的总设计理念的方案”。 

室内展厅设计的第一套方案

室内展厅设计的最终方案

夜校的整体设计以飘扬的丝带进行表现,象征“长江之水天上来”的寓意,与本次紫金展“数绘长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的特色主题相呼应。绿色的丝带为应和正值“端午美集”之际,粽叶的颜色结合开放的白色框架结构和白色的桌椅,视觉传达效果上很好的呈现了我校“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的办学理念。

夜校整体设计方案

夜校整体设计最终效果


探索艺科融合 学科交叉科研新模式

本届展会共有361所高校学子39365件作品参赛,设计学院共提交了作品80件。新生代设计学子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正在更加自觉将东方传统元素与科技属性进行链接,并呈现在当今智能科技变革的时代语境之中。设计展中,特别是AIGC技术应用反映当代设计新的方向、新的可能性,以及生成式AI在设计和应用领域的强大潜力。随处可见的互动装置,CSDE虚拟主持人等让设计学院师生深受感染和教育触动,也为专业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设计艺术类专业以“艺术+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现与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与数字技术同步发展、与设计和制造产业高度共振。因此加快实现新时代“艺术+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增强“艺术+科技”人才能力培养的系统课程架构,探索“艺术+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模式。

紫金奖大学生设计展是数字创新的展示平台,学院通过深度参与不仅提升了自身在设计领域的影响力,还为师生提供了与行业一流专家和高校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学院结合自身科研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及社会服务,探索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此次展览展示了我校在设计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前瞻性,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设计学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推动专业学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拓展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富有发展潜力高技能设计人才。

(文/图:孟刚;审核:邹佳)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