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9时,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绿艺社会教育培训中心联合社会教育处来到鼓楼区慈悲社社区,正式开启社区治理共建项目并开展公益课堂活动。
活动伊始,环境生态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与慈悲社社区书记蔡琳琳分别为活动致辞。此次活动是江苏开放大学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期待通过合作共同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为社区居民打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随后,南京市鼓楼区慈悲社社区委员会、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党总支与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不仅是双方合作的起点,更标志着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
春播希望花满园 墙角焕新引赞叹
此次校社合作的渊源,可追溯到社区一处荒废的墙角,那曾是社区里被遗忘的角落。为改善社区环境,早在3月植树节,绿艺社会教育培训中心的志愿者们便与慈悲社社区居民携手开展特别活动。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呵护,5月里各色花朵竞相绽放,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区群众纷纷驻足观赏,赞叹不已。居民阿姨感慨道:“每天看看这些漂亮的花,心情都变好了!”此次绿植美化活动,不仅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更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夏日墙绘添雅韵 美育赋能社区美
6月的炎炎夏日,志愿者们再次为慈悲社社区带来惊喜。社区社工提前将废弃墙面进行仔细粉刷,为墙绘做好准备。随后,学校专业教师带领志愿者们前往社区开展墙体美化活动。为了让墙绘更具美育价值和文化内涵,社区提前选定了以蝴蝶与花为元素的主题。蝴蝶象征着生命的灵动与希望,花朵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二者结合,展现出生态和谐的美好愿景。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耐心指导、志愿者们认真创作。他们拿出工具调配颜料,一笔一画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原本单调的墙面逐渐变得绚丽多彩。墙绘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大家或拍照打卡,或与志愿者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爷爷竖起大拇指称赞:“这墙绘非常好看,给我们社区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社区的‘网红打卡点’啦!”此次墙绘活动,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到了美育的魅力,激发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竹编课堂传非遗 代际共融续文脉
在环境美化的基础上,环境生态学院为慈悲社社区带来了更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 美育公益课堂。今天的公益课堂上,授课内容丰富多样,既面向青少年进行竹编苔藓画手工制作讲授,又面向老年人开展非遗竹编扇子手工制作教学。课堂上,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将苔藓与竹编巧妙结合,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老人们则专注于非遗竹编扇子的制作,尝试探索穿梭竹条,编织出精美的花纹。志愿者们全程提供细致的帮助。作品完成后,居民奶奶开心地说:“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做手工,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不少,真的很有意义。”小朋友也兴奋地表示:“原来竹编这么有趣,我要把我做的苔藓画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也看看!”这场竹编课堂,不仅让居民们体验到了手工艺创作的乐趣,更促进了代际之间的情感交融和文化传承。
此次江苏开放大学走进鼓楼慈悲社社区开展的系列活动,是学校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服务社区发展的生动实践。学校社会教育处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起校社合作的桥梁,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发展。环境生态学院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社区环境治理与美育课堂有机结合,让美育融入社区生活,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社合作,创新社会教育形式,为社区治理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教育力量,让社区成为居民们安居乐业、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图/文:孙许雪;初审:秦品珠、王铮;终审:段英、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