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

第17期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开讲 借鉴经验 全面开展数智创新实践
时间:2024-09-26浏览次数:420作者:
打印PDF

9月19日上午,我校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第17期开讲。本期论坛邀请到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郑益慧教授作题为《以教育数智化赋能高质量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专题讲座。校长丁荣余主持论坛,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内设机构负责人参加。

郑益慧教授的讲座从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变革、上海开放大学实践探索及未来的展望与思考等5方面展开。他详细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重点从智慧校园框架、智慧学习平台、校园数字基座、元宇宙与教学等9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上海开放大学探索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的实践路径。上海开放大学聚焦智慧教学落地,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教学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支持服务,打造混合弹性学习模式,提升教师智慧教学素养,走出了一条符合成人智慧学习特色的教育数智化转型之路。

丁荣余表示,郑益慧教授的讲座逻辑清晰、内容详实,上海开放大学的实践探索为我校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带来更新的启发。他指出,随着教育数智化系列论坛的持续开展,全校上下对人工智能发展之迅猛、影响之广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不能停留在理念上,应重在实践应用。我们要抓紧完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全校各部门、各学院要抓住重点,切实展开各项工作,务求高效、务求实效,全面深入推进数智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增强学校竞争力。

丁荣余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发展趋势,建设好数智创新型大学。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数智赋能,强化技术的应用。要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等核心数智技术推动开放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智能化开放教育平台,建设功能性技术服务载体,创设丰富多样的智慧学习场景,强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者学习动能。二是要提高站位,强化系统的集成。在学校治理方面,要勇于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割裂思维,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破除制度障碍和思维壁垒,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学院)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优势互补的联动格局。三是要转变观念,强化积极的开放。要主动打破“围栏”“围墙”,以开放的视野和开阔的胸怀构建教育与企业需求、技术变革和发展实践深度交互的创新生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谋共享之福,增强数智创新发展动能。

(文:校办 朱蕾/图:宣传部 王济宇/审核:许浩)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