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

接力绿色长征 践行生态文明 环境生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行走的思政课堂”(一)
时间:2023-08-25浏览次数:214作者:
打印PDF

2023年暑期,环境生态学院以“行走的思政课堂”为主线,组织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各个地方,带领同学们亲眼见证绿色生态的发展成就,在学思践悟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更好地将专业融入到实践中,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6月30日,暑期“行走的思政课堂”第一课正式拉开帷幕。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英、院长干方群、副书记杨丹、学工办副主任陈涛涛、学院教师和暑期实践团队的14名成员共同参加了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等地活动,

上午,实践团队在生态科技岛,与经开区共同开展七一主题党团活动,共同为实践队员们讲授一堂既有理论又有案例更有方法的思政课。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张露以“将心比心 情理交融——让理论宣讲更“入人心”为题,结合岛上的自然景观和前沿科技,提出需用心用情用力,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讲好微党课,做好基层宣讲。环境生态学院党员教师冯攀静和学生团员石静文先后作《巾帼不让须眉——致敬新时代女性》《大山的女儿》主题党团课,展现了张桂梅、黄文秀、荣静等新时代女性的巾帼风采,坚定了青年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经开区团工委王岚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团课,分享如何立足工作实际,整合宣传力量,大力开展基层面对面、互动式宣讲。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围绕江豚保护主题,了解江豚保护最新调研数据、长江水水质状况,科普长江江豚特征与习性,学习江豚保护相关知识。大家通过观看白鱀豚、长江江豚、中华鲟标本,聆听江豚保护背景、种群现状、保护进展和南京江豚类保护区基本情况介绍,沉浸式体验“邂逅”长江江豚,直观感受长江流域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活状况,在“长江漂流”中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的科学考察。

参观结束后,园林系教师孟小华带领实践队员们赴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滨江公园开展长江边植物识别课程,实地讲解长江边植物的种类、科目、习性。童同学们在观摩、触摸、采样、记录中,深刻保护长江流域整个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感慨,保护长江流域的植物,不仅是保护了植物本身,也是预防水土流失,还能发挥植物的“碳库”作用,对实现“双碳”目标也大有裨益,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

(图文:环生院团总支,审核:段英,杨丹)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