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环境生态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了徐州市柳新镇陈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长江生态大保护主题活动,为村里的15名儿童送去了生态课程与趣味实验。
遇见——来自长江的微笑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已经生活了2500万年,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但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水位下降、自然环境变迁等使江水水质不断恶化,危及长江江豚生命;长江河道和通江湖泊的过度采砂以及湖区的过度非法捕捞等也极大地破坏了长江江豚的栖息地。”学院21级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马惠同学向在场的孩童们娓娓道出课堂主题《微笑天使 守护长江》。作为学院海阔天空环保协会的一员,她从“微笑天使”到“探索长江”再到“保护长江”,讲述长江生态保护和江豚保护的重要性。
授课期间,学院为每一位小朋友送上了一套水彩笔。随着生态保护课堂的展开,在一幅幅图文,一组组动漫的指引下,孩子们边科普江豚形态、江豚行为、影响江豚的人类行为、江豚保护措施等长江豚类知识,边用彩笔绘出心中的“小江豚”。有跃出水面的,有游曳嬉戏的,有捕食鱼虾的,还有与小朋友游戏互动的。孩子们在一笔一画的涂描中,把保护江豚画在纸上,融进心里。
实践——体验科学奥妙
守护江豚,感知生态。实践队员们通过展示江豚“笑笑”的案例,向孩子们讲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随后的净水小实验课堂中,队员们演示了如何将污水变为日常生活用水。观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一眼不眨地跟着“小老师们”的动作,“真有意思”小脑袋们一边点一边兴奋地说。在动手环节,孩子们纷纷拿起材料,按照顺序将净水实验设备组装起来,自己动手做实验,体验“净水”原理和流程,感受科学的奥秘。滤纸、海绵、花岗岩石子、瓷砂、石英砂、活性炭……“这里要放滤纸!”“顺序错了,应该先放活性炭”,在“小老师们”的指导下,大家成功将污水倒入净水装置,见证奇迹的时刻。
虽然正值酷暑三伏天,但是孩子们的热情比天气更热更浓烈。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体验了长江生态的神奇奥妙,感受了科学的无穷魅力,也感受到了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增强了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下一步,学院将会继续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生态创享+”计划持续开展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图文:环生院团总支,审核:段英,杨丹)